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古代中国与犍陀罗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西域研究》2024年第4期“古代中国与犍陀罗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王诗雨近代学术史上的犍陀罗(Gandhara)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190多年了。曾和敦煌学在国际学界并驾齐驱,极大推动了佛教考古美术研究,成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欧美、日本学者,包括福歇(Alfred Foucher)、马歇尔(John Marshall)、宫治昭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学界过去的犍陀罗研究存 ...

• 讲座纪要丨宋殷老师:科技考古与学术史

2024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殷老师受邀在我校开展题为《科技考古与学术史》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我系王涛老师和陈北辰老师共同主持。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考古学史与科学史的对话、科技考古的诞生与发展、学术史的个案分析、科技考古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一、考古学史与科学史的对话首先,宋老师阐述了学术史的重要性。他认为 ...

• 讲座纪要 | 练春海:河西走廊的魏晋图像

2024年11月13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练春海,应邀于厦门大学福建浦城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就“河西走廊的魏晋图像”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张闻捷教授主持,全体田野考古实习学生参与。练春海研究员张闻捷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练春海研究员从本场讲座的选题原因引入,提出 ...

• 长安遗珍 | 窥见唐代贵族女性生活

在西安博物院,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进行,“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吸引着众多观众,其中来自西安米氏夫人墓的珍宝尤为引人注目,展览中的水晶项链、鸳鸯银盒、双鸾衔绶镜等长安遗珍,让观众惊叹于唐代的精湛工艺,也从中窥见唐代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 珍宝夺目 在西安博物院的展厅中,灯光柔和地照射在这些珍宝身上 ...

• 太平遗址,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清晨的阳光照亮薄雾,远望过去,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的太平遗址坐落在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延伸的一处开阔平坦的河流阶地上。日前记者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 丝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11月5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协调会在西北大学召开,省文物局局长贾强、副局长孙周勇,西北大学校党委书记蒋林、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荣、首席科学家王建新,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及该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 ...

• 陕西文物参加日本京都文化馆大丝绸之路展

日本京都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3日,“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展览日本巡展第六站在日本京都文化馆开幕,本站巡展将持续至2025年2月,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展览开幕式。展览遴选来自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名城中共27家文博机构的237件(组)精品文物,其中陕西为本次展览提供24件(组)文物,分别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 ...

• “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今开幕

为纪念著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于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2024年4月,上海博物馆与威尼斯市政博物馆基金会曾于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展览经过上海博物馆重新策划,充分基于 ...

• 新发现 | 浙江丽水庆元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庆元小熊山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庆元小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街道庆元大道以南的山岗,北距松源溪约400米。因庆元五都香菇小镇工业区块(熊山区块)开挖项目涉及小熊山山岗,该山岗未发现文化层,但地表可见陶片,为了解是否有先秦时期墓葬等遗迹,2023年9月至11月,由施工方安排挖机,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庆元县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指导下清除表土,并刮面和寻找遗迹, ...

•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温克族自治旗卷》编写工作会议召开

2024年11月1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温克族自治旗卷》编写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呼伦贝尔博物院主办。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时召开,由中国历史研究院 ...

• UNESCO发布《世界遗产气候行动最新政策文件》

UNESCO发布《世界遗产气候行动最新政策文件》图片来源:《世界遗产气候行动最新政策文件》报告发布2023年11月于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气候行动最新政策文件》(Updated Policy Document on Climate Action for World Heritage)。该文件强调了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缔约国 ...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改版通知(附新稿约)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域(青藏高原、天山南北、蒙古高原)以及中央欧亚民族、历史、语言、宗教、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自2007年创刊以来,一直广受学界的好评,并于2023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自2021年起,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截至202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历史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前沿讲座(2023)纪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历史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前沿讲座(2023)纪要《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4期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宅兹中国,万物生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 ...

•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突厥-回纥汗国(6-8世纪)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讲座

NEWS为加强我校文物专硕培养,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行业动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024年11月19日下午,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友谊校区创新大厦A座902-1会议室举办了题为《突厥-回纥汗国(6-8世纪)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的讲座。此次讲座由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徐弛副教授主讲,文化遗产研究院石建刚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

• "彩陶巅峰——纪念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系列公共考古讲座第一讲

主讲人: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主持人:彭小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讲座时间:2024年11月20日(周三)下午15:00-17:00讲座地点:中国历史研究院西裙楼一层琼山厅腾讯会议:706-639-151(线上)主  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  ...

• 文物建筑,留得住更要护得好——来自山西及广东中山、江西新余等地的实践

▲修缮后的山西沁县永寿寺。图为沁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提供“啪、啪、啪”,赤脚踏在石板上的声音,91岁的闫俊良老人始终忘不了,那是童年在村中永寿寺读书时的一段记忆。山西长治沁县漳源镇西倪村西北角,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寿寺坐落于此。寺庙曾用作学校、粮仓。闫俊良儿时就在这里读书,晚上也睡在这里。2021年,一场罕见的暴雨造成永寿寺天王殿倒塌,正 ...

