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城考古启示录
城市考古是以古代城市为对象的考古研究,其研究对象十分复杂,几乎囊括考古学所有纵向领域,如陵墓考古、建筑考古、手工业考古、宗教考古、民族考古等。这些领域又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科技等研究密切相关。所以,城市考古在考古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老城,指北京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为主的区域,属于“首都功能核心 ...
城市考古是以古代城市为对象的考古研究,其研究对象十分复杂,几乎囊括考古学所有纵向领域,如陵墓考古、建筑考古、手工业考古、宗教考古、民族考古等。这些领域又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科技等研究密切相关。所以,城市考古在考古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老城,指北京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为主的区域,属于“首都功能核心 ...
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项目正式启动。牛河梁、马鞍桥等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近年取得了新的重要收获。结合多年来对红山文化和红山文明的探索,现简要谈谈红山文化与红山文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助力“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项目的研究。第一,关于红山文化的年代跨度问题。红山文化到底有多“长”,以往学术界 ...
水下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背景环境具有一体性,沉船的人工鱼礁作用使遗址多存在大量海洋生物。20世纪70年代欧洲理事会和国际法协会1994年颁布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草案》,都曾尝试对沿海国设立200海里文化保护区。水下自然遗产保护区的文件与项目达几十项,涉及多样、细化的海洋生态因素,间或提及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保护实践分类具体且成系统,并 ...
十九世纪末,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将铜器与铁器作为划分史前时代的标准,借此来明晰世界的演进阶段。从此,金属冶炼品就成为了认识文明发展的重要物品。中国拥有悠久的冶金历史,金属冶炼工业一直是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冶金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演进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金属遗物不断发现,冶金考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逐渐成 ...
大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上自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千年文明史,下至清代之前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城址、墓葬群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和利用随着国家重大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变化,考古、保护的目的和方式不断创新和变化,利用的模式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推进。本文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遗址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 ...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的履职一直聚焦在如何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谈到提案,马萧林告诉记者,“去年,我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用地保障的提案》得到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文物局的重视,经协商办理,有望解决考古临时用地问题,这对我来讲是极大的激励。接下来,我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精准有效建言献策。”在深入一线调研的 ...
晋祠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期的环境影响下,圣母殿梁架及斗拱等关键构件已发生弱化或损坏,亟需高度关注。根据文物保护管理的新理念新要求,文物预防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围绕古代木构建筑,如何在构件需要进行修缮前识别并预防,避免结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成为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关键。笔者主持的以晋祠圣 ...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回答记者提问时分享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杭侃介绍,云冈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我们的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环氧树脂灌浆和锚杆加固 ...
近年来,有明确学术目标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越来越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发现转为主动发掘项目也有相当数量。这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对田野考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2023年虽然历史时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很多,但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历史时期考古项目仅有6项,另外还有一项为东北抗日联军根据地遗址。其中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 ...
2023年,考古工作者们一如既往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以科学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揭示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新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重要的学术推介平台上,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凸显着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用厚重的文化传统展现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基因。图片中国农业起源与定居研究的新认识图片自二十世纪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概括性总结,为坚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于从五个特性的视角反思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区域特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其中,海岱文化区的文明演进道路中,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包容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海岱地区史前空间的扩展与收缩海岱地区是 ...
建设考古博物馆有无必要,放在10多年前还是一个有争论的专业问题。如今,如陕西、湖北、河南、浙江、云南、广东、四川、山西、北京、宁夏等地已陆续有了考古博物馆,其中有的虽未冠博物馆之名,但实际上博物馆的基本要素都已具备。据我所知,还有数家考古博物馆正在建设或筹建中。其中一些博物馆让我印象深刻:图片陕西考古博物馆新建,单体建筑。归属陕西 ...
受“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影响,汉代墓葬大量使用模型明器进行陪葬,为墓主人“复原”汉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陶井作为汉代墓葬中重要的一种随葬品,在模型明器的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分布之广、延续时间之长,表明使用陶井随葬在汉代社会的丧葬习俗中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目前,关于汉墓陶井的研究多集中于器物的类型分析和年代判断,而针对使用陶井所暗 ...
不同文化的跨界交流,“互通有无”并不难,难的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若不从“价值”、“意义”着眼,而从具体细节着眼,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能引起人兴趣的地方太多。比如,利玛窦在广东学的汉语,到北京后是如何交流的?传教士介绍中国,为何急于“全景展示”,名为《中华帝国志》、《中华帝国史》《中华帝国纵览》、《中华帝国全志》的书就有那 ...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文物报 ,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小堡子墓地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小堡子村东南(现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辖,已拆迁),地处咸阳塬东北部,在已发掘的大堡子西汉墓地之东南,西南距长陵邑约2千米。“片区制”考古实践表明,小堡子墓地处在西汉墓葬密集分布区,故此在配合当地土储工作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全面揭露,共计发掘 ...
