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纪念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以其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一致认可。2024年恰逢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拥有汉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 ...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以其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一致认可。2024年恰逢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拥有汉未央宫遗址、唐大明宫遗址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张小筑本报讯10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 ...
来源:新华社作者:新华社新华社德黑兰10月12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丝路长云——中国艺术文化精品展”12日下午在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一系列中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成果,包括中国艺术家创作的西域丝路题材绘画、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珍藏的中国名家手稿、丝绸之路商贸使用的古代钱币等。中国驻伊朗大使丛培武、 ...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永城市苗桥镇,遗址面积63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永城王庄遗址范围、环壕与发掘地点示意图ⅠM5 ...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陇南市徽县圣寿院遗址考古勘探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23年12月,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由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省市文物部门与相关考古机构联合组织实施。蜀道考古项目甘肃段任务涉及陇南市七县一区,主要对蜀道阴平道、祁山道主线及支线的古遗址开展考古调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指出,要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各地各部门 ...
在历史悠久的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发掘出土478件文物,包括陶罐、楔形文字石板和圆柱形印章等。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地理位置01楔形文字石板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发掘现场分为A、B两个区域。本次出土的文物发掘于B区域。该区面积约9000平方米,结构丰富,发掘队共发现陶罐、楔形文字、圆柱形印章等各类文物478件。刻有楔形文字的石板此次发掘的古巴比伦遗址02发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旧址—会师纪念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县、乡、村文物保护三级责任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联合公安、检察、消防救援等部门,开展打击文物犯罪、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等专项整治行动,建成全省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施文物平安工程项目200余项,石窟类国保单位安 ...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为了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作为丝路联合申遗协调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及中哈吉三国工作组秘书处,拟于2024年10月开展“丝绸之路 ...
赴哈考古工作队考古陕西 追迹草原丝路 探寻拉哈特古城2024为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7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萨克斯坦联合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天山中段阿拉套山北麓的伊塞克镇拉哈特古城遗址等相关区域,进行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研究工作。位于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河流域,是历史上中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这里的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发表讲话宋新潮对石窟专委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围绕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新的石窟石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仅是更名,更是工作范围的扩展,更强调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国家文物局相关 ...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责编丨静 静初审丨白曙璋终审丨刘 岩
2023年12月开始,为配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的土地出让工作,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队伍对该区元和街道的一处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揭露出一处丰富的宋元至明清时期制陶窑业遗存,出土了大量制工精美的陶器、陶范等遗物。陆慕宋泾桥南遗址位于元和塘东岸,距离苏州古城区约2.7公里,距2016年和2019年南窑发掘点直线距离约300米,距2021~2022年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概况皇朝墩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金园村,地处金衢盆地西侧,衢江北岸,东南方距离龙游荷花山、青碓等遗址22公里,东北方距离浦江上山遗址102公里,是上山文化所发现的第22个遗址点。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衢州市基本建设在该区域内进行考古前置调查工作,在犁金园村调查时,发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被盗,当地文物部门上报后,202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以抢救性考古发掘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并得以批准。4月底,组队对该地点及周边开展调查并进行了勘探。5月1日至9月初,共计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发现有赵宝沟、红 ...
老庄师墓群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村,现由郑州航空港区代管。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为配合航空港区新能源汽车电池二期项目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老庄师墓地进行发掘。其中山岗东侧的宋墓群保存较为完整,墓中壁画生动立体,内容丰富,题材有花鸟、神兽、家具、武器、人物等等,反映出当 ...
图1 303墩台的鸟瞰图(自西北拍摄)四座墩台建筑形制均为砖石混筑结构,基础部分为4-7层的条石,之上部分残存条砖,条石、条砖之间均用白灰勾缝。墩台顶部建筑已全部坍塌,其中300、303墩台保存相对完好(图1);301、302墩台则相对保存较差,基础条石、墩台四周砌筑的条砖均已倒塌或丢失且局部已暴露出夯土台芯。图3 300墩台南侧东端发现的登城便门遗迹( ...
2024年9月27-29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邯郸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峰峰矿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响堂山石窟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河北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指导的“石窟寺考古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召开。会议伊始,主 ...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中亚地区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间地带,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区域。陕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古都西安再展新姿,又一次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陕西文博系统不断加强与中亚国家在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 ...
