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淅川熊家岭墓地发掘纪实
熊家岭墓地位于河南西南部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三组东部、丹江水库西岸的一级台地上,西北距淅川县城约66公里,西南距仓房镇近10公里。墓地地处山间的丘陵地带,西依山丘,北、东、南三面环丹江水库,地势西高东低。墓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近60000平方米。 熊家岭墓地发现于1991年,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熊 ...
熊家岭墓地位于河南西南部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三组东部、丹江水库西岸的一级台地上,西北距淅川县城约66公里,西南距仓房镇近10公里。墓地地处山间的丘陵地带,西依山丘,北、东、南三面环丹江水库,地势西高东低。墓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近60000平方米。 熊家岭墓地发现于1991年,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了熊 ...
1995年9月,施工人员在江苏省宜兴中学基建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此石上宽下窄(上部边长126厘米,下部边长111.5厘米),上部刻有“虞庠许近募众缘舍此石”字样。校方对此极为重视,立即保护现场并上报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后经考古发掘后,发现该石为法藏寺地宫的盖石,其底有一石函,其中出土有佛教塑像、经卷、银盒等共计99件(组)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雷提大佛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8日 21:31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中国新闻网和新京报最新通报,截至4月8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600人遇难,另有5017人受伤,约160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辛比梅佛塔原创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5日 21:17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5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301人遇难,另有4792人受伤,约22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温卡帕佛塔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6日 20:29美国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6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471人遇难,另有4671人受伤,约214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震也 ...
新疆吐鲁番雅尔湖石窟首次开放5日,历经一年的保护修缮和数字化建设,新疆吐鲁番雅尔湖石窟 迎来首次开放,通过AR等数字技术,原本褪色的壁画在游客眼前重现色彩。雅尔湖石窟位于交河故城 亚尔乃孜沟两侧台地悬崖上,古称“西谷寺”,曾是交河故城所属的一个寺院,现存洞窟22个,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僧人禅修场所,下层可能为僧房或生活区域。此次主要对 ...
领队班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的俗称,而西山班特指依托西山遗址在郑州举办的第七至第九期培训。第八期承上启下,在考古发掘成果和培训班管理建设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札记以八期为中心,记述西山班的生活与学习,以期为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史料。 谨以此文,纪念西山考古领队培训班开办30周年;纪念已经先 ...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贵州乡村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活态见证。千百年来,贵州乡村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共识中,通过节制有序的资源利用手段,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聚落形态与生产生活方式。以山地为主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贵州乡村遗产的重要特征,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传统智慧与 ...
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2023-2032)”获准立项。项目启动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紧扣课题设计和学术目标,围绕上山文化的重点遗址展开持续发掘和深入研究,为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出现提供了关键材料和科学依据。仙居下汤遗址,完整展示了距今9000年左右位于灵江流域的一处早期农 ...
2024年7月,为配合临汾市尧都区万达广场项目(一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临汾市文物考古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项目用地范围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唐代、金元、明清时期墓葬51座。其中M20是本次发现的唯一一座元代纪年砖雕壁画墓,该墓葬是在考古勘探之前,地面清表时发现的,墓葬顶部局部被破坏,其余部分保存完整。具体收获如下 ...
临淄地处广袤的鲁北平原,南依鲁山山系,东傍淄河,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武王克商后,分封齐之始祖太公望于营丘,传四世至胡公,徙都薄姑,其后献公杀胡公而自立,又将都城迁徙至临淄,自此,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战国策·齐策》这样描述临淄富裕繁华的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 ...
青岛市黄岛区位于黄海之滨,历史悠久而神秘,据载春秋时期是越王勾践北上迁都之处,秦汉时期隶属琅琊郡(国),境内古迹琅琊台,乃是秦皇汉武东巡筑台祭祀之地。位于黄岛区的土山屯墓群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有两项基建工程选址在附近,经文物管理部门批准,2016年5月开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成立土山屯联合考古队,并聘请山 ...
