专家观点

• 汉代的“酒池”“酒泉”“酒河”(王子今)

汉代的“酒池”“酒泉”“酒河”作者简介王子今,西北大学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事秦汉史、秦汉考古文物出土文献研究。王子今.汉代的“酒池”“酒泉”“酒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5—14 .摘 要 社会生活中酒的普遍消费影响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多层面。汉代文献 ...

• 《威尼斯宪章》 60年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

编者按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60年前,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召开,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向全世界宣告,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活的见证。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灿烂文明和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中华文明源 ...

• 《威尼斯宪章》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20世纪中期,罗马成立了中央修复研究院,意大利以布兰迪理论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保护理论在欧洲脱颖而出,并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威尼斯宪章》吸收借用了布兰迪所主张的一系列保护原则,提供了得到国际普遍认可的古迹保护和修复原则框架,为未来国际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了依据和标准。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威尼斯宪章》的指导下,为 ...

• 张颖岚: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纲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80-91向上滑动阅览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纲张颖岚摘要:“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是属于“文化遗产”这一宏观范畴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是基于文化遗产内外部价值的构成和内涵,研究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方式和活化转化途径,及其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聚焦“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这一研究领域,对“文化遗产 ...

• 陈建立:略论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信息提取问题

略论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信息提取问题——以冶金考古为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陈建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冶金考古和定量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等资助的各类课题10余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研究骨干参加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教育 ...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时代挑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学术研讨会精彩发言集锦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文化遗产主场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时代挑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一起来看看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集锦。

• 杨富学 | 由孙悟空形象演变看敦煌石窟《唐僧取经图》的时代

关键词:唐僧取经图;西夏;元代;敦煌石窟;白衣秀才;生金棍在河西走廊西端石窟中发现的《唐僧取经图》共有6幅,其中榆林窟第2窟有1幅、第3窟有2幅;东千佛洞第2窟有2幅;还有1幅绘制于酒泉文殊山后山古佛洞。《唐僧取经图》以玄奘西行取经17年艰苦历程为原型,故而又常被称作《玄奘取经图》。因“唐僧取经”故事与真正的玄奘取经史实差别甚大,不宜将传 ...

• 孙金松谈内蒙古文物考古与北疆文化研究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3月30日——6月30日)正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有别于以往的辽代文物展,此次展览聚焦契丹女子,尤其是辽代贵族女性。通过金银器、玉器、漆器、琥珀、玻璃等不同质地和种类的精美文物,呈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弯弓射猎本天性”、“马牛到处即为家”的宽广气度与自信豪迈。以契丹辽代女性为 ...

• 宿白 | 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查

在现代城市中较系统的追查古代城市的范围和布局,是从1958年初,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中发表《唐长安城探测复原图》引起的。这幅图是把隋唐长安外城城基遗迹实测到现代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图上有比较清晰的明清西安城城垣(图一)。明清西安城的南垣、西垣很长一段,据文献记载是利用了元奉元城(西安,元时为奉元路治)的南垣 ...

• 田卫疆 | 试论元朝对伊犁河谷诸地的管辖治理

来源:“边疆文史研究”微信公众号试论元朝对伊犁河谷诸地的管辖治理田卫疆内容提要元朝时期,以“阿里麻里”城为中心的伊犁河谷诸地因其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特点,成为西域乃至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元朝时期发生的诸多重大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事件都与该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依据中外文献对阿里麻里城归属蒙古汗国的经过,以及元朝 ...

• 信息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研究

作者:张 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自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至今,考古探险与科学研究的成果汗牛充栋。但过去由于缺少较完备的技术支持,难以进行长时段、多角度的研究。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介入为研究 ...

• 关于三峡文物保护的前期工作

三峡文物的早期调查对于三峡文物的调查,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开始,只不过规模较小,属于零散的探查。1925—1928年,中亚探险队考古主任、美国学者纳尔逊(N. C. Nelson)在三峡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石器地点37 处,其中12 处地点采集到了陶片。1930年,美国传教士埃德加(J. H. Edgar)也在三峡地区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石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 王建新:如何进行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

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是在研究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此相比,针对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工作并不是特别多,也缺少相应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我们在考古实践当中提出了游牧聚落考古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居住遗迹、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使游牧文化的研究立体化、全面 ...