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在内蒙古召开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锡林本报讯 9月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和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主办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和利用座谈会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内蒙古自治区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10余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元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李翔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山河为证,岁月可鉴。近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透露,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9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超1600处。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泱泱中华文化遗产丰富的实证,也是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的 ...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启动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徐秀丽本报讯 记者徐秀丽报道 9月28日上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启动仪式在上海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仪式。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整、 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 ...
9月21日上午,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在敦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开幕。蒙古国大呼拉尔副主席普日布道尔吉致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主持开幕式。省政协主席庄国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出席。郑 ...
2024年9月28日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举行,研讨环节分为专家主旨演讲、专家研讨发言两个部分,共有21位学者进行了精彩发言。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按发言顺序)整理如下:(一)专家主旨演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做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图像反映的精神信仰管窥》的发言,他指出在中国史前时代,各个区域 ...
为配合耒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项目建设,2024年8月~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耒阳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对发现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座,出土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等70余件(套)。耒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项目位于耒阳市城北中路与蔡伦北路交汇处的烈士陵园内,东距耒水1.5千米(图一)。发现墓葬主要位于项目红线 ...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大通道。界定时段始自公元前138年,中国使臣张骞从汉帝国首都长安出发,以拓展区域联盟合作、发展和巩固中国与中亚和波斯的贸易通道为最初目标出使西域的历史性事件。在相关各国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参与和共同巩固、拓展中,这条通道向西到达地中海、向南至印度次大陆;东端在东汉(公元25~22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中国文物报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这75年间,各领域各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考古学也不例外,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伊始,从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全国考古人员训练班开班,到重启周口店、殷墟等的考古工作,再到前往河南辉县进行发掘,尽管底子 ...
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赵昀本报讯 记者赵昀报道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 ...
导读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7-9日在合肥召开。9月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十六“历史与理论视域下的历史文化空间价值认知”成功举行。本文字数:4465字阅读时间:14分钟主持人:董卫学会理事、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研讨主持人董卫对论坛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阐释,指出历史与理论 ...
近期,蒙古国东方省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废弃堡垒中的贵族墓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至13世纪,这时正处于契丹末期和蒙古帝国前期。这一发现为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结构、贸易网络和丧葬习俗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蒙古国东方省所在位置契丹(907—1125年)曾经统治着现今蒙古国中东部的广大地区,1125年被金朝所灭。辽朝亡后,辽朝宗室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建 ...
ARCHAEOLOGICAL《第六届赤峰考古论坛》征稿赤峰考古论坛介绍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的摇篮。 赤峰考古论坛依托赤峰地区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文化遗产,秉承“学术双赢”原则,是我校与国内高校考古文博专业本、硕、博学生群体联合打造的面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方向的交流学习平台。 目前,已经 ...
2024年9月11日至12日,黄淮七省考古新发现与新成果交流活动暨第十二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河北保定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由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保定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协办。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河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悦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河 ...
9月15日,昆仑巡礼——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科考活动凯旋仪式在新疆和田学院举行。张亚辉 摄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新疆和田学院于阗学院昆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科考队领队巫新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新疆日报社(集团)副总编辑肖春飞、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编审颜廷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陆建芳、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米 ...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近年来,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与修复,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成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 ...
2024年9月1日,由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协办的“十六国墓葬及其仿木构——墓葬与建筑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陕西西安召开。学术考察下午为学术讨论环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进行。学术讨论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的主题为“考古发现与 ...
2024年6月10-14日,三年一度的东南亚考古与美术国际会议(SPAFACON)在泰国曼谷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应邀参加会议。一、会议背景本次大会是由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下设考古与美术区域中心(SEAMEO SPAFA)主办的三年一度的国际学术盛会,旨在推动对东南亚考古学、艺术和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理解。SPAFACON为来自不同学科视角的专业人士提 ...
瑞士ICOMOS暨第14届历史建筑结构分析国际会议征稿瑞士 ICOMOS及建筑遗产结构分析复原专委会暨第14届历史建筑结构分析 SAHC国际会议“数字时代的遗产保护”将于2025年9月15-17日洛桑举行。本届会议旨在强调数字时代在对建成文化遗产的材料、结构和建筑特征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为遗产保护带来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巨大机遇。摘要征稿2024年9月15日截止。素 ...
