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史前战争的考察(概要)——兼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关于中国史前战争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战争,并且永远引起战争。同时也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的产生相联系的。鉴于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学资料,对我国史前战争问题进行考察。 一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猎物和私有财产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
关于中国史前战争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战争,并且永远引起战争。同时也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的产生相联系的。鉴于此,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学资料,对我国史前战争问题进行考察。 一 原始社会时期,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猎物和私有财产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辉教授在《基因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古起源》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汉族主体起源于东北的红山文化。主要论据有以下几点: 一、基因学证据 红山文化人群以Oα和N系混合为特征,Oα占主导地位。红山文化核心区的牛河梁遗址已发现了16个积石塚,通过对其中最大的积石塚的墓主遗骸检测分析表明,其Y染色体类型为Oα谱系 ...
小编:邢辰廷先生潜心研究家乡历史文化,前段时间投过一篇稿子《平遥南羌古羌城——羌人融入华夏的见证》,深受读者欢迎。今天,他又带来了一篇和古羌人历史文化有关的新作。 如果你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兴趣,也欢迎大家把它们发掘出来,并积极投稿,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正文: 山西省介休市张兰镇,有三个张姓开头的古村,相距不远,村名相近。三 ...
1000多年前,众多唐朝工匠云集五台山,在一座北魏佛寺的废墟上,一斧一凿重建名刹。 1937年7月,梁思成和林徽因风尘仆仆登上五台山,他们通过精细的考古工作,让这座唐代佛光寺重现世人眼前。 2022年7月,一批来自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与当地文保工作者组成联合团队,携带先进的设备来到五台山佛光寺,为其建立可永久保存、持续再现的数字文物档案。 今天 ...
“人们一直说衡州窑出贡瓷,但是哪个窑是‘贡瓷’窑场并不是很清楚。这次我们首次在白沙窑发掘出多件‘万岁’款瓷器、衡州窑精品瓷器和满釉支烧器物,印证了衡州窑烧造贡瓷的传统认知,也找到了一处‘贡瓷’窑场。”1月18日,在2024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衡阳白沙窑考古发掘领队杨宁波介绍了白沙窑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白 ...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屈原的《招魂》,让世人对美轮美奂的楚国宫殿有着无穷想象。荆州楚纪南故城在2024年考古工作中取得显著进展,为研究城内宫殿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成果在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初评中对外公布。楚纪南故城(以下简称“纪南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纪南镇,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 ...
新发现2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汾阳上庙村魏晋墓M2、M5的发掘资料。两座墓均为砖室墓,时代为魏晋时期,当属同一时期不同家族的墓葬。魏晋时期的砖室墓,在吕梁地区属首次发现,填补了该地区丧葬史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墓葬位置示意图2021年7-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山西新晋商酒庄建设 ...
新发现2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的发掘资料。该墓为砖室墓,年代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出土器物组合较为丰富,其中“四神”当卢颇具特色。▲M2地理位置示意图2022年7-11月,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太原市区东南部的郑村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位于郑村以北、 ...
“巍巍秦汉,泱泱盛唐”,在这片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的古老三秦大地上,朝代的兴衰更迭,如浩浩长河奔腾不息,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2024年4月,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外业核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正式揭开陕西省“四普”的序章。同年7月,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 ...
为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与公众共享湖北考古最新成果,1月16日,在荆门举办的2024年度湖北考古工作汇报会上,公布了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2024年度湖北考古成果展”同步向观众开放。“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为:荆门钟祥边畈遗址、武汉盘龙城遗址、荆州楚纪南故城、襄阳宜城王家岗北墓地、襄阳菜越墓地、荆州龙凤庄遗址等。2024 年“ ...
近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以时代早晚为序)入选。此次评选出的六个考古项目涵盖旧石器、新石器、 ...
魏家村遗址陶片 受访单位供图 我省考古工作又有新成果。2月13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武海表示,兴平地区商周文化遗存以往发现较少,魏家村遗址是兴平首次正式发掘的商周文化遗址,填补了该地区缺乏商周文化遗存空白。 据介绍,2024年6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多处古代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兴平魏家村遗址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 ...
混堂巷北与北园两遗址出土三例戳印“吴市”陶文的器物,苏州古城秦代陶器被认定为江南地区首次出土明确断代的秦代陶器群。 三处遗址线索联结,不仅描绘出了“江南型秦代陶器”的图谱,更为吴越地区融入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历史进程提供了更多实证。▲北园遗址一隅。赵劼 摄苏州古城考古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城新村、混堂巷北、北园等遗址 ...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阳博物馆,对位于当阳市坝陵辖区的晏坡墓地进行考古发掘,使埋藏在地下2300多年的车马坑得以重见天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当阳晏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和汉代墓葬23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近百件。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一座楚国车马坑,但与之前发现的楚国车马坑不同的是,迄今考古发 ...