• 文旅融合背景下大遗址活化利用的思考

文旅融合为大遗址的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价值阐释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从合理利用角度,探寻大遗址与文旅融合的活化利用之路。大遗址的文旅融合须建立在对大遗址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并有利于增进公众对大遗址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必须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最小干预的原则,坚持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传播正能量 ...

• 民族融合与文明互鉴视阈下的陕西石窟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陕西石窟寺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体系完整,承载着陕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回忆,蕴含着中西方文明互学互鉴和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融合形成的历史进程。彬州大佛寺石窟陕西石窟寺的富集区是农耕文明与草 ...

• 荣新江|谈谈敦煌学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图源:敦煌研究院·敦煌遗书数据库)敦煌学已经拥有122年的历史,藏经洞文献也几乎全部公布,敦煌石窟的图像也大量数字化展示,敦煌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论普及还是提高,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绩。然而,与成绩相伴而生的,就是敦煌学的有些研究课题已经陈旧,没有新意,甚至有不少炒冷饭、重复劳动的所谓“成果”,研究文 ...

• 新疆考古是一部世界性巨著

新疆考古是一部世界性巨著贺云翱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1年09月刊在我心中,新疆是中国最美丽、最神秘的地方,尤其对考古人而言,更是终生魂萦梦牵的一处圣境。新疆地处东亚与东欧、中亚、西亚、南亚的结合部,是名符其实的东西方文化桥梁、交通枢纽、文明交汇之处。清末以来,新疆吸引着许多野心勃勃的探险家与考古者来此进行考察和盗掘,其中包括斯文 ...

• 李新伟 | 泱泱中华的自信之基:《何以中国》以万缕深情,写中国底气

  参加《何以中国》的拍摄很偶然。2021年4月,《何以中国》在北京举办项目发布和专家研讨会,我受邀参加,简单提了一些想法,总导演干超很感兴趣。随后,我就发了几篇以前发表的文章给他,供导演组参考。没想到,5月的时候,干超导演突然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参加脚本的撰写,去上海开个座谈会详谈。从2004年开始,我一直参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研 ...

• 高大伦 | 中国女考古学家群扫描

  近几年考古很热,而且越来越热。考古报道也从以前的以发现为主,逐渐向透物见人转变。这里透物所见的人,既有与遗物遗迹相关的历史人物,也包括考古学家们。通过媒体的报道,考古工作和考古工作者渐渐为世人所了解。  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思维定式的限制,因长年野外作业,体力活既重又多,在许多人看来,考古是个辛苦职业,考古人很难家庭和事业兼 ...

• 贾笑冰 | 为何说玉猪龙实证中华之“礼”出自红山?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堪称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独特文化标识。龙,无人见过,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它的样子: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红山“玉时代”,标配玉猪龙。玉猪龙的发现基本奠定了后世龙形象的标准造型。一枚不像猪也不像龙的小小玉器,如何为“龙的传人”找 ...

•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了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陶寺遗址是探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之一。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科学考古发掘。四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让人们对 ...

• 刘国祥 | 龙年说龙,中华龙文化是如何起源和传承发展的?

  2024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虽然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没有现生动物的属相,但作为“龙的传人”,人们对龙的喜爱历史悠久,龙图腾文化从史前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龙文化源头在哪里?又是如何传承发展的?在龙年新春到来之际,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考古视角对此 ...

• 吕鹏 | 龙的动物源

  龙年·说龙  大家新年好,欢迎大家关注爱考古!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吕鹏。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转眼到了甲辰龙年,爆竹声中一岁除,迎新送故,且听我——“龙年说龙”。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  东方之象,五行属水,四季主春,五色呈青,十二地支为辰,负责行云布雨  位列四灵、五灵之一  最受欢迎的十二生肖之一  东 ...

• 夏鼐:再论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在《考古》1959年第4期,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最近接触到一些同志,谈论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问题有再加讨论的必要。现在分几方面来谈一谈。  一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  “文化”这一名词有好几种不同的意义。普通用语中的“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指“社会在教育、艺术、科学方面和精神生活及 ...

