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建筑复原研究
李松阳 马 力 徐怡涛 李晖达(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六陵遗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雾连山南麓,2018 年发掘的一号陵园遗址清理出了丰富的建筑遗存信息。此前宋六陵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文献层面,一号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结合的研究提供了基点。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学的一般方法,以考古发掘信息为基础,对一号陵园建筑基 ...
李松阳 马 力 徐怡涛 李晖达(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六陵遗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雾连山南麓,2018 年发掘的一号陵园遗址清理出了丰富的建筑遗存信息。此前宋六陵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文献层面,一号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结合的研究提供了基点。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学的一般方法,以考古发掘信息为基础,对一号陵园建筑基 ...
12月6日“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博物馆1号展厅开幕,此次文物展为期三个月(2024年12月6日——2025年3月6日)。
本文在界定西域定义及其与丝绸之路关系基础上,对西域地区丝绸之路开辟前后考古学文化面貌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丝绸之路开辟给西域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
继在巴黎卢浮宫举办“锦绣文都 与世界共经纬”主题艺术展览,2024“中国南京周”时隔一个月再次走进法国,当地时间12月4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集——建筑、古迹和城市化》展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正式拉开帷幕。展览主要呈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集》最新出版《建筑 ...
2022年4月1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称“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针对新疆地区古代人群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该研究被选为Sci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以下简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位于塔里木盆地西侧,共由15个农牧团场组成。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流经第三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塑造出一片绿洲,使这一地区成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地带。8月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普”专班组成第三师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队,正式 ...
园林考古 | 南宋园林建筑的诗性审美与意境营造 两宋园林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园林审美和营建意匠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尤其在南宋时期,得益于江南的清丽山水与北人南迁的人文积淀,南宋园林完成了从模山仿水到写意抒情的转型,江南文人园林的基本面貌也日趋成熟。由于士大夫文化的繁荣,作为文士们抒情言志、修身养性、体悟天道的共同媒介,园林与哲学、文学 ...
长江流域简牍的发现与价值陈伟 在中国,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主要的书写载体。就考古发现所见,简牍流行于战国、秦汉以至魏晋的800年间(约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400年),大致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简牍属于中国出土文献中的重要门类,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脉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珍贵可靠的文献资 ...
“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建设案例单位:敦煌研究院将壁画、雕像等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对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文物数据信息在存储、流转、交易等多个环节存在共享开放不够、安全保障不足、权属界定不清等问题。敦煌研究院在多年沉积敦煌石窟数字档案的基础上,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物信息的同时,为 ...
2020 年 12 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单位联合对长治市武乡县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该县除已刊布资料的良侯店石窟外,附近的石窑会石窟、磨里石窟窟形保存完好。这两处石窟的造像虽然被多次重妆,但仍可辨认出一些原始特点,因此调查组于2021年1月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调查内容简报如下。石窑会石窟 ...
近日,由中国新疆选送的48件文物亮相在日本京都开幕的“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巡展。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李军介绍,该展览展出新疆一级文物21件,包括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的隋唐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且末县扎滚鲁克3号墓出土的春秋棕色尖顶毡帽等;二级文物8件,包括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宝相花纹小木罐等。“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加深了东 ...
2024年11月26日,“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在宁波博物院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宁波市文旅局和西安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宁波博物院承办,汇集了全国39家文博单位的481件(组)精美文物,其中等级文物占比高达45%。这是宁波迄今借展文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文物最多的一次展览,也是国内首次同时展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 ...
在位于肥沃的尼罗河西岸的一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索哈格主神庙的西侧,发现了一座名为巴特米的托勒密神庙完整门楼,被描述为“重要的里程碑”。遗址所在位置01托勒密王朝的新发现托勒密王朝是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由其部将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王朝,主要统治埃及,首都是亚历山大港。(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第一代君主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托勒密一 ...
在土耳其西部乌沙克市边界内的布劳杜斯古城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献给罗马皇帝哈德良的铭文。布劳杜斯古城所在位置图01古城中心的发现古城遗址位于土耳其的乌沙克省乌卢贝区。布劳杜斯 (Blaundus) 是由马其顿人在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行动后来到这里建造的。居住在这座城市的马其顿人甚至称自己为“布劳杜斯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后 ...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书评 ,作者上海书评《于阗史丛考》(增订新版)张广达、荣新江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478页,138.00元《唐宋于阗史探研》荣新江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310页,98.00元--------------------------------------------------------------------------------------------------------------------------------------------- ...
帕米尔高原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宛国就位于这里。今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该盆地的蒙扎铁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考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今年9月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的蒙扎铁佩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蒙扎铁 ...