混堂巷北与北园两遗址出土三例戳印“吴市”陶文的器物,苏州古城秦代陶器被认定为江南地区首次出土明确断代的秦代陶器群。 三处遗址线索联结,不仅描绘出了“江南型秦代陶器”的图谱,更为吴越地区融入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历史进程提供了更多实证。北园遗址一隅 赵劼 摄苏州古城考古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城新村、混堂巷北、北园等遗址系 ...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和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尤其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下,2024年我国考古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为宣传、展示2024年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要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定于2025年2月19日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 9:00~17 ...
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深情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何尊是珍藏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宝,在其铸成3000年之后的1963年得以重见天日,其腹内铸有12行共计122字的长篇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在克商之后告祭于天,宣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表达了要在“ ...
摘要:“五帝时代”指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通过对“禹征三苗”“稷放丹朱”“涿鹿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考古学实证,基本可推知五帝时代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从4700多年前延续至约4100年前,前后经历三个时期,大体自轩辕黄帝、蚩尤和末代炎帝等始,历颛顼时期,最后是帝喾、尧、舜、稷、丹朱、禹等。考古发现显示,五帝时代中华文明已迈过 ...
近期,武王墩墓颇受关注,该墓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镇徐洼村,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武王墩墓曾多次被盗掘,基于此,2019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相关单位对武王墩墓展开考古工作。2024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武王墩墓的相关发现。这些发现为了解战国晚期楚王陵制度、楚人东迁后的历史、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等提供了重要材料。一 ...
摘要:通过辨析唐墓中明确采用招魂葬的墓葬实例,结合相关文献,可观察唐代招魂葬的基本面貌。研究表明,唐代招魂葬不埋葬尸骨,但有“替代形体”在场,招魂葬广泛流行于不同阶层中,且成为部分人群的主动选择。中古时期招魂葬由俗入礼的过程,反映了晋唐之间生死观念的变迁,传统“形神异制,墓庙大分”的观念淡化,墓葬藏形与藏神并存。此外,招魂葬的流 ...
青铜密码:三星堆与中华文明的另一种可能 在成都平原的暮色中,青铜纵目人穿越三千年时光凝视着当代世界。那双柱状突起的眼睛,是否曾见证过长江流域最早的星辰运转?那张被青铜凝固的夸张面容,是否隐藏着古蜀先民理解宇宙的密码?自1986年两个祭祀坑惊现于世,三星堆便以颠覆性的文明形态,不断解构又重构着我们对上古中国的想象。 一、青铜异域的视觉 ...
摘要:目前发现秦汉畤祭遗址的祭祀坑内,多是男女玉人一对与玉琮组合,应是畤祭礼仪最主要的祭祀形式。文章认为玉琮象征天圆地方,是祭天礼地的祭器。周秦汉时期奉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之信仰,男女玉人与琮组合用于祭祀,正符合天为阳,地为阴,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认知。并由此推断,男女玉人应分别是受祭的天神和地神之神主,用驷马车载之前往雍地 ...
湖北当阳晏坡墓地近期开展考古发掘,新发现楚国车马坑,呈马东舆西的车马排列方式,其3车2马的埋葬方式,在湖北属首次发现。这为研究楚国墓葬制度特别是车马埋葬制度增添了新材料,进一步完善了楚国不同等级贵族车马埋葬制度内涵。湖北当阳晏坡墓地新发现楚国贵族车马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该考古项目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胡刚11日 ...
“中国考古学历经百年取得丰硕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系统梳理考古材料,能够证实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谈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中国历史研究院副 ...
魏家村遗址陶片 受访单位供图 我省考古工作又有新成果。2月13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武海表示,兴平地区商周文化遗存以往发现较少,魏家村遗址是兴平首次正式发掘的商周文化遗址,填补了该地区缺乏商周文化遗存空白。 据介绍,2024年6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多处古代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兴平魏家村遗址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 ...
2月7日,冬日阳光温柔照着重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里,刚刚结束万州天生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杨鹏强已匆匆赶回单位,开始文物清理、发掘材料整理等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开展文物清理工作。”谈及本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杨鹏强眼中有光:“收获颇丰。”杨鹏强在整理文物资料。冯耀摄 2024年3月至12月,杨鹏强带领团队对万州天生城 ...