• “衮雪”石刻缘何是伪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

陕西汉中石门曾有一“衮雪”刻石,据传为曹操手迹。但无论是从落款“魏王”和疲软的书写风格来看,实无可能,应纯属后人凭空伪托之作。曹操书迹究竟是何面目?从汉末三国时期的八分书面貌即可知。汉中石刻——曹操伪作“衮雪”石刻拓片陕西汉中石门有一景观,即所谓曹操书“衮雪”刻石,据说此为魏王曹操绝无仅有的手迹。但1967年因修路建水坝,“滚雪”景 ...

• 褚晓波:从上博东馆开始,看这股上博“龙卷风”

千呼万唤始出来,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终于揭开面纱。建馆70多年的上海博物馆于2024年2月2日上午迎来了重要历史时刻:从2017年9月27日在浦东打下了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一根桩基开始,历经六年多的建设,到2024年2月2日,终于建成并正式启用,上博东馆总建筑面积达11.32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将在2024年内分三步陆续开放:今天起,上博东 ...

•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这样的神兽你见过吗?

甲辰龙年已来,你知道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宫崎骏(Hayao Miyazaki)都是龙年出生的艺术家。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带大家踏上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东周 龙形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亚洲艺术藏品横跨近五千年,它们涵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几乎的所有主要艺术传统,其中不乏描绘龙的作品。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我们 ...

• 神兽现形:台北新展呈现文物中的奇幻生物

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充满了中国先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透过想像,创造出许多型态各异,各具神奇能力的生物。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又多了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转化,进而成为信仰或故事的主角。农历新春之际,“神兽现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近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展出,展览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远自上古先秦,近到庙宇及民俗创作,从青铜器到家中神 ...

• 日本文化中的龙:源自中国、长身蜿蜒、呼风唤雨

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五个,起源于中国的十二生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东亚人的生活中,并指示方向、时间等。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后汉时代出现了“龙有九似”的说法。起源于中国的龙形象如何通过传播到日本?在日本,龙被如何演绎?(传)陈容,《五龙图卷》,中国 南宋时代・13世纪在中国,龙被认为有以下特征:角似鹿、头似骆驼 ...

• 中国纹饰中的龙

甲辰龙年到来,今天与读者一起阅读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重要学者杰西卡•罗森爵士的《莲与龙:中国纹饰》。杰西卡•罗森教授是英国的艺术史家、考古学家、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院士。由她带我们巡游青铜器、瓷器、汉砖拓片、铜镜里的龙纹饰。《莲与龙:中国纹饰》【英】杰西卡•罗森 著 张平 译/邓菲、李晨、沈水、施静菲、李 ...

• 《清纪文达公烟管拓片》的前世今生

一幅《清纪文达公烟管拓片》在十年前曾以132多万元成交在北京落槌。“纪文达公”为清代纪晓岚,他烟瘾奇大,也十分喜欢赏玩烟具,其中有装烟“一两许”的大烟锅,人皆称之为“纪大锅”。此烟管由烟嘴、管身与烟锅三部分组成,烟嘴为象牙质,细腻光洁。从烟管到拓片,文物流传的前世今生,也故事颇丰。清纪文达公烟管拓片这件拍品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纪 ...

• 枣梨工房杂缀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看花落水流红,她的青春里有花落水流红,于是自觉闲愁万种,只得无语怨东风。晚明时代,刻版书大量涌入市民生活,种类多样、图文并茂的书籍更能在闲暇时光里充实人们的生活。虽然晚明的图书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发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在中上阶层中流 ...

• 陈克伦: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近日,上海博物馆·学人文丛推出《陈克伦陶瓷与博物馆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论集从近百篇论文中选出文章组成了这个文集,对作者来说是对走过的学术道路的回忆。作者对明代洪武朝景德镇瓷器、越窑秘色瓷、元青花、“黑石号”沉船瓷器、17世纪景德镇瓷器等的关注,都源于研究课题,有的课题还开创了某个领域研究的 ...

• 杨鸿勋: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

陕西省西安市的大雁塔正名慈恩寺塔,一般都说是唐朝的建筑,然而在全国大协作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却找不到它;甚至在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的著作——《中国古建筑大系》的“佛教建筑”分卷里也只字未提。这是因为学术界知道此塔经过明代大修,已经不是唐代的样式了,而又说不清楚原委的缘故。至今仍伫立在那里的这座历史伟构,讲“建筑史”、 ...

