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原城隍庙
城隍庙明代。位于原州区政府东街北侧,北纬36°00′13.8″,东经106°17′05.0″, 海拔高程1744 米。创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 年),经明清两代营建,距今已 有五百多年历史。1945 年部分建筑物被国民党政府第八战区作为粮库。 1954 年开始由粮食部门使用至今。据《嘉靖固原州志》中“创建城隍庙碑”记 载:“……有安边,镇夷二门城隍,建置莫详厥初。大明景泰庚午, ...
城隍庙明代。位于原州区政府东街北侧,北纬36°00′13.8″,东经106°17′05.0″, 海拔高程1744 米。创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 年),经明清两代营建,距今已 有五百多年历史。1945 年部分建筑物被国民党政府第八战区作为粮库。 1954 年开始由粮食部门使用至今。据《嘉靖固原州志》中“创建城隍庙碑”记 载:“……有安边,镇夷二门城隍,建置莫详厥初。大明景泰庚午, ...
东岳山五龙壁明代。位于原州区清河镇东峡村东岳山山顶;北纬36°00′08.3″,东经 106°18′28.9″,海拔高程1859 米。明代创修,曾是固原八景之一,名曰“东山 秋月”。《宣统固原州志》载:东岳山距城东四里许,祀泰岳神。为州镇前明总 制王公以旗创修。其岭曰铁绳岭。五龙碑为东岳大殿山门照壁,高6.1 米, 宽9.6 米,厚1.4 米。壁正面用160 块方砖拼砌而成,浮雕 ...
三关口修路碑记清代,1 组(4 件)。青石质。由四块碑拼砌而成,均高1.27 米,宽0.76 米。 正文由吴大澂书写,隶书。前三块,每块竖阴刻文字5 行,满行11 字或10 字 不等,正文96 字,第四块为3 行。全文完结落空。落空部分刻有杨重雅后来 写的行书跋文。三關口為古金佛峽,山石犖確,雜以潢流,夏潦冬,行者苦之。坡南舊 通小道,西出瓦亭驛,亂石歮路,車騎弗前。慶、涇、 ...
重修朝那湫龙神庙碑碑记元代,1 件。青石质,长方形,残高1.05 米,宽0.60 米,厚0.175 米。存 382 字,为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 年)五月十五日开成州军政民同立。残存内 容涉及元代开城州行政、军事、经济等,是研究元代固原史的稀有资料。原 碑早年已毁。碑文见于《嘉靖固原州志·卷一八七》。开成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環焉。湫东岡阜上置祠設像, 神 ...
三关口摩崖石刻清代。位于泾原县蒿店镇(原属固原县蒿店乡)三关口村西北0.5 公里; 北纬35°40′39.0″,东经106°22′33.0″,海拔高程1776 米。三关口古称弹筝 峡,亦名金佛峡。据《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引《水经注》云:“泾水经都庐山, 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身,行者闻之,歌舞而去。”《读史方輿纪要》引《水经 注》云:“都庐山峡内,尝有弹筝声”,故名“弹筝 ...
原州城北明清墓群位于固原市北端中山街办事处靖朔门居委会;北纬36°01′07.6″,东经 106°16′56.2″,海拔高程1726 米。1999 年前,墓群所在区域为清河镇的城郊 村、和平村耕地,现为机关单位、居民小区。1999 年~2004 年,原固原县政府 城建部门在北塬搞城市扩建工程,修马路、盖楼房,大量挖取土方。在施工 过程中发现明清墓葬数百座。经过清理的一座明代墓 ...
董福祥墓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三组村民李国成院子西侧;北纬35°56′ 50.8″,东经106°16′04.2″,海拔高程1788 米。为清朝末期著名人物董福祥的 墓葬,坐西朝东,1 966 年“文化大革命”时被挖毁,曾出土大量文物,大部分 已不知去向或被毁。现墓葬周围还遗留有石碑1 块,碑座1 件,上刻“后土之 神位”。固原博物馆还藏有董福祥神道碑、故里碑等。
石马坟清代墓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二组西500 米;北纬35°56′23.7″,东经 106°15′50.0″,海拔高程1823 米。墓葬在村民马玉成地中,坐西朝东,南北长 100 米,东西宽40 米,面积约4000 平方米。据村民讲,石马坟原有石马1 对,石羊1 对,石桌1 张,石碑1 座,现仅存石马1 件(残)。
牡丹村清代墓葬位于泾源县六盘山镇(原固原县蒿店乡)牡丹村老杨沟东;北纬35°40′ 44.2″,东经106°24′57.1″,海拔高程1975 米。现存墓冢为椭圆形,底部南北 长约45 米,东西宽约25 米。黄土夯筑,经钻探,有两条墓道。墓冢四周有土 墙环绕,围墙呈长方形,东西宽68 米,南北长123 米,存高1 米,基宽3.5米。
牡丹村明代墓葬位于泾源县六盘山镇牡丹村内;北纬35°40′44.7″,东经106°24′57.4″,海 拔高程1975 米。墓园面积50 平方米,封土堆高4 米,底径10 米。
开城墓地位于开城镇海沟村贺家湾;北纬35°50′49.3″,东经106°15′34.0″,海拔高 程1963 米;东侧临贺家湾水库,西侧距福银高速公路约200 米,西北距开 城镇镇政府约1 公里。地势呈南北走向,墓葬分布于山梁东坡,西高东低, 坡度倾斜较大,南北长约300 米。周围植被较好,生长有松树、黑刺等。2001 年,固原在撤地设市时,为了解决城镇居民饮水问题,决定在开城贺家 ...