近年来,声称“三星堆停止发掘”的短视频充斥网络,三星堆遗址真的没有继续考古发掘吗?封面新闻就此采访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馆员林名均前往广汉,开启了三星堆遗址的首次考古发掘,距今已整整90年。三星堆文化的确立,青关山大型建筑的发现,一至八号祭祀坑 ...
9 月的青海,从这个月开始,气温慢慢开始回落,树叶慢慢开始变黄, 庄稼也是沉甸甸地低下头等待收割。9 月 27 日,接到梁官锦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在去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到前先到考古工地参加发掘工作。听到这个消息甚是激动,连忙答应。 据了解,这次发掘工作位于海东工业园区,海东工业园区经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于 2011 年 2 月成立。201 ...
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公布,1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中包括济南市莱芜区田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发掘。发掘过程如何?2月11日,记者采访了济南市莱芜区田庄遗址考古领队何利。 “一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前置” 田庄遗址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莱城大道与汇河大道交界处,西距嬴汶河3.4公里,东距方下河1. ...
斯瓦特考古新发现:意巴联合团队揭示巴齐拉遗址三古文明层意大利与巴基斯坦考古学家近日在斯瓦特巴齐拉(巴里科特)遗址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发掘出印度-希腊王朝、沙希王朝和加兹尼王朝三个历史时期的遗迹。这一系列发现不仅为研究该地区古代文明提供了全新视角,更标志着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由意大利驻巴基斯坦考古代表团团长卢卡·玛丽亚· ...
考古学家在斯瓦特布特卡拉遗址发现珍贵文物斯瓦特:一支由意大利和巴基斯坦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以及巴基斯坦多所大学的学生,在明戈拉附近的布特卡拉佛教圣地发现了一批珍贵古代文物,包括钱币、器皿和经文。这一重要发现源于近期由威尼斯大学助理教授、意大利斯瓦特考古代表团副团长埃丽莎·伊奥里(Elisa Iori)博士领导的发掘活动。关键发现在出土 ...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文物名片彩漆木雕镇墓兽,战国中期,木质,高128厘米, 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出土。现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深度品鉴 1957年春末夏初发掘的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曾轰动一时。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这座墓的发掘简报中说:“在镇(指长台关)的西北约四公里有一条小土岗,由西南延向东北,到十字港入淮河处为止。岗上散布着六个大土 ...
关于楚墓出土的柤形木雕是否可以称为“镇墓兽”,我们认为应从它的最早形制来进行辨析。一般来说,器物的形状和结构决定它的用途和功能,如果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则其功能必定相应地发生改变。楚墓的木雕镇墓兽从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晚期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它的功能当然不会一成不变。目前所见最早的两件镇墓兽属于春秋中晚期(图一)。一件出自湖北当阳曹 ...
胡人牵骆驼俑塑造得惟妙惟肖。胡人,深目高鼻,满脸络腮胡须,头系幞巾,身着紧身翻领窄袖衣,右肩袒露,腰间系革带,带上挂腰刀等物什,脚穿长筒靴。胡人饱受风沙,满脸沧桑,道道皱纹,清晰可见。他右手挽起,身体前倾,似在拽着骆驼前行。而载着货物的骆驼却作回首状,好像在逗乐主人,一副温顺可爱,又调皮捣蛋的模样。胡人俑和骆驼俑的制作工艺为先捏 ...
龙年寻“龙”,让我们看看墓葬考古中发现的“龙”。近几十年来,在江苏地区考古发掘的古代墓葬中,也能经常发现龙的“身影”。这些或出现在画像砖上的龙,或出现在石刻上的龙,不仅仅是墓室的装饰,更凝聚着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神秘想象以及求得永生的迫切期盼。同时,它们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研究古代江苏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提供 ...
一、金代铜镜 金承安二年铜镜(图1),直径11.1、缘厚0.2厘米,滕州市博物馆藏。六出葵花形,桥形钮,钮右侧置一方框,框内铸双行八字铭文“承安二年镜子局造”,素缘。承安为金代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所用的年号(1196~1200),镜子局为金代设立专门负责铸造铜镜的机构。图1 金承安二年 铜镜滕州市博物馆藏图2 金承安四年 铜镜山东博物馆藏 金承安四年铜 ...
