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会议预告|“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与写本文化”国际工作坊

会议议程一、开幕式时间:11月16日 8:00-8:30地点:欧亚美国际大酒店6号厅主持人:侯浩然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佛教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致辞嘉宾: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佛教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与会学者合影来源:浙大历史学院 ... ...

• 第四季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六期│中国-肯尼亚合作实施拉姆群岛水下考古项目

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正式推出。本季讲座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水平,向国内外公众传递“中国考古之声”。本期邀请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 ...

• 中国文物专家赴科威特参加中科人文交流研讨会系列活动

2024年11月13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等专家一行受邀赴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科威特大使馆与科威特伊斯兰珍宝馆共同举办的“天涯比邻 丝路相连”文化论坛。驻科威特大使张建卫、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科首相艾哈迈德的代表 ...

• 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开幕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晚,2024年ICOMOS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在巴西欧鲁普雷图(Ouro Preto)联邦大学艺术与会议中心开幕。ICOMOS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欧鲁普雷图市长安吉洛·奥斯瓦尔多·代·阿劳约·桑托斯,巴西ICOMOS主席弗拉维尔·卡萨拉德等嘉宾出席并致辞。ICOMOS China常务理事刘克成、ICOMOS China秘书处、故宫博物院等中国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

• “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召开

为了纪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11月15日,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WHV)项目——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召开。活动现场此次“模拟世界遗产大会”是在世界遗产志愿者(WHV)框架下,由IICC-X与国 ...

• IICC-X连续四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主办营地——2024年“模拟世界遗产大会”国际营地项目招募计划正式启动

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组织密切业务联系,发挥西安中心(IICC-X)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国际秘书处作用,落实面向公众推广、普及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的宣传教育职能,在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中心自2020年起积极申报,并与 ...

• 讲座纪要丨彭明浩:《石窟寺遗迹与建筑》

2024年11月5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彭明浩副教授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作《石窟寺遗迹与建筑》的主旨讲座,本次讲座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石窟寺选址原则、外部斩山遗迹、窟内营造遗迹以及窟前建筑遗迹四个方面的内容,为探讨石窟寺遗迹与建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图2 彭明浩老师主讲再次,彭老 ...

• 汉代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

11月9日至10日,汉代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赣州市隆重举行,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文保处处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王琴红带领省考古院一行4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赣州市博物馆承办,江西师范大学南方汉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大余县人民政府、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协办。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西安召开

2024年11月6日-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科技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 ...

• “中古敦煌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议程

‍11月17日11月17日(周日)上午,调研8:00,由敦煌市出发至莫高窟,考察莫高窟及文物陈列中心12:30-13:30,午餐(敦煌研究院职工餐厅)11月17日(周日)下午,学术研讨第一小组第三场,14:00—15:40,大报告厅主持人:戴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徐晓卉(兰州财经大学教授)发言者(每人发言15分钟以内):1.徐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 ...

• 陕西:奠定了传统建筑的体系格局

石砌墙垣守岁月,木雕斗拱承古魂。陕西历史底蕴深厚,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陕西古建筑正是这些宝贵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它们见证了辉煌壮丽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价值。省文物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全省49058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有6702处。据统计,陕西现存古建筑年代始于汉,下至明清;类 ...

• 下站遗址 | 揭开秦汉祭天礼制背后的秘密

刻有“密”字的陶片,各式各样的“珪币”,云纹瓦当等建筑构件,规模庞大的模型车马遗存……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在下站遗址发现祭祀坑1400余座,遗址内丰富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先秦至西汉时期祭天礼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站遗址发掘现场(资料照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畤祭是秦的祭祀传统。秦文公东进关中后,秦在雍(今宝鸡地区)先后设置鄜畤、 ...

• 光影流转,隋代稀世透影白瓷杯亮相

西安博物院“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璀璨开幕,一件来自隋代的透影白瓷杯惊艳亮相。该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历史价值,让人们再次惊叹于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也让观众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1西安苏统师墓出土透影白瓷杯(资料照片) 西安博物院展出的这件透影白瓷杯,出土于西安机场附近一处非 ...

• 西安: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 文旅产业惠及民生

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邀请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毛新亮介绍有关情况,并到各点位进行实地采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介绍,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重要 ...

• 西安举办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

11月13日,记者13日从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获悉,该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推动全市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表示,大遗址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该市把大遗址保护 ...

• 亚洲地区世界遗产预估培训班举行

亚洲地区世界遗产预估培训班举行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Completion of the Workshop on Preliminary Assessment Requests for National Focal Points from the Asia Region该培训班旨在为亚洲国家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提名过程 ...

• 域外考古周记·哈萨克斯坦篇(3)丨追迹草原丝路 阿克托海新见岩画

前行你看你看,你静静的看这里是牧民的冬牧场,八、九月间的牲畜还少,更多的牛羊马都去了夏牧场。观察这些牛羊马群等的活动是调查工作中最享受的消遣方式,羊只巧妙地利用土墙或同伴的身体避暑;小驴往往是欢脱地在草原上跳跃;小牛总是羞涩地藏在妈妈身边;有时候马儿会突然嘶鸣着、奔跑着,然后聚集到一起,这就是草原上不竭生命张力的显示。每当这个时 ...