石碑子洼宋墓位于原州区三营镇唐湾村三组东侧200 米的台地上;北纬36°21′52.8″, 东经106°14′06.5″,海拔高程1703 米。面积约200 平方米,原封土堆高2 米, 底径6 米。20 世纪70 年代,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被取为平地,地面散 布砖瓦残块等。
石马唐墓位于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一组内;北纬36°05′01.4″,东经106°08′49.4″, 海拔高程1670 米。墓园面积约300 平方米,原有封土现已被夷平。出土石马 一对,存放在固原博物馆;石羊一只,头已残,另一只填入水井。1967 年被村 民挖毁墓室顶部。
北塬唐墓位于原州区靖朔门北侧150 米处;北纬36°01′07.6″,东经106°16′56.2″, 海拔高程1726 米。2000 年6 月,原州区计生委盖家属楼时,在施工过程中 发现古墓葬两座。M1 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呈刀把形,坐北朝南,由墓道、甬 道、墓室组成。墓道残长6.5 米,宽1.20 米。甬道长1.45 米,宽1.00 米,墓室 呈长方形,拱形顶,南北长3.20 米,东西宽2.40 米,南壁长1.45 ...
念子夫妇墓位于原州区清河镇十里村四组西北2.5 公里古雁岭北端山坡;北纬36° 02′36.7″,东经106°17′12.9″,海拔高程1738 米。2002 年,当地村民在植树造 林挖坑时发现,原州区文管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面积约30 平方米,墓葬 为刀把形穹隆顶砖室墓,墓室边长3 米。出土“开元通宝”钱币2 枚和“大唐 故公士念府君墓志”1 合,墓志方形,白砂岩质。志盖四面斜 ...
杨郎南塬唐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原杨郎乡)南塬村东1 公里;北纬36°15′47.8″,东经 106°09′36.4″,海拔高程1550 米。面积约1200 平方米,现存墓冢封土堆3 座,高4 米~6 米,底径13 米~15 米,地表散布砖瓦残块等。
固原南塬唐墓位于原州区清河镇南关村(南塬试验区);北纬35°59′53.2″,东经106° 15′14.6″,海拔高程1775 米~1780 米。2003 年~2005 年,在基建施工中发现 唐墓28 座,坐北朝南,多为斜坡土洞墓,平面呈刀把形,出土器物有陶俑、镇 墓兽、铜器、玉器、波斯银币等。
南宇建材公司墓2003 年10 月~2004 年6 月。固原南塬开发区基建部门在南宇建材公司 地段新建街道路面时,发现唐代墓葬多座。墓葬在被施工过程中破坏,形状 大致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平面呈刀把形和“凸”字形,出土有陶瓶、铜镜以及 “开元通宝”钱币等。
唐故将仕郎上柱国清河张府君之墓2003 年10 月~12 月与2004 年4 月~6 月,自治区考古所在南塬高速公 路段清理出汉、隋、唐墓葬近40 座,其中有座唐墓出土有墓志,即“唐(武周) 故将仕郎上柱国清河张府君(知运)之墓志”。该墓坐北朝南,为长斜坡墓道 多天井的砖室墓,平面形状呈“甲”字形。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 成,长24.6 米。墓室内南壁东西长3. ...
九龙山隋唐墓位于原州区开城镇羊坊村东侧九龙山;北纬35°59′05.2″,东经106°16′ 25.0″,海拔高程1767 米。2004 年,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组织发掘隋唐墓,共4 座。均为斜坡墓道土洞墓,有1 个天井,分单人和双人合葬。随葬器物有东 罗马金币、金带饰、冠饰、颚托、银饰、瓷杯、瓷盘、四系罐和陶罐等。
古雁岭山梁顶北周墓2005 年10 月在修建古雁山庄时发现,由原州区文物管理所抢救性发 掘。墓葬坐西面东,平面呈“凸”字形,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封门、墓室 组成。墓向120°,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墓道开口距现地表深约2 米。墓道长 6 米,宽0.8 米,墓道距地表深4.2 米。内填五花土,土质松软。封门由土坯错 缝平砌。墓室平面呈方形,南北长2.80 米,东西宽2.50 ...
固原西南郊墓地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羊坊村、深沟村、王涝坝村,清河镇大堡 村;北纬35°59′19.1″,东经106°13′55.5″,海拔高程1824 米。面积16.65 平方 千米。1982 年~1996 年发掘出北周墓葬3 座,即李贤墓、田弘墓、宇文猛墓; 隋唐墓葬8 座,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87M1、史诃耽墓、史道洛墓、史 射勿墓、史道德墓、82M2。据墓志记载可知,此史 ...
南塬同康路北魏墓位于市区南塬同康路;北纬35°59′39.8″,东经106°15′10.0″,海拔高程 1775 米。2010 年4 月,原州区文物管理所在南塬开发区希望路和同康路抢 救性清理出北魏砖室墓两座。墓葬由斜坡墓道、封门、甬道、砖砌穹隆顶墓 室组成。甬道长1.27 米,宽0.9 米,高1.4 米。墓室平面呈方形,南北长2.54 米,东西宽2.42 米,高约2.65 米。墓室壁面由条砖错 ...