• 构筑!日本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

下文是对佐川正敏先生的《東アジア古代仏教寺院の木塔の構造と地下式心礎》一文以及宫本长二郎先生早年调查成果的整理,重点聚焦于日本列岛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的问题,结合了少量我的个人思考,感谢阅读。我们知道,大部分日本古代木塔都设有心柱。除镰仓时代部分木塔的心柱止步于一层天井上部外,大部分心柱都由心础承托,它们或落于地面,或深深埋 ...

• 妹尾达彦 | 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

本文出自《唐宋历史评论》(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作者妹尾达彦,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本号除特别标注外,资料皆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隋唐五代史|学闻分享专论 | 妹尾达彦: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唐宋历史评论2022-02-17 15:31摘要:复都制,又称陪都制,指一个国家设置复数 ...

•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科技引领文保创新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多年来持续关注我国壁画和土遗址保护,他对文物保护和研究有着更多的思考,履职以来,他走访基层,听取建议,为全国两会的召开做足准备。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生物研究室,汪万福正带领科研团队,加紧对古代壁画表面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做微生物培养。他说,这是未来文物保护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作者: ...

• 肖小勇|佛教考古在新疆:莫尔寺考古的发现与意义

佛教考古在新疆:莫尔寺考古的发现与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4期肖小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摘要新疆喀什市莫尔寺遗址经过三年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出土了包含石膏佛像、铜钱、陶器、木器、建筑构件以及动物骨骼、粮食果核等在内的大量遗物,本文是对这些 ...

• 毫端尽精微 胸中有世界——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评介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毫端尽精微 胸中有世界 ——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评介姚崇新2022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以下简称《丝路十八讲》),集中呈现了作者长期教学积累以及近年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新成果。全书由十八个专题即“十八讲”组成,以时间先 ...

• 丝绸之路上的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是公元1-3世纪前后出现于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古国,一般认为它是由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所建。由于材料的缺乏,有关贵霜帝国的研究主要靠考古发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坎宁汉、约翰·马歇尔等学者先后在塔克西拉、查尔萨达等地发现贵霜时期的遗存。这些遗存多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学者们便将贵霜历史纳入古代印度历 ...

• 贵霜王朝的终结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3期贵霜王朝的终结余太山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贵霜帝国灭亡的时间、过程,以及所谓“贵霜—萨珊”政权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若干可能性。一一般认为,贵霜朝之亡始于萨珊朝之入侵,时值贵霜王Vāsudeva一世(206/209~240或194/197~228年)在位。可能在Vāsudeva一世去世之后,贵霜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巴克特里亚等地)终于沦 ...

• 贺云翱: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

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贺云翱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1月刊考古学是一门以地下发现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现代科学。大量的考古学成果表明,考古学揭示了无数过去未知的历史事实与事件,填补了大量的学术与知识空白,为社会贡献了浩瀚的考古遗产,展现了强大的科学力量。2023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对考古学又有新的期待。我们期待考 ...

• 考古界:山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为研究商代礼制源流提供直接证据

▲墓地航拍图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开展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包含夏商冶铸遗物的重要遗址,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22年,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商 ...

• 徐姝丨黄文弼的考古学观念

黄文弼的考古学观念徐 姝(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 言黄文弼(1893—1966)成长于动荡的20世纪初期,又在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北大求学,西方各国对新疆的探险及甚嚣尘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对他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是极为痛苦、深刻的记忆。这批中国本土学者的考古实践动机之一便是挑战这种单一的文化发展解释方式。他以西北科学考查团为契机,前后四次前往 ...

• 池田温:有关近年来日本的敦煌吐鲁番研究

池田温前 言莫高窟等諸石窟及寺院遺址、墓葬等的考古學、美術史的研究對出土古文獻的語言學、古文書學、文獻學、文學、宗教學(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的研究出土古文獻的法制、社會經濟史研究敦煌、吐魯番等的地域史研究結 語附記(一)附記(二)注 釋 包含該分野的網羅比較全面的文獻目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文化研究中心(梅村坦、片山章雄等 ...

