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综述:新疆大规模集中修复文物古迹遗址

 中新社新疆库尔勒11月16日电 (孙亭文 王若丹)由于风吹日晒以及多种因素给古代遗址造成损伤,处于丝绸之路要道的新疆今年大规模集中开展修复文物古迹遗址工程,以保护裸露在野外的古代王城、墓葬、烽燧等不可复制的历史见证。  记者16日从新疆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获悉,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七个星佛寺、米兰遗址、楼兰古墓葬、孔雀河烽燧群及艾里克 ...

• 赵荣局长在省文研院指导申遗工作

  11月14日20时至23时,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赴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看望正在加班的工作人员,并对丝路申遗工作进行了指导。  赵荣检查了文研院编写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乾陵、张骞墓等7处申遗点的新的管理规划,着重审阅了各点与丝路价值支撑部分的章节。要求编制人员从“以物证史”的角度,认真分析总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10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1月9日印发  西安市召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专题会议  2012年11月6日下午,西安市政府召集市宗教局、市规划局、市文物局、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等部门就丝路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由周爱全副秘书长主持,副市长段先念,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六, ...

• 西安市召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专题会议

  2012年11月6日下午,西安市政府召集市宗教局、市规划局、市文物局、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等部门就丝路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由周爱全副秘书长主持,副市长段先念,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小六,市宗教局局长贺维海、副局长李社民,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丛远飞,未央区副区长袁晓莉及各申遗点负责人参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9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1月5日印发  省申遗办召开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性工作协调会  11月2日下午,省申遗办在省文物局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性工作协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主持了会议, 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侯宁彬、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陕西省文化遗产研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8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1月5日印发赵荣局长赴河南登封世界文化遗产地调研  10月30日至31日,省文物局赵荣局长一行赴河南登封调研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对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嵩阳书院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建筑群进行实地调研。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于2010年7月31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7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1月2日印发省文物局开展申遗协调工作  10月29日,省文物局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召开陕西省申遗协调会议。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以及西安市文物局、咸阳市文物旅游局、汉中市文物旅游局、西安市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陕西省文化遗产 ...

• 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赴河南登封世界文化遗产地调研

  10月30日至31日,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一行赴河南登封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对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嵩阳书院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调研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文件汇集、建档以及申遗档案管理等工作,并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就申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赵荣表示,当前陕西“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正处在关 ...

• 陕西省文物局开展申遗协调工作

  10月29日,省文物局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召开“陕西省申遗协调会议”。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以及西安市文物局、咸阳市文物旅游局、汉中市文物旅游局、西安市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各申遗点管理单位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共42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陕西省8处申遗点的申遗工作进行了 ...

•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甘肃检查丝绸之路申遗工作

检查麦积山石窟检查炳灵寺石窟检查玉门关遗址管理用房检查悬泉置遗址检查锁阳城遗址检查张掖大佛寺10月16日至20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佟薇副处长带领相关专家,先后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玉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6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0月19日印发赵荣局长赴城固检查指导张骞墓申遗工作  10月18日,赵荣局长带领省申遗办、文研院等工作人员一行13人赴城固检查指导张骞墓申遗工作。期间,赵局长详细了解了张骞墓在文物保护、申遗规划编制、陈列布展、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方面的进展情况。  赵局长一行对张骞墓核心区、缓冲区进行了实地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5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10月18日印发赵荣局长视察省丝路申遗办公室工作情况  为了加快我省丝路申遗工作, 10月15日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迁至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一路35号文物大厦518室集中办公,省文物局副巡视员、省申遗办主任周魁英在省申遗办新址召开了工作会议。 10月16日,赵荣局长莅临省申遗办视察丝路申遗工作开展 ...

• 赵荣局长视察省丝路申遗办公室工作情况

  为了加快我省丝路申遗工作进展,2012年10月16日,赵荣局长莅临省申遗工作办公室视察丝路申遗工作开展情况。  在听取了省申遗办有关同志对我省丝路申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后,赵荣局长表示,为了加强我省丝路申遗工作力量,此次申遗办专门从省内有关单位抽调专业人员,将办公地点迁至文物大厦,更便于与有关业务单位的衔接,申遗办公室要迅速展开工作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4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9月28日印发国家文物局召开丝路申遗工作协调会  2012年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召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宁夏自治区文物局、新疆自治区文物局等单位就丝路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由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 ...