李岔北魏墓位于原州区寨科乡李岔村九组垱沟李成德家院内;北纬36°13′42.3″,东 经106°28′16.8″,海拔高程1750 米。1997 年3 月,李成德修院子时发现一座 曾遭盗扰的土洞墓。面积约8 平方米,墓室被毁,出土有金耳环、金项圈、金 戒指及铜釜、陶罐等器物。
固原东郊北魏漆棺画墓位于原州区清河镇东郊村六组东雷祖庙东侧1 公里;北纬36°00′36.0″, 东经106°18′17.5″,海拔高程1712 米。1981 年,固原文物工作站进行了发掘 清理,为夫妇合葬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长16 米,上 宽1.5 米,下宽1.2 米。墓室距地表深9.7 米。甬道长2.9 米,高1.45 米,宽 1.06 米,用条砖砌筑。砖砌穹隆顶墓室,平面 ...
吴磨墓位于原州区彭堡镇吴磨村二组北100 米;北纬36°09′06.0″,东经106° 11′04.3″,海拔高程1590 米。1993 年,自治区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发 掘。墓葬为竖穴砖室墓,墓室内有7 具人骨,无葬具,出土器物有陶罐、陶瓶 等。时代为北魏。
南塬寇桥路墓群位于原州区南塬寇桥路西南侧;北纬35°59′41.1″,东经106°14′53.6″, 海拔高程1795 米;东侧邻寇桥公路,南侧邻梁元珍墓,北侧距高速公路约 300 米。2005 年6 月,自治区考古所和原州区文管所联合在南塬寇桥路抢救 性清理出北周至隋唐时期砖室墓5 座,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 平面呈方形,边长2.5 米,穹隆顶。墓室早期被盗扰,其中两 ...
TheTosor site on the route, which served as a fortress between two large cities of the area: Barshan and Ton (Тun, Dun). It is on the western end of Tosor village, in 200 m to the north from Balykchi-Karakol road. It has square form with sides 100х100m, o
固原南塬墓地位于原州区清河镇南关村(南塬试验区);北纬35°59′53.2″,东经106° 15′14.6″,海拔高程1775 米~1780 米;西北为古雁岭,东侧临马饮河,南侧接 西南郊墓地,北侧至银平公路,所在区域现有工厂、学校、居民区、商业街道 路等。面积约32.5 万平方米,南北宽约1300 米,东西长约2500 米。2003 年~ 2005 年,在基建施工中发现汉代至隋唐时期的墓葬300 ...
九龙山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羊坊村东侧九龙山;北纬35°59′05.2″,东经106°16′ 25.0″,海拔高程1767 米;东西两侧为斜坡地,西侧为饮马河谷,北侧为清水 河谷绿化带、休闲广场,东侧距九龙山回民公墓50 米,南侧距福银高速15 米。面积约12 万平方米。(1)九龙山东坡墓1991 年8 月,九龙山弹药库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汉代土洞墓1 座,原 固原县文物管理所进行了抢 ...
古雁岭墓群位于原州区清河镇饮河村古雁山庄;北纬36°01′48.9″,东经106°15′48.9″, 海拔高程1775 米;东侧为六盘路,南侧邻鸦儿沟,西侧至古雁岭山顶,北侧 至古雁北路。(1)古雁岭山梁顶墓2005 年10 月在修建古雁山庄时发现古墓葬数十座,原州区文物管理 所抢救性清理出汉墓两座。一座平面呈刀把形,由墓道、封门、单室砖墓组 成。墓道长19 米,宽1 米。封门长 ...
宋家巷墓群位于原州区南侧宋家巷(现东海园区);北纬35°59′31.3″,东经106°16′ 29.9″,海拔高程1765 米;东南侧为马饮河和九龙山,北侧为烧人沟(现已填 平),西侧邻固原第二中学,东侧为同仁巷回民学校,南侧邻银平公路。(1)上店坊清真寺院内墓葬2002 年5 月2 日,宋家巷上店坊清真寺在大殿北侧崖边取土时发现古 墓葬1 座,原州区文管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土洞 ...
东郊村机砖厂院内墓群位于原州区清河镇东郊村东侧原州区机砖厂院内;北纬36°00′36.1″,东 经106°18′21.8″,海拔高程1716 米;西侧距清水河约1 公里,北侧距沙窝0.5 公里,距固原火车站约1.5 公里,东南侧距东岳山庙0.5 公里。墓群在山坡 上,面积5000 平方米。1986 年~1988 年,取土时发现汉代砖室墓4 座,为斜 坡墓道单室砖墓,出土有陶灶、陶罐、陶盆,铜盆、 ...
黄峁山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峡口村北2 公里;北纬35°59′18.5″,东经106°17′51.8″, 海拔高程1768 米;南侧距峡口村一组约1.5 公里,东侧距太白庙约2 公里, 西侧邻847 部队和原党校办公区,北侧紧邻695 工厂厂区,兰宜公路从墓群 中部穿过。墓群南北长3000 米,东西宽2000 米,面积600 万平方米。1985 年,695 工厂家属楼工地出土一座东汉砖室墓,原固原县文物管 ...
陈家洼墓群墓葬位于原州区头营镇二营村东北陈家洼;北纬36°12′52.0″,东经106° 13′22.2″,海拔高程1580 米;北侧为陈家洼梁,西侧距二营村五组及宝中铁 路约100 米,南侧为二营三组,东侧为杨达子水库。1991 年施工时发现十余 座汉墓,面积约1200 平方米,墓葬形制为“凸”字砖室墓,M1、M2、M4 为长 方形单室砖墓,M3 为“T”字形墓,由墓道、前室(主室)、耳室 ...