• 魏峻 | 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进展述评(2020-2022)

内容提要: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呈现出新的研究动向,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除传统的沉船考古、贸易物品的研究外,新考古成果的涌现和新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贸易港口、海洋航线、海洋社群和贸易模式成为学 术界研究的内容;同时,研究视野下移、研究取材多元、研究表达转向等给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 ...

• 2023年考古技师培训班学员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技师代表杨巍发言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技师杨巍,十分荣幸有机会当面向高院长和各位领导汇报我的考古从业心得。高院长在日理万机中亲临这个培训班指导工作,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将鼓舞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为我院文物修复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我是美术学硕士,雕 ...

•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问题探析

  1956年4月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国二文习字第6号),强调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遍调查工作,在已知不可移动文物和普查新发现文物基础上,由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并择其重要者报请国务院批准,置于国家保护之列,自此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 ...

• 荣新江︱东国有高士 敦煌结胜缘——纪念池田温先生

池田温先生2023年12月11日,日本著名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辞世,享年92岁。池田先生走完他丰满的学术人生,留给我们一本本传世名著,也留下许多促进中日敦煌学界亲密交往的感人事迹。我有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识池田先生,承蒙他多方关照,所以这些天来和他交往的事情像电影一样一遍遍在脑子里播映,今日略作条理,写下来,以作纪念。80年代初,我 ...

• 朱乃诚:中国氏族聚落考古的典范——姜寨遗址发掘的主要成就与研究的反思

一 姜寨遗址发掘的过程1972年4月至1979年11月,对姜寨遗址进行了11次发掘,揭露面积17084平方米,基本将遗址保留的主体部分全面揭露。1972年10月21日至11月31日的第二次发掘,由王志俊负责,围绕第一次发掘发现的墓地进行发掘,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基本将这片墓地全部揭露,累计清理土坑墓51座、瓮棺葬26座,同时发现并清理姜寨聚落址东1壕沟西侧、聚落址 ...

• 刘迎胜 | 草原丝路的肇端

草原丝路的肇端刘迎胜一、勒洼娄瓦技术——史前石器制法传播研究的进展在暨往考古学与人类学关注的人类起源,农业的产生与城市的出现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旧石器时代向从中期向晚期的过渡,人种与文化上的替代以及现代智人的行为模式,勒瓦娄哇技术(Levallois technique)的发现就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聚焦点,而这种石器制造技 ...

• 北方民族考古的探索之路

中国北方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古代北方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期从事该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起了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也逐步构建起北方民族考古研究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在探索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模式等理论问题的同时,也将主要精力放 ...

• 陈麦青:汉碑之古,善拓之雅

近日,“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出。针对此次展览,上海图书馆将举办多个相关讲座。11月19日,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总监陈麦青在题为“汉碑之古,善拓之雅”的讲座中,结合其近年来参加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组织多次访碑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碑刻原石面貌的照片资料与上图展陈的汉碑善拓参互比照,细 ...

•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助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助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  2022年12月8日,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6500余份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在“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平台上,向全球用户 ...

• 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研究的学科交叉探索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处理领域的深度运用推动语言处理实现了更高程度的云端化、自动化、技术化、专业化、平台化。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与甲骨文研究的创新性结合,以其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等特点,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目光。经过 ...

• 王希隆 | 关于西域史研究的几点认识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刘正寅: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

刘正寅,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志文献。这些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记述是探讨中国民族史的宝贵资料。早在先秦文献中即已出现了有关民族的记述。甲骨文、金文、《诗》、《书》 ...

• 华涛:民族史与民族学(人类学)的对话互动及其对西域研究的意义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孟宪实:中原与西域——西域研究若干思考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古代建筑遗址复原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是构成中国特色考古学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其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源于西方,经过中国数辈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以物质史料实证中 ...

• 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择中”理念

★ 李令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八大古都发展与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城市水利为切入点”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月满华诞 · 品读中国都城集政治统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四大功能于一体,其地位堪称“国之大者”。以都城为主题看地理上的中国,主要体现在古都的选址变迁、城市布局及相关理念三个方面。李令福研究员撰文《天 ...

