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与黄河两岸的粟特人(张庆捷)
主讲人简介:张庆捷先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专家。多年从事汉唐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主持或参加过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出版《北魏史》《太原隋虞弘墓》《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等多部著作,且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荣誉。//丝绸之路
主讲人简介:张庆捷先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专家。多年从事汉唐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主持或参加过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出版《北魏史》《太原隋虞弘墓》《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等多部著作,且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荣誉。//丝绸之路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长门赋》中的名句,传说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不甘心被废,花费千金请司马相如所做,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2019年,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港务区三义庄和谢二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发掘区处于新寺遗址范围内,本次考古发掘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收获,发现了两处
唐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 因电视剧《大明宫词》被熟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2019-12-17 10:18:09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通讯员 李明 赵占锐) 2019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咸阳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一个出了县城就无人知晓的小村庄,却因2018年的一次考古发现名声大噪——这里曾是芮国晚期的国都。 芮国,一个鲜为人知的小诸侯国,也因为考古发现,揭开了尘封3000年的历史面纱。 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3月1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在“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中,您可以看到一个小诸侯国的历史风貌,聆听那段历史足音。 1.小国之光 芮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 ...
12月12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将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澎湃新闻获悉,这是继2017年在上海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齐壁画之后,北朝墓葬壁画的巅峰之作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据悉,此次展览分为“娄睿墓壁画:鞍马骑游图现惊世华彩”“九原岗墓壁画:多元异彩,北朝时代缩影”“水泉梁墓壁画:古韵新彩,还原地下世界”三大部分,娄睿墓壁画填补了中国艺术史北朝绘画的空白,九原岗墓壁画 ...
西安钟鼓楼夜景 微博@西安发布 资料图新华社西安12月7日消息,记者7日从西安钟鼓楼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西安钟鼓楼将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为吸取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等文化遗存遭遇火灾导致严重损害的教训,考虑到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的影响,西安将对钟鼓楼进行安全大检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
2020年是日本最古老的正史《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出云大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澎湃新闻获悉,展览“《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特别展:出云和大和”将于2020年1月15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展览将相关重要文物汇聚一堂,呈现古代日本神话与特点,包括出云大社的盔甲、装饰神社的画作以及从该地区挖出的巨大的石柱。此外,展览将展出从加茂岩仓遗址中挖掘出的30件珍宝,共189件。 这也是20年来首次在东京展出如此众多的作 ...
澎湃新闻获悉,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与之前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同主题专题展览相比,此次展览不仅在内容上增加近200件展品和辅助说明,在展陈上还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观者可清晰地看到展品细节。展品内容上,除了大量增加藏传佛造像,还增加了“中国主要石窟寺示意图”和部分展品说明,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中国古代佛造像”展分 ...
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资料称,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目前,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薄太后陵”大门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 ...
展览内容策划,上博展览部金靖之导览,介绍东山魁夷隔扇画和《东征传绘卷》。(01:52)“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将于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日本重要文化财)等5组该寺珍藏的与鉴真相关的珍贵文物,尤其引人瞩目的则是日本名画家东山魁夷受托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幅巨型隔扇画。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澎湃新闻今天到上博展厅先睹为 ...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今天(12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将展出300余件文物展品。展品中绝大部分来自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考古发现,兼有少量来自陕西韩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出土文物,是两个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首次以最全阵容集中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该展为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反映中国当今最新重大考古发现成果的展览力作。铜簋,陕西刘家洼出土据悉,本次展览共有文物展品300余件,除了少量 ...
继2017年在上博举办“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朝壁画之后,澎湃新闻获悉,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3月12日,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正式对外展出,其看家北朝壁画尽皆亮相,包括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等,首次将北朝墓葬壁画最高水平作品大规模展出,使今人得以一窥1500年前的北朝绘画艺术。展出面积共计210余平方米,其中超过半数的壁画是修复后首次亮相。朔州水泉 ...