• 陕西:西安发现11座唐代粮仓

近日获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考古又有重大成果,新发现的11座粮仓为印证太仓粮食储量的超大规模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大白杨村,地处龙首原高地之上,唐长安城北禁苑之内,汉长安城东南。2012年,此地发现粮仓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粮仓10座, ...

• “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子木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提升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策展水平,9月29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主题策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福建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文博单 ...

• 新发现 | 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23年6月至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柳州市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凤岩遗址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凤岩遗址上部地层堆积剖面凤岩遗址下部堆积出土兽骨、牙齿上部堆积由早到晚划分为四个文化 ...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年6月2日,在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外,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党 ...

• 202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度大会暨科学研讨会征稿通知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2024年度顾问委员会、国家委员会、科学理事会会议(以下简称“年度大会”)将于2024年11月10-17日在巴西奥鲁普雷图召开。为方便协会会员了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工作,掌握国际古迹遗址保护最新资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向广大会员发布本次科学研讨会征稿通知和年会暂定议程,期待大家积极投稿参会。2024年科学研讨会 ...

• 合作考古进行时丨龙头石雕、彩绘陶器……中洪联合考古在科潘遗址揭秘玛雅文明

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密林中,隐藏着一片玛雅文明遗址科潘古城。古城遗址占地约2平方公里,被认为是玛雅文明中最精美、规模最宏大的中心城邦之一。中洪联合考古队合影中洪联合考古队成员李默然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专访时说,这处贵族院落编号为8N-11,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属于仅次于王宫级别的贵族居址。在对一处建筑进行发掘的过程中,考古队有一 ...

• 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举行

为强化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助力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8日至10日,“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举行

• 回鹘·西夏·元代石窟研究的新奉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第三期)”成果述评

为促进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的持续推进,敦煌研究院于2021年6月26—28日和2022年11月19—21日相继举办了第一、二届“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敦煌研究院于2023年7月7—11日举办了“第三届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 ...

• 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研讨会在大冶召开

开幕式由湖北省文旅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飞主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英民,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勤,大冶市委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小进等分别致辞。孙英民在致辞中提到,考古遗产从保护到学界研 ...

• “杨官寨中美田野考古培训班”的探索与成就

20世纪末至新世纪初,跨国际间的考古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尤其得益于张光直先生于1970年代出版的《古代中国考古》,使西方学者逐渐了解中国史前史。他还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开设中国考古的专业课程,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中国考古教育人才,都致力于中国考古的教育与研究,为中美在考古学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大背景下,西方不少高校也将中国考 ...

• 黑龙江海林市酒厂沟遗址发现大型汉魏时期聚落

酒厂沟遗址发掘区航拍图(上西下东)2023年7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海林市酒厂沟遗址已暴露遗存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分Ⅰ、Ⅱ两个发掘区域,第Ⅰ发掘区位置相对较高,在被破坏的场地的西侧,南北长12、东西宽6.5米;第Ⅱ发掘区位置相对较低,在被破坏场地的南侧,东西长9、 ...

• 东吴张昭家族墓考古发掘情况

2022年7月—10月,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地块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地下埋藏有大量古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3年11月起对该项目地块内勘探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由汉至清代墓葬395座,以明清土坑墓居多,出土瓷器、铜器、陶器、金器等遗物300余件。其中,东吴张昭家族 ...

• 激活红河哈尼梯田的遗产价值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张红榛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是红河南岸哀牢山余脉以哈尼族、彝族等世居民族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同耕共创的近百万亩梯田农耕文明生态奇观。红河哈尼梯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模式,展现了当地民族的生存智慧,为人类不同群体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和 ...

• 从定州到苏州:古代缂丝兴衰录

从定州到苏州:古代缂丝兴衰录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范健泉今年5月,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策划了“新九州”系列展览,依次陈列古代“九州”各阶段的代表性文化,一隅之间就可饱览各地文化遗存,让人期待。首个展览为“定州”展,其中的“缂丝”与两地颇有渊源。中国丝织品种类繁多,大多采用“通经通纬”的织法,即所有纬线需通过经线。缂丝采用“通经断纬 ...

• “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览赏析

“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览赏析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潘璐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时千余年,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汉唐时期的长安,是承载东西商贸往来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节点,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以及海纳百川的胸襟,成为当之 ...

• 塔吉克斯坦新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2024年11月05日,(杜尚别,夏冉译)据“亚洲快讯”消息称,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在塔吉克斯坦北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包括由硅、变质岩和石英制成的产品、许多骨头、石器等。科学家将它们断代于旧石器时代。 两国科学家们在剑桥大学科学杂志《古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一发现的研究成果。 文章作者为 ...