•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的来源与影响

(1)西方 东魏—北齐时期的石窟与造像中,许多样式特征呈现出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后甬道低矮的中心柱窟、塔形窟龛所表现出的单层佛塔、位于窟门上方的涅槃龛、身披厚重通肩袈裟的佛像等。究其源头,可以从河西、新疆甚至中亚地区找到母本,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影响的强烈。 (2)中原传统 本时期的造像,无论是供养人还是工匠,都是生于中原长于 ...

• 王治来 | 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

王治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曾任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世界史研究会理事长。主要从事中亚史研究。著有《新疆简史 (第一册)》《中亚史 (第一卷)》《中亚近代史》等。内容提要: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度繁荣、几度衰落,其对构建中西交通、发展中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等 ...

• 陈莉 | 考古学视野下两汉时期民族文化融合

原文刊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一)秦汉匈奴之间的文化交融秦汉时期茫茫无际的中国北方草原上生活着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等游牧部落,其中以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匈奴也不断骚扰汉朝边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秦末政权动荡不定,匈奴又一次夺取了河南地。秦末汉初匈奴 ...

• 王欣 王添瑞 | 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编者按:2023年7月14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在京召开了“边疆视域下的中华文明‘统一性’——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学术研讨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根据专家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笔谈专稿,分别就中国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交融、中 ...

• 南北丝绸之路的拐点在哪?

2023年4月19日,在重庆大足区观赏“大足石刻”时,导游一段话引人思考。他说:“唐未之后北方石窟逐渐走向衰落之际,大足却挥锤凿石,创造了奇迹。大足石刻始建于唐,盛于两宋,南宋末年蒙古军攻入蜀中,大足未免于难,存者转徙,仕者退缩,州县官苛具而可,环千里荆榛,从此大足石刻亦由盛转衰。”似乎冥冥中有一种预感,北方石窟走向衰落之际,正是南方 ...

• 黄民兴 | 汉唐时期中国与西亚地区的文化交往

来源:“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  西亚地区包括安纳托利亚半岛、新月地带(大体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其中阿富汗也可以算作中亚或南亚国家,是沟通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中国与西亚地区地处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的交往历史悠久,这一交往是从相互间的 ...

• 苏伯民:敦煌文化发展新机遇

  莫高窟第320窟南壁《散花飞天》局部。  莫高窟九层楼外立面。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九色鹿本生故事之九色鹿》局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和“欧亚大动脉”的丝绸之路经由敦煌,将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连接起来。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 ...

• 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如武梁祠壁画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也还是属于这范畴。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然而正因为这"自然主义"支配了宋代的艺坛,遂使人们忘怀了那第三个 ...

• 侯杨方 | 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

来源:“云史话”微信公众号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在第499页出现了德文的“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也就是说在1877年之前,全世界都 ...

• 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来源:转自“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古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桥梁。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来自东西方诸文明的不同元素,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物品,川流不息的骆驼商队,绘画、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现象,在丝路上相互碰撞、交流互鉴,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的独特景观,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也因此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

• 马玉凤 | 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微信公众号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马玉凤绿洲丝绸之路是明朝与西域交往的关键通道,在明代中西交流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尽管学界对明代绿洲丝绸之路历史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肯定的声音愈来愈强。而对西域各地及贡使的研究,则是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一大特色,成果主要包括西域各地 ...

•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刘斌(领队)良渚古城的发现,源自 2006 年葡萄畈的一次不起眼的发掘。这年4月,管委会为了安置莫角山搬迁人口,在莫角山西边一个叫葡萄畈的地方选了块地准备进行住房建设,所以让我们去调查发掘。当时并没有太多期待。发掘过程中从河道里挖出来的东西却非常好,陶片很丰富。莫角山边出了块玉料,还出了卞家山时的那种漆杯的残片和刻 ...

•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文明发展的道路,进而揭示“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 ...

• 认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研究上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中国文明起源于尚无即时文字记载的古史传说时代,对它的追溯探讨,不得不依靠考古学的进展。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良渚文化的贵族墓地、仰韶文化大地湾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红山文化大规模丧葬宗教遗迹群、各地龙山文化的城址等 ...