明清两代琴学兴盛,紫禁城中同样弦歌不辍。澎湃新闻获悉,为了迎接故宫六百年大寿,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陆续推出许多重头戏展览,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方面面,展现六百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这一系列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底。其中,故宫藏古琴展近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钟粹宫”正式开展,以馆藏唐、宋、元、明、清时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陈 ...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工具之统称,也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实际载体与工具。2019年12月12日至15日,首届“文化传家笔墨文化周”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华严书院举办,其中,让人尤其惊艳的则是一套《明墨集萃》仿古套墨。澎湃新闻获悉,该活动以“文房四宝品鉴展”为主题,邀请到当代笔、墨、纸、砚的代表性制作名家与传承人汇聚上海,不仅将各位传承人精心制作的代表作品陈列 ...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4日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揭晓了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白简恩被授予该殊荣;西汉海昏侯墓等10项考古发掘被评为“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还颁发了9项“考古研究成果奖”。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 ...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消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多伦县境内发现一处千年前的辽代大型宫殿遗址。这座古代宫殿遗址建于高大的夯土台上,总平面呈“凸”字形。主建筑西北部有抱厦,即原建筑上接建的房子。宫殿建筑用黏土夯筑墙体,内抹白灰,墙体厚度1米。建筑内地面由方砖铺就,大部分已无存。宫殿的登临踏道以青砖错缝平铺而成。建筑两侧有散水设施,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 ...
“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首次走出日本,其中东山魁夷隔扇画历时12年绘制完成,同样如同鉴真东征,东山魁夷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献给鉴真和尚。”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长老西山明彦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开幕现场说。备受期待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展览收官之作“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今天终于揭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以鉴 ...
《山海经》神兽图、北朝狩猎图以及一整个墓葬搬进展厅,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系统地再现了一个1500年前的地下世界。观众参观壁画展。 胡健 摄 此次展览选取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的壁画精品,是山西博物院院藏北朝壁画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呈现了北朝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真实的社会面貌。“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胡健 摄 展览共 ...
“秦汉栎阳城是一座改革之城。”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阎良区新兴街道办新牛村秦汉栎阳城3号城遗址考古发掘工地举行的考古公开课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栎阳城遗址考古队队长刘瑞谈及秦汉栎阳城遗址历史地位时如是说。 当日,作为秦汉栎阳城遗址首个以考古公开课方式进行的活动,除吸引了众多文化工作者和当地社团、旅行社的代表参与外,还迎来了当地20名老师和200余名学生一起,共同聆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 ...
12月7日至8日,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召开。 浙江省内各考古机构推荐了19个考古发掘项目进行现场汇报,接受专家点评,并最终确定10个考古发掘项目为“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项目。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 宁波奉化何家遗址考古发掘 温州市藤桥镇屿儿山遗址考古发掘 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考古发掘 宁波城区西门口汉唐遗址考古发掘 杭州市临安区潘山吴越国建筑 ...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支撑点之一,自2018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2019年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田野调查钻探、发掘和室内整理。图一 七星墩遗址周边地形地貌(西南——东北向拍摄)图二 七星墩遗址范围及历年发掘位置图 一、调查与钻探 今年的考古调查钻探工作分两个时段,4月份对七星墩遗址本体进行补充钻探,又对东部的瓦 ...
从兰州大学得到证实,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多家境内外科研院所参与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该研究也是本次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项旧石器考古研究成果,也是唯一的一项来自中国的考古发现。图为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 ...
考古是连接历史与今天的纽带,青岛琅琊台遗址的考古发掘便如小心翼翼地翻开本珍贵泛黄的古籍一般,每出土一件文物,或者一处遗迹,都在将真正的琅琊记载与今日的琅琊台联系起来,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迷案也有望由此揭晓。 12月5日,在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吕凯说,大台台顶发掘区近日刚刚发掘出精致的石砌地漏,这在国内考古中是罕见的,也进一步印证:在琅琊山顶极有可能曾经有 ...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12月6日举行“考古开放日”活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10余件宋代文物集体亮相。本次发掘是三苏祠文物保护范围内最大规模考古发掘。“考古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参与。 刘忠俊 摄空中俯瞰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刘忠俊 摄 据了解,三苏祠式苏轩遗址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街,因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库房改造项目建设施工,经前期勘探发现宋至明清时期文物遗存,需 ...
闻名中外的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葬再获考古重大发现,考古部门在该墓葬附近的黄土坑遗址上清理出辽代大型宫殿基址一座,对中国北方辽、金、元三代夏宫制度的研究将有重大意义。 位于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的辽代贵妃墓葬,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合称“南北双骄”。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研究员介绍,辽代贵妃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 ...
为配合湖北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在胡家草场墓地发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简牍等共计111件(套)珍贵文物。根据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和竹简“岁纪”记录,初步判断12号墓属西汉早期,不早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简牍编号共4642个,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内容分为岁纪、历日、法律文献、日书、医方、簿籍、遣册等7类。2019年5月6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 ...