隋彩绘武士骑马陶俑国家一级文物,嘉祥徐敏行墓发掘,通高27.2cm,重1664g。马立于长方形平板上,通体施红、白两色釉,昂首挺立状,马俑眉骨突出,双眼圆睁,竖耳,尾残断、鞍具髻辔齐全。鞍上一武士男俑,头戴璞帽,身披铠甲,左手握有兵器,已佚。男俑面露微笑,神态安然。徐敏行夫妻合葬墓该骑马陶俑出土于嘉祥县徐敏行夫妻合葬墓,山东博物馆于1976年2 ...
1月21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把之前的发现向前推进了近2000年,是澧阳平原古稻田探索的新突破,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起源及早期稻作栽培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实证。李家岗遗址发掘揭示的聚落结构。受访单位 ...
国际考古学界一般把1859年作为人类现代考古学真正诞生的年份,其标志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即“进化论”正式发布。这表明现代考古学既与自然科学有着深刻的关联,又具有人类思想革命的伟大意义。在我国,多认为现代考古学出现于1921年,受雇于中国政府的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发现了仰韶文化。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发展走过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今巍然屹 ...
从1953年在西村石头岗工地上打下了第一铲,广州考古至今日已稳步走过71年。在这段不朽的岁月中,广州考古不断为世人揭开尘封的历史,一点点拼凑起广州城市的变迁轨迹。除了为人熟知的南越王墓、南汉二陵等诸侯王陵以外,考古中最常发现的其实是与我们一样的平民百姓的地下居所。他们渴望在过身后仍能像生前一般在地下世界中继续享受生活,于是随葬品被带入 ...
2024年3月22日,山东临沂沂水跋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发现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构建了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至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保存距今10万至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珍贵证据,特别是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的利用实证。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10个入围终评的项目中, ...
四、清代(1644-1911年) 入清后,康熙、乾隆皆醉心江南,尤其是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锺。康熙曾五次南巡五到杭州,后两次索性直接住到西湖内孤山行宫,还亲自为十景御书题字,立碑建亭,再次促了西湖繁荣。但将“雷峰夕照"改成“西照”似乎不雅,因此流行不起来。 (清)朱彝尊(1629-1709年)(商调)—半儿 净慈 “冷云山寺画屏秋,断塔雷封残照留,孤汊酒村风幔 ...
摘 要:本文是雷峰塔创建记延续。为说明雷峰塔创建后历代形象的演变以至最后形象的形成,为今日雷峰塔设计提供依据,尽可能将有关资料搜集在一起,以免设计人员搜集之难之苦。未便于查找以时代为序,自宋、元、明、清至于近、现代。但限于资料本身有限,分布无法均匀。 关键词:乾道重建 李嵩西湖图 雷峰夕照 浮屠 ...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泉沟墓地,墓室后室西侧木椁外的墓坑壁上有一处封藏的暗格。小心打开暗格,一个长方形木箱映入眼帘。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层层叠压的土石,一抹微弱却夺目的金银光泽,从土石的缝隙间透射出来。 王冠出土状态 光泽来自一件方形龙凤狮纹银饰金王冠。王冠前后饰一对翼龙,两侧饰一立凤,后侧护颈饰双狮,周身镶嵌各 ...
齐家文化经历了整合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和解体为多个青铜时代文化的过程,是甘青地区史前社会文化研究的“轴心”,是讨论甘青地区社会复杂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其中,屈肢葬是探讨齐家文化社会性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资料。以往学者认为齐家文化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的现象体现了男性本位,屈肢葬人群属于被统治阶层,推测齐家文化 ...
陶寺遗址出土的多璜联璧。卢鹏宇摄参观者在展厅中欣赏文物。陶寺遗址博物馆供图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卢鹏宇摄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璇玑。张超宁摄观众参观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供图 1月1日上午,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前,观众排起了长队。博物馆推出背诵《尚书·尧典》或《五帝本纪·尧》全篇免门票活动。“乃命羲和,钦若昊 ...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观众摩肩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内,一场场热情洋溢的公益讲解正在精彩上演。每天5-8场的公益定时讲解,向八方来客娓娓道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世遗故事,带领观众畅游海交馆,寻觅刺桐古港,感受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明。泉州,又称“鲤城”“刺桐”“温陵”,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 ...
巴达木东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镇巴达木村东南2公里,西距吐鲁番市45公里,东距鄯善吐峪沟石窟9.5公里,北面正对火焰山。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巴达木东墓群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统一国家体系下新疆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子项目。2024年4月至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吐鲁番学研究院合作对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7座,其中晋十六国时 ...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文化遗存,目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也多以不同考古学文化陶器的差异作为主要的区分指标。陶器的生产一般离不开窑(无窑露天烧除外),由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原材料易得、运输成本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在其使用地范围内或附近烧造的。因此,窑也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为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