• 彩陶风格与聚落形态——以黄河流域和西亚史前几何纹彩陶为中心

一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之间庙底沟类型的几何纹彩陶,最主要的“圆点、勾叶、弧边三角”元素均为弧笔,直线等直笔元素已很少见,“除轴对称外,还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 ,互相勾连、彼此旋绕形成类似花朵等的单元母题,仍以二方连续为主,显得流畅活泼,旋转灵动,变幻多端,却又浑然天成(图一,10~22)。庙底沟类型的弧笔彩陶,在更早的东庄类型已开始 ...

• 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之考古学管窥

众所周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而幸福观即为其中之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有所不同,对幸福的追求也有所不同,于是形成了具有时代 ...

• 在新疆景教遗存中,见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景教在天山北部也有许多遗存。在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就有不少景教遗物发现。1958年,黄文弼等人在阿力麻里古城搜集到石刻3枚,上刻十字架或叙利亚铭文,为12世纪至14世纪的景教遗物。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霍城县文管所也收藏有同类石刻数方。在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藏有一件阿力麻里古城出土的景教徒墓石,墓石上刻有景教十 ...

• 荣新江:回望大唐看粟特人的一生

中亚五国及周边粟特人,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因粟特地区处在中亚西部丝绸之路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基本上活跃于中古汉唐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丝绸之路本来是中国通向外面的路,这条路从中国汉代的首都长安到罗马世界,到地中海世界,我们没有一个词作为所有路的统称,1877年德国地理 ...

• 沙武田丨丝路文明研究新视野

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发表日期:2023年10月31日“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刘进宝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 ...

• 赵化成 | 轺车新考

摘要:汉代“轺车”形制如何?学界多依东汉刘熙《释名·释车》:“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说辞,将汉画中常见的一种四面无遮蔽且带有伞盖的马车称之为“轺车”。但详阅相关文献及细审汉画车马出行图像后,发现“轺车”与“安车”皆为无遮蔽的“四向远望”之马车。在汉代,“轺车”为立乘的轻小之车,多属低等级之乘用车,而“安车”为坐 ...

• 郑炳林丨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

作者简介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黄陵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敦煌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承担国家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对于汉武帝取得河西、设置敦煌郡之前的敦煌归属和居民以及建置沿革,虽然历史文献有零星的记载,但学术界仍然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敦煌文献P.4640《阴处士碑》记 ...

• 李伯谦 | 耗时二十余年的一部考古学巨著——评《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编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虢国曾是辉煌于2800年前西周时期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河南荥阳,春秋初年被郑国所灭。西虢在陕西宝鸡,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东迁至三门峡及山西南部一带,灭焦国,建都上阳城 ...

• 俯察江汉大地,剖析治水文明——读《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

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作者:刘建国 彭小军 陶洋 向其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8月  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到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大都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顽强斗争作为主题。当古代社会面临自然环境恶化或极端的气象事件时,先民们通过补天、移山、填海、治水等手段,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使文明之火得 ...

• 孙英刚:唐朝的五大特点

如果我们穿越回唐朝,站在长安的天街上,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和这个文明呢?直观的感受恐怕会与我们作为后人用倒放电影式的概括不同。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唐朝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甚至被描述为中国的黄金时代。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精于用历史周期做投资决策,在他看来,唐朝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高峰,而之后的宋文明,虽然精致,却是一个 ...

• 郑重|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藏何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本,通称乾隆甲戌脂评本,是研究《红楼梦》重要资料。甲戌本为胡适旧藏,1函4册,扉页上有胡适手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后有胡适、刘铨福、俞平伯等人题跋。本文讲述了甲戌本背后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如何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故事。研究《红楼梦》的学者都无法绕过脂砚斋,研究脂砚斋的人又无法绕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 苏轼与王诜《烟江叠嶂图》

北宋画家王诜乃名门之后,雅好文艺,尤擅书画,因于苏轼交好,受乌台诗案连累,与苏轼双双迁谪边荒,七年多没能见到面。神宗死后,变法派倒台,苏轼重新得到起用,两人才得以再见。久别重逢后的苏轼和王诜二人又一起唱和赋诗,重启宋代文士的艺文生活。其中,王诜的名作《烟江叠嶂图》其后题跋留下了苏轼和王诜的诗词唱和,引为佳话。本文节选自《宋风成韵 ...

