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届新疆北庭学学术研讨会公告
第九届新疆北庭学学术研讨会公告北庭学研究院北庭学研究院2025年07月16日 12:19新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依托北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坚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拟于2025年11月举办第九届新疆北庭学学术 ...
第九届新疆北庭学学术研讨会公告北庭学研究院北庭学研究院2025年07月16日 12:19新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依托北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坚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拟于2025年11月举办第九届新疆北庭学学术 ...
近日,记者从辽上京考古队获悉,经过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辽上京考古队在辽上京遗址皇城内西南部新发现并确认了4组大型院落遗址。这些遗址规模宏大,为今后研究辽上京的城址布局、时代沿革等提供了更丰富的考古依据。“通过今年的发掘,我们确认在皇城西南部区域共有4组大型的院落,其中有1组院落是南向,另外3组院落是东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 ...
墓地概况甘棠学校南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景园路与焦国路西北,陕州古城外东北角。墓地西距黄河约1.5公里,南距青龙涧河约1.5公里,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黄河对岸即为山西省运城市。2021年对该组地块调查勘探时,与北部甘棠学校及南部德馨苑地块共同被发现。2024年6月至2025年7月,为配合土地出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甘棠学 ...
【考古前沿】陕西:考古学家确认汉文帝霸陵出现“进口宝马”考古中的国2025年11月3日 17:14山西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考古与文物》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陕西西汉文帝霸陵出土马骨的DNA研究,科研人员成功从两千多年前的马骨中提取古DNA,并完成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陪葬在汉文帝陵墓旁的两 ...
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10月31日 09:24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物报,作者孟凡宁 琚香宁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2025年10月25至26日,浙西南、闽北、赣东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云和县召开,会议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丽水 ...
共享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润物 遗产2025年11月02日 14:12四川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四川博物院承办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大 ...
古道作为古代交通的重要脉络,串连起不同地域的经济往来、文化碰撞与民族融合,承载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厚重历史与丰富内涵。深入研究古道历史与文献档案,不仅能让我们回溯往昔的商贸盛景、文化交融,更有助于揭示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互动机制、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传播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宝贵历史借鉴与文化支撑。为搭建海内外古道学术研究交流平台 ...
来源:《西域研究》2025年第4期以跨学科视野推动学术创新——“宋辽金时期的西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李锦绣2025年6月20~23日,由新疆社会科学院杂志社《西域研究》编辑部、新疆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宋辽金时期的西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塔城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 ...
泉州正成为中非遗产合作的天然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侧记海丝泉州文旅之声2025年10月21日 15:30福建10月19日,为期7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泉州举行,近百名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非洲地区的政府机构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遗产领域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参加会议。研讨会旨在加 ...
考古队长说 | 在丝路的深处重建文明的记忆——记考古研究所中亚考古队队长、中乌联合考古队中方执行领队刘涛任冠虹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年10月26日 09:49北京在帕米尔高原西麓,群山渐次舒展,古老的费尔干纳盆地悄然铺陈其间。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千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走廊,“使者相望于道, ...
从长安到费尔干纳——中国大遗址保护对话丝路文明文物陕西2025年10月27日 09:05陕西秋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东天山,喀尔里克雪山在蓝天映衬下泛着莹白光泽。吐鲁番市交河故城静卧在柳叶形台地上,风沙刻就的千年沟壑布满深浅交错的琥珀色,地表隐约可见的古代街巷痕迹,诉说着千年丝路的过往。群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在西天山,是一个见证丝绸之路文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开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2025年10月20日 17:15福建10月1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发表视频致辞。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中央宣传部 ...
202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豫章路以东,丰笙居小区以南,汉池路以西,七里镇东里DK4安置房以北的昆明三路东段宗地工程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内共清理墓葬8座、灰坑1座和坑2座。发掘前建设项目的基坑已开挖至3米深度。8座墓葬中,有2座汉墓和6座唐墓。其中M3和M4虽经盗扰,但出土遗物较丰富。M3全景(右 ...
为配合济南市高新东区一地块出让及后续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于2025年1月中旬至3月中旬对该项目地块占压高新区西小龙堂墓地需发掘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西小龙堂墓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巨野河街道西小龙堂村西南部,此次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布设发掘区5个,共清理墓葬13座。其中北齐时期墓葬2座,明代2座,清代7座,另有2座时代不明。墓葬形制主要有“ ...
考古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许多考古学家长年奋斗在考古一线,风餐露宿,青灯长卷,为研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做出毕生贡献。在田野考古工地上,还有一群“手艺人”,他们衣着简朴,肤色黝黑,头戴麦黄色草帽,手握闪亮手铲,俯蹲在探方内,细心地刮铲着每一寸泥土,在泥土中寻找着历史的痕迹。他们默默无闻,不善言辞,却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考 ...
