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大批简牍
为配合湖北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简牍等共计111件(套)珍贵文物。根据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和竹简“岁纪”记录,初步判断12号墓属西汉早期,不早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简牍编号共4642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内容分为岁纪、历日、法律文献、日书、医方、簿籍、遣册等7类。2019年5月6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 ...
为配合湖北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简牍等共计111件(套)珍贵文物。根据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和竹简“岁纪”记录,初步判断12号墓属西汉早期,不早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简牍编号共4642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内容分为岁纪、历日、法律文献、日书、医方、簿籍、遣册等7类。2019年5月6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 ...
宜阳韩都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宜阳故城位于宜阳县城关镇。城南为锦屏山,城北为洛河。现仅存挹秀门(即南门)、通贤门(小南门)和凝瑞门(西侧偏门)等三座城门和南门西侧的一段土城墙。挹秀门仅存下半部,上部已经后世改建。通贤门保存较完好,由单拱青砖筑成,面阔12.9米,拱门宽3.2米,进深10.4米,南有护城河。凝瑞门破坏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该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获重大发现,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12月5日,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代表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宋新潮指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工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文物部门“朋友圈”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文物工作高度关注,“放管服”改革对文物工作提出新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管理基础更加坚 ...
洛阳市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办公室讯(供稿:曹琥 刘秋杰)11月28日上午,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点工作座谈会在文物局八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小梅同志主持,参会单位有局机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局属大遗址保护管理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点管理机构和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文物部门。 会上崔小梅同志首先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关于河南省2020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的批复。随后讲解了近 ...
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是中国高校首家专业文物修复学院,近日,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发起并主持的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再次开课,并组织学员到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古代佛像的考察与游学。考察所经之地是中国北朝北魏至北齐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佛教造像多为近2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皆精美无比,或清隽,或古拙,或沉静,各具风格,并有着内在的关联 ...
澎湃新闻获悉,比利时根特博物馆(MSK)2020年2月1日将举办“凡·艾克:光学革命” 展,以纪念这位早于1390年出生的佛兰德画家。这将是有史以来关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规模最大的展览,展览作品借展自世界各地的60家艺术机构。其中,《根特祭坛画》将“走出”圣巴蒙教堂,在展览中心位置展出,这也许是这组祭坛画最后一次离开教堂。而英国国家美术馆将特别出借扬·凡·艾克的一幅肖像画作品,这件名为《男子肖像》被认为 ...
湖州凡石桥遗址,位于湖州南浔区银子桥村,是近年来浙江省发现的一处年代特征鲜明、出土遗物丰富的宋元时期遗址。12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即将举办的“最忆是江南——湖州凡石桥宋元遗址出土文物展”,即汇集了该遗址出土的二百余件文物。澎湃新闻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分为“湖山清远”“竞相生辉”两大单元,以期通过这一件件出土遗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元时期繁荣富饶的江南,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银扣碗“ ...
从湖南岳阳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整个发掘区的中部目前已揭露出宋元、明两个阶段的福寿寺基址,出土了不少湖南本地生产的青白瓷和来自景德镇民窑的青花瓷。寺庙明代台基上的雕花和太平缸。 邓霞 摄 大湖坪遗址位于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范围内。2015年8月至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程所涉及范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勘探,发现了石挡墙、神像、柱础、舂臼、房屋、储水石槽等不同类型的遗迹和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透露,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发现石铠甲制作遗存,一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石铠甲完全一致。发掘现场。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1998年秦始皇陵发现石铠甲陪葬坑,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和兜鍪。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园北部约4.5公里处的新丰镇长条村,发现了一眼秦代废弃水井,首次明确了石铠甲的生产地。2019年7月,在距离秦始皇陵园约40公里的秦咸阳城遗址核 ...
燕山,位于我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绵延起伏数百公里,横亘东西。3000多年前,因燕山得名叱咤风云、威震海内的“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即崛起于此。燕国最初定都于北京西南的小平原,后迁都于燕山以南,以巍峨太行为屏障,以易水为润泽之地,这就是雄踞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 乍暖还寒的春日,驻足易水边,西望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眼前曾经辉煌的国都早已不在,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经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环境变迁与史前文化演进的关系、现代人行为复杂化的全面反映等等,这些重要收获系统展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这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
近期,展览“特洛伊:神话与现实”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呈现300件与特洛伊城相关的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年代跨越3000年,探讨特洛伊神话对西方艺术与文学史的影响。在《卫报》评论员劳拉·卡明(Laura Cumming)看来,展厅就像是考古现场,帕里斯、海伦、奥德修斯和阿喀琉斯等传奇人物都各自演绎着特洛伊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有着多种变化形式。特洛伊城(Troy)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是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一座重要城 ...
