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中美学者将对盘龙城遗址开展联合考古

  “盘龙城遗址联合考古项目”19日在地处武汉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嘴遗址考古发掘地启动。未来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将对盘龙城遗址开展联合考古,深入了解盘龙城遗址的功能与性质。  中美联合考古队由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组成。联合考古期间,中美学者将重点研究盘龙城遗址聚落形态和布局、手工业生产、自然环境变迁、区域聚落形态分布与互动等课题。  ...

• 四川李家坪遗址发掘获重要发现

  李家坪遗址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五组,小地名李家坪。遗址地处城河东岸的山前缓坡地带,西部断崖下为城河,高出河面近百米。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期,面积约4500平方米。2018年3月至6月,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遗物,为研究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发掘 ...

• 重庆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临江二队炼锌遗址位于重庆市忠县洋渡镇沿江四社,地处长江右岸的二级台地,北濒长江、东临水扬溪、南依缓坡,西距洋渡镇约3公里。该遗址于2008年文物普查发现,2012年调查初步确认为一处炼锌遗址。2013年、2017年作为三峡消落区考古项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先后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揭露明代炼锌冶炼场12个,清理包括18座冶炼炉在内的炼锌遗迹200余处,出土以冶炼罐、冷凝窝为主的各类遗物近千 ...

•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取得重要新收获

  发现墓葬和车马坑,首次在墓葬以外遗存内发现置翣现象  石家墓群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早胜原上,现隶属于宁县早胜镇西头村。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石家墓群南部东侧、西侧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1座,另外在墓葬发掘区发现窑址1座,取得重要收获。  墓葬 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墓,开口于②层—垫土层下,打破③层—垆土层及生土。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有葬具者为一 ...

• 山西晋中发现金代砖雕壁画墓

  为配合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5月在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龙白村抢救性发掘了13座墓葬,其中4座墓葬为金元时期,其余为明清时期土洞墓。这里重点介绍金元时期墓葬。  M7为仿木构砖雕壁画单室墓,南北向,350°,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保存完好。墓道为土坑竖穴式,平面呈窄长条形,直壁、平底,长2.1米、宽0.7米、深2.8米,东西两壁南端各有4 ...

• 浙江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古墓群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2018年5月至9月,为配合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对瓯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其中,汉六朝墓59座,另有唐、宋墓各1座、明清墓7座,出土陶瓷器、铜器等各类器物200多件,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次发掘的古墓群,汉六朝墓葬占绝大多数,其分布有明显特点,除少数散布于西、北面山坡外,多数墓葬选址于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现就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获“薪火相传——终身成就奖”

2018年10月19日下午,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颁奖典礼在甘肃天水隆重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获“终身成就奖”,继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先生、罗哲文先生后第三位获得该奖项。樊锦诗先生谈到获得该奖项时表示,“敦煌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无与伦比的突出的世界价值和地位,由于党和国家、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敦煌莫高窟的管理机构,敦煌研 ...

• 2018年度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澳门顺利举行

2018年10月8日至19日,“2018年度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世界遗产地——澳门历史城区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澳门旅游学院协办。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周,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两部分,共招收了10名国际学员、10名内地学员、3名澳门学员。培训班邀请了IC ...

• “如是敦煌”参与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品牌授权展

2018年10月,由中国品牌授权联盟独家支持、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第12届CLE中国授权展(China Licensing Expo)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出。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授权行业影响力最强、被授权专业观众覆盖面最广的专业授权贸易展会。本届中国授权展展会面积达35,000平米,同比扩大52%,展会规模再次刷新。304家企业展示国内外热门授权IP达1285项,覆盖娱乐、艺术、时尚、企业品牌、体育、博物馆等全品类授权领域,其中国际品牌 ...

• 敦煌意象—陈燮君、陈颖油画展

2018年10月17日,敦煌意象--陈燮君、陈颖油画展在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隆重开幕。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展览写序,并出席开幕式。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敦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赵抗卫,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青年艺术家陈颖,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同时莅临开幕式现场的嘉宾还有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办公室主任张胜根,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毅,上海艾登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莫忠 ...

• “2018年度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圆满结束

由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澳门旅游学院协办的“2018年度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今天(10月19日)圆满结束并举行结业仪式。

• 含光门遗址“诞生”国家发明专利

  专家查看含光门遗址上的裂缝。  (记者 杨力 摄)  本报讯(记者陈黎)土遗址保护是全球性难题,裂缝是土遗址一种常见病害,需要定期检测。可千年风霜下土遗址凹凸不平,如何准确检测计算出细微裂缝大小?西安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与西北大学联合申请的“一种基于HVS与引导滤波器的土遗址裂缝检测方法”,近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这项专利最大的特点,就是准确检测计算出弯曲细小裂痕,让它们无 ...