征稿开放丨2025年ICOMOS年度大会将于尼泊尔蓝毗尼举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25年03月27日 17:09北京各位ICOMOS China会员,2025年ICOMOS年度大会与年度科学研讨会将于10月11日-19日在尼泊尔蓝毗尼举办,现将会议和征稿信息编发如下,欢迎广大会员积极报名参会,共庆ICOMOS的60周年。会议日程一览1. 顾问委员会系列会议(科学委员会、国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
中新网西安10月7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7日从西北大学获悉,由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共同主办的“巴克特里亚考古:新研究与新收获”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近7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图为会议现 ...
水涛 | 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原创水涛西域研究2025年9月25日 18:05新疆来源:《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水涛按照《新疆通史》编委会的统一部署,2008年8月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新疆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这是《新疆通史》计划组织的系列学术研讨会的第一个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
当地时间9月18日,“中希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雅典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希腊文化部长莉娜·门佐尼、雅典大学校长杰拉西莫斯·西亚索斯出席对话会并致辞。对话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希腊文化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雅典大学主办,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希两国及国际学术界的200 ...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于浙江嘉兴市中心的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宋代复杂塔基技艺。考古专家说,这一营造技艺在北宋《营造法式》中并无记载,填补了文献空白。 东塔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此后屡毁屡建。在这个遗址,考古工作者一共发现了52口“宋缸”。这些“宋缸”是北宋神宗元丰二年重修时安置的,是塔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9月,东 ...
新发现 | 陕西丰京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2025年度发掘收获新旺村制骨作坊遗址位于西周都城遗址——丰京遗址南部新旺村西南。1982年、1990年曾经两次发掘过该遗址。2025年,进一步明确该遗址范围、面积、时代与生产模式等问题,同时为丰镐遗址保护规划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多学科协同研究西周时期制骨手工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开始对新旺村西南 ...
新疆吐峪沟石窟,古文明交汇见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2025年09月25日 20:04北京以下文章来源于东西问,作者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文明互鉴,理性对话通过文书可以发现,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在此交汇,带来了各自的语言文字及背后的文化体系,反映出古代新疆是多种语言文化交融之所。今年5月,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的吐峪沟石窟,历经十次考古发掘后面向公众 ...
OWHC欧美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会议9月召开世界遗产城市组织 OWHC欧洲和北美地区会议将于9月22-24日在卢森堡市(1994 (iv))举行。会议主题为“活态遗产:面向未来设计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议题包括:——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城市历史景观——城市健康 / 卢森堡城市花园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参观卢森堡城市博物馆和 UNESCO游客中心,以及遗产跑和瑜伽活动。 ...
第七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伊犁举行伊犁零距离2025年09月10日 12:22新疆9月9日拍摄的第七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9月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伊犁举行。研讨会将推出40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高校和边疆地区 ...
最新突破!蒙古国疑似发现新的匈奴单于大墓原创山右的风考古与历史2025年09月14日 20:38山西图片转载自:亚洲考古公众号 据公众号“亚洲考古”文章披露:最近,蒙古和韩国联合考古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考古学家正在蒙古国肯特省巴彦-阿达尔嘎县杜尔利格纳尔斯墓地,发掘一座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匈奴贵族墓葬。这个墓葬长达77米,墓道约30米,石构 ...
重要发现!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 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实证古代“昆仑”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家文物局迅速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 ...
2025年8月29日,河北省文物局在张家口宣化区召开的一场考古发布会,让沉睡数千年的郑家沟遗址火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北方遗址,不仅解开了“红山文化晚期人群去哪了”的千古谜题,还把红山文化和黄帝传说牵上了线。 郑家沟遗址藏在张家口宣化区郑家沟村西的高地上,背靠阴山山系熊耳山延脉,正好在“三山两河”交汇的咽喉地带。早在2021年10月,考古队就发 ...
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寻根·探源”系列讲座正式推出。本季讲座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选取十个代表性遗址,以翔实的考古发掘材料,丰富的综合研究成果,溯文明之源,探华夏之根。本期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目领队、研究员 ...
2025年7月12日,达勒特古城遗址历史和文化学术交流会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首府博乐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博乐市博物馆承办。会议以“解码千年古城——达勒特古城的考古发现与丝路文明重构”为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达勒特古城遗址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利用。来自11 ...
8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专题发布会,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发布11项重大成果。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赵芮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 ...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省昔阳县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料。据了解,该墓在反映宋辽金彼此融合、影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突出的价值,对研究宋辽金文化传承、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5月,昔阳县胡窝路南侧山前坡地的一建筑工地内发现一座金代砖室壁画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昔阳宋金文化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 ...