在西安博物院,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进行,“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吸引着众多观众,其中来自西安米氏夫人墓的珍宝尤为引人注目,展览中的水晶项链、鸳鸯银盒、双鸾衔绶镜等长安遗珍,让观众惊叹于唐代的精湛工艺,也从中窥见唐代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 珍宝夺目 在西安博物院的展厅中,灯光柔和地照射在这些珍宝身上 ...
11月5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协调会在西北大学召开,省文物局局长贾强、副局长孙周勇,西北大学校党委书记蒋林、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荣、首席科学家王建新,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及该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 ...
为纪念著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上海博物馆将于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2024年4月,上海博物馆与威尼斯市政博物馆基金会曾于意大利威尼斯总督府联合主办“马可·波罗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的旅行”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次展览经过上海博物馆重新策划,充分基于 ...
文 图 / 郝君涛 刘斌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9月刊库瓦遗址2023年秋季,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大学的联合教学和考古项目合作,双方挂牌成立了“费尔干纳—洛阳考古研究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联合考古系”,计划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承担考古学、历史学、田野考古、文物保护等课程教 ...
前行你看你看,你静静的看这里是牧民的冬牧场,八、九月间的牲畜还少,更多的牛羊马都去了夏牧场。观察这些牛羊马群等的活动是调查工作中最享受的消遣方式,羊只巧妙地利用土墙或同伴的身体避暑;小驴往往是欢脱地在草原上跳跃;小牛总是羞涩地藏在妈妈身边;有时候马儿会突然嘶鸣着、奔跑着,然后聚集到一起,这就是草原上不竭生命张力的显示。每当这个时 ...
2024年11月05日,(杜尚别,夏冉译)据“亚洲快讯”消息称,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的一组科学家,在塔吉克斯坦北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包括由硅、变质岩和石英制成的产品、许多骨头、石器等。科学家将它们断代于旧石器时代。 两国科学家们在剑桥大学科学杂志《古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一发现的研究成果。 文章作者为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文研本报讯10月21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尼泊尔考古局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实践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谢宇出席开营仪式。尼泊尔考古局局长萨巴格亚·普拉达南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致辞。开营仪式上,尼方代表感谢中国政府对尼泊尔震后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支持,并表示通过与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关懿 银璐 朱虹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新疆博物馆”)展示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大美新疆的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尤其近年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博物馆工作全过程,通过加强文物阐释、打造沉浸式体验,大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近日,新疆博物馆 ...
弘扬,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挖掘石窟蕴含的历史记忆、人民智慧和民族情感,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不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盛大启动。 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 ...
地湾汉简地湾汉简先后有两次重要发现,一是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地湾城发掘的2383枚汉简;二是198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湾城出土的778枚汉简及其他器物。虽然两次发掘相隔了56年,但其发掘出土汉简的地点相同、时代一致、内容相关,二者珠联璧合,不可分割,故可将先后两次在地湾发掘的总计3161枚汉简统称为“地湾汉简 ...
原始标题:“考古学家已恢复卡菲尔卡莱的发掘:对塔吉克斯坦古代遗址的新研究”2024年10月26日,(杜尚别,OKIJOT译)据“塔国考古所”消息称,在贾洛利丁·巴尔希地区,塔吉克斯坦考古学家及其外国合作伙伴,在塔国科学院历史、考古学和民族志研究所研究员沙罗夫丁·库尔班诺夫的带领下,从2024年10月18日起恢复了对卡菲尔卡莱遗址的研究。 从世界和当 ...
2014年中乌考古队在调查拜松遗址时的合影。采访对象供图作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的“西行路”在吸引一大批中国考古学者参与的同时,也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考古学家一道,探寻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以考古领域的交流合作赓续2000多年前的丝路文脉,共同谱写西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新篇章。 丝路考古 ...
2024年10月26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编制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保护管理状况报告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世界遗产处处长黄晓帆、哈萨克斯坦文化部下属机构建筑与修复部主任拉扎特·别森巴耶娃女士、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和历史遗迹保护监察局首席专家捷列申科·奥列霞女士、西安市文物局副局 ...
日前《自然》发表的研究 Large-scale medieval urbanism traced by UAV–lidar in highland Central Asia描述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发现的相距5千米的两处丝绸之路古城遗址 Tugunbulak和 Tashbulak。不同于处在绿洲的撒马尔罕和喀什,这两处遗址位于超过2千米海拔的山地,在考古发现的城市遗址中颇为罕见。如今全球只有3%的人口居住在相近的海拔上——主要 ...
西旁景教遗址(航拍)。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许艳宏 摄 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多种文化、宗教和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并蓄的文化特点。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吐鲁番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西旁景教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更是为吐鲁番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专家学者考察西 ...