• 广西宋代翻砂铸钱遗址确认

  从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博物馆等机构获悉,广西梧州元丰钱监遗址被确认为目前所知中国唯一经过系统考古发掘,且地点、年代明确,保存完好的宋代翻砂铸钱遗址。  研究专家认为,翻砂工艺的发明是我国传统铸造业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对世界工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元丰钱监遗址的发掘与保护价值重大。  钱监是古代政府设置的铸币机构。元丰钱监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为北宋时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产量居全国第九位。文物部 ...

• 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甘肃遇村遗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今年开始对石家墓地一公里以外的遇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遗迹及出土文物分析,考古人员认为,遗址年代大体延续时间为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晚期。  据介绍,遇村遗址已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清理灰坑51处,墓葬10座,窑址1座,马坑1座。出土文物丰富,有陶器、玉器、骨器、石器、铜器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安说,遗址调查时发现较多春秋时期遗物,有陶罐、陶鬲等,与石家墓地 ...

• 医巫闾山辽代帝陵考古取得重要收获——辽宁北镇新立辽代建筑遗址发现辽乾陵陵前祭殿和乾陵玄宫

  据《辽史》等文献记载,辽代有两座帝陵(显陵和乾陵)修建于医巫闾山,但具体位置不详。辽末金初,医巫闾山辽陵遭到金兵大规模毁掘,此后湮没于深山野林之间,逐渐成为历史之迷。为了探寻和全面了解医巫闾山辽代显、乾二陵的位置、范围、布局、形制和保存状况,推动两陵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2015~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医巫闾山辽代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镇新立辽代建筑遗址进行了主动考古发掘。  发掘收获 ...

• 金沙江流域又一新石器时代遗存——武定以鸡嘎遗址

  以鸡嘎遗址位于武定县己衣镇新民村委会以鸡嘎(以进干)村东侧约500米处,金沙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属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范围内。2018年1月至7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我所主持,楚雄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参与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本次工作是对遗址的全部范围进行发掘,面积共5000平方米。采用探方发掘法,使用考古测量仪设立永久基点,并根据基点布设正南 ...

• 中肯联合考古项目获重要发现 为智人走出非洲增加重要证据

  正在肯尼亚裂谷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发掘的中肯联合考古队10日发表阶段性成果,为智人走出非洲再添重要证据。  该联合考古队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于9月18日抵达肯尼亚裂谷地区的吉门基石遗址(Kimengich Site),开始连续第二年度中肯旧石器联合考古项目。  经过近三周的考古调查,在巴林戈地区新发现旧石器地点9处,石制品500余件,其中7处以细石核、细石叶、端 ...

• 薪火永传 续写陕西考古事业新篇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60周年纪念

薪火永传 续写陕西考古事业新篇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60 周年纪念发布时间:2018-10-12陕西,周秦文明之中枢,汉唐盛世之核心,依托这一历史文化丰厚的沃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于195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挂牌成立,从此拉开了陕西考古事业大发展的序幕。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之一,60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学 ...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公布

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管理及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总结。截至2018年8月,国家文物局已评定公布20个省(区、市)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达61万公顷;另有24个省(区、市)67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报告明确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及基本定位、肯定以往成绩、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未来的发展指明方

• 2018年“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

2018年10月8日至19日,由国家文物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8年“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

• 长假里,这些新开博物馆你都去过了么?

钱成熙2018-10-04 09:07来源:澎湃新闻字号长假还剩一多半,如果不想去已经挤爆的景点体验摩肩接踵的滋味,不妨去这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新开博物馆吧,许多国宝级文物都在此第一次与大众见面。十一,临汾博物馆新馆刚刚开放。新馆毗邻汾河,整体设计理念源于襄汾陶寺文化遗址的古观象台,象征了此地的悠久历史。临汾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禹贡》中所说的平阳,便是如今的临汾。50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了陶寺遗址,它是迄今为 ...

• 韩国7座古刹被列世界文化遗产 现共13处世界遗产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联社30日报道,韩国申报的7座寺庙当天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7座寺院分别为梁山通度寺、荣州浮石寺、报恩法住寺、海南大兴寺、安东凤停寺、公州麻谷寺、顺天仙岩寺。据报道,此前,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将通度寺、浮石寺、法住寺和大兴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针对其余三座寺庙提出保留意见,理由为其未充分显示历史的重要性。 ...

