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观点 | 遗产推广 | “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与推广实践”专题沙龙

摘要:   遗产作为承载着集体记忆的重要文化组成,根植于大众中。遗产的延续和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工作,更是一件需要对公众进行遗产保护的推广和引导,使其作为主体参与的公益性行为。  2017年9月16日上午,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系列活动之专题研讨沙龙“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与推广实践”及遗产推广专项展在公益新天地举办,现场三位嘉宾及讨论嘉宾分别从各自专业范畴的实践分享了推动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经验。 主题分

 WHITRAP 亚太遗产中心

  遗产作为承载着集体记忆的重要文化组成,根植于大众中。遗产的延续和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工作,更是一件需要对公众进行遗产保护的推广和引导,使其作为主体参与的公益性行为。

  2017年9月16日上午,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系列活动之专题研讨沙龙“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与推广实践”及遗产推广专项展在公益新天地举办,现场三位嘉宾及讨论嘉宾分别从各自专业范畴的实践分享了推动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经验。


 主题分享


保护文化遗产极待社会组织参与

王安石(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安石先生首先从自身多年政府工作经验出发,表明了他的深刻体会,即:遗产保护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必须要发动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文化遗产的特质决定了它的公共性,主要有三点:第一,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是文化智慧的结晶,和公众有着最天然的联系(尊重);第二,不可移动的遗产是公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包括其所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生活习俗、生产工艺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休戚相关(情感);第三,历史建筑和它依托的环境,包括上天造就的自然景观是一方土地上的亮丽风景线,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有一种维护它的冲动,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动力(责任)

  随后,王安石通过五个国外公众参与的案例,指出在遗产保护方面,国外政府的政策法规引领和国外公众参与的值得借鉴之处:第一是菲律宾维甘的三层总统住宅由其孙子居住,辟开两层对公众开放,政府通过免收税收,补贴装修等方式进行引领;第二是在日本日光市世界文化遗产东照宫轮王寺修缮过程中,公众只要捐献超过500日元就可以将写有心愿的木皮钉在大殿上,最终公众募集了57亿总投资的一半;第三是波兰华沙在二战遭到破坏后,利用战前绘制、保存下来的原有城区图纸进行了重建;第四是美国迈阿密的公众人士建立建筑设计保护联盟,历经一年谈判,阻止政府拆除海边旧有的“装饰派艺术”建筑,促使政府对迈阿密新城规划重新选址,使迈阿密后发展成为“世界装饰艺术派之都”;第五是巴黎民众联名维护老城原样,议会决定另建新城用作新建筑的建造。这几个例子都体现出国外民众在遗产保护方面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王安石以上海石库门为例,对中国发动公众参与遗产保护方面提出了建议。石库门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在建筑形式上结合了国外联排住宅和中国江南民居,并具有多种演变形态;石库门也是上海历史上重要的居住形式;在政治、文化上,石库门是共产党发展的重要场所、海派文学艺术的发源和聚集地;石库门作为二战犹太人避难区所体现了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针对石库门保护的公众参与,王安石提出五点意见:申请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协同群众建设;保留原住民、生活习俗和里弄格局;有限放开公有产权,吸引和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进行试点“抽户”,改变高密度居住;以论坛、讲座发动群众;以石库门里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推动里弄建筑群的保护。


四明实验看遗产、社区及其未来

李彦伯(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四明实验”是对于老里弄可持续发展改造的一个示范性尝试。李彦伯老师首先表达了展开实验的原因正是他对遗产保护未来的困惑和求索。他开篇对遗产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厘清:遗产是当代人的遗产,是过去人日常性使用的、承载历史时间和文化信息的空间;而遗产保护的效果也不都是正面的:比如,衡复风貌保护区的整治过程限制了居民的日常贸易,使其无法提高生活品质。进而,李彦伯指出了遗产保护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并不是随着建筑进入名单而划上句号,而更是在于对作为“非物质遗产”的居民生活进行持续地关心。这也使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得以相互延续。

  随后,李彦伯阐释了遗产保护对象经过多年,由“纯干货”到“社区”、由“物”到“人”的演变:从关注点状的“物”,即凸显优秀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到“面”,即囊括更多区域和建筑的文化风貌保护区;最后到他自己定义的“风貌街坊”,即关注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且现在仍有居民生活的住区。而这种保护不能只基于专家“阳春白雪”的考虑,更要从百姓现实生活需求角度进行考量。

  然而,在城市更新中往往失于对风貌的保护。例如上海里弄的“七十二家房客”文化形成的市民聚集性和交互性,这些特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渐消失。导致虽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更新,但结果却是里弄的外实中空。这主要有两点原因:居民构成老龄化和外来租户居多。即老人不愿出门、年轻人之间存在隔阂,导致里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很低。