冯家庄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冯庄村一组东侧约1 公里的东洼;北纬35°54′09.6″, 东经106°15′45.3″,海拔高程1858 米;南侧距香炉山12 公里,西侧为后山, 北侧紧邻下河,村内有一条通向墓群的小路。面积约3000 平方米,2 0 世纪 90 年代曾发现竖穴土坑墓十余座,出土有陶罐、陶壶及五铢钱币等。
郭庙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郭庙村一组(郭庙水库东南侧)东侧约500 米;北纬 35°53′38.0″,东经106°15′20.4″,海拔高程1904 米;东侧为西沟梁,南侧靠大 沟洼,西北侧距香炉山10 公里,西南侧紧邻郭庙水库。墓群分布于郭庙水 库东南山前台坡地,面积约6000 平方米。在修水库时曾发现汉代土洞墓,出 土有人骨、陶罐、陶瓮等。
和泉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和泉村二组的后湾;北纬35°57′32.8″,东经106°15′ 24.6″,海拔高程1820 米;东侧为阮家山,南侧邻蛇探头,西侧为西洼梁,北 侧为碉堡梁。面积3000 平方米,有墓十余座,2 008 年发现1 座砖室墓,由墓 道、封门、甬道、前室、耳室、后室组成。出土陶罐残片及五铢钱币。
沙沟台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彭庄村高庄八组北约800 米;北纬35°56′15.1″,东经 106°13′33.9″,海拔高程1907 米;东侧紧邻石碑梁,西侧为沙沟壕。村北有一 条通往高庄的小路将墓区一分为二,墓葬区处在通往八组道路两侧的台地 上。2002 年村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东汉砖室墓1 座。坐南朝北,由墓道、甬 道、前室、耳室、后室组成,出土器物有陶罐、陶灶、陶壶、 ...
文化西街墓群位于固原市文化西街南北两侧;北纬36°00′27.2″,东经106°15′59.1″,海 拔高程1758 米;东邻西关路,南至银平公路,西至古雁岭,北至利民小区。墓 葬区域现为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墓群南北长1658 米,东西宽1640 米,面积 约270 万平方米。2000 年至今,在修建文化西街、泰和嘉园、怡和园、妇联办 公楼等基建工程中发现古墓葬100 余座,抢救性清理20 ...
南关街墓群位于南关街;北纬36°00′00.8″,东经106°16′50.7″,海拔高程1735 米;东 邻中山南街,南靠中山街石油公司加油站、长城东路,西为武警固原支队, 北为固原内城墙南墙。(1)石油公司加油站人行道边墓1985 年8 月,固原县文物管理所在南关街石油公司加油站人行道边清 理汉代砖室墓1 座。墓葬坐西向东,由斜坡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 平面呈长 ...
西关街汉墓群位于原州区西关街六盘山水泥厂;北纬36°00′27.2″,东经106°15′59.1″, 海拔高程1758 米。在综合楼(原州区第五小学对面)施工过程中发现。(1)六盘山水泥厂墓葬1993 年,现六盘山水泥厂在建综合楼施工过程中发现砖室墓6 座,墓 葬在施工过程中被毁。从残存部分大致分辨为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坐西朝 东。出土陶罐、陶壶、陶灶、陶仓、铜镜等器物及 ...
长城东路原州区二中院内墓群位于原州区二中院内,北纬36°00′01.2″,东经106°16′36.2″,海拔高程 1737 米;东至上店坊清真寺,南接银平公路,西为气象站,北邻长城东路。(1)固原二中西汉墓1990 年10 月27 日,固原二中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葬1 座。原固 原县文物管理所和自治区考古所固原工作站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 为单室砖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封 ...
固原北塬墓群位于原州区城区北端(中山街办事处靖朔门居委会);北纬36°01′07.6″, 东经106°16′56.2″,海拔高程1726 米;东邻清水河,南至固原古城墙,西至西 环路,北至饮马河水库。1999 年前,墓群所在区域为清河镇的城郊村、和平 村耕地,现为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面积约158 万平方米,东西长1620 米, 南北宽976 米。1999 年~2004 年,原州区文管所与自治区考 ...
固原城西墓群位于原州区清河镇西关村固原古城西城墙之外;北纬36°00′23.4″,东经 106°16′22.2″,海拔高程1753 米;东邻西关路,南至皮鞋厂,西靠荣华园小 区,北至文化西街。墓群所在区域1999 年前为西郊村民耕地,现在为机关单 位和居民小区。面积约2.3 万平方米,东西长436 米,南北宽534 米。1999 年,在基本建设中发现墓葬30 余座,形制有土坑墓、斜坡土洞墓 ...
肖家深沟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彭堡镇肖家深沟村北300 米;北纬36°09′14.9″, 东经106°08′42.9″,海拔高程1645 米;东邻南北走向的盐化街路面,原住村 民已搬迁,现属固原盐化工业园区,南接肖家深沟,距肖家深沟村300 米,西 为西大路。东西长100 米,南北宽60 米,密度较大,共有20 余座墓葬,距地 表深1.5 米~2.5 米。2011 年11 月15 日,盐化工基建工地取土 ...