近日,玉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进行实地调查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在玉门市昌马镇东湾村发现一处古墓群。该处墓群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500米,初步估计分布约150座以上古墓葬。普查队对现场进行了调查、测绘,因墓群地处昌马镇东湾东戈壁,暂定名称“东湾东戈壁墓群”。该墓群可能有史前、汉魏晋、清代三个时期墓葬,具体待有发掘后才能明确时间 ...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推进中哈联合考古和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开展,10月14日上午,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伊塞克分中心成立大会在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伊塞克博物馆)举行。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蒋薇总领事发来贺信,哈萨克斯坦考古研究院院长阿坎·沃嘎尔、伊塞克博物馆馆长古丽米拉·穆赫塔洛娃,阿拉木图州文 ...
8月初到达哈萨克斯坦后,时间紧、任务重,很快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拉哈特遗址的再调查、伊塞克M8的发掘、恰伦河流域的区域调查等相关工作齐头并进。再赴恰伦河,一年后再相见恰伦附近的小村落 考古队员在恰伦汇合伊塞克草原,游牧文明绽放的舞台伊塞克M8金秋远景伊塞克M8发掘现场 总领馆支持,感动中前行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张小筑本报讯10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 ...
来源:新华社作者:新华社新华社德黑兰10月12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丝路长云——中国艺术文化精品展”12日下午在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一系列中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成果,包括中国艺术家创作的西域丝路题材绘画、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珍藏的中国名家手稿、丝绸之路商贸使用的古代钱币等。中国驻伊朗大使丛培武、 ...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陇南市徽县圣寿院遗址考古勘探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23年12月,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由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省市文物部门与相关考古机构联合组织实施。蜀道考古项目甘肃段任务涉及陇南市七县一区,主要对蜀道阴平道、祁山道主线及支线的古遗址开展考古调 ...
在历史悠久的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发掘出土478件文物,包括陶罐、楔形文字石板和圆柱形印章等。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地理位置01楔形文字石板伊拉克古巴比伦遗址发掘现场分为A、B两个区域。本次出土的文物发掘于B区域。该区面积约9000平方米,结构丰富,发掘队共发现陶罐、楔形文字、圆柱形印章等各类文物478件。刻有楔形文字的石板此次发掘的古巴比伦遗址02发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旧址—会师纪念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县、乡、村文物保护三级责任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联合公安、检察、消防救援等部门,开展打击文物犯罪、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等专项整治行动,建成全省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施文物平安工程项目200余项,石窟类国保单位安 ...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为了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作为丝路联合申遗协调委员会秘书处、信息中心及中哈吉三国工作组秘书处,拟于2024年10月开展“丝绸之路 ...
赴哈考古工作队考古陕西 追迹草原丝路 探寻拉哈特古城2024为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7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萨克斯坦联合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天山中段阿拉套山北麓的伊塞克镇拉哈特古城遗址等相关区域,进行系列考古调查与发掘研究工作。位于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河流域,是历史上中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这里的 ...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责编丨静 静初审丨白曙璋终审丨刘 岩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中亚地区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间地带,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区域。陕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古都西安再展新姿,又一次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陕西文博系统不断加强与中亚国家在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 ...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大通道。界定时段始自公元前138年,中国使臣张骞从汉帝国首都长安出发,以拓展区域联盟合作、发展和巩固中国与中亚和波斯的贸易通道为最初目标出使西域的历史性事件。在相关各国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参与和共同巩固、拓展中,这条通道向西到达地中海、向南至印度次大陆;东端在东汉(公元25~22 ...
近期,蒙古国东方省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废弃堡垒中的贵族墓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至13世纪,这时正处于契丹末期和蒙古帝国前期。这一发现为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结构、贸易网络和丧葬习俗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蒙古国东方省所在位置契丹(907—1125年)曾经统治着现今蒙古国中东部的广大地区,1125年被金朝所灭。辽朝亡后,辽朝宗室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建 ...
9月15日,昆仑巡礼——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科考活动凯旋仪式在新疆和田学院举行。张亚辉 摄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新疆和田学院于阗学院昆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科考队领队巫新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新疆日报社(集团)副总编辑肖春飞、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编审颜廷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陆建芳、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米 ...
9月1日,昆仑巡礼——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科考出征仪式在新疆和田学院举行。科考路线点位涉及整个和田地区七县一市,活动预计持续至9月17日。此次科考将继2023年“于阗南山·玉河古道”多学科综合科考后,再次探访昆仑,进一步挖掘、保护、弘扬昆仑文化,持续开展昆仑文化研究,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探索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途径,为建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马古兰考古研究所在东哈萨克斯坦卡顿卡拉盖区发现了13座鲜卑墓。东哈萨克斯坦卡顿卡拉盖区所在位置鲜卑人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居住在欧亚东部草原,现在的蒙古、内蒙古和中国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根据《后汉书》记载,鲜卑人是东胡族人的一个分支。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以农业活动为辅。坟墓照片这些坟墓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一共13座 ...
