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北庭故城遗址 

文化润疆背景下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
文化润疆背景下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
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坚持文化强国、兴国的思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得以繁荣昌盛,只有坚持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为前提,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美丽中国梦。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更是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 ...
2022-8-15 22:18 胡涛
文化润疆背景下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
文化润疆背景下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
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坚持文化强国、兴国的思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得以繁荣昌盛,只有坚持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为前提,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美丽中国梦。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更是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 ...
2022-8-15 22:18 胡涛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木骨泥墙”中的木构件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木骨泥墙”中的木构件
木构件是指建筑中以木材为主的结构,主要对建筑起支撑作用。北庭高昌回鹘佛寺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土遗址,土遗址中的木构件较为特殊,基本都包裹在墙体中,这种筑墙法称为“木骨泥墙”。“木骨泥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以仰韶文化晚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F1-F4中建筑的墙壁为例。当时木骨泥墙的做法就是将直径为0.10米左 ...
2022-8-15 22:15 
立秋后的北庭故城
立秋后的北庭故城
立秋立秋已有几天,夏季的炎热貌似在北庭故城还余温未散,酷热依旧。民间有句老话:“秋后必有一伏”,也就是说,即便是立秋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今年三伏是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4日结束,共历时40天。所以,立秋后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将持续存在高温天气。立秋后的北庭故城在农时谚语中古人根据阴阳结合的观念把立秋分成了“公秋”和“母秋”,如果立 ...
2022-8-15 22:14 苟树芬
唐代北庭地区的佛教寺院和石窟
唐代北庭地区的佛教寺院和石窟
新疆吉木萨尔在唐朝时称庭州,为北庭都护府驻地,位于天山东段北麓,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辖区内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13个民族,当地佛教信仰已经传承了逾千年之久。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北庭地区的佛教信仰起源于汉代,到唐宋时期进入鼎盛阶段,佛寺林立,香火旺盛,至元朝末期开始日渐式微。一、汉至隋时的佛教传播状况吉木 ...
2022-8-15 22:12 张放放,杜成辉
北庭故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工作开始
北庭故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工作开始
7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正式开始2022年北庭城考古发掘工作。北庭故城是目前天山北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先后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伊西北庭节度)、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至宋元时期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自2016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新疆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北庭故 ...
2022-8-1 22:15 
第六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
第六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根基,第六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于7月5日在厦门大学正式拉开序幕,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校长助理方颖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庄荣良、昌吉回族自 ...
2022-7-6 16:54 
郭物:它是唐代天山以北最大的城——由北庭故城说开去
郭物:它是唐代天山以北最大的城——由北庭故城说开去
天山之北,有一条大路,那是绿洲丝绸之路;天山之北,有一座大城,那就是北庭城。背靠天山、处于两河之交的北庭城 图片来自郭物/光明图片从空中俯瞰,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遗址,占地1.5平方公里,城市的大格局清晰可见,大致分为一内一外、一大一小两重城。有意思的是,两重城都是完整的城池,均有城墙、壕沟和城门,城墙每隔60米左右设一马面, ...
2022-6-27 19:37 郭物
北庭西大寺—吉木萨尔县—新疆寺院
北庭西大寺—吉木萨尔县—新疆寺院
  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  ■它位于曾经的高昌王国的夏都内。  ■它是高昌回鹘时期的皇家寺院。  ■它是武则天大兴佛寺时的历史巨作。  ■它如今拥有了规模仅次于兵马俑的“保护罩”。  ■它就是屹立在北庭故城里即将揭开“面纱”的神秘西大寺。  说到西大寺就不得不说北庭故城,北庭故城曾是唐朝统治和管辖天山北麓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军 ...
2021-11-16 15:21 
郭物:北庭故城遗址发现“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
郭物:北庭故城遗址发现“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
2021年5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庭学研究院组成的北庭故城考古队又开启了新的发掘季,发掘对象是北庭故城子城西南部的10、11号遗址。7月27日,考古队在北庭故城11号遗址中发现了几片陶器底部的残片,内侧有刻划的汉字,考古工作人员娄朋飞经过现场拼对,发现陶器底部原来刻有三个字,辨认确认为“悲田寺”。11号遗址现在 ...
2021-8-26 16:28 郭物
北庭学研究院举办第四届内部学术研讨会暨讲解展示活动
北庭学研究院举办第四届内部学术研讨会暨讲解展示活动
7月9日,由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庭考古队主办,吉木萨尔县北庭学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北庭学研讨会暨讲解展示活动在北庭故城隆重举行。副县长李星辰出席活动。此次活动以“展现多元文化 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现场聆听了以北庭故 ...
2021-7-15 17:38 
丝绸之路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临摹项目正式启动
丝绸之路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临摹项目正式启动
2021年7月1日,丝绸之路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临摹项目在北庭学研究院启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专家学者将对北庭高昌回鹘佛寺26幅精美壁画进行历时1个月的临摹创作。  这次壁画临摹,以中外文化艺术互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艺术手法和新技术手段开展继承和创新工作,建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的新范式,展现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在丝绸 ...
2021-7-9 14:21 
哈密大河古城与唐朝伊吾军
  大河古城,位于今哈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乡,是哈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唐代古城遗址,所以叫大河唐城,该地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古城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草场。  古城由主城和附城两部分组成。较小的西城为主城,城址坐东向西,四周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正中偏上处有豁口,估计为城门位置。主城东墙约中间有一豁口, ...
2021-1-21 17:16 
岑参,带我去北庭
 2019年的夏天,我们在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闲暇时,追剧《长安十二时辰》,天气炎热,剧情惊心动魄,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冤大头岑参和我们发掘的故城息息相关。  岑参曾两次从军西域的天山南北:第一次是天宝八载(749)至十载(751),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正好是西天山南麓的库车县;第二次是天宝十三载(754) ...
2021-1-21 17:16 
北庭故城的雪
北庭故城的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北庭留下的千古名句。那是天宝十五载的初冬,安史之乱刚刚发生半年,安禄山的军队一路西进,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先后因守潼关被处斩。洛阳失守,潼关失守,紧接着就是长安失陷。消息源源不断地从长安传来,北庭城东门的往来人员络绎不绝,派去打探消息的,朝廷催促出兵的,还有逃难的百姓请求 ...
2020-12-23 22:43 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