• 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郑州举办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郑文本报讯2024年是郑州被列入“中国八大古都”20年。日前,由中国古都学会主办、郑州古都学会承办的新时代古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2024年年会在郑州举办。来自北京、西安、杭州、南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八大古都的代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会。会议采用分组讨论和 ...

• 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考古新收获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桥而得名。三里河与潘河在遗址北部交汇,融入潘河后从遗址东部向南流去。遗址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扼守中原地区经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该遗址是目前豫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在“考古 ...

• 守初心 抓安全 促发展 三十二载全心守护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王娟李斌,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管理处处长,1992年调任明显陵管理处工作至今。他32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明显陵文物保护工作,坚持文物安全第一和活化利用,积极推动明显陵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他的带领和参与下,2000年,明显陵作为明代皇家陵寝代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守初心 健全机制为文物一路奔波 李斌任明显陵管理处处 ...

• 重庆市渝中区“数字赋能”普查保护一体化推进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任福鑫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历史上曾三次建都、四次筑城,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全国首批文物工作先进区。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渝中区在普查试点工作中先试先行,不断优化普查工作方法,在普查过程中大胆创新,将多种数字化应用贯穿文物普查、保护、展示利用全过程,建立高 ...

• 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实践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营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文研本报讯10月21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尼泊尔考古局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实践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谢宇出席开营仪式。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萨巴格亚·普拉达南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致辞。开营仪式上,尼方代表感谢中国政府对尼泊尔震后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支持,并表示通过与 ...

• 新疆博物馆文物+演绎+文创 创新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关懿 银璐 朱虹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新疆博物馆”)展示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大美新疆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尤其近年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博物馆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文物阐释、打造沉浸式体验,大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近日,新疆博物馆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景观专委会文化景观专题论坛顺利举办

2024年10月31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支持,东方文化遗址联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天津大学东方景观与遗产研究中心承办,天津大学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协办的“文化景观保护的挑战和意义 - 促进尼泊尔、法国和中国之间的协作互联”文化景观专题论坛在天津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 ...

• 首届世界新石器时代大会在土耳其召开

新华社土耳其尚勒乌尔法11月4日电(记者李振北)首届世界新石器时代大会4日在土耳其东南部城市尚勒乌尔法拉开帷幕。来自64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参会,探讨新石器时代相关研究成果。11月4日,在土耳其尚勒乌尔法,与会者参加首届世界新石器时代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振北 摄20余名中国学者参加本次大会。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李晓哲表示,本次大会为全 ...

• 新发现|河南三门峡地区发现一批唐宋墓葬

2024年10月,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发掘了一批唐宋墓葬,墓葬较有代表性,现将几座典型墓葬简介如下:M35为一座唐墓,位于工地的南部,方向186度,是一座带台阶墓道的土洞墓,墓道较长,墓室较小,墓道长7.2米,宽0.72-0.76米,最深处2.5米,墓室底部长2.6米,宽2.28米,墓室后部有棺床,棺床长 ...

• “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学术研讨会

26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下汤遗址考古工作站、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器物,实地了解最新考古工作进展和发掘成果。下午的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仙居县委副书记、县长占雅静主持。仙居县委书记崔波,台州市政府副市长程炜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先后致辞,随后进入表彰、聘任、授牌环节。第二阶段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 巴库古城获2024世界遗产城市奖

巴库古城获2024世界遗产城市奖 在 OWHC第17届大会上,阿塞拜疆巴库古城 Icherisheher获2024年度世界遗产城市 Jean-Paul-L’Allier奖。评委认为:可汗宫建筑群修复工程、古城内建成的最大公园,以及无障碍和宜居公共空间的整合,使这座世界遗产城市成为可持续遗产管理、保护古城文化遗产和改善居民福祉的典范。项目中的地方居民参与,以及可汗宫博物馆的新 ...

•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丨峭壁造像镌刻历史 雕琢彩绘传承文脉

  弘扬,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石窟蕴含的历史记忆、人民智慧和民族情感,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不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盛大启动。  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 ...

• 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冶举办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指导,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大冶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承办的考古遗产保护与社会价值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冶市举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遗址规划保护面积5.6平方公里,19 ...

• 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召开

11月1日,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暨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研讨会在河北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建筑设计研究机构的院士和大师、京津冀设计研究单位及高校专家学者,齐聚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河北工业大学(原北洋大学旧址),探讨高校教育建筑遗产传承与发展策略,提升全社会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关注与认知。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 ...

• 遗址博物馆:活化利用带来全新游览体验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城市的发展,许多地区以建设遗址博物馆的方式保护和利用遗址。陕西作为考古大省、文物大省,遗址星罗棋布。1958年,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开遗址博物馆先河。遗址博物馆与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专题博物馆不同,考古遗址作为探寻历史源流的“第一现场”,能够更直观地向观众展 ...

• 讲座纪要|千年商港——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

2024年6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第二季“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楼二21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陈晓露副教授主持,主讲人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罗汝鹏研究馆员,讲座题目为《千年商港——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点评人为故宫博物院项坤鹏研究馆员。讲座现场讲座开始,罗汝鹏老师首先从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