• 国家文物局召开丝路申遗工作协调会

  2012年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召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宁夏自治区文物局、新疆自治区文物局等单位就丝路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由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主持。  会议首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汇报了申遗保护管理规划编制情况,同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 ...

• 陕西省文物局安排部署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

2012年8月6日,我局在西安组织召开了“丝绸之路(陕西段)—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会议由刘云辉副局长主持,赵荣局长出席会议并做了动员讲话。赵荣局长说,自2006年丝绸之路跨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3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8月8日印发省文物局召开陕西省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8月6日,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陕西省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会议由刘云辉副局长主持, 赵荣局长出席会议并做了动员讲话。  首先,赵荣局长总结了2006年以来我省丝路申遗工作取得的成果。他指出,自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2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6月16日印发省文物局丝路申遗专家组赴城固检查指导张骞墓申遗工作  6月12日下午,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带队,文物处处长呼林贵、申遗项目负责人陆武,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副院长赵静,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院长助理张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等一行八人赴城固县检查指导 ...

• 中、哈、吉三国签署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管理协议

  为推动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加强对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5月15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京举行“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就2014年申报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达成协议。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副部长阿斯卡尔·布里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与旅游 ...

• 省文物局召开陕西省“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3月23日上午,省文物局在局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陕西省“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会议由文物处副处长贾强主持,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首先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和新疆召开的丝路申遗会议精神: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调整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 ...

• 陕西省丝路申遗工作简报(2012年第1期)

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2012年3月25日印发省文物局召开陕西省“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3月23日上午,省文物局在局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陕西省“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会议由文物处副处长贾强主持,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 ...

• 陕西渭桥遗址已发现3组7座渭桥 最早为战国晚期

  渭桥遗址厨城门一号桥出土的石构件(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央广网西安1月12日消息(记者雷恺)记者今天(12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渭桥考古队队对坐落于西安市未央区北部渭河南岸河滩渭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发现3组7座渭桥,其年代最早为战国晚期,最晚为唐代。  渭桥遗址厨城门一号桥航拍鸟瞰图(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2 ...

• 赵荣局长赴乾陵调研大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

赵荣局长听取汇报赵荣局长指导景区文物保护和发展方向  2012年1月11日,赵荣局长带领局办公室、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同志等赴乾陵调研大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  赵荣局长一行实地考察了乾陵北司马门、南司马门、神道遗址、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遗址。考察结束后,在北司马门遗址调研活动中,赵荣局长首先与当地文保员进行交谈 ...

• 以社科院考古所为首的考察团一行成功完成中亚考察活动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陈凌 以中国为起点的古代丝绸之路是联接东西方的大动脉,对世界文明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国际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热点。在“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6年提出到丝绸之路所经的中亚国家开展考古工作的设想,得到了院领导的积极肯定和重视。在随后的数年中,考古所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 ...

• 敦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重要文物点24处

  “一棵树”烽燧房屋遗址挖掘现场  中广网兰州1月3日消息 敦煌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于日前完成。这次文物普查收获颇丰,新发现重要文物点24处在这些重要文物点中最有价值的是3处汉代烽燧和1处汉唐古墓群,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这次文物普查的重大收获再一次展现出了敦煌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  A、发现重要文物点24处  敦煌市第三次 ...

• 甘肃金塔县新发现15段汉长城遗迹(组图)

金塔红沙小墩烽火台 金塔尖山子段长城遗址  本报金塔讯(记者董开炜)记者近日从金塔县博物馆了解到,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塔县博物馆在金塔县北山一带发现15段总长26公里、保存较为完好的汉长城遗址,和3处烽火台及城障遗址。这一发现使得金塔县成为酒泉市境内现存汉长城遗址最多的县区,并填补了全国文物界的一项空白。  一个问号  金塔北线汉长城 ...

• 访新疆文物考古人——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天山网讯(记者韩晓怡 金浩摄影报道)“没有食物的时候,就吃牙膏,牙膏含在嘴里清爽冰凉,可以提神儿。没水时,就喝铁锈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淡然地说着他的考古经历,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5月4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伊弟利斯· ...