  项目团队基于居民诉求进行实验,打破原有的自我封闭式的建设方法。通过居民征意会,他们了解到居民的两大诉求是晾衣和公共活动场所。他们选取了一处30平米的小院子作为试验点,院子之前有晾衣和活动的布置,但是实效都不好。团队首先拆除了院子的围墙扩展了空间;在解决晾衣问题上,他们制作了晾衣架和晾被子架;在建构活动场地上,一为软性铺装限定范围,二为老人提供坐的地方,三设计了开关动作类似晾衣服的遮雨伸缩蓬,将场地变为可以晒太阳的有顶开放空间。此外团队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在遮雨蓬上提供了公共用水储水箱、自动的夜间照明、改造老井变为井凳以及重新规划健身设施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建造一个“社区活力发生器”,恢复居民的互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居民自治:自发浇花,伸缩雨蓬等。

  这个实验项目始终强调公众参与,从居民最初的诉求调查,到策划到施工,都是通过有时甚至多达十几轮的居民投票,从而决定了方案、材料、规划、对物件的取舍等。在真正从民众的诉求出发和充分尊重民众的生活样貌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更新。最后,李彦伯指出了社区规划师团队从勘察、研究、设计、资金募集、实际推动,互动及整合方面的重要串联作用。


公共参与即时通信技术方法

李燕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燕宁博士的项目旨在解决一个保护规划的持续性难题,即“如何确定遗产保护的对象?”以往的常规方法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立项向民众的进行信息征集,但这个过程被证明是有缺陷的:2015年在同里古镇进行了关于生活满意度和遗产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所进行的信息反馈是建立在“顺着你的话”和没有对调研内容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自上而下调研显示出了失效和居民缺乏自发性的特征。李燕宁随后引入了“主体成熟度”和“公众参与的六个维度”的概念,展现了由最低的假参与、低成熟度到最高的公民自决、高成熟度的不同层级,并指出政府合作的参与形式在中国比较理想。

  项目团队设定了“地方性特色遗产提名”的目标,旨在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外延式”遗产确定方式,代以自下而上地、由在地人推选当地遗产的方法,以体现在地人群的在遗产上的自觉认知和主动价值传达。外延法虽然利于实施,但是使用的是依据泛化概念的举例法,无法全面地标注当地人所认可有价值的遗产;而当地遗产作为在地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他们相对于专业人士对于遗产的价值有更深的理解。据此,团队划定了实践路径:将与遗产相关的群众引入评估体系;以及“价值激化”,群众不一定能够充分识别和表达价值,团队就为其赋予价值分析的工具,然后对其所认定的价值进行确认,最后提炼出价值。

  基于这些思考,团队创立了一款名为“遗产发现”的微信程序:通过村名在地图上打点、拍照上传认定遗产、经过团队的认证后获得现金奖励的环节。软件旨在打通遗产规划师和参与方之间的环节。团队为了引导公众参与,进行了如下措施:通过标注出发现的遗产点和现金奖励,让村民感受到重视;通过程序上可被认定的几种遗产分类,如“建筑”、“景观”、“河道要素”等,对村民进行的遗产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对居民解释“同一地点反复投递则无奖励”的机制,鼓励其不仅只认定现有的遗产区域,而且去探索、认定冷门的遗产点;通过对居民素材的积极反馈,肯定其自己认为“没价值的旧照片”等对于遗产保护具有的非凡意义。项目运用少量的人力物力,获得了数目可观的有效遗产点信息,更是通过激励、优化完成了一个由低参与度、成熟度转为高参与度、成熟度的公众参与认定遗产的实验。

精彩回顾

张静

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处处长

张静分享了对于公益的理解:公益不只是义务劳动,而是根据自身特长、兴趣,贡献智慧、技术;“全国志愿服务网”对于志愿服务进行权威记录和证明,也区别于兑付的“时间银行”,在未来给予回报。因为大众在公益过程中的收获,以及社会环境改善后对于公益参与者反向的帮助,都是公益行为的回报。

华霞虹

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华霞虹分享了两个青少年参与的城市历史项目。第一是上中国际部学生以涂色本的形式设计了《城市绘本》,对于上海历史建筑进行了呈现。在城市和历史建筑方面,这是一种兼具趣味性和国际化的青少年科普方式。第二是推动中学生进行名为“放学路上的美好记忆”的调研,一方面了解学生及家长的空间需求,协助深化学校周边一个微更新项目的设计,另一方面把他们对自己社区地理和历史信息的调研,融入到社区微更新文化要素的设计和展示中。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青少年作为未来主人翁参与城市更新和社区共建的精神。

田晓耕

上海禾邻社联合创办人、壹勺文化执行长

田晓耕分享了禾邻社在缓解城乡