双台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双台村南200 米;北纬36°14′03.6″,东经 106°17′52.1″,海拔高程1640 米。面积约2000 平方米。村民耕地取土时发 现,曾出土铜鹿、车马饰件等器物。为竖穴土坑墓。
铁家沟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铁家沟村四组西2.5 公里;北纬36°10′ 43.2″,东经106°04′25.4″,海拔高程1867 米;北侧为庄子洼梁,南侧为大雪 沟,东侧为小雪沟。面积约5000 平方米,为竖穴土坑墓,1 984 年文物普查时 被发现,2001 年出土铜牌饰、鹿、珠饰件等,同时还出土随葬动物骨骼。
坪乐墓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坪乐村一组王家洼南150 米;北纬36°14′ 15.9″,东经106°16′27.2″,海拔高程1700 米。1981 年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 掘,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出土铜鼎、蒜头壶、错银铜镦及虎噬鹿金扣饰等器物。
盘山洼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河川乡明川村三组(杨家沟)南1.5 公里;北纬 35°59′21.2″,东经106°27′06.7″,海拔高程1628 米;东距大湾村约1 公里,西 距西梁洼1.5 公里,南靠杨家湾村,北邻河川河谷。面积约5000 平方米。村 民杨志富在20 世纪90 年代耕地时发现东周时期青铜牌饰、刀,还出土动物 骨骼,如鹿、马的头骨、牙等。
生灰湾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陈庄村六组(陈家沟)西侧500 米生灰湾 塬上;北纬36°13′17.7″,东经106°04′34.0″,海拔高程1770 米。面积约3000 平方米。2002 年出土有铜泡饰、矛、削、当卢、马头、羊头及人骨骼。
蒋河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蒋河村北;北纬36°12′28.7″,东经106°10′ 56.4″,海拔高程1560 米;东距银平公路约1 公里,南靠虎家洼,西接高速公 路,北为万家堡子。面积约4000 平方米,20 世纪70 年代曾出土虎噬驴纹 透雕铜牌饰2 件。
饮马河墓群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清河镇饮马河村二组西200 米台地;北纬36°01′ 52.2″,东经106°16′07.4″,海拔高程1734 米;东距饮马河三组约1 公里,南邻 上饮马河村一组,西距古雁岭清真寺800 米,北距古雁岭北路约1 公里。面 积1.5 万平方米。为竖穴土坑墓,曾出土青铜车马饰件,泡饰、牌饰、铃、绿松 石、玛瑙珠等。
鸦儿沟墓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陈庄村六组禾糜湾(鸦儿沟洼)西约1 公 里山洼台地上;北纬36°12′49.2″,东经106°03′43.2″,海拔高程1893 米。曾出 土有铜牌饰、铜铃、马具等青铜器和人骨、兽骨等。
马庄墓地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原杨郎乡)马家庄村东北沟边;北纬36° 14′22.2″,东经106°08′13.4″,海拔高程1588 米。墓葬分布在沙沟北岸,由西 向东蜿蜒而下,沿沟北岸东西近3000 米,南北宽200 米,面积约60 万平方 米,有墓葬百余座。1989 年8 月,自治区文物考古所正式发掘近50 座墓葬, 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土洞墓、偏洞室墓三种。葬式为仰身直肢,头东 ...
大北山墓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大北山村北;北纬36°11′22.0″,东经106° 13′07.8″,海拔高程1710 米。1982 年发现一长方形土坑墓,出土青铜短剑、 鹤嘴斧、削、锥、锛、戈、镞、子母豹、骆驼、鹿、透雕牌饰以及车马饰件等,另外 还有骨器、陶器。
红石沙子墓群春秋战国,原名陈家沟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陈庄村五组(扇子湾)西 北1 公里;北纬36°13′25.2″,东经106°03′09.7″,海拔高程1834 米;东靠墩梁 洼,南邻禾糜湾,西为陈家沟水库,北为张家山。面积约1700 平方米,曾出土 有青铜带扣、鹿、泡饰、当卢、牌饰和人骨等。
余家庄墓地春秋战国,位于原州区彭堡镇撒门村六组北1 公里;北纬36°07′02.4″, 东经106°11′27.3″,海拔高程1630 米;东距银平公路约1.5 公里,西距福银 高速公路200 米,南靠陕家庄梁,北为塔山和石河堡。地势呈南北走向,东高 西低,植被较差,生长树木少。面积约1 万平方米。1987 年清理出27 座墓 葬,形制有两种:一种为竖穴土坑墓,长方形墓道,墓室开挖在墓道 ...
孙家庄西周墓及车马坑西周,位于原州区中河乡孙家庄村西;北纬35°59′34.5″,东经106°09′ 57.2″,海拔高程1903 米。1981 年4 月发掘,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3.1 米, 宽2.1 米,棺、尸骨已朽。出土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贝等,主要有云雷纹 铜鼎、云雷纹铜簋、铜戈、铜钩、铜銮铃、陶鬲。这是我区商周时期墓葬的首 次发现,它填补了宁夏商周时期考古的空 ...
曹河西周墓西周,位于原州区中河乡曹河村三组东北300 米;北纬36°01′52.1″,东 经106°06′17.3″,海拔高程1806 米。面积约35 平方米,为长方形竖穴土坑 墓。1986 年村民取土时发现,出土车马饰件、铜削、当卢、铜牌饰等青铜器。
店河墓群位于原州区河川乡店河村西北0.5 公里;北纬35°57′41.2″,东经106° 21′07.9″,海拔高程1799 米;东侧邻沟,南邻店子河的小河,距店河村约500 米,东侧和北侧有固原到河川的一条公路。地势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植 被较差,生长树木少。墓地高出现在河床约120 米。1965 年5 月,宁夏博物 馆共清理墓葬6 座,为竖穴土坑墓,单身屈肢葬,出土随葬品52 件,分石 ...