千百年来,礼芳村以及周边山区都是景德镇瓷业烧制燃料——窑柴的重要产区。礼芳村也是景德镇申遗“蛟潭窑柴生产运输片区”的核心片区。6月7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举行的“遗产里的景德镇,发现礼芳‘柴’艺——去礼芳添柴,为申遗加油”主题活动,正是对景德镇瓷业文化遗产——窑柴篇的深入回顾和展示。这也是今年景德镇以“艺术乡建”形式 ...
盛时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也是古典园林史上不可超越的经典杰作。如今,圆明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文旅资源丰富,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圆明园毗邻北大、清华、中关村,历史名园与高等学府、高新科技共同构成北京海淀的金名片。三百年来,从御园到废墟再到 ...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文化部,设立文化部文物局,主管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局长郑振铎、副局长王冶秋。郑振铎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民政协文教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文物局和考古事业的设置情况,谢辰生先生2018年在回忆录设专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事业”叙述,第一节即“文物局草创”。该节 ...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呼和浩特市,拥有大窑文化遗址、长城遗址、云中古城、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大召、席力图召、清真大寺、天主教堂、将军衙署、公主府等百余处文化遗存,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涉及史前遗址、摩崖石刻、宗教寺院、近现代建筑等多个门类鲜明的遗产系 ...
大仰韶与龙山化——管窥史前中国文化格局的关键性演变曹兵武图片摘 要图片摘 要:仰韶文化是中国史前经过北谷南稻两种农作文化融汇后率先实现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支区域性文化。它借助了全新世大暖期的良好时机和黄河中游的区位优势,向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易于开垦的黄土高原地带大规模扩张,从而奠定了早期华夏族群的人口、语言与文化 ...
《周礼》记载营国选址重在地之中央,《管子》记载营城选址重在河流湖泊之畔,且高低得宜。都邑中的辟雍、沼、池在文献中早有记载。《诗经·大雅·文王有声》:“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汤誓》:“虽有台池鸟兽”。《竹书纪年》:“三十七年,周作辟雍。”《史记·封禅书》:“灃、滈 ...
三星堆青铜器以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蜀文明的高度发展,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风格 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风格可以明显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青铜罍、青铜尊这种带有中原文明特征的青铜器;一类是青铜大面具、青铜大立人这类带有本地风格的青铜器 ...
近年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极为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不断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各地也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9年至2020年开展了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相关工作,提出升级改造文物库房、配置温湿度检测设备、配置一批可平稳文物微环境湿度和基于环境友好型的无酸纸囊匣、配置专用保存柜架、文物转运取放设备等,建 ...
北宋范氏家族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北里王村北,地处洪固原西北边缘的缓坡地带,北距北宋京兆府约8公里。2022年底至2024年,为配合保利天珺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其中,北宋范氏家族墓地的发现是本次发掘的一项重要收获。M470墓葬形制不同于其他北宋家族墓地,范氏家族墓地的墓葬形制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工作 ...
中国现代考古学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多次就考古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肩负着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生产的高速发展,为避免工程建设对地下埋藏文物造成严重破坏,配合工程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逐渐成为我国考古工作的重点,在大型水利枢纽、重要能源通道、重点交通廊道建设以及城镇发展和农田改造等大规模基本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的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都在1000项以上,占年度考古项目数 ...
中国、东亚古人群的遗传特点、基因交流与迁徙融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2020年,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地展示了史前时期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基因组图谱。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中国南北方的古人群至少在9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这意味着在那个时间点之前,南北方的人群已经开始走向不同 ...
夏文化是历史和考古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之一。1959年,著名上古史和考古学者徐旭生对豫西“夏墟”的调查工作,拉开了夏文化田野考古和研究的大幕。新中国成立十年之后,在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者倾心的背景下,开启了探索夏文化的漫长之路。偃师二里头遗址在此次考古调查工作中进入考古学家的视野,并开启了此后延续至今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新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为弘扬中华优 ...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制定印发了《“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针对考古工作编制的专项规划。《规划》是对“十四五”时期考古工作的系统谋划和统筹布局,也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 ...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 ...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了纪念这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7月6日定为“杭州良渚日”。每年的这一天,杭州和余杭都会开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纪念活动。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想起良渚的恩人——张忠培先生。张先生对良渚遗址保护、考古研究、文化传承事业的贡献 ...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2年6 ...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87年10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报》更名为《中国文物报》,改由国家文物委员会主办,国家文物局代管。今天《中国文物 ...
