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 东亚南北方人群8300年前开始融合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不仅是个哲学问题,也是个科学问题。  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利用古DNA技术开启了一趟寻根之旅,历经8年艰辛探索,逐步揭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的历史面纱。  南北方史前人类基因组信息知之甚少  近年来,与东亚毗邻的东南亚 ...

• 千年悬棺迷雾重重 古DNA技术能否一窥真相

  现代科学证明,DNA可以存在几十万年以上。古DNA技术就是从古生物化石或遗迹中提取DNA并测序,有望揭示人类起源、演化和迁徙之谜。  悬棺葬,是把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的崖壁、洞穴、裂隙的一种丧葬习俗,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东南亚乃至太平洋群岛也能看到。由于存在大量未解之谜,这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 ...

• 文物研究|黄泗浦遗址出土两件陶球形器性质小议

  2009年12月,南京市博物院在对黄泗浦遗址J5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两件灰陶球形器,均为泥质灰陶,整体近球形,圆拱顶、扁鼓腹、中空、平底。胎体较薄,素面无饰。J5②:2底心与拱顶中心各有一位置对应的小圆孔,上壁残可见一长方形条状孔。底径10厘米,最大径12.7厘米,高8.4厘米,长方形孔残长3厘米,宽0.3厘米。J5②:1底部无孔,唯拱顶中心似可见小圆 ...

• 南诏的窑及窑业生产

  南诏时期的窑址发现数量并不多,迄今仅发现有大理天井村窑址、大理苗圃山窑址、太和城南窑址及五指山窑址,且大多为砖瓦窑。  1987年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在大理市东郊天井村清理一座砖瓦窑。窑址地处缓坡,开挖于生土之上,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室、烟道几部分组成。操作间外宽内窄呈八字形,拱形窑门高1.7米;窑室进深2.9、横宽3.9、残高2—2.5米 ...

• 圆桌|从文徵明《五瑞图》谈江南文化和菖蒲奇石

5月17日至19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一件馆藏高近1.89米的巨幅文徵明《五瑞图》,并在这三天围绕这一馆藏,开启名为“存天雅集·博物赏识”系列的线上直播与线下雅集。这一幅《五瑞图》曾为刘海粟先生的收藏,画面左上方有三枚刘海粟印章。画面中可见古柏、奇石、灵芝、萱草和祥云,这些祥瑞元素代表着中国人为国泰民安及个人平安、幸福、健康的祈福,尤 ...

• 故宫六百年鉴赏⑫|不仅是文同倪瓒,看宋元名家写竹与逸格

在“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之际,元代吴镇《墨竹谱》这些天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聚焦”展出。由于被传统文人赋予了“虚心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人格象征,竹自宋代文同等人倡导始,到元代已成为极受欢迎的绘画题材。从技法上看,有勾勒填色的“画竹”与墨笔写意的“写竹”之分。元代墨竹名家甚多,高克恭、赵孟睢⒗钚b、顾安、吴镇、倪瓒、王蒙 ...

• 宝翟映珠翠:北宋后妃命妇礼衣与《清平乐》中的女子盛装

电视剧《清平乐》已经迎来的大结局,宋代文学、审美、文化在剧中一一展现,文人世子的博学广文、书法创作彰显个人风采,宋仁宗的仁政、公主的情感和崔白的那张《双喜图》都引发当下对历史的回顾、艺术的探究。而在剧中众多女性形象也颇为引人注目,无论是宋真宗皇后刘娥、宋仁宗的曹皇后、张贵妃,以及福康公主都展示了大宋的风范,剧中她们的服饰也显示了 ...

• 为中华文明探源再添新证——我科学家确认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话题或许有了新答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对外发布了一项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重要科研进展:经过八年艰辛探索,利用古DNA技术解析古代人类样本的基因组,科研团队逐步揭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的历史面纱。相关成果已于5月15日在线发表在国 ...

• 万寿岩“新生”

  “面纱”从洞口缓缓揭开。  福建省博物馆退休职工陈子文须发已白,手指前方:“就在左上角的那片探方下,我们第一次发现人工石铺地面。”  石铺地面来自4万年前。洞穴里居住的古人类搬来砾石,铺地防湿。“室内装修”遗迹留存至今,世所鲜见。更为久远的人类印记在同一座山里被发现——人类在福建的活动历史因此被提前至距今约18.5万年。  福建 ...

• 万寿岩遗址保护:守住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1公里处,一座石灰岩孤峰兀然挺立。这里就是国内罕见的史前遗存——万寿岩遗址。  它是一个窗口,让今人在这里洞察到我国东南沿海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轨迹;它是一座桥梁,架起了海峡两岸古人类迁徙的线路,并实证了清晰的两岸同源关系;它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辩 ...

• 新冠疫情引发考古学新关注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有专家表示,疫情防控将是一场持久战。这促使考古学者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从而重新梳理研究方向。  考古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  考古学通过考古发掘获得实物资料,研究古代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发现和保护重要文化遗产,教育启迪后人。考古学者一直苦苦思索: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在中华文 ...

• 518特辑 | 重视研究、深化交流,博物馆如何助力“海丝”文化的传播?

海路迢迢,人来人往,诉说着商道上古往今来的故事。借助不断进步的造船工艺和港口的发展,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共同开辟出联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使得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与此同时,乳香、象牙、琥珀珠饰等舶来品也随之落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不仅繁荣了市场,同时也传播着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以“和平合作、 ...

• 遗产大会观察|世界遗产上游程序历程回顾与发展分析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以专题策划栏目形式发布于期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年第2期。清源对各篇精华内容进行摘编分享,论文原文请见期刊。世界遗产上游程序历程回顾与发展分析钟 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知兰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游程序作为世界遗产中心、咨询机构近年来推进的一个为世界遗产项目服务的、较新 ...

• 博物馆的“无界”之路

  在博物馆的公共归属无争议的情况下,广泛、平等、无差别的接触权成为博物馆积极追求的目标。  通过拆除时间、空间层面的边界,博物馆试图赋予更多的社会成员以接触便利。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在博物馆的公共归属无争议的情况下,广泛、平等、无差别的接触权成为博物馆积极追求的目标。从这个 ...

• 小清河考古填补鲁北地区制盐史空白

  作为山东省现阶段唯一一条具备海河联运开发利用条件的航道,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于日前启动,这是首次围绕小清河开展的田野考古项目,也是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小清河沿线文物进行勘探挖掘。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整合全省业务力量,召集8家考古资质单位分为11支考古队参与“考古攻坚战”,自启动之日起历经一个多月共登记43处文物点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