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俊民|悬泉汉简所见丝绸之路
悬泉汉简所见丝绸之路张俊民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类似的机构在694汉里的酒泉郡有11个,敦煌郡有9个。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政令文书的传递。规模最大时,在悬泉置设有最高行政长官“丞”,其下又有分管不同职能部门的啬夫、佐,置啬夫主要负责住宿、厨啬夫负责饮食、厩啬夫负责养马。为了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悬泉 ...
悬泉汉简所见丝绸之路张俊民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类似的机构在694汉里的酒泉郡有11个,敦煌郡有9个。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政令文书的传递。规模最大时,在悬泉置设有最高行政长官“丞”,其下又有分管不同职能部门的啬夫、佐,置啬夫主要负责住宿、厨啬夫负责饮食、厩啬夫负责养马。为了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悬泉 ...
汉晋之时西域简纸文书出土与整理研究概述张俊民内容提要汉晋之时的西域,是汉文文字传播与发展的西尽,此地出土的简纸文书在学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顺应新技术手段的利用与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对汉晋之时西域地区出土简纸文书进行再整理已经很有必要。对已有整理与研究工作的梳理是这一工作的基础,也是对汉晋之时西域文化认识的一个小结。因西域屯田、 ...
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类似的机构在694汉里的酒泉郡有11个,敦煌郡有9个。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政令文书的传递。规模最大时,在悬泉置设有最高行政长官“丞”,其下又有分管不同职能部门的啬夫、佐,置啬夫主要负责住宿、厨啬夫负责饮食、厩啬夫负责养马。为了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悬泉置配备有10辆左右的传车、传 ...
来源:本文发表于«西域研究»2024年04期,第45-53页作者简介:张俊民,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简牍学研究与西北汉简整理。曾参加悬泉置遗址发掘、悬泉汉简、肩水金关汉简的释读与整理。出版《简牍学论稿》《悬泉汉简:社会与制度》《马圈湾汉简整理与研究》专著3部,发表简牍学论文150多篇。 ... ...
张俊民,1965年出生,河南兰考县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主任、研究馆员。1986年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秦汉简牍尤其是甘肃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悬泉汉简的发掘、释文与整理、金关汉简释文校订、花海毕家滩《晋律注》整理。2009年至今,主要负责完成的考古发掘项目有兰渝铁路“梁家 ...
张俊民,1965年出生,河南兰考县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主任、研究馆员。1986年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秦汉简牍尤其是甘肃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悬泉汉简的发掘、释文与整理、金关汉简释文校订、花海毕家滩《晋律注》整理。2009年至今,主要负责完成的考古发掘项目有兰渝铁路“梁家 ...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一座沉睡河西走廊沙漠中两千多年的汉代邮驿悬泉置重回人们的视线,茫茫戈壁上它曾见证了无数汉朝与西域各国往来的珍贵历史,也对丝绸之路的通畅起到重要作用。 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驿站遗址于1987年首次发现;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 ...
马圈湾汉简整理与研究 作者:张俊民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年: 2023-4-1页数: 368定价: 68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542355003内容简介 马圈湾遗址属于斯坦因盗掘过程中遗漏的一处,侥幸未被劫掠,而于1979年被发现,出土1200多枚简牍。因其距离汉代玉门关不远,又是王莽时征讨西域失败后军队休整之处,因而保存了大量与这场战争 ...
悬泉汉简:社会与制度作者:张俊民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年:2021-3定价:235.00元装帧:精装ISBN:9787549022175内容简介《悬泉汉简:社会与制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二辑之一,是一本依据出土的悬泉汉简文献,梳理汉简里的乡里分布及人物姓名、身份等的学术著作,兼及乡里制度、乡里功能、基层官职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 ...
简牍学论稿-聚沙篇作者:张俊民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副标题:聚沙篇出版年:2014-4页数:496定价:78.00元装帧:平装丛书:敦煌与丝绸之路学术文丛ISBN:9787542329646内容简介《简牍学论稿(聚沙篇)》集作者张俊民二十多年来关于简牍研究重要成果,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汉代西北地区的边塞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地理地貌和丝绸之路运作的繁忙景象,对于汉代西北地区历史 ...
敦煌悬泉置出土文书研究作者:张俊民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年:2015-11页数:508定价:82.00装帧:平装丛书:敦煌与丝绸之路学术文丛ISBN:9787542329608目录凡例与说明1绪说1东西交通驿站地理位置的确定与档案文书的出土1悬泉汉简中有明确纪年的物价资料16悬泉汉简中有纪年可考的物价资料38悬泉汉简中所见物价资料辑考59悬泉汉简所见的“亭”119悬泉汉简所见 ...
斯坦因所获敦煌汉简释读札记张俊民摘要:斯坦因发现敦煌汉简是1907年的事,其重要性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但因这批数据整理的时间比较早,在简牍整理的草创期、可供使用的图版、数据非常少,制约与影响简牍的释文乃至研究。在掌握充分资料与手段的今天,藉助积累的人名、地名、官名等辞例重新对读原书图版,会发现一些重要的字词还是有必要加以纠正的。如“ ...
大石桥墓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石桥乡大石桥村,东北为古墓岭,西邻丹江。处于古墓岭与丹江之间的二级台地上。墓群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100~25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侧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预设蓄水淹没区(图一)。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2010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石桥墓群进行了勘 ...
一、相关工作西汉之时,为了经营西域设两关,“稽而不征”,重在对过往人员进行管理。《史记》中只有玉门关,《汉书》才有阳关。从两书的记载来看,玉门关设置的时间比较早,阳关设立的时间比较晚。东汉与西域“三通三绝”,再加上去往西域的道路北移,早年两关的地位趋于衰落,渐渐从史家的笔下淡出,而在文人的笔下得以延续下来。斯坦因中亚探险之后,汉 ...
河南淅川大石桥汉晋墓发掘简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 关键词:淅川县,大石桥墓群,汉墓,晋墓 摘要:2010年9~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的古墓群,清理汉墓和晋墓共计25座,皆单室砖室墓。出土一批陶器、瓷器、铜器、银器、铁器、石器,为研究丹江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