大多数人是从初中历史课本中知晓大汶口遗址的,它是中国史前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大汶口遗址定名的大汶口文化年代在距今约6500—4500年间,拥有大量精美的彩陶和制作精良的象牙、骨雕刻器、玉器。当人们看到那些出土的精美文物,在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辉煌成就的同时,或许更有一种寻古迷踪实地查看的冲动。 大汶口遗址公共考古活动现场 汶河遗珠 ...
【文物里的海西】千年珍宝重现光华 丝路文明再添实证——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修复完成海西发布2025年03月28日 17:51青海2025年3月27日,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的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历时两年完成修复,正式通过专家验收。实证丝路文明 解码高原历史乌兰泉沟墓葬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青藏高原首 ...
2025年3月3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在四川省绵阳市共同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听取了川陕甘渝四省市蜀道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对蜀道考古调查现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充分论证。 ▲ 会议现 ...
甘肃平凉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区。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将“五二工程”项目落户甘肃平凉、华亭,于1965年开始建设,20世纪80年代转型搬迁,90年代废弃改造。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工业遗产的“五二工程”,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化,延续三线精神。保护利用现状 “五二工程”搬迁后,华亭市政府对其主厂区 ...
海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防备外敌入侵和人员、物资非法进入,在沿海和海疆进行的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海防遗存及相关设施在中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直接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规划与策略。明清海防遗存作为海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明清海防发展概述 中国自元代 ...
2025年3月5日在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实施首周,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联合在国内高校首次开设《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公共选修课程,在普惠20世纪建筑遗产教育的同时,也向师生讲授了新法何以护航城市发展的思考。3月19日,笔者与马国馨院士以“20世纪建筑遗产的历史评价与概念阐释”为题联合 ...
厌胜钱,在民间亦被称为“压胜钱”、“民俗钱”、“花钱”,是指具有钱币形态,却不具备市场流通功能,专门用于赏赐、佩戴或随葬的钱币。厌胜钱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虽一直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汉时期,不仅用于随葬,也开始佩戴,有避凶趋吉之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厌胜钱的发现开始逐步增多,且集中于河南、陕西地区;历经宋辽金元,厌胜钱得到 ...
下七垣文化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是探索商文化起源的重要对象。年代基本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省境内,西起太行山,向东不过京杭大运河,最北可至拒马河流域,南界可达沁河-豫东平原一线,核心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其影响范围向北越过燕山山脉可达半支箭河流域,向西越过太行山脉,向南跨越黄河,向东可至山东大 ...
四川眉山:花碑地遗址 遗址地处岷江西侧二级台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等遗迹400余处。遗址是成都平原南部少有的从春秋晚期到东汉时期连续发展的遗址,层位关系清楚,遗迹类型多样,出土遗物丰富。 陕西西安: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 安化门是隋唐长安城郭城南墙偏西之门。2024年,社科院考古研 ...
01 德国:罗马帝国浴场 考古学家对巴登-巴登(BadenBaden)地区的罗马时期“帝国浴场”进行了清理和研究,在罗马时期这里被称为“Aurelia Aquensis”(“水之奥雷利亚”),建于公元1世纪末,坐落在佛罗伦蒂纳山温泉之上,利用了从地下约2000米深处涌出的地热温泉水。 02 荷兰:“不列颠之王”硬币 荷兰中部乌得勒支省 Bunnik市发现一批重要的罗马时 ...
两周时期,玉器已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祭祀、宴飨、朝聘、仪式、丧葬等场合皆可见玉器的身影。三门峡周代虢国墓地出土玉器数量众多、雕琢精美、种类齐全、玉质优良,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治玉理念、用玉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玉因其开采之难、雕琢之艰,自古便被视为珍宝。古人在制作与使用玉器的过程中,始终秉持节俭的理念。周人更是吸取殷商奢 ...
M5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愈加广泛,残存物分析应运而生,它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起来的一项借助自然科学方法的多种分析技术。目前残存物分析的对象已经比较广泛,不同载体的残存物分析,对于某一专题领域学术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往汉墓考古发掘中妆粉发现相对较多,种类也较丰富。云南昆明晋宁石寨山23号墓出 ...