• 乌兹别克斯坦库瓦遗址的联合考古与教学

文 图 / 郝君涛 刘斌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9月刊库瓦遗址2023年秋季,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大学的联合教学和考古项目合作,双方挂牌成立了“费尔干纳—洛阳考古研究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联合考古系”,计划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承担考古学、历史学、田野考古、文物保护等课程教 ...

• 专家解析|汉王朝首座“独别葬”太后陵有何讲究

薄太后南陵继承了战国秦“独别葬”的宣太后、夏太后的陵墓制度,并受到汉初合葬帝陵的吕后、窦皇后陵墓的影响,陵区由陵园、陵邑等组成。陵园中心为“覆斗形”封土,墓葬形制为“亚”字形,附近设置有外藏坑、礼制建筑等,该陵墓显然是按照后陵规制规划营建的。 薄太后南陵是汉王朝第一座“独别葬”的太后陵墓。薄氏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并未做过皇后。 ...

• 殷墟早期考古测绘小史(1928—1937)

考古测绘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过程中,对遗址的位置、分布、范围、周边地形水系、标志性地物和发掘探方以及地层堆积、发现的各类遗迹、遗物的测量与绘图工作。根据测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遗址测绘与发掘区测绘。考古测绘由测量与绘图两部分组成,采用科学的测绘方法,规范操作各种测绘工具、仪器,进而获得精确的测量数据是开展绘图工作的基础, ...

• 聚焦文物保护法修订五大看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文物保护法为何重新修订?这部法律将如何更好在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发挥作用?“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看点一:时隔20余年再次修订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颁布实施,2002年进行第一次修订。此次再次修订,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修订)逐条新旧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2017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024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 ...

• 会议预告|“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与写本文化”国际工作坊

会议议程一、开幕式时间:11月16日 8:00-8:30地点:欧亚美国际大酒店6号厅主持人:侯浩然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佛教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致辞嘉宾: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佛教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与会学者合影来源:浙大历史学院 ... ...

• 第四季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六期│中国-肯尼亚合作实施拉姆群岛水下考古项目

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正式推出。本季讲座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水平,向国内外公众传递“中国考古之声”。本期邀请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 ...

• 中国文物专家赴科威特参加中科人文交流研讨会系列活动

2024年11月13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等专家一行受邀赴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科威特大使馆与科威特伊斯兰珍宝馆共同举办的“天涯比邻 丝路相连”文化论坛。驻科威特大使张建卫、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科首相艾哈迈德的代表 ...

• 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开幕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晚,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Ouro Preto)联邦大学艺术与会议中心开幕。ICOMOS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欧鲁普雷图市长安吉洛·奥斯瓦尔多·代·阿劳约·桑托斯,巴西ICOMOS主席弗拉维尔·卡萨拉德等嘉宾出席并致辞。ICOMOS China常务理事刘克成、ICOMOS China秘书处、故宫博物院等中国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

• “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召开

为了纪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11月15日,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WHV)项目——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召开。活动现场此次“模拟世界遗产大会”是在世界遗产志愿者(WHV)框架下,由IICC-X与国 ...

• IICC-X连续四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主办营地——2024年“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国际营地项目招募计划正式启动

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组织密切业务联系,发挥西安中心(IICC-X)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国际秘书处作用,落实面向公众推广、普及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的宣传教育职能,在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中心自2020年起积极申报,并与 ...

• 讲座纪要丨彭明浩:《石窟寺遗迹与建筑》

2024年11月5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彭明浩副教授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作《石窟寺遗迹与建筑》的主旨讲座,本次讲座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石窟寺选址原则、外部斩山遗迹、窟内营造遗迹以及窟前建筑遗迹四个方面的内容,为探讨石窟寺遗迹与建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图2 彭明浩老师主讲再次,彭老 ...

• 汉代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

11月9日至10日,汉代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赣州市隆重举行,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文保处处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王琴红带领省考古院一行4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赣州市博物馆承办,江西师范大学南方汉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大余县人民政府、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协办。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西安召开

2024年11月6日-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科技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 ...

• “中古敦煌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议程

‍11月17日11月17日(周日)上午,调研8:00,由敦煌市出发至莫高窟,考察莫高窟及文物陈列中心12:30-13:30,午餐(敦煌研究院职工餐厅)11月17日(周日)下午,学术研讨第一小组第三场,14:00—15:40,大报告厅主持人:戴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徐晓卉(兰州财经大学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以内):1.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 ...