• 南京发现千年敦煌写经孤本

千年敦煌写经孤本一本千年敦煌写经孤本已被专家学者判定为失传,然而,一次偶然机会,一位上海老教授在南京博物院库房查找佛经时意外地找到了它。近日,《佛说三十七品经》敦煌写经卷入选国家级珍稀古籍名录。敦煌国宝意外现身“全世界有5万多册敦煌写经卷,我亲眼看过3万多册,战火等各种因素让很多敦煌写经卷都消失了。《佛说三十七品经》我原来也只是看过目录,以为经文已经消失了,没想到却在南京博物院意外找到了它。”作为全 ...

• 敦煌新发现汉代烽燧遗址表明丝绸之路南北有捷径

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  昨日记者从敦煌市相关部门获悉,前不久,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敦煌玉门关西南约60多公里处新发现一汉代烽燧遗址,因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一棵树”,故称之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一枚保存完整的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及左下角题写纪年。此发现为敦煌历 ...

• 新疆12处遗产地列入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预备名单

 12月25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目前中国有48处遗产地列入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预备名单,其中新疆有12处。  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丝绸之路(新疆段)入选的有12处遗产地(含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工作人员说,丝绸之路(新疆段)最初拟认定的遗产地为11处(含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 ...

• 航空黑白照片惊现乾陵下宫建筑影像(图)

  高空航拍照片显现的乾陵下宫影像。  近期来,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乾陵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对乾陵主陵之外区域展开考古调查,通过对乾陵地区遥感资料的深入研究,于乾陵南部区域的航空照片上,又发现一组清晰的地下建筑遗址影像,可以确认其为乾陵下宫遗址的平面结构影像。这是唐代众多帝陵中第一处比较明晰展现出的下宫布局。  关于乾陵 整体平面布局备受关注  乾陵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作,乾 ...

• 新疆举行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

8月2日,与会代表在准备演示材料。当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在新疆吐鲁番举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 考古学者发现:深圳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古港

华夏经纬网1月13日讯:如今繁忙的深圳蛇口赤湾港区,早在唐宋时期已十分活跃,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港口。这是日前深圳考古学者经大量调查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为深圳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新的证据。据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杨耀林研究员介绍,唐朝以来,广州对外贸易日益繁盛,深圳作为广州海外交通的重要门户,对外经 ...

• 兰州发现明肃府养马碑文

中国文物报讯 兰州市博物馆在市辖榆中县和平乡菜子山村西沟社农田边,发现一块明代肃王府养马碑文。此碑圜首形,碑座全埋在土里,碑身高173厘米,宽81厘米,厚13.5厘米。碑的一面竖书楷书大字“肃府官滩四至碑”,另一面行书小字共10行,行20余字不等,共250余字。主要记述“党家山官滩一处,东至泉山、南至石门山唐母坟、西至柴沟牧地、北至挂车巷,原系本府牧养进 ...

• 首座古船博物馆在蓬莱落成

中国文物报讯最近,我国首座古船博物馆——蓬莱古船博物馆落成。该馆位于蓬莱阁下,为仿古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一三○五平方米。展厅主要陈列一九八四年在古登州出土的大型古代沉船,同时还展出了在登州港出士的朝鲜李朝瓷器、日本宽永铜钱以及国内历代的陶瓷器、船用铜炮、铁炮、石碇、木碇、铁锚等历史文物。(袁晓春)

• 土耳其发现六千年前的葡萄园遗址

据土耳其《每日新闻》报道,不久前,在小亚细亚半岛阿格瑞山下,发现了一座距今6000年前的葡葡园遗址。据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葡萄园。土耳其中部从古至今一直是葡萄的产地,同时也是古代赫梯帝国的国土。赫梯帝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公元前14世纪达到极盛时期。近几十年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已出土许多赫梯时期的珍贵 ...

• 咸阳出土西汉中期大型木桥遗址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记者王兆麟)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咸阳市郊发掘出我国迄今已知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桥遗址。有关专家认为,这一重大考古新发现,对了解我国古代桥梁史和建桥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对研究西汉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丝绸之路”均具有重要价值。这座古桥遗址,位于咸阳市西南9.5公里的钓台乡王道村南。自1986年起,考古工作者共发掘 ...