沙井头遗址出土陶水管2.缪杭遗址缪杭遗址位于盐城市东台梁垛镇董贤村九组,遗址四周被老河道环绕,遗址总面积6.75万平方米。遗址东距粱垛河约300米,西距泰河村遗址约3千米。2022年至2023年间,考古发掘揭露出蓄卤池、淋卤坑等制盐遗迹,出土了长沙窑、繁昌窑、越窑、德清窑、宜溧窑等不同窑口瓷器400余件。缪杭遗址全景照2022年发掘区内清理出蓄卤池一座 ...
2024年8月17~1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考古’学术交流会·2024师宗——以西南夷考古为中心”在云南师宗县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文博机构和高校的近50名考古、文博、历史等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为摸清乌苏里江左岸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构建三江平原史前史,在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考古调查队,联合穆棱市文物保护中心、鸡西市文物保护中心、密山市文物保护中心、虎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于4月15日至6月30日,顺利完成了乌苏里江左岸南部地区的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虎林市虎头村南遗址 ...
2024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大道以北,科源一路以东,科源路以西,沣东二路以南的FD3-10-13宗地工程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内共清理灰坑8座和1座陶窑。发掘前建设项目的基坑已开挖至1.6米深度,地层已达生土。其中发掘区域东南角的Y1形制特殊,保存情况较好,为陕西地区首次发现。沣东新城FD3-10-13宗 ...
徐明非指出,陕西始终坚持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让秦陵大遗址保护有了更有针对性和更有力度的法治保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活化利用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如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已成为陕西乃至中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陕西将以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为契机,坚决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
2021年9月16日,接群众举报,广汉市新鸥鹏教育小镇工地施工中发现古墓,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经初步勘查,该墓除墓圹上部及墓顶部已被施工取土扰乱破坏,墓室内被落下的覆顶石和浮土填满外,墓室保存基本完整。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立即将发现情况上报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多部门会商,决定由德阳市文 ...
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地理位置积石冢发掘全景扁钵式无底彩陶筒形器目前可知北部的圆形积石冢的外冢墙直径23.5米,晚期积石堆直径可达28米。保存较好的北部冢墙体可见六至七层台阶状墙体,残高0.4~2米。墙体整体向外挤压倾斜,使得底部摆放的筒形器破碎并挤压至内圈冢界墙处。保存较好的北部墙体处摆放的黑彩带高体筒形器原位保存状态良好,局部还可见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京文 辽文 鄂文自今年5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北京、辽宁、湖北等地,不断加强人力投入、强化进度管理、抓好安全保障,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强化普查数据安全责任意识8月30日,北京市四普办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安全管理,强化各区 ...
近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阿富汗考古与文物保护高级人才研修班在京如期成功举办。23位来自阿富汗文化部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学院院长马峰出席开班和结业仪式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赠送精美礼品。此次培训采取课堂授课、现场教学、座谈交流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中方在考古与文物保护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学 ...
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此前12年,中轴线考古工作亮点频现。相较中轴线北段钟鼓楼、万宁桥等古迹,南段的遗产格局不够清晰完整。为了还原完整的中轴线,2021年,北京考古研究院启动北京中轴线南段考古发掘工作。 历时3年,考古人员先后确定了正阳桥遗址的位置,发掘出天桥遗址,南中轴线的格局逐渐清晰。这些成果,均被记录 ...
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人民网文娱共同承办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正式推出。本季讲座将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水平,向国内外公众传递“中国考古之声”。本期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9月1日,昆仑巡礼——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科考出征仪式在新疆和田学院举行。科考路线点位涉及整个和田地区七县一市,活动预计持续至9月17日。此次科考将继2023年“于阗南山·玉河古道”多学科综合科考后,再次探访昆仑,进一步挖掘、保护、弘扬昆仑文化,持续开展昆仑文化研究,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探索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途径,为建 ...
2024年8月28日上午,“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览座谈活动在河北博物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北博物院联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熊慧彪,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出席并致辞,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