• 做好"申遗"答卷 盐城备战冲刺明年世界遗产大会

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组织专家前来模拟评估;10月前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将对提名地进行现场评估……8月16日,盐城市召开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为即将迎来“模考”“大考”的申遗工作现场把脉,出谋支招。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盐城黄海湿地作为2019年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这标志着盐城申遗工作已上升至国家层面。”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说,“申遗是一道‘生态考题’,盐城要坚决扛起国家和时代赋予 ...

• 父辈的镰刀——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上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昆明9月24日电 题:父辈的镰刀——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上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记者  听到左邻右舍开割的消息不断传来,哈尼族汉子卢世雄也坐不住了。他去了一下自家的田块,看到稻穗饱满,已然成熟,便打定主意:开割。  秋高气爽,稻浪起伏。层层叠叠的梯田像金黄的色块,从山脚垒到云端,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画卷在山间铺开。进入九月,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的7万多亩稻子日渐成熟,从山脚到山顶,村民们也陆续开镰收 ...

• 《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颁布 10月1日起施行

今天上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市领导鄢萍、李春出席会议。会议强调,要传承弘扬海丝精神,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条例》宣传活动,营造海丝文化和海丝史迹保护的共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增强海丝史迹保护意识,落实保护职责,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好监督职能,汇聚史迹保护合力。据了解,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

• 考古画师 妙笔丹青穿越三千年

工作中的黄家全。荥经县高山庙西汉墓发掘报告彩绘图。三星堆发掘器物素描图。黄家全。黄家全展示青铜立人像。扫码上封面新闻看视频,与考古画师一起穿越时空。文博“英雄”传19月11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楼,黄家全从库房取出一件西汉的铜钫,捧着它穿过长长的走道,摆放在绘图台早已备好的米格纸上。台面上,摆放着各种绘图工具:曲线板、擦图板、比例规、卡尺,型号不一的铅笔,各种粗细和颜色的针管笔,油石、胶布…… ...

• 新疆鄯善县打造三大主题博物馆

近日,中国鄯善馕、哈密瓜、葡萄三大博物馆在新疆鄯善县库木塔格风景区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新疆的馕、哈密瓜、葡萄至此有了一个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和发展的平台。葱花馕、芝麻馕、瓜子馕、玫瑰花馕、窝窝馕……50余种馕,金皇后、贡品瓜等50余种哈密瓜以及无核白、马奶子、玫瑰香、木格纳、玻璃脆等50余种葡萄,如今被集体“请”进了博物馆,打破了新疆没有一家有关馕、哈密瓜、葡萄等主题文化的博物馆的空白。据了解,鄯善县是葡 ...

• “人与神--文物精华展”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展

展览现场。 安源 摄展览现场。 安源 摄中新网广汉9月26日电 (记者 安源)“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26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西南各族的文化交流、凝聚、传承与发展。据了解,此次展览由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以“人”与“神”为题眼,萃集蜀、笮、 ...

• “彩陶之乡”甘肃临洮文创产业扶贫:传承马家窑文化

9月26日,甘肃定西市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行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新闻发布会。 张婧 摄中新网兰州9月26日电 (张婧)26日,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妮表示,该县采取“校地合作”的方式,探索出“文创公益,精准扶贫”的模式和“文创+产业”、“文创+扶贫”的思路,延伸马家窑文化的产业链条。当日,定西市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行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节会以“世界马家窑、创意马家窑”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

• 陈星灿:冀“考古发现图片展”吸引港澳同胞关注中国考古

中新社香港9月26日电 (王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陈星灿26日参加“手铲释天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十年重要考古发现图片展”开幕式时表示,此次“考古发现图片展”为香港民众了解中国考古学提供了一个科学意义的视窗,并希望提升港澳同胞对中国考古发现的关注。据介绍,“考古发现图片展”由“引言”“万年追迹”“国家起源”“盛世寻踪”“港澳遗珠”“尾声”六个部分组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 ...

• 敦煌研究院荣获“亚洲质量创新奖”

9月26日,第三届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研讨会在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的浙江大学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敦煌研究院荣获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AQFDA)颁发的“亚洲质量创新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潍柴动力、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扬子江药业、台湾广运集团。本次大会由亚洲质量功能展开协会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质量,创新,大数据”,邀请了来自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 ...

