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让考古机构的文物也“活”起来

摘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3月5日表示:全国各地有上百万件珍贵文物长期积压在各级各类考古发掘单位,文物资源闲置情况严重,应该采取得力措施让文物“活”起来,讲述“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考古发掘单位应在考古发掘完成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交结项报告,3年内提交考古发掘报告,此后6个月内移交出文物。考古机构保管的文物珍品、孤品,在修复完成后确实应该根据相关法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3月5日表示:全国各地有上百万件珍贵文物长期积压在各级各类考古发掘单位,文物资源闲置情况严重,应该采取得力措施让文物“活”起来,讲述“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考古发掘单位应在考古发掘完成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交结项报告,3年内提交考古发掘报告,此后6个月内移交出文物。考古机构保管的文物珍品、孤品,在修复完成后确实应该根据相关法规让其“各回各家”,或者健全借展交流机制,以便文物能在更多博物馆展示中国古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不过,根据相关文物法规,考古机构为研究需要,可以、必须留下部分标本。因为要从考古标本中还原古代密码,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保存标本的确是必要之举。如三星堆玉璋上的神秘符号是否为古蜀国的文字,专家穷数十年之功,至今仍无答案。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2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医简,至今仍未识读结束;该院2000年出土的商业街船棺漆器,也是在18年后才修复出“古蜀第一床”。

  让考古标本一股脑儿搬进综合类博物馆,目前也并不现实。作为综合类博物馆,更多展示强调历史脉络和艺术价值、相对精美的文物。考古机构出土的器物,若非器物相对完整和精美,在展陈中也许只有“靠边站”。

  如何让考古机构的这些文物也“活”起来?其实,这些公众眼里的破烂陶罐甚至一块瓦片,也许就是考古人员破译古代密码的钥匙,它们也完全可以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进行展示。这种展示,并非一定要在综合类博物馆进行,可以借鉴国外成立考古博物馆的模式,集文物修复、展示于一体,增加公众对文物的兴趣,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形成互补。目前,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区别于综合性博物馆的考古博物馆,从考古角度讲述历史的方式,受到公众欢迎。而在国内,我国首座考古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已于去年底开建,将以科研和展示结合的全新业态,解读中国的考古史和最新考古发现。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