• 南朝鲜出土的马车与古代装甲运输车

据古史记载,蒙古统帅苏布坦巴戛图尔在远征钦吉斯汗和巴德时,曾在一种特制的、箭头射不穿的金属小库中休息。不久前,日本考古学家在南朝鲜釜山市附近进行挖掘工作时,发现了用金属封闭的两轮马车。据描述,其形状类似古老的蒙古“装甲运输车”。通过对金属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含有钨和钼的合金钢。其外壳相当坚固,甚至步枪子弹都射不穿它。(徐开顺)

• 美国复制伊朗波斯国王石刻

作者:钟山译自美《考古》1989年5—6月号伊朗比希斯顿山上有一处刻于公元前519~518年前的古代波斯国王达利尔斯的浮雕和碑刻。整个石刻位于225英尺高的悬崖上,长59英尺,宽23英尺,上面用古波斯文、爱奥尼亚文和艾伦密特克文三种文字记载了达利尔斯成为国王的历程。由于石刻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使人难以近距离地观察。1835年至1847年,美国军官享利C洛林森曾冒 ...

• 武威出土一尊西夏铜火炮

中国文物报讯据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近日公布:甘肃武威出土的一尊西夏铜炮,经有关部门研究鉴定,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火炮。西夏铜炮的出土,把金属管形火器的铸造历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这尊铜炮及炮内遗存的火药和铁弹丸,是1980年5月出土的。铜炮长100厘米,重108.5公斤,由前膛、药室和炮尾三部分组成。整个铜炮造型简单,制作粗糙,除口沿外,其余部分 ...

• 萨海特遗迹被确认为祗园精舍

发布时间: 作者:萨海特遗迹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约600公里处,靠近尼泊尔的国境线。过去这里一直被传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舍卫城富豪须达为释迦说法建造的道场——祗园精舍。不久前,和印度政府共同进行调查的日本关西大学学术调查队宣布:萨海特遗迹是大规模的佛教遗址,可以确认为祗园精舍遗迹。19世纪以后,英国等考古学者们曾进行过发掘,但遗迹的全貌不明 ...

• 一批辽代金银文物在奈曼旗出土

中国文物报讯 4月下旬内蒙古奈曼旗韦莲苏乡牧民戴忠恒在放牧时,发现一批被风刮出的金银器物,他当即跑到乡文物管理领导小组报告。文保领导小组一面向旗文物部门汇报,一面派人保护现场。旗文物干部赶到时,这批文物保护完好,无一损坏。经专家鉴定,这是一批辽代窖藏珍贵文物,其中有金佛像,金龙饰件、金耳坠、金叶、金手镯等。金佛像高10厘米,重94·5克,系錾刻 ...

• 科尔沁沙地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文物报讯 由文化部文献研究室中国北方沙漠化与人类社会课题组承担的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沙地的科学考察工作于不久前在内蒙古敖汉旗结束。这里一项利用考古学手段研究探索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课题。该课题组深入到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哲里木盟和赤峰市的十个旗县,行程共5(000多公里。历尽千辛万苦,深入沙漠腹地调查了大量的 ...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王国遗址出土楔形书泥板被破译

不久前,一九八七年底在叙利亚境内古美索不达米亚王国遗址出土的六百块楔形书泥板被美国和丹麦考古学家破译。据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进行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学学者约瑟夫.艾德姆介绍,这些楔形书粘土泥板是在叙利亚北部与土耳其及伊拉克边境交界的古代泰尔·莱伦王国的苏伯特·恩利王官(原意为神的住地)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这个距大马士革东北的六百公里的城邦王 ...

• 中日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

中国文物报报讯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经过友好协商,分别签订了《关于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发掘的意向书》和《关于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的协议书》,就中日两国合作进行广东南海沉船的调查发掘工作达成协议。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难救助打捞公司联合在我国南海水域进行勘探作业中,意外地在广东省台 ...

• 内蒙发现汉代石刻题记

本报讯 1988年9月,内蒙古阿左旗文物工作者,在腾格里苏木通户山高岭地上,发现汉代石刻题记一处。石刻长1.2米,宽1米,中部已风化剥落,只剩右上方和下部,残留文字19行,120余字。题记记叙了汉武帝到光武帝年间对匈奴征 战的重要史实。距石刻数十米处,尚存一石砌烽火台,台长15米,宽13米,残高5一7米。地表散落有泥质灰陶器碎片,纹式为绳纹。与题记应属同时代遗存 ...