2015年4~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尹西村后头山发掘了一处东晋时期家族墓。这处家族墓地由4座墓组成(M1~M4),坐北朝南,墓门170°左右。M1~M4东西向“一”字排开,整齐、紧密,埋深也基本相同。共出土了包括青瓷器、陶质明器、金饰、印章等在内的各类遗物70余件(种),其中六面印、步摇金饰、头像砖等均较罕见。根据M1出土印章,可知墓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宝迦雅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2日 20:49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最新通报,截至4月2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2886人遇难,另有4639人受伤,约373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震也对缅甸曼德 ...
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 | 因瓦古城梅努寺原创AAH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2025年04月01日 23:45江苏Express News缅甸历史文化遗产震后速报引言 | Foreword2025年3月28日发生的7.9级强震致使缅甸遭遇重大损失,据央视新闻与新华社最新通报,截至4月1日,缅甸28日发生的强震已造成2719人遇难,另有4521人受伤,约441人失踪,我们向所有遇难者致以沉痛的哀悼。地 ...
会议预告 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研讨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3月28日 09:49上海汇聚法藏敦煌成果,共研文献传承新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研讨会即将在京举行《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全彩版)是国家 “十四五”出版规划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项目自2022年启动, ...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其中包含的一个意义即是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在这中间就必然要应用到考古地层学的一些理论方法。考古地层学是通过对文化层堆积和各种遗迹的层位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或共时关系,是指导田野考古工作 ...
中国是钟的王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并有“钟鸣鼎食”的灿烂文明。 西周以后的编钟常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会、祭祀,都要演奏编钟。它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 《隋书·音乐志》记载编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 演奏时以敲击发声,音色纯净,旋律优雅,音域宽广,高音昂扬,低音浑厚,表现力非常 ...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在得出某个认识时,是自己观察思考所得,还是人云亦云呢?所以,出于理解认识的目的,反复审视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推敲”。 这里有个问题首先需要思考一下,那就是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反复推敲理论呢?没有理论又有什么妨碍呢?大多数人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相信客观世界外在于我们,不以 ...
古代阿富汗的超美金饰,在阿富汗北部的黄金之丘(Tillya yepe)出土了2万件黄金装饰品~大部分是公元前100年制作,包括黄金的匕首,头冠和腰带等,异常美丽~
对待古史,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有的只是马背生活,追逐水草而已。摊开历史,在过去常是将契丹族所建立的王朝,仅仅简单地附记于宋朝相关史事之下,至于典章制度、物质文化等,则鲜为论及,而对金玉器之属,就更少谈其成就了。所幸的是,近几十年来,经过各地考古工作者于辽朝统治地区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在遗址 ...
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元稹《恨妆成》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除了唐五代,还有哪个朝代的女人敢如此张扬?纵向比较,历代女性面妆中尤以唐代女性的面妆最为焕烂精彩。初盛唐 ...
图片来源于刘云辉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于刘云辉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于刘云辉老师课件玉剑具在汉代发展到了巅峰时期,汉代玉剑具都有哪些常见的款式?这些玉剑具的制作工艺又有什么特征?刘云辉老师将通过近300张汉代玉剑具的高清大图详细讲解汉代玉剑具的时代特征与风采! ...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12月5日发表声明说,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考古队在埃及明亚省拜赫奈萨考古区发现两座距今超过2500年的墓葬,并出土两具口含“金舌”的人类遗骸。两座墓葬相邻,墓葬历史可追溯到古埃及第26王朝(公元前664年至公元前525年)。其中一座墓葬中发现一口棺盖为女性形象的大型石棺和两具人类遗骸,遗骸口含“金舌”。初步研究表明,发现“ ...
他是战国时期“姬”姓曾国的国君,他的祖先是西周开国大将军,他的墓葬出土了闻名于世的编钟,他的墓葬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他就是曾侯乙。听张昌平老师全面剖析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张昌平老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一、曾侯乙墓与曾国图片来源于张昌平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于张昌平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于张昌平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于张昌平老师 ...
汉“五铢”铜钱范 株洲博物馆藏 1 六 原始宗教与文明起源研究《试论龙崇拜与古代国家的形成》傅光宇、张福三《思想战线》1981年第4期第48~52页本文通过分析龙崇拜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表达了作者对龙崇拜在我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意义的看法。作者认为:龙绝不是原始图腾,龙崇拜与图腾崇拜区别甚巨。首先,龙是“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 ...