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考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结合山西考古发展现状和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对全面加强考古工作、全方位推动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十条重大举措,为新时代山西考古谋篇布局、顶层设计。《意见》的出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与《意见》配套的《山西考古工作“十四五”专 ...
二里岗本是郑州老城东南的一道黄土岗,因距老城区约2华里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前期,郑州市文物组、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和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等单位曾在此进行考古发掘,遂将其命名为二里岗遗址。遗址内发现有龙山、商和战国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尤其以商文化堆积最为丰富和重要,发掘者分析认为其年代要早于殷墟,进而提出了二里岗期的概念,又称商代 ...
刘锦棠研究综述李芳内容提要刘锦棠为新疆首任巡抚,对清末新疆乃至近代中国边疆的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本文回顾国内刘锦棠研究的学术历程,梳理相关的学术成果,希望能够厘清研究思路,拓展研究方向,资益治疆历史规律的把握。刘锦棠(1844~1894年),湖南湘乡人,清末追随左宗棠平定陕甘,任前敌总指挥收复新疆,主持战后新疆重建工作,推动新疆建省改革, ...
“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综述图片沙 娜2023年10月28~30日,“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在新疆库车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近百名疆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研究”为主题 ...
2024年6月17日下午2点,北大文研讲座第342期在静园二院208举行,讲座题目是“古代于阗的一部史诗:重构《赞巴斯特之书》”,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荣休教授辛维廉(Nicholas Sims-Williams)主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范晶晶主持。讲座开始之前,范晶晶老师简要介绍了辛维廉教授的研究领域与成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生前对《赞巴斯特之 ...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揭示罗布泊地区汉晋时期人群的饮食结构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王学烨副研究员等在国际考古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Diet along the eastern Silk Roads: an isotopic case study of ancient humans and livestock from the Han-Jin Dynasties in the Lop Nur region, northwes
《西域全图》考——兼以清代新疆舆图为示例的地图文献学探讨王耀内容提要本文从清代新疆舆图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于新见《西域全图》和《西域闻见录》图系的考订以及清代新疆地图的综合考察,将文献学研究概念引入古地图研究领域,借鉴西方地图目录学的研究实践,概括提出了地图文献学的概念与方法,尝试为地图学史研究的自觉性和规范化提供一些理论思考。20 ...
金钥匙考——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之一例卢向前内容提要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曾有向北方的回纥政权纳上“金钥匙”而称臣的举动。“金钥匙”是一种权力的表征,但是追寻其本源,却发现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环境中,“金钥匙”的象征意义与此相异。“金钥匙”这种象征权力的形而上的意义,与西方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基督教文明及伊斯兰文明有关。这样的传统 ...
元代马薛里吉思家族与回回医药文化殷小平内容提要本文以元代撒马尔干籍也里可温马薛里吉思家族为中心,考察其嫁接希腊医学和阿拉伯医学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在中国传播回回医药文化的贡献,以家族个案佐证中古景教方伎化的华化特点。也里可温指元代中国的基督教。有关元代也里可温的传入,最详细的记载莫过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3年)编修的《至顺镇江志》 ...
安化门位置示意图东墩台南侧版筑痕桥梁遗迹02项目负责人简介龚国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汉唐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西安唐城考古队队长,长期从事隋唐长安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代表作有《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等。 ...
安化门遗址门址区航拍图日前,作为“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的参评项目,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通过发掘,考古人员明确了安化门一门三道的门址结构、规模及营建方式;新发现隋代的水渠、拦河堰、桥梁等遗迹,不仅为认识隋大兴城的格局,也为研究隋唐长安城的水利设施提供了重要资料。此次发掘门址为唐永徽五年所建隋唐长安城兴建于 ...
带成果“出圈”,贵州考古这次是实打实的“出省走出去!”5月23日,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多彩贵州网协办《强国讲堂·十大考古进校园》走进山西大学,以考古成果实打实的开讲“文化课”,为贵州文化品牌建设和传播“引流量”。《强国讲堂·十大考古进校园》走进山西大学“抢人”讲座开始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 ...
中国古典家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思想意识和时代精神,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再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独特的东方生活美学。5月17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承办的“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展厅同时开幕。展览海报此展览以园林中的中国古典家 ...
2016年发掘的赤峰市翁牛特旗南湾子北遗址F2内出土了两尊石雕人像(图一),这是继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图二)之后第二次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兴隆洼文化晚期圆雕石人像,也是兴隆洼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的以组合形式存在的石人像。特别是其中一尊人像的嘴部和眼部还镶嵌蚌壳,以示口、目,可谓极为罕见。正因如此,二者的出土十分引人瞩目。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章 ...
4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文物局、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主办,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福建博物院承办的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沙龙(湖畔会讲2401期)在福州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等相关单位、新闻媒体近200人观摩了此次活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