• 化隆发现羌人二次扰乱葬

本报讯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乡发掘了85座卡约文化墓葬,出土铜刀、铜戈等近百件。卡约文化是瑞典人安特生1923年至1924年间在青海湟中县卡约村和下西河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它是继承铜石并用的齐家文化发展起来的,属青铜时代。其上限在商周之际,下限至秦汉。考古工作者认为,卡约文化是河湟之间独特 的土著文化,是羌人的遗存。这次发掘的 ...

• 敦煌建成九项防汛抗洪工程

本报讯甘肃敦煌莫高窟防汛抗洪工程建设项目经过七年的兴建,目前已初具规模。在国家及地方防汛抗洪指挥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着手修建西水沟莫高窟段防汛抗洪工程,现己完成西水沟大桥南北端 莫高窟段一千六百米的防洪堤、西水沟南北端的小石墙及西水沟大桥以北引水渠等九项单项工程。(史学英)

• 萍乡清理出土的三座纪年砖室墓

近几年来,萍乡市博物馆在文物调查和配合农田基本建设中,先后清理出土了三座有确切纪年的砖室墓葬。其中东汉二座、东晋一座,三座均为青灰色花纹砖船蓬式券顶墓,多为坐北朝南向,出土器物也极为丰富。东汉永元十五年墓是1975年在萍乡上栗城下村由农民烧砖取土发现。封门被挖破,墓内堆满淤泥。此墓分前后两室,前为甬道,后为墓室,全长3,7米,宽1.5米,前室高2米, ...

• 天水放马滩出土秦始皇八年木板地图秦简日书和西汉早期纸地图同时发现

本报兰州讯特约记者王辉报道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地图和纸张实物最近在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秦汉墓地出土。主持这次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报告说,这次发现的7幅木板地图和460枚竹简均出土于1号秦墓,竹简纪年为秦始皇八年。另有1幅纸质地图出自西汉早期的墓葬。天水放马滩古墓葬群是放马滩护林站于1986年3月修建房舍时发现的,当即上报天水市北 ...

• 南疆文物普查取得较大进展

本报讯最近,记者从新疆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新疆1988年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89年的文物普查工作已按计划进行。新疆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王明哲、副主任阿合买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物普查工作是国家文物局早在1983年就正式部署了的全国性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新疆的文物普查工作一直处于停滞和自流状态,未能真正开展起来,远远落在了全国的后面。19 ...

• 大型资料片《契丹》在拍摄中

《中国文物报》 1989年07月28日 星期五 第一版大型资料片《契丹》在拍摄中本报讯 内蒙古赤峰市向国庆四十周年和大同国际契丹学术会议献礼的项目——大型实物标本资料电视录相片《契丹》,正在加紧拍摄中。预计八月中旬可望最后完成。(予舒)

• 访埃印象录

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文物工作考察团应埃及国家文物管理总组织(即国家文物总局)的邀请,于今年2月13——26日出访埃及,参观、考察了埃及的主要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及其管理工作情况。考察期间,由于埃及国家文物总组织的周密安排和我驻埃使、领馆的全力支持,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考察团每个同志都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得到许多难 ...

• 波利尼西亚古文明探源

世界上古老的文明,除古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外,可知的文明系列还有南太平洋群岛文明。这是近代学者研究了『复活节岛』上的巨像后,提出的有关文明系列的新见解。英国学者詹姆斯曾就『复活节岛』的巨像提出有关『消失的大陆』的见解,认为这一南太平洋群岛原是一片大陆,西起斐济,东至『复活节岛』,其上当时生存着大约六千五百万人,并有五 ...

• 土耳其发现赫梯国王浮雕像

赫梯王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现土耳其的安卡拉市东的博阿兹柯伊是其当年的首都。不久前,西德东方协会的发掘队在此发现了珍贵的图德哈利亚王的浮雕像。浮雕由石灰岩制成,竖高91厘米,横宽78厘米。图德哈利亚王右手持有象征王权的长杖,头戴表示死后成神的三角帽。该雕像虽然不很精巧,却也充溢着王权所有者的稳重庄严之情。因赫梯王国有两位图德 ...

• 意大利发掘赫尔克拉奈姆城

庞培,因被火山灰掩埋,使得罗马时代的城市面貌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座古城。而今意大利考古学家们正计划发掘历史价值超过庞培的另一座古罗马城市——赫尔克拉奈姆。赫尔克拉奈姆位于那不勒斯和庞培城之间,现名埃尔可拉诺,是古罗马时期罗马和那不勒斯的有钱人修建别墅的地方。公元前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赫尔克拉奈姆和庞培一起被毁灭。 ...