▲左:两个金色饰品,其中一个保留了其纺织背衬 右:一只金手镯和两只金耳环。根据墓葬中发现的金色耳环、银杯、青铜器皿、金手镯以及珊瑚和玻璃珠等随葬品判断,这位女性应该是贵族。▲ 银杯碎片另一件值得注意的物品是一只原本直径约为17厘米的银杯,现已破碎为26块。这只杯子上有丰富的图案和镀金条纹,在中世纪蒙古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类似的物件。 ... ...
2024年8月25日,(杜尚别,OKIJOT译)据“亚洲快讯”消息称,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首府博赫塔尔市(前库尔干秋别市)计划重建该市的历史遗迹之一“捷帕-库尔干”,它为该市的地标性建筑。三年前,位于山顶的比比霍努姆历史和当地传统博物馆,由于不安全因素被关闭,搬到了城市文化宫大楼。 ...
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青年研究基金”——加强青年学者研究能力以及对丝绸之路的贡献教科文组织很高兴地宣布今年丝绸之路青年研究基金获得者名单。今年的研究提案征集于2023年3月到6月之间进行,面向所有35岁及以下的研究生毕业的、以个人或者团队形式进行研究的青年学者。今年一共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超过900份覆盖广泛主题的研究提案。由10位丝绸之路研 ...
沙日塔拉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东的台地上,西北距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约24千米。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沙日塔拉遗址因受冲沟破坏,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伊金霍洛旗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一批重要资料。为 ...
大英图书馆丝绸之路展下月开展大英图书馆展览“丝绸之路的绿洲:古代敦煌的生活”将于9月27日开展。展览将展示千年前在敦煌绿洲生活、旅行、工作和礼拜的常人故事。展览得到 Sir Percival David基金会学术研究基金资助,将持续到2025年2月23日。
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启动,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正能量中外网红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将分两组深入河南各地开展采访体验活动,共同开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探源”之旅,从悠久历史、博大文明中探寻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为守护中华文脉、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中原力量,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 ...
亚洲文化遗产快讯第XII期2024年粟特考古新发现近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Samarkand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宣布,其在粟特考古上又有新的发现,一座可能为粟特神庙的建筑被考古学家揭示出来,同时还出土有神像壁画等物质遗存,这引起了学界的一部分关注。这座位于撒马尔罕东南部30千米处的乌尔古特(Urgut)区域的名为库鲁贡·特配(Kurgon te ...
2024年8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卡拉帕克斯坦人文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中乌联合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图1中方考古队员(从左向右):常成、何辰晨、王傲、陈晓露、达吾力江·叶尔哈力克、王宇轩、吴昊天本次中乌联合考古发掘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实践国家文物局“大考古”工作思路、深化中乌双方学术合作与民间交流的重要举措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新文中国文物报讯7月3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等主要负责人出席挂牌仪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局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副厅级,下设综合处、文物保护管理处、科技教育与交流合作处3个正处级内设机构,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一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精神,保护好、阐释好蜀道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蜀道翠云廊一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于2024年7月28日至11月3日期间推出《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在全国66家参展单位之中。 ...
在土耳其东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马尔丁省达尔盖奇特区发现了一座墓葬,可以追溯到一万两千年前,其中埋葬着一位妇女,可能被视作能与野生动物有精神联系的萨满。这项研究在《人类学》杂志上发表。土耳其马尔丁省达尔盖奇特区所在位置该墓葬可以追溯到前陶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800年左右,这时人类由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进行转变,但陶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新文本报讯7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喀什地区宣传部等主要负责人出席挂牌仪式。喀什地区文物局是喀什地区行署工作部门,规格为正县级,由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设综合科、文物保护科、科教交流科三个正科级内设机构。喀什地区文物局挂牌标志着喀什 ...
近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院)召开。▲与会嘉宾合影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例“丝绸之路”遗产,也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值此遗产申报成功十周年之际,中国院建筑历史研 ...
来源:中国文物报作者:记者 崔波 实习生 吕梦实“奔着小金碗去的,确实好看极了,展品件件都很精美,这真的是我不去陕西就能看到的吗?”一位杭州网友在观看了“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中国丝绸博物馆2024“丝绸之路周”活动于6月19日正式开幕。作为“丝绸之路周”的重磅展览,“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也在万众期待下开展了 ...
近日,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附近,Kurgontepa遗址新发现粟特房址一处,正在发掘中,目前发现较完整壁画一幅。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