近期,考古专家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时庄村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遗存罕见,被考古界命名为“时庄遗址”。 “从发掘出土的陶片和过去人们生产生活遗留东西的特征来判断,这处遗址所处的时代是龙山时期。”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副研究员曹艳朋说。龙山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逐步向文明时代过度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等地。河南淮阳“时庄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张广起摄 ...
为了解赤牛城遗址的保存状况、文化内涵,为建设城市公园打好基础,2019年10月,受梁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成考古工作队,启动赤牛城遗址考古工作。赤牛城遗址全景 赤牛城,亦称“牛头寨”,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牛头村1组。赤牛山是坐落在梁平县城西部的一座山岗,因“山赤而牛形”(【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得名。史书记载“赤牛城有石刻,淳祐二年(1242年)上元落成,周三百六十步, ...
迎水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大桥村大桥集,紧邻润河的支流沿岸。遗址为平面近圆形的台墩,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为配合305省道拓宽工程的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阜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8年3月至7月,对被工程占压的遗址西侧部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并结合遗址现场实际情况,拟定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布设5×10米探方8个,实际发掘面积约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明印记。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二十四节气在数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和洛阳有着极深的渊源。 周公“土圭(guī)测景”、河图洛书、洛阳各地独特的民俗民风……它们和大家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有 ...
早期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历史是五千年吗?中国的历史,究竟该从哪里算起?为什么说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为什么说殷墟是中国信史的开端?考古人是干什么的?考古人会怎么看历史?早期王都又是什么样子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新材料的利用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引入,中国历史学开始提速变道,与传统史学相比,在方法和视野上都有了重大改变,获得了若干新结论。如何把专业研究圈子里的新方法、新结论向公众传 ...
今年春夏,奉贤博物馆新馆开馆展“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吸引了17万观众到馆参观。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20件雍正从政时期的物品,展览虽已结束,但奉贤博物馆日前专门推出了《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展》大型画册,对于缘何选择雍正文物作为奉贤博物馆新馆的开馆展,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这源于奉贤海塘的修筑与奉贤置县都与雍正有关。据悉,奉贤博物馆12月17日还将展出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 ...
自古以来,中国与意大利就通过陆上与海上丝路相连相通,并留下了相关的历史记录——文明互鉴的交往成果,在历史上留下了长长的人文印记。11月26日,“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在四川省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了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精美的陶制品和彩绘壁画,反映了帕埃斯图姆从公元前6世纪到3世纪之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西方各个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呈现了2000多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 ...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本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主办,通过展出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讲述地中海岸亚平宁半岛上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关于文化交流、移民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同时期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展览同时呈现 ...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拥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3万多年的人居史。根据对桂林史前文化遗址的调查,桂林市辖行政区一共发现史前遗址169处,成为全国在中心城区发现史前文化遗址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今年10月,桂林又有两处史前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位于临桂区的大岩遗址和位于雁山区的父子岩遗址。近日,通过走访了这两项史前遗址的 ...
25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和政要齐聚教科文组织,对遗产紧急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该基金由教科文组织设立,旨在保护因冲突、内乱以及自然和人为灾害而处境危急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Ernesto Ottone R.)说:“遗产紧急基金的设立反映了教科文组织和我们会员国的一个重大关切。紧急情况发生后,当务之急是为受影响的社区和它们的遗产迅速提供帮助,而该基金使我们能够在几天之内便及时 ...
根据英国《独立报》消息,非营利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20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其中收录了著名古迹以及受政治动荡影响的景点。大多数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自然灾害、暴力冲突和无人保护的影响下,面临巨大威胁。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从史前遗址到标志性古迹,世界上很多文化遗产都面临消失的风险。在秘鲁,库斯科的新机场威胁着马丘比丘的保护。在得克萨斯州,一项重建计划,使得非 ...
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11月25日在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为向中国移交两件珍贵流失文物举行交接仪式。这是土耳其首次向中国移交土耳其境内的中国文物,是中土两国政府在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框架下,首次成功开展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务实合作,更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继续扩大人文交流的最新成果。 这两件文物多年前由某国公民从中国香港购得,此后她一直生活在土耳其度假胜地穆拉省费特希耶县,并将文物也带到了该地。 ...