• “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古乐重声音乐会”在莫高窟举行

9月25日晚,由腾讯、QQ音乐携手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古乐重声音乐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古乐重声”音乐会是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音乐会上,由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和QQ音乐合作的敦煌古乐器复原仿制项目成果,以充分还原的真实面貌,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通过现代科技仿制还原的方响、筚篥等6种古乐器以及其演奏音频亮相音乐会,箜篌奏响,五弦发声,敦煌壁画中的古老乐 ...

• “绝色敦煌之夜”演出发布会顺利举行

9月25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迎宾演出“绝色敦煌之夜”发布会在敦煌山庄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院长、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副主任楚艳,甘肃银行酒泉分行行长王效沛出席发布会。新华通讯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妇女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大公报、凤凰网、甘肃日报、甘肃电视 ...

• 古越绍兴:“文”融城市肌理 “城”续千年文脉

  改造中的阳明故居。张煜欢 摄  在鲁迅故里“研学游”中,学生们手捧闯关图。 张煜欢 摄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古城绍兴。千百年来,一叶乌篷船泛舟水道之上,留下诗章无数。历经岁月,汩汩桨声载着古越绍兴的千年文脉,正驶入崭新的时代。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越国儿女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越文化’,为华夏文明贡献了大禹文化、阳明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黄酒文 ...

• 300余名摄影家齐聚洛阳博物馆 用镜头记录河洛文明

  洛阳博物馆讯9月19日下午,来自日本、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0多个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300余名摄影家来到洛阳博物馆进行采风创作。洛阳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了河洛文明展、洛阳文物珍宝展、洛阳唐三彩馆。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大家通过讲解员生动有趣的讲解了解到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通过手中的镜头,把馆藏瑰宝永恒的记录下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来自瑞 ...

• 120件文物国博展“大唐风华”

本报记者 吴镝摄昨天,一场“大唐风华”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120件文物再现大唐盛世。其中,一件憨态可掬的彩绘黑人立俑,见证着自古中非的友好往来。极尽工巧的何家村窖藏和法门寺地宫珍宝,展现唐代时尚风俗的壁上丹青和勒铭存记的墓志,表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120件唐代文物精美绝伦,尽情展现着大唐的珍贵记忆。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韩休墓的高士图、武惠妃敬陵壁画,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苏谅妻马氏 ...

• “绿脸俑”亮相陕西历史博物馆

“绿脸俑”全貌本报讯 (赵建兰 驻陕西记者任学武)日前,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的“帝国强兵——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厅面向公众开放,其中,秦兵马俑中发现的唯一一尊跪射俑“绿脸俑”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赏。据了解,该“绿脸俑”1999年发现于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东北部的跪射俑军阵中,除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全部由矿物质的石绿颜料涂成绿色,极其 ...

• 养心殿开修 2020年重现“帝居”原貌

昨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前院长郑欣淼登上养心殿屋顶,取出存放在正脊里的宝匣。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昨日下午,故宫养心殿正式启动古建修缮工程,预计在2020年故宫600岁“生日”时,这一在热播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作为帝王寝宫频频亮相的“网红”宫殿,将以原状陈列的方式重新开放。据悉,自清代雍正年间开始,养心殿就取代了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皇帝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八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执政。修缮完 ...

• 新疆上演现实版“摸金校尉” 警方侦破盗掘古墓葬案

追回的文物。 苏刚伟 摄新疆上演现实版“摸金校尉” 沙湾警方成功侦破盗掘古墓葬案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4日电(王小军 苏刚伟 缪建强) 4日,记者从新疆沙湾县公安局获悉,警方历时20余天,往返数千公里,成功侦破了新疆公安厅挂牌督办的“7·28”团伙盗掘古墓葬案。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3件春秋战国至汉代文物全部追回。2018年7月26日,沙湾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对一起案件调查取证时,嫌疑人王伟(化名)家中所摆放的诸多工 ...

• 蒙古国发现现疑似匈奴统治中心遗址 距今约2000年

新华社乌兰巴托9月9日电(记者 阿斯钢 勿日汗)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人员9日发布消息说,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疑似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遗址。日前,由中国内蒙古博物院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和环绕四周巨大的柱洞遗迹。考察发现,这座大型祭祀性建 ...

• 山西千年文物首次亮相 文物“医生”妙手回春再现古韵

原标题:山西千年文物首次亮相 文物“医生”妙手回春再现古韵晋城金代砖雕墓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该墓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考古工作人员通过提取墓葬信息、画切割线、石膏固定、花砖对位等12道工序,将该墓葬进行搬迁复原。 胡健 摄中新网太原9月13日电 (记者 胡健)“古韵新生——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展”13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其中不少珍贵文物首次公开亮相,北朝壁画墓葬、漆木器、书画、陶瓷等文物在修复师手中 ...