薛庄墓群位于原州区清河镇薛庄村二组东北1 公里东北头道峁;北纬36°05′ 31.5″,东经106°16′54.8″,海拔高程1820 米;东距两道峁约1 公里,西为清水 河谷地,南距高台梁约2 公里,北距大沟约1 公里。地势呈南北走向,东高西 低,植被差,生长植物少。面积约3 万平方米,地面散布有人骨、兽骨,泥质夹 砂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网格纹、附加堆纹,属齐家文化类型。
弓背梁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冯庄村东2.5 公里山梁的顶端阳洼;北纬35°55′ 00.2″,东经106°12.16′43.3″,海拔高程1917 米;东为张太沟,南距二十里铺 拱北约2 公里,西邻清水河,距银平公路约1500 米,北距二十里铺村2 公 里。地势呈南北走向,水土流失较重,植被差,生长树木少。面积1500 平方 米,南北长50 米,东西宽30 米。地面散布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 ...
西洼梁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和泉村二组西洼梁;北纬35°57′46.2″,东经106°15′ 05.6″,海拔高程1893 米;东邻软家山,西为柳沟,北靠九龙山。地势呈西 南—东北走向,北高南低,植被较好,生长有杨、柳等树木。面积较大,南北 长500 米,东西宽400 米。2005 年,在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出土红陶罐。地 面散布有大量红陶和夹砂陶片,器形多为罐,纹饰以绳纹、篮纹、附 ...
雨炮台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二十里铺村一组东(打炮峁);北纬35°55′53.5″,东经 106°16′53.8″,海拔高程1918 米;南距二十里铺三组100 米,西距二十里铺 二组200 米,北临清泉沟。地势呈南北走向,东高西低,植被较好,生长有柳 树、杨树、杏树、山桃等树木。墓葬深1 米~2.5 米,地表散布有大量泥质红 陶、夹砂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碗、甑,属齐家文化类型。
大窝峁梁墓群位于原州区清河镇共和村一组(马庄)西约2 公里;北纬36°04′14.7″,东 经106°25′33.9″,海拔高程1797 米;东靠压山峁,南邻芦苇沟,西为大窝峁 梁,北为背后沟,程儿山至共和公路由西向东从墓群中部穿过。地势北高南 低,属丘陵沟壑区,植被较好,生长植物有苜蓿、山杏、山桃、柠条等。面积约 5 万平方米。2007 年7 月修程儿山至共和公路时发现,出土 ...
北山梁墓群位于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北300 米;北纬35°49′04.3″,东经106°05′ 03.5″,海拔高程2150 米;东靠东寨,南距固将公路100 米,西邻雨洛水库,北 为祁家庄。地势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植被较好,生长树木少。面积约5000 平方米。2000 年村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清理出墓葬四座,均为长方形竖穴 土坑墓,其中一座为双人合葬墓,随葬品有泥质夹砂红陶瓮、单耳 ...
北湾泥墓群原名大庄台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穆滩村三组(北湾泥)西2 公里;北 纬36°11′43.2″,东经106°03′58.8″,海拔高程1889 米;东距马家沟200 米,南 邻鸦儿洼,北为红沟。地势西高东低,倾斜坡度较大,植被较好,生长有柠条、 山杏、山桃、苜蓿等。面积约5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 米~1.5 米,地面散布 有细泥红陶、灰陶、夹砂红陶片及人骨,纹饰有篮纹、附 ...
红圈子墓群位于海原县七营镇(原固 原县七营乡) 柴梁村东0.5 公 里;北纬36°34′18″,东经106° 14′26″,海拔高程1717 米~1758 米;西距红圈子沟250 米,距 墩顶山2 公里,南距柴梁村一 组(现搬迁到山外) 约1.5 公 里。地势呈东西走向,由东北 向西南倾斜,地貌为峁状坡 地,西、南、北三面环沟,植被 差,生长树木少。面积7000 多 平方米,东西长170 米,南北 宽45 ...
南洼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铁家沟村五组杨家沟西1 公里;北纬36°10′59.4″,东 经106°04′05.8″,海拔高程1886 米;东靠穆家滩村,南邻铁家沟,北距马家沟 村约1.5 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倾斜坡度较大,植被较好,生长有柠条、山杏、 山桃等。面积约2 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及人骨,纹 饰有篮纹、刻划纹,属马家窑文化类型。红圈子墓群出土器物及 ...
老爷山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二营村五组东3 公里;北纬36°12′20.5″,东经106° 13′53.8″,海拔高程1694 米;东距扬达子沟2 公里,南距石羊子村约4 公里, 西山坡下为宝中铁路,北邻陈家洼,东南侧约3 公里处建有一移动公司铁 塔。地势呈南北走向,地貌为峁状缓坡丘陵,植被较好,生长有黑刺、柠条等。 面积约5 万平方米,曾出土人骨和陶器,地面散布有泥质红陶和夹 ...
李家山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穆滩村三组马家沟村北500 米;北纬36°11′44.6″,东 经106°03′54.9″,海拔高程1879 米;东为背后湾,南邻杨家沟村,北为红沟。 地势东高西低,倾斜坡度较大,植被较好,生长有黑刺、柠条、山杏、山桃等。 面积约2.4 万平方米,地表散布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及人骨,器形多为 罐,纹饰有戳印纹、附加堆纹、绳纹,属马家窑文化类型。
陈家地湾脑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铁家沟村五组(杨家沟) 西2.5 公里;北纬36°10′ 52.9″,东经106°03′48.1″,海拔高程1930 米;东靠南洼,南邻铁家沟,西为怀 湾,北为杨家沟干河床。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为峁状缓坡山梁,倾斜坡度较 大,植被较好,生长有黑刺、山杏、山桃等。面积约5000 平方米,地面散布有 细泥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属马家窑 ...