邮驿文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和信息传递文化。所谓“邮”,是指古代传递文书的人在路上的停宿处,引申指递送函件者,又引申为递送,即今天我们所说的邮政之“邮”。驿,古代指的是供来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中途换马或暂住的地方,又称为“驿站”。邮驿,作为一种古代遗留下来的交通信息传递文化,往往与交通道路分不开。它是一种以交通要道为载体,以传 ...
新石器时代瓮棺葬,主要集中于渭水流域及豫西豫中,如半坡遗址、洛阳王湾等。历史时期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发现,如延庆葫芦沟、沈阳伯官屯等。山西西承陕豫地区,东接华北地区,以之为例可探究这一葬俗的演变及联系。 瓮棺的葬具及葬地 葬具为陶制容器,有鬲、罐、瓮、钵、小口瓶等,甑、尊较少。数量上,以分隔后的鬲最为常见,占葬具总量的57%,但因时代 ...
人物名片 杨育彬,祖籍吉林长春,1937年出生于河南泌阳,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曾任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华夏考古》主编;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考古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成员,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组副组长等。 主持或参加过郑州商城、侯马晋都新田、新郑郑韩故城、黄河小浪底库 ...
在1936年良渚遗址正式被发现之前,良渚玉器早已闻名于世,只是时人不知其确切来源与年代,一些良渚玉器曾被误认为是东周玉器,有的则被西方商人、传教士等群体购得,流散至海外。海外收藏良渚玉器最丰富者当数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建成于1923年,其主要藏品乃至建筑物本身,都是由东亚艺术收藏家查尔斯·朗·弗利尔捐赠。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
关于开展2025年度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的通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25年02月19日 15:19北京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号召会员国开展相关活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在ICOMOS成立60年之际,以“4·18国际古迹遗 ...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一千五百多年前,一位未留下名字的南齐诗人在杭州西湖边,以一首《钱唐苏小歌》表达了朦朦胧胧、情窦初开的爱意,拉开了历史文人对西湖如痴如狂的序幕,演绎出一幕幕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细腻动情,饱含眷恋,寄托了绵长的情思,又蕴染着这方温情的湖水,凝固成抹不去的西湖“情”结。 ...
8月2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考古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王佳静以Zoom在线会议的形式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的师生、学术界同仁以及考古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小橡子大历史:稻作农业起源的新探索”。 讲座伊始,王佳静博士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以思考稻作农业的起源为出发点。水稻一开始是生长在沼泽湿地的野草,大多数野生稻的 ...
帽筒又名为“官帽筒”,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用于置放花翎顶戴之物,始烧于清嘉庆时期,至清道光、同治时期已然成为官宦之家的必备之物,是清代官员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由于帽筒器型直上直下,有着“一统天下”之意蕴,同时契合了古人“冠不落地,鞋不上桌”的说法。这时期的帽筒多有海棠形镂空,以用来保持帽筒内外空气的流通,具有熏香除汗之功用 ...
近年来,雄安新区管委会提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同时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力求在新区规划建设中保护历史文脉,留住乡愁文化,不忘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 乡愁建筑遗产作为乡愁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乡愁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历史见证,做好雄安新区的乡愁建筑遗产的普查、保护、利用等工作,有助于实现乡愁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留 ...
《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序经常有人说:考古发掘出的那些破陶片有什么用?用“破”字,显然对考古不理解,也不屑一顾。面对普通人提出的普通问题,考古人也曾用“地层”“类型”“组合”等专业术语回答,使人云山雾罩,弄得两相尴尬。毫无疑问,原本完整的古代遗迹遗物,经过千百年的岁月,难免残破不堪。但如佛经所云:芥子纳须弥。残破的遗物 ...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手工艺大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精湛,其中青铜铸造、钢铁冶炼、制瓷、丝织、造纸术、印刷术等具有原创性质的技术,都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可是,这些传统技艺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不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护。2003年起,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多项传统手工技艺。列入国 ...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我国现存的500余处大遗址,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原生态、最具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