宜阳韩都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宜阳故城位于宜阳县城关镇。城南为锦屏山,城北为洛河。现仅存挹秀门(即南门)、通贤门(小南门)和凝瑞门(西侧偏门)等三座城门和南门西侧的一段土城墙。挹秀门仅存下半部,上部已经后世改建。通贤门保存较完好,由单拱青砖筑成,面阔12.9米,拱门宽3.2米,进深10.4米,南有护城河。凝瑞门破坏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日透露,该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获重大发现,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12月5日,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代表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宋新潮指出,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工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文物部门“朋友圈”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文物工作高度关注,“放管服”改革对文物工作提出新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管理基础更加坚 ...
洛阳市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办公室讯(供稿:曹琥 刘秋杰)11月28日上午,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点工作座谈会在文物局八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小梅同志主持,参会单位有局机关大遗址保护办公室、局属大遗址保护管理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点管理机构和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文物部门。 会上崔小梅同志首先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关于河南省2020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的批复。随后讲解了近 ...
成立于2017年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是中国高校首家专业文物修复学院,近日,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发起并主持的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再次开课,并组织学员到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古代佛像的考察与游学。考察所经之地是中国北朝北魏至北齐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佛教造像多为近2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皆精美无比,或清隽,或古拙,或沉静,各具风格,并有着内在的关联 ...
澎湃新闻获悉,比利时根特博物馆(MSK)2020年2月1日将举办“凡·艾克:光学革命” 展,以纪念这位早于1390年出生的佛兰德画家。这将是有史以来关于扬·凡·艾克(Jan van Eyck)规模最大的展览,展览作品借展自世界各地的60家艺术机构。其中,《根特祭坛画》将“走出”圣巴蒙教堂,在展览中心位置展出,这也许是这组祭坛画最后一次离开教堂。而英国国家美术馆将特别出借扬·凡·艾克的一幅肖像画作品,这件名为《男子肖像》被认为 ...
湖州凡石桥遗址,位于湖州南浔区银子桥村,是近年来浙江省发现的一处年代特征鲜明、出土遗物丰富的宋元时期遗址。12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即将举办的“最忆是江南——湖州凡石桥宋元遗址出土文物展”,即汇集了该遗址出土的二百余件文物。澎湃新闻新闻获悉,此次展览分为“湖山清远”“竞相生辉”两大单元,以期通过这一件件出土遗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元时期繁荣富饶的江南,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银扣碗“ ...
从湖南岳阳平江福寿山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整个发掘区的中部目前已揭露出宋元、明两个阶段的福寿寺基址,出土了不少湖南本地生产的青白瓷和来自景德镇民窑的青花瓷。寺庙明代台基上的雕花和太平缸。 邓霞 摄 大湖坪遗址位于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范围内。2015年8月至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程所涉及范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勘探,发现了石挡墙、神像、柱础、舂臼、房屋、储水石槽等不同类型的遗迹和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透露,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发现石铠甲制作遗存,一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石铠甲完全一致。发掘现场。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1998年秦始皇陵发现石铠甲陪葬坑,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和兜鍪。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园北部约4.5公里处的新丰镇长条村,发现了一眼秦代废弃水井,首次明确了石铠甲的生产地。2019年7月,在距离秦始皇陵园约40公里的秦咸阳城遗址核 ...
燕山,位于我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绵延起伏数百公里,横亘东西。3000多年前,因燕山得名叱咤风云、威震海内的“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即崛起于此。燕国最初定都于北京西南的小平原,后迁都于燕山以南,以巍峨太行为屏障,以易水为润泽之地,这就是雄踞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 乍暖还寒的春日,驻足易水边,西望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眼前曾经辉煌的国都早已不在,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经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环境变迁与史前文化演进的关系、现代人行为复杂化的全面反映等等,这些重要收获系统展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这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
近期,展览“特洛伊:神话与现实”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呈现300件与特洛伊城相关的历史文物与艺术作品,年代跨越3000年,探讨特洛伊神话对西方艺术与文学史的影响。在《卫报》评论员劳拉·卡明(Laura Cumming)看来,展厅就像是考古现场,帕里斯、海伦、奥德修斯和阿喀琉斯等传奇人物都各自演绎着特洛伊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有着多种变化形式。特洛伊城(Troy)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是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西北部的一座重要城 ...