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长江中游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6日建成试运营。 湖北省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现场会26日在荆门屈家岭举办,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试运营。 屈家岭遗址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 ...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正式启幕。来自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首次亮相成都,以彩绘形式展现意大利“希腊化”时代历史,呈现2000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平。图为展览现场。 岳依桐 摄图为展览现场。 岳依桐 摄 据悉,此次展览以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中海古城——帕埃斯图姆的地下考古发掘成果为切入点,面向公众展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瑰丽切面。该展览也是四川博 ...
11月25日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斯木镇俄米村境内发现疑似距今10余万年的打制石器——手斧。发现的疑似手斧。图片来自炉霍融媒体中心 据了解,炉霍地处鲜水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宜居之地。在炉霍境内已先后发现距今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遗址,以及贯穿数千年连绵不绝的石棺墓葬群。调查发掘现场。图片来自炉霍融媒体中心 2019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川西高原进行旧石器 ...
古代的佛画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日本法隆寺壁画中粉本的使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敦煌壁画等也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可见在佛教美术的世界里粉本的临摹并不一定意味着省力化。本文的研究聚焦西域壁画,思考新疆库车的克孜尔石窟里存在的粉本的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意义。古代的佛画中使用了很多的粉本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里所说的粉本指的是使 ...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11月25日,德国德累斯顿市警方发布消息称,位于德累斯顿老城区的绿穹珍宝馆发生盗窃事件,失窃的文物与财宝或“价值高达十亿欧元”,德国警方称这或是二战后德国史上最大的盗窃案。德国警方称,小偷闯入了皇家宫殿内历史悠久的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并盗走了价值高达10亿欧元的物品。据报道,小偷在周一凌晨点火导致电源故障和安全警报器故障,之后,绿穹珍宝馆被盗了数百件文物。德国警方称这 ...
一、前言 保靖酉水明珠工程路网建设项目位于保靖县迁陵镇,线路连接保靖县老城区和钟灵山工业园区,是保靖县现代化城市扩容的核心发展轴,对区内道路规划布局起重要决定作用。扩容新区是今后保靖县城最重要的发展方向,项目建成后区内将建成沿酉水的旅游片区,有利于四方城遗址的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该建设项目中的洞庭路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有关,线路K1+220-K2+087.64位于四方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长度867. ...
近日,第四纪科学期刊(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对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指标首次揭示了遗址不同文化层位的形成过程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 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 ...
东山魁夷(1908-1999)是一位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风景画家,1971年他应唐招提寺之请为御影堂内的壁龛、拉门绘制了《山云》和《涛声》两幅作品。1976年东山魁夷作为日本文化界代表团的一员访问了中国,之后又连续两次来到中国实地写生,完成了《扬州熏风》、《桂林月宵》、《黄山晓云》的创作。澎湃新闻获悉,今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12月17日,上海博物馆将举办“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展 ...
11月21日,展览《特洛伊:神话与现实》在大英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300件与特洛伊城相关的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年代跨越3000年,深入探讨特洛伊神话对西方艺术与文学史的影响。其中,英雄阿喀琉斯是特洛伊传说,也是此次特展的主角之一。阿喀琉斯到底是谁?他在特洛伊之战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大英博物馆公众号以此讲述了这位半人半神英雄的故事,从阿喀琉斯出生,到他为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悲痛万分,再到其复仇……阿喀琉斯的父亲 ...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从《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的首发,到前不久国家博物馆的甲骨文专题文化展,再到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展开,使得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文字持续成为文化焦点。澎湃新闻获悉,11月20日在上海中国书法院新虹艺术馆正式对外展出的“壮哉中华——长三角甲骨文书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研讨会”是上海又一次聚焦甲骨文书法。此次展览汇集了长三角地区的书法篆刻 ...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镜历史悠久,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铜镜。从1959 年大同市博物馆建馆以来的 60 年中,通过发掘、收集、民间征集等多种途径,馆藏铜镜已多达 300 余面,时代跨越从战国到明清时期。《镜月澄华——大同市博物馆藏铜镜展》选取大同市博物馆藏历代铜镜一百五十余枚,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展示了不同阶段铜镜的形制、纹饰特点及文化特征。通过对大同地区古代铜镜的整理,以期反映各个时期铜镜的形制特征及其 ...
2019年是拿破仑诞辰250周年纪念日,一系列纪念活动曾在法国国内展开,两年前国外媒体曾报道拿破仑皇冠上的一枚金叶因被中国买家拍下而传闻极久。澎湃新闻获悉,这一拿破仑加冕时佩戴的王冠上的一片月桂金叶12月22日将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觉醒: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首展中公开展出。此次展览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为起点,覆盖4个世纪、20个国家的近200件西方罕见珍宝,有百余件展品为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頫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頫《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頫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頫在元朝要 ...