• 揭秘大唐风华展:唐代女性爱美妆 横刀有多珍贵?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4日电(记者 上官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的一首《忆昔》,将唐朝的繁盛景象描写得丝丝入扣。“大唐风华”展览所在展厅中,参观者众多。上官云 摄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大唐风华”展,穿越千年,通过近120件(套)文物,几乎还原了唐朝社会风貌。近日,“大唐风华”展览策展人赵永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独家专访,揭秘一些展品背后的故事。长安多丽人:时髦程度不输现代 ...

• 神秘的陕西“考古储藏室”首次对公民代表开放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五千年前的墓葬群,我们正在‘穿越时空’……”9月13日,20余名公民代表来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基地参加“社会公众走进政府”活动,承办本次活动的陕西省文物局通过邀请公民代表参观考古工地、标本陈列室和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陕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午九点,代表们统一乘车来到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杨官寨遗址考古工地进行参观,在现场省考古研究 ...

• 探访黄河故道下的汉代聚落 其考古价值堪与意大利庞贝古城媲美

绘图/王伟宾□河南日报记者赵慎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东晋陶渊明记述的乡村景象,简朴恬淡,似乎是我们对古代农人生活的全部想象。那么生活在陶渊明之前,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农人又是如何劳作、怎样生活的?它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直到2003年6月,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的一次偶然发现,才无意中开启了通向汉代的“时光隧道”,让当代人目睹了汉代人那一幕幕凝固下来的生活场景。之后又经过两年多的发 ...

• 古人有多壕? 一个金饭碗重4斤

镂空龙纹金匕。(湖北省博物馆藏)西汉金兽(南京博物院藏)。铜鎏金银蟠龙纹壶(河北博物院)。蟠螭纹金盏(湖北省博物馆藏)。金面具(金沙遗址博物馆藏)。金沙面具通神娱神之作面具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曾出土,通常与礼仪、祭祀、丧葬密切相关。其中,以黄金制成的面具十分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较少,反映出使用者地位的尊崇与神圣。9月21日亮相金沙的金色记忆展上,将集中展示国内主要的黄金面具,其中就包括2007年 ...

• 《美国拍卖会出现疑似龙门石窟失窃佛首》新闻追踪 国家文物局介入,正调取相关资料

通运公司1955年拍卖图录中的佛首资料 古代造像爱好者阳新供图□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康翔宇9月14日、1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大河报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发文,就“苏富比拍卖行秋季拍卖会发现疑似龙门石窟1720窟失窃佛首”一事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尽早确定佛首真伪,以便后续开启文物回归程序。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家文物局已介入此事。围绕龙门石窟1720窟佛首 ...

• 尝尝说唱俑月饼,如何?

成都博物馆文创月饼。 (成都博物馆供图)博物馆文创瞄准中秋市场本报讯(记者 吴晓铃)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中也不断发力。中秋将至,记者从四川各大博物馆获悉,多家博物馆文创专门瞄准中秋市场。这些集合了三星堆面具、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犀以及说唱俑的月饼创意十足,让人眼前一亮。今年,成都博物馆精选了一批文物造型推出月饼礼盒,其月饼图案集合了成博建筑外形、石犀、三星堆面具、说唱俑、汉俑男女版等。 ...

• 移动考古实验室:文物保护的“航母”

未来城一辆改装过的乳白色厢式卡车停在今年8月在重庆举办的中国首届智能博览会场馆里,车身上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在此排队的参观者们络绎不绝。这便是被称为“文物保护航母” 的移动实验室,它多次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现场,为考古工作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并在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进行应急处理和保护。“这辆卡车由我们公司专门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考古现场,出土文 ...

• 还原历史现场的考古人

天气日渐凉爽,被称为最热的2018年夏天终于过去。这个漫长的夏天,对考古人王龙来说,实在难熬,“刚到工地还没干活衣服就湿透了”。 王龙只是这个群体里的一员。在这个群体里,大多数人每年会有300多天在工地上度过,因为工作性质,他们会在田野与水下交叉“作战”,他们常年坚守在考古现场,一点点剔除文物上的泥土,还原历史现场,寻找那些被湮没的文明。风格迥异的文物、埋葬殉人与陶瓷器的墓葬、“沉睡”于地下的古遗址以及潜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