8月19日,《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出席并致辞。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赵志敏指出,80年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浴血奋战,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了世界和平。80年后的今天,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抗战史和二战史重大研究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承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洪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会议。来自全国抗战史和二战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约100人相聚中国历史研究院,深 ...
近日,吉林省文物局对外公布,吉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为夫余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线索。 今年4月,榆树市育民乡三义村村民赵某,把早年在自家挖菜窖时挖出的两件青铜器上交给文保部门。经鉴定,这两件青铜器是夫余国遗物——青铜鍑和青铜锸,器物器型完整,其形制与吉林市帽儿山夫余墓地出土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在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长卷中,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堪称人类文明对话的典范。南北朝时期,中亚、西亚地区的舶来品通过这个庞大的贸易网络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今天我们 ...
“过去60年,西藏考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夏格旺堆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从初步探索到国际瞩目,西藏考古为全人类提供了“高原文明”独一无二的世界样本。 20世纪90年代末,夏格旺堆投身考古,已主持参与70余项重要考古项目。他说,西藏考古的初步探索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1年,汉藏 ...
8月20—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带队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看望慰问我院派驻的挂职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向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 本网记者 王宙/摄 高翔一行先后走进丹凤县竹林关镇东楼村、丹凤社科希望小学、文物保护单位“船帮会馆”、丹凤县供销电商公司、丹凤县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地调研考察,与 ...
在线参与者 国际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研讨会来自42个国家的70多位国际专家齐聚一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反思,讨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衡量文化遗产——既考虑气候变化对所有类型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以及自然遗产的重大威胁,也考虑如何应对这些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了一场关于文化遗产和气候变化的国际研讨会,得到了欧盟的支持,该研讨会是欧盟- ...
8月20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阳城县析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系统发掘资料。该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494件,为研究黄河流域晚更新世晚段史前人类的石器技术演变、生存行为以及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了关键新材料。析城山遗址第1、2地点石制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析城山遗址最早于2006年由考古调查队伍在海拔1888米的山顶区域发现细石器遗存。202 ...
8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在陕西省西安市调研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工作,看望慰问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一线考古人员。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其作为推动考古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要把文物安全摆在考古工作优先考虑的核心位置,确保出土文物得到妥善保护。要打破学科壁垒,推 ...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年会(2025年)·凌家滩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会议由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含山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凌家滩文化研究院协办。来自故宫博物院 ...
近日,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高新区谢家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专家验收,等级为优秀。 此次发掘是为配合高新区矿车智能制造配套生产项目的土地出让而开展的,历时5个月。发掘期间正值盛夏,考古人员坚持以“党旗固魂 赓续文明”为引领,积极应对高温酷热与持续降雨给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推进发掘工作,确保了该地 ...
为推动中国考古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中华文明溯源”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做客中国考古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互动,聚焦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敬请关注。主 讲 人赵 昊时 ...
7月22日,“中国南方早期锡业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赤壁开幕。来自国内外30余家高校及考古文博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赤壁,聚焦中国南方地区早期锡业的新发现与新认识,研究青铜时代“金道锡行”资源流通,探讨商周秦汉时期南方地区金属资源的研究方法。开幕式 赤壁大湖咀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院凡国栋介绍了赤壁大湖咀遗址2022年以来的考古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大运河文 ...
秦始皇灭六国后,把秦国已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政策向全国推广,进行了历史上建立大一统中国的首次努力。其后的西汉王朝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在继承秦代各项制度的同时,也作出了不少改革和创新,使得政治稳定、军事强盛、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大一统因此成为以后2000多年间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形态和理想统治模式。 兴盛的汉王朝 ...
史前墓葬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料,是展示史前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葬仪作为仪式化行为,与史前社会的观念信仰密切相关,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核心议题。为进一步探讨史前墓葬及其承载的墓葬情境、社会组织、精神信仰等方面的问题,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 ...
吕儒遗址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姚孟街道吕儒村,地处运城盆地腹地,南距盐湖约7公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分为吕儒、吕儒东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中在吕儒遗址发现有仰韶晚期、庙底沟二期、龙山时期、夏及早商时期遗存。近年来,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这一区域又有不少新发现。吕儒遗址群位置图 2022年11月 ...
墓地概况 龟山墓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龟山顶部,芙蓉溪和涪江在其南部山脚交汇。墓地所在区域属于绵阳市文物部门划定的文物埋藏区,上世纪80年代在其附近曾发掘一座汉代木椁墓,并出土有重要文物。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90余座,出土陶瓷器、铁器、石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公布山西沁县连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下称连家庄遗址)发掘资料。该遗址陶器风格多样,体现了晋东南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 连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沁县故县镇连家庄村西约0.5公里的高台之上。经初步调查,该遗址范围约20万平方米。2020年11月至12月,为配合黎霍高速公路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地市文物部门对连家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