• 孙瑜:石窟寺图像及文物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日前,我市部分文史专家赴甘肃考察调研,探访了河西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寺,山西大同大学教授孙瑜特别关注其中的“二佛并坐”造像,她认为,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二佛并坐”造像,明显是“云冈模式”的西传,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证,石窟寺图像及文物也是印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史料。  石窟寺作为佛教文化场所,三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经 ...

• 西北高地的早期开拓者——百年视野下的马家窑遗址与马家窑文化

百年前,瑞典学者安特生为验证其提出的“中国彩陶西来”假说,开启了中国西北考古调查之旅。1924年,安特生来到洮河岸边,在甘肃临洮城南约10公里的马家窑村发现一处彩陶遗址,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马家窑遗址。马家窑遗址东南部与远处的洮河(右)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左)作者/供图1944年,中国学者夏鼐开启西北科学考察之行,先后在甘肃、青海考察一系列 ...

• 胡玉康 | 工匠文化:中国与波斯丝路交往的镜像

来源:“西北大学伊朗研究”微信公众号工匠文化:中国与波斯丝路交往的镜像胡玉康内容摘要:在全球史视野下,丝路交往是全球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中国与波斯的丝路交往中,流动的工匠文化是丝路交往的显赫标本,或已成为丝路交往和文明互鉴的重要镜像。陆道、榷场和海洋成为连接中国和波斯丝路工匠文化交往的主要空间,贸易、互访和战争等路径实现了中国 ...

• 李崖遗址:或是非子封邑之所在

文/侯红伟 汪天凤《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亦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嫡者,以和西戎。”非子是秦国的直系祖先,但目前关于非子封邑究竟 ...

• 梁云:发现汉代的西畤

文 / 梁云秦襄公立为诸侯之后,作西畤,“祠白帝”。我在前文说过,秦人在礼县的老家往往称为“西”,有“西垂”“西犬丘”“西陵”等,后来又成为“西县”。“西畤”,既可以解释为“西垂之畤”,也可以解读为“西县之畤”。“畤”这个字,就是秦国祭天地点的专用名词。即“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亦音市,谓为坛以祭天也”,这是《史记索隐》的说法, ...

• 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简介】赵化成,先后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汉唐教研室主任、考古学系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俞伟超先生在他的《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一文中指出:商周秦汉的埋葬习俗,可以汉武帝前后为界限,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成熟形态即通常所谓的“周制”,“汉制”是后一阶段的典 ...

• 匈奴甲字形墓葬早期形态探索

甲字型墓葬:作为匈奴贵族墓葬的典型形态之一,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发现的甲字形积石墓葬一直受到学界关注。这类墓葬在地表之下为长方形或者方形墓坑,坑底多重棺椁为葬具,坑南部有斜坡墓道;地表之上用石块砌出墓室和墓道的轮廓,高出地面几十公分到数米不等,轮廓内部填充沙石。墓葬的长度最小者不到10米,最大者超过80米。蒙古学者称之为带墓道的方形 ...

• 刘庆柱:都城考古视野下的长安

古代都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为世界所仅见。它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科学意义。秦 秦陵二号铜车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以来,近百年间 ...

• 王子今 | “酒”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交往

来源:《西域研究》2022年第4期“酒”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交往王子今内容提要汉王朝在“北边”“西边”“西北边”的民族交往,促成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物资的相互流通达到了空前繁盛的程度。汉地“酒”的输出,即“输”“奉”“赐”“遗”,是物质文化交流史值得重视的现象。“关市”交易内容也包括“酒”。“酒”的共同消费,有利于汉文史籍称作“北胡” ...

• 王建新 | 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德国学者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后,欧美各国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占据着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学者虽然也有一些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中国境内,对境外很少研究 ...

• 王仁湘谈从三星堆、金沙到古蜀文明

王仁湘(章静 绘)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当商代。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古蜀王国的都邑。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古蜀文明及其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 赵化成:追寻秦人先祖的足迹,冥冥之中莫不是上天早有安排

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赵化成先生的《周秦汉考古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 ...

• 樊锦诗:敦煌莫高窟及其现代文化角色

编者按: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讲话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