• 陕北发现秦直道行宫遗址

陕北发现秦直道行宫遗址发布时间:1989-07-14 作者:姬乃军本报讯4月下旬,陕西志丹县永宁乡任窑子村发现一处大型秦代遗址。经延安地区文管会有关人员核查,初步认定为一处行宫遗址。该遗址位于秦直道左侧,东西宽80米,南北长350米,高出地面15米左右。土台全部系夯土筑成。夯 层厚7至15厘米不等。地表遗物十分丰富,有大量的云纹瓦当、板瓦、筒瓦、铺地方砖、 ...

• 日本出土元代巴斯巴货币

日本出土元代巴斯巴货币发布时间:1989-07-07 作者:程京生据日本福岗市教育委员会介绍,在福岗市博多区上吴服町的中世纪遗址“博多遗迹群第35次检查地点”又出土了一枚写有巴斯巴文的大钱“大元通宝”。它是继74年在日本长崎县鹰岛(伊万里湾)发现蒙古军“管军总把印”之后 又一巴斯巴文物。 此枚大钱是从15世纪前后的一个柱穴中发现的。直径为4.18厘米、重 ...

• 北方古文化又一奇观:内蒙发现烽火台群

北方古文化又一奇观:内蒙发现烽火台群发布时间:1989-06-23 作者:新华社记者石云子供稿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石云子供稿 内蒙古西端绵延上百公里的一处沙漠盆地前沿,最近发现由烽火台群组成的『沙漠卫队』。这一北方古文化奇观,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阿拉善盟文物考古工作者巴音达来(蒙古族)等人,去年在文物普查中对距今二千余年前的一批汉代军事设施遗迹深入考 ...

• 理县发现唐维州故城

理县发现唐维州故城发布时间:1989-05-12 作者:徐学书本报讯在四川理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唐王朝抵御吐蕃的军事重镇维州城故址。城址位于理县杂谷脑镇杂谷脑河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城垣沿台地南端及东部边沿夯筑。现存城墙系夯土筑成,从残断墙垣来看,平面布局原分内外城,一字形排列呈长方形。城四角及东墙中部施马面,与茂县维城前村发现的唐左封县故城平面 ...

• 美国收藏一批居延汉简始末

美国收藏一批居延汉简始末发布时间:1989-05-05 作者:大庭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前的街道上,有我熟识的一家兼营旧书业的古玩店,这家店铺藏有大量有关美术的图书。那天我去的时候,无意中在那里看到一本题为《汉代美术》的展览目录,一时吸引了我,这是1979年3月14日至5月27日在纽约中国画廊举办的展览会上的东西,第一页上对顶排列着四枚木简的照片,收 ...

• 新疆清理洋海古墓群

新疆清理洋海古墓群发布时间:1989-05-05 作者:肖小勇本报讯去年10至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洋海古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古墓葬82座,出土遗物300余件。洋海古墓群地处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戈壁滩的几处戈壁台地上,纵横1000余米。墓葬形制有土坯砖券墓和竖穴土坑墓。前者系在竖穴土坑墓墓口周围砌一圈砖坯而成,有的在圈内再盖一层骆驼刺,圈内多附有童葬。 ...

• 武威征集一批珍贵文物

武威征集一批珍贵文物发布时间:1989-03-24 作者:钟长发本报讯甘肃省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最近在武威市城乡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农民家中发现一批珍贵历史文物。这批文物是近几年农民们在平田整地时发现的,现已被征集到地区博物馆收藏。这批文物为原始社会(马家窑文化)、两汉和魏晋三个时代墓葬中所出土。其中4件当地十分罕见,现介绍如下:新石器四耳彩陶罐发 ...

• 黑水徐古吐蕃摩岩造像

这批佛教摩岩造像位于四川省黑水县木苏乡黑水河东岸距地面一米多高的岩石上。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这批造像共计19龛,上下排列四层,分布于7.50×7.50米的范围内。造像的内容有一佛二弟子、西方三圣、观音菩萨,计有人物造像35尊。所有的龛均为长方形穹窿顶。佛像多己严重风化,无题记发现。这批佛教造像与汉代佛教造像风格全然不同,衣著亦同于吐著而不同于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