大地湾墓群位于原州区头营镇(原杨郎乡)铁家沟村一组、二组(方堡村);北纬36° 10′22.6″,东经106°05′49.6″,海拔高程1778 米;西邻大雪沟,南靠大地湾脑 背后峁,北为水草沟。地势西高东低,植被较好,生长有柠条、山杏、山桃等。 面积约3.6 万平方米,东西长3000 米,南北宽1200 米,地表散布有人骨及 彩陶、素红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盘等,纹饰有绳纹、刻划 ...
清水湾(臭水沟)墓群位于原州区彭堡镇臭水沟村三组西2 公里;北纬36°09′47.1″,东经 106°09′51.5″,海拔高程1790 米;东靠北梁,南距清水沟约1 公里,西邻甜水 河、菜子沟梁,北为万崖子。地势呈南北走向,西高东低,植被较差,生长树 木少。面积约3 万平方米,曾出土人骨、红陶罐等,地表散布有泥质夹砂红 陶片及人骨,属马家窑文化类型。
南洼沟墓群位于原州区开城镇二十里铺村四组南300 米对面山坡上;北纬35°55′ 27.9″,东经106°16′59.3″,海拔高程1865 米;东靠南沟梁,西距银平公路1 公里,北距崖背梁800 米,北侧有一条向东通往彭阳古城的沙石小路。地势 呈东西走向,南高北低,倾斜坡度较大,植被较好,生长有杨树、杏树、沙棘 等。面积约2 万平方米,东西长200 米,南北宽100 米,曾出土红陶罐, ...
大墩村烽火台位于新疆巴里坤花园乡大墩村西南300米处,由黄 土夯筑而成,厚约8~9厘米,底略呈四边形。烽体残高 8.7米左右,由烽底向上逐渐收敛。烽顶平,因风蚀烽体 四角已呈圆角。周围散布有许多小卵石。
寺洼山遗址 又名庙坪一鸦沟遗址。位于临洮县衙下乡衙下村寺洼山。1924年发现,是寺洼文化的命名地。1945年发掘,不仅发现寺洼文化墓葬和遗物,并发现寺洼文化墓葬打破马家窑文化层的地层打破关系,遗址长约1 500米,宽约800米。遗址的分布面积辽阔,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为"寺洼文化"的命名地。
位于临洮县三甲乡格致坪村北5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齐家和寺洼三种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橙黄陶片,彩陶纹有施黑彩带纹、网格纹、同心圆纹,器形有盆、罐等;齐家文化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单、双大耳高领罐、鬲、盆等;寺洼文化夹砂红褐陶和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马鞍口形罐、双耳 ...
位于临洮县西坪乡冯家坪村南1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居址、窖穴及墓葬为一体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袋状窖穴和墓葬。出土有鬲、二联罐、侈口垂腹罐、双耳瓶等陶器数件,多为泥质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和篮纹。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有重要价值。
明昌铁钟铸造于金章宗明昌丙辰年七月,也就是公元前1196年7月,距今已有809年的历史,是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省级保护文物。钟上的铭文记载,该钟铸造于当时的宜禄县(今陕西省长武县)郭村。明昌铁钟的总重量达6吨它原陈列于灵台寺砠的一所寺庙里,寺庙被烧毁后便被运到了灵台上院。要把这么重的一口钟挂上去确实十分的不容易。传说最初挂钟时人们用 ...
天圣石碑,立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4年),碑质紫沙石,通高283厘米,碑主体高274厘米,厚17厘米,宽86厘米,龟形座,碑额阴篆书,碑名“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文为翰林大学士陶谷作于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后于北宋天圣3年由上官重书,现保存于王母宫石窟碑房内。
承天观之碑原位于正宁县罗川乡承天观遗址内,现移存至正宁县博物馆。承天观,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 ~ 741 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重修,立碑纪事。后寺院毁,仅存碑。现存碑高 272 厘米,宽 89 厘米,厚 22 厘米。额篆“大宋宁州真宁县承天观之碑”,“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制诰上获军赐紫金鱼袋臣李维奉敕撰”,“翰林待诏朝奉郎守秘 ...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治平寺。寺院已毁,不知原址,仅存钟。抗日战争时期,钟移至东门楼,用为报警,解放初期迁至柳湖。1981年移宝塔院(现区博物馆)建亭保护。钟为北宋天圣七年(1029)铸。高1.7米,口径1.14米,沿厚0.85米,为青铜质,重约1500公斤,钟顶有兽首钮,口沿为连弧六角形,钟身有莲瓣纹、团云纹、圆形纹饰和"皇帝万岁"、"乘佐千秋"、"国泰 ...
镇海寺蒙文碑原在径川县镇海寺中,现移置于县文化馆的碑亭内保存,是研究我国元代历史、政治、佛教史和古代蒙古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据考证,此碑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碑呈圆形,已残缺,有荷花雕饰,龟形座。通高1.85米,宽0.86米,厚0.24米。正面碑额阴刻直书四个汉字"镇海之碑"。正面上端为真体八思巴文(元史上称为蒙古新字和国 ...
修筑新子州州墙及署衙记碑(牛公碑)位于宁县新宁镇庙嘴村东。五代(梁)龙德二年(922)二月立。碑高2.20、宽1.10米。圆首方座,碑额篆“刺史牛公创修衙之记”。碑文楷书,通行竖写。记载刺史牛知业版筑新子州州墙,创修诸公署及新衙功绩。李明启撰文,梦庄书丹,上官武镌字。 1983年由庙嘴坪迁至县博物馆内。石碑完好,文字清晰。对研究五代城建史有重要 ...
