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丁见祥: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序章——以《夏鼐日记》为线索

  1986年4-5月,英国人米歇尔·哈彻(Michel Harcher)在南海附近大肆打捞中国沉船并在阿姆斯特丹拍卖获利的行为引起了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界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来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老一辈考古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俞伟超先生于1987年11月主持筹建了中国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的组织——中国历史博物馆水 ...

• 丁见祥:水下考古之深海考古的发生与发展

       19世纪及其以前,人类对陆地自然界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彩;20世纪及其以后,人类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水下考古的方式潜入历史,探索自己的另一种过去,同样精彩纷呈。 这篇短文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述人类对深海考古的探索。01  深海考古与水下考古的诞生 公元前 480 年,希罗多德在描写

• “南澳Ⅰ号”:位置、内涵与时代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发现于2007年,初名“南海Ⅱ号”,后更名为“南澳Ⅰ号”1。经过2010-2012年三个年度的考古工作,基本完成船载文物的发掘,船体以覆盖金属框架的方式进行原址保护2。这是中国水下考古近十年来的重大成果之一。“南澳Ⅰ号”的年代计有万历年间说3、隆庆开海之际说、万历三十六年之后说,以及“南澳Ⅰ号”为李旦(?-1625年)商船说(属万历后期或已进入天启年间)4等观点。本文基本遵从发掘简报所持万历年间说。 ...

• 沉船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沉船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丁见祥)  从河湖到海滨,从滩涂海湾到深海大渊,凡桥梁堤坝、港市码头、海事交通、渔业商业、工具武器、船舶货物都可能成为水下考古的研究对象,也是讨论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时经常涉及到的内容。但从车、马对于陆地交通的革命性意义来看,船舶作为航海往来、贩洋贸易的载体和媒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沉船是古代航海事件与海事风险的直接体现,沉船考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