沉船中的书籍(图源:消息报) 海外网9月27日电俄罗斯地理协会水下调查中心的考古学家们,在一艘于300年前沉于芬兰湾的船中,发现了一本保存完好的巨著。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置于水下3个世纪仍然保存完整的书籍。 据俄罗斯媒体《消息报》9月26日报道,1724年,德国船舶“大天使拉法伊尔”号携带大量走私货物在芬兰湾与浮冰相撞后沉船。事故发生后,当地居民虽然对船上的大量物品进行了打捞,但仍有不少小件物品沉入了海底。 ...
当日,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来自考古科研机构、文博单位、高校等50余家单位的百余名嘉宾参与论坛活动。“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公众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识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11月7日,嘉宾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洞穴遗址参观。11月7日,论坛开幕式在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11月7日,考古专家(右一 ...
当北国的银杏树早已裹上金缕衣时,位于桂林的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是绿荫环绕,丹桂飘香。山水盛景掩映下,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于7日-8日在桂林举办。 本次论坛设立了“中国考古新发现及其保护利用”“城市考古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考古遗址博物馆(公园)与公众考古”等主题,论坛汇聚了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也吸引了当地大学生及普通市民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彭小军和团队多年求索, ...
近日,“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在江苏省张家港博物馆开展。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孕育了华夏5000年文明史,一头挑起远古神话中的“昆仑墟”,一头连接融通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青藏彩陶、巴蜀青铜、楚国漆器、景德镇瓷器……这些长江岸边星罗棋布的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开放创新精神。 长江最显性的特点是开放。它是陆海联动的大通道,它张开双臂,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险 ...
11月15日,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浙博武林馆区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共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蔡晓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 ...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孕育于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之中的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独立成体系的一朵奇葩。铜镜虽小,但它所映照的不仅是人们的容貌,还有千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岁月的记录,记载着文化、美术、科学、人文、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等内容。 关于我国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古人将铜镜的起源归于轩辕氏。神话传说已不可考,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是位于甘肃、青海一带的齐家文化时期的铜 ...
无论是东晋高僧法显,还是南下西洋的郑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都是他们旅途的重要节点,而近年此地的考古发掘中,中国各个年代的瓷器也屡屡出土。12月20日,斯里兰卡曼泰遗址,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考古队伍与当地考古队员正在开展发掘前期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曼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11、12世纪是否为中国陶瓷外销的低谷期?带着这些历史谜团,中方考古队员将针对港口遗址出土 ...
万里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认为是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分界线。现在,专家学者为我们揭示了长城历史的另一面——长城地带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台。嘉峪关日落。 在岷江上游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叶茂林提出,综合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长城地带在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历史意 ...
2000年前成都先民如何冶铁?11月16日,成都考古人员在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进行了原汁原味的“昨日重现”。这是同日揭幕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深入研究临邛汉代冶铁技术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古蜀文明传承保护工程”的研究水平。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爱媛大学亚洲古代产业考古学研究中心、邛崃 ...
11月17日,朔州市朔城区文物局披露:朔州市文物工作站在该区窑子头乡后寨村西(恢河西岸)的朔州市殡仪馆馆址进行地下文物勘探时,发现该地域地下埋藏着215座古代墓葬,年代初步确定为战国至辽金时期,时间跨度1500多年。目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正在对该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 该墓群占地125亩,北距朔州老城7公里,南距新城遗址(梵王寺)10公里。四周已经被铁丝网围起,有安保人员在四周巡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 ...
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博物馆获悉,目前该县宋代道源塔基遗址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近三个月来,多件宋朝文物从发掘现场出土。发掘现场。图片来自平阳县博物馆 道源塔遗址位于平阳县萧江镇桃源村,2019年7月18日,桃源村当地村民在资福寺前平整土地时发现塔砖,平阳县博物馆在接到群众反映后,随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现场出土较多青砖,皆印有“道源塔磚”或“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字样,确认为一处古代塔基遗址。 由于遗址 ...
20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历时14年的考古发掘中,位于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塬遗址,目前已发掘的70余座墓葬出土大量珍贵的文物和上千具殉牲,设计考究、工艺复杂的大量随葬车辆装饰繁复引人。图为马家塬墓地地貌。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发掘显示,这是一处与西戎部落首领有关的高等级贵族墓地。经持续考古发现充分体现出战国晚期西戎文化的独特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