• 陕西:奠定了传统建筑的体系格局

石砌墙垣守岁月,木雕斗拱承古魂。陕西历史底蕴深厚,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陕西古建筑正是这些宝贵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它们见证了辉煌壮丽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价值。省文物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全省49058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有6702处。据统计,陕西现存古建筑年代始于汉,下至明清;类 ...

• 下站遗址 | 揭开秦汉祭天礼制背后的秘密

刻有“密”字的陶片,各式各样的“珪币”,云纹瓦当等建筑构件,规模庞大的模型车马遗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在下站遗址发现祭祀坑1400余座,遗址内丰富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先秦至西汉时期祭天礼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站遗址发掘现场(资料照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畤祭是秦的祭祀传统。秦文公东进关中后,秦在雍(今宝鸡地区)先后设置鄜畤、 ...

• 光影流转,隋代稀世透影白瓷杯亮相

西安博物院“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璀璨开幕,一件来自隋代的透影白瓷杯惊艳亮相。该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历史价值,让人们再次惊叹于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也让观众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1西安苏统师墓出土透影白瓷杯(资料照片) 西安博物院展出的这件透影白瓷杯,出土于西安机场附近一处非 ...

• 西安: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 文旅产业惠及民生

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邀请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毛新亮介绍有关情况,并到各点位进行实地采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介绍,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重要 ...

• 西安举办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

11月13日,记者13日从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获悉,该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推动全市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表示,大遗址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该市把大遗址保护 ...

• 亚洲地区世界遗产预估培训班举行

亚洲地区世界遗产预估培训班举行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Completion of the Workshop on Preliminary Assessment Requests for National Focal Points from the Asia Region该培训班旨在为亚洲国家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提名过程 ...

• 域外考古周记·哈萨克斯坦篇(3)丨追迹草原丝路 阿克托海新见岩画

前行你看你看,你静静的看这里是牧民的冬牧场,八、九月间的牲畜还少,更多的牛羊马都去了夏牧场。观察这些牛羊马群等的活动是调查工作中最享受的消遣方式,羊只巧妙地利用土墙或同伴的身体避暑;小驴往往是欢脱地在草原上跳跃;小牛总是羞涩地藏在妈妈身边;有时候马儿会突然嘶鸣着、奔跑着,然后聚集到一起,这就是草原上不竭生命张力的显示。每当这个时 ...

• 陕西:西安发现11座唐代粮仓

近日获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考古又有重大成果,新发现的11座粮仓为印证太仓粮食储量的超大规模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大白杨村,地处龙首原高地之上,唐长安城北禁苑之内,汉长安城东南。2012年,此地发现粮仓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粮仓10座, ...

• “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子木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提升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策展水平,9月29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福建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文博单 ...

• 新发现 | 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23年6月至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柳州市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凤岩遗址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凤岩遗址上部地层堆积剖面凤岩遗址下部堆积出土兽骨、牙齿上部堆积由早到晚划分为四个文化 ...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年6月2日,在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外,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党 ...

• 202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征稿通知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2024年度顾问委员会、国家委员会、科学理事会会议(以下简称“年度大会”)将于2024年11月10-17日在巴西奥鲁普雷图召开。为方便协会会员了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工作,掌握国际古迹遗址保护最新资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向广大会员发布本次科学研讨会征稿通知和年会暂定议程,期待大家积极投稿参会。2024年科学研讨会 ...

• 合作考古进行时丨龙头石雕、彩绘陶器……中洪联合考古在科潘遗址揭秘玛雅文明

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密林中,隐藏着一片玛雅文明遗址科潘古城。古城遗址占地约2平方公里,被认为是玛雅文明中最精美、规模最宏大的中心城邦之一。中洪联合考古队合影中洪联合考古队成员李默然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专访时说,这处贵族院落编号为8N-11,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属于仅次于王宫级别的贵族居址。在对一处建筑进行发掘的过程中,考古队有一 ...

• 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举行

为强化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助力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8日至10日,“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举行

• 回鹘·西夏·元代石窟研究的新奉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第三期)”成果述评

为促进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的持续推进,敦煌研究院于2021年6月26—28日和2022年11月19—21日相继举办了第一、二届“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敦煌研究院于2023年7月7—11日举办了“第三届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 ...

• 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研讨会在大冶召开

开幕式由湖北省文旅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飞主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英民,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勤,大冶市委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小进等分别致辞。孙英民在致辞中提到,考古遗产从保护到学界研 ...

• “杨官寨中美田野考古培训班”的探索与成就

20世纪末至新世纪初,跨国际间的考古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尤其得益于张光直先生于1970年代出版的《古代中国考古》,使西方学者逐渐了解中国史前史。他还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开设中国考古的专业课程,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中国考古教育人才,都致力于中国考古的教育与研究,为中美在考古学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大背景下,西方不少高校也将中国考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