近期,考古专家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时庄村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遗存罕见,被考古界命名为“时庄遗址”。 “从发掘出土的陶片和过去人们生产生活遗留东西的特征来判断,这处遗址所处的时代是龙山时期。”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副研究员曹艳朋说。龙山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逐步向文明时代过度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等地。河南淮阳“时庄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张广起摄 ...
为了解赤牛城遗址的保存状况、文化内涵,为建设城市公园打好基础,2019年10月,受梁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成考古工作队,启动赤牛城遗址考古工作。赤牛城遗址全景 赤牛城,亦称“牛头寨”,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牛头村1组。赤牛山是坐落在梁平县城西部的一座山岗,因“山赤而牛形”(【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得名。史书记载“赤牛城有石刻,淳祐二年(1242年)上元落成,周三百六十步, ...
迎水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大桥村大桥集,紧邻润河的支流沿岸。遗址为平面近圆形的台墩,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为配合305省道拓宽工程的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阜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8年3月至7月,对被工程占压的遗址西侧部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并结合遗址现场实际情况,拟定发掘面积为400平方米,布设5×10米探方8个,实际发掘面积约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明印记。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二十四节气在数千年来指导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和洛阳有着极深的渊源。 周公“土圭(guī)测景”、河图洛书、洛阳各地独特的民俗民风……它们和大家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有 ...
早期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中国的历史是五千年吗?中国的历史,究竟该从哪里算起?为什么说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为什么说殷墟是中国信史的开端?考古人是干什么的?考古人会怎么看历史?早期王都又是什么样子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新材料的利用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引入,中国历史学开始提速变道,与传统史学相比,在方法和视野上都有了重大改变,获得了若干新结论。如何把专业研究圈子里的新方法、新结论向公众传 ...
今年春夏,奉贤博物馆新馆开馆展“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引起不小的反响,并吸引了17万观众到馆参观。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20件雍正从政时期的物品,展览虽已结束,但奉贤博物馆日前专门推出了《和硕清雅:雍正故宫文物展》大型画册,对于缘何选择雍正文物作为奉贤博物馆新馆的开馆展,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这源于奉贤海塘的修筑与奉贤置县都与雍正有关。据悉,奉贤博物馆12月17日还将展出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 ...
自古以来,中国与意大利就通过陆上与海上丝路相连相通,并留下了相关的历史记录——文明互鉴的交往成果,在历史上留下了长长的人文印记。11月26日,“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在四川省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了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文物,绝大部分是精美的陶制品和彩绘壁画,反映了帕埃斯图姆从公元前6世纪到3世纪之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西方各个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呈现了2000多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 ...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本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主办,通过展出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讲述地中海岸亚平宁半岛上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关于文化交流、移民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同时期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展览同时呈现 ...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拥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3万多年的人居史。根据对桂林史前文化遗址的调查,桂林市辖行政区一共发现史前遗址169处,成为全国在中心城区发现史前文化遗址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今年10月,桂林又有两处史前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位于临桂区的大岩遗址和位于雁山区的父子岩遗址。近日,通过走访了这两项史前遗址的 ...
25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和政要齐聚教科文组织,对遗产紧急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该基金由教科文组织设立,旨在保护因冲突、内乱以及自然和人为灾害而处境危急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Ernesto Ottone R.)说:“遗产紧急基金的设立反映了教科文组织和我们会员国的一个重大关切。紧急情况发生后,当务之急是为受影响的社区和它们的遗产迅速提供帮助,而该基金使我们能够在几天之内便及时 ...
根据英国《独立报》消息,非营利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20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其中收录了著名古迹以及受政治动荡影响的景点。大多数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自然灾害、暴力冲突和无人保护的影响下,面临巨大威胁。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从史前遗址到标志性古迹,世界上很多文化遗产都面临消失的风险。在秘鲁,库斯科的新机场威胁着马丘比丘的保护。在得克萨斯州,一项重建计划,使得非 ...
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11月25日在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为向中国移交两件珍贵流失文物举行交接仪式。这是土耳其首次向中国移交土耳其境内的中国文物,是中土两国政府在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框架下,首次成功开展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务实合作,更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继续扩大人文交流的最新成果。 这两件文物多年前由某国公民从中国香港购得,此后她一直生活在土耳其度假胜地穆拉省费特希耶县,并将文物也带到了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