现悬于庆城县博物馆院内。普照寺已毁,仅存铜钟一口。钟高2.2、口径1.5、厚0.1米,钟钮为一龙双首饰,龙嘴与爪固接钟顶,负系钟身。钟身上饰卷枝莲瓣、雷纹、回纹一周;下有钟牙八瓣;腹部铸有金贞元四年(1156)铭文。重约4000公斤。钟口之文载:"……因睹宁州普照寺旧钟,自唐贞元年辛未岁,奉天王子乔铸成,岁久似有所损,兼器小而声□□不足以震幽冥,遂 ...
天庆观老子道德经幢刻于宋景祐四年(1037 年),原位于庆城县城钟楼巷祐德观老君殿前,1985 年移存于庆城县博物馆。根据创建记文,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 桂州观察使康继谟知庆州,提出在庆州天庆观刻凿老子道德经幢的构想,但未施工。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 年),循州刺史李余懿知庆州,也计划刻凿老子道德经幢,亦未能实施。此后,一位叫“□ ...
范韩二公祠堂碑记碑镌刻于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为嘉议大夫,工部左侍郎刘昭篆额,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马文升撰文。该石碑原在位于庆城南街的范韩祠堂内。1985年收藏于庆城博物馆,碑文内容饱含深情,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范韩二公在庆阳的公德。这通石碑:高2.4米、宽0.97米、厚0.21米,为青石质。碑正面刻字24行,每行52字;碑背面刻字三层,每 ...
明摹刻黄庭坚云亭宴集诗碑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立,分守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凤模仿黄庭坚《云亭宴集》诗文手迹,刻于碑。原存于庆阳府考院内,1954 年移置于庆阳县鹅池内,1985 年移植到庆阳县(今庆城县)博物馆。
悬于庆城县钟楼上。钟楼建于中间辟券门的石砌台座上,平面呈正方形,阔、深均二间6.2米,楼为青瓦单檐歇山顶,高1.5米,檐下施单翘五跴斗拱。铁钟高1.8米、口径1米,重4000公斤,钟钮以双龙口衔宝珠紧贴钟顶,双龙一体,弓腰为穿而悬于横梁之上。钟顶有五孔,肩饰莲瓣纹。钟有八耳,上饰弧弦纹,弦纹弧角处饰奔马、雄鸡、小兔、荷花、牡丹等图案。腹铭" ...
黄河铁桥西桥头南大概10米,矗立着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的锈迹斑斑的大铁柱——镇远桥铁柱。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镇远浮桥建造时,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先后共铸造了四根粗长的铁柱竖立在黄河两岸,用以系栓一百二十丈的铁缆,以固定浮桥。 铁柱长一丈八尺,重数吨,柱上铸有年号和铸造人姓名。现存的一根为 ...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 ...
李将军碑为唐代刻立,碑全名“唐故大将军李公之碑”,俗称“ 李将军碑”,原位于临潭与卓尼两县交界处,20 世纪 70 年代末移至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院内,并建一碑亭。
赵世延家庙碑,刻建于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翰林学士程钜夫撰文,著名书法家赵孟 书写。碑刻为赵晚年作品,书体用笔圆润,骨力内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为稀世之珍品。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元代碑刻。亦称"高昌王世勋碑"。文宗至顺二年(1331)奉诏撰文立此碑。碑文收入《道园学古录》、《元文类》等。
后塘墩墩梁烽火台清代。位于原州区寨科乡新塘村后塘组西500 米;北纬36°16′50.3″,东 经106°24′44.3″,海拔高程1962 米;东距新塘村500 米,南距固寨公路2 公 里,西距沙菜沟500 米,北距西洼沟2 公里。平面呈方形,底宽7 米,上宽2 米,高1.5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6 厘米。西、北开门,西门宽1.5 米,高1.8 米;北门宽2 米,高1.8 米。坞墙外挖有壕沟,底宽4 米,口宽 ...
大湾店烽火台清代。位于原州区张易镇大店村北100 米山梁顶端;北纬35°54′03.0″, 东经106°07′33.6″,海拔高程2224 米;东距瓦窑村500 米,南距小干海山 800 米,西侧有阳洼村几户村民居住,北距车轮湾山100 米。东、南、北三面 环沟,周围植被较差,生长植物少。平面呈方形,边长7 米,顶宽5 米,高2.50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6 厘米。地表散布有板瓦、筒瓦等建筑材 ...
北洼碉堡梁烽火台清代。位于原州区寨科乡东塘村二组(北洼) 山梁顶端;北纬36°18′ 10.7″,东经106°24′39.5″,海拔高程1997 米;东距大胡川北洼300 米,西距阳 洼300 米,南距后塘约2 公里,北距小胡川约2 公里。周围植被差,生长植物 少。呈圆锥形,底径8 米,顶径6 米,高4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6 厘米。四周 有坞墙和墩台,墩台边长9 米~17 米,外壁高12 米~14 ...
东塘碉堡梁烽火台清代。位于原州区寨科乡东塘村北100 米山梁顶端;北纬36°18′30.6″, 东经106°24′09.8″,海拔高程2015 米;东距大胡川约1 公里,南距北洼沟约 1 公里,西距潘寨公路30 米,北距北塘村400 米。周围植被较差,生长植物 少,壕沟以及四周为村民耕地。形状为方形,底宽7 米,上宽6 米,残高1 米~2 米,黄土夯筑,夯层厚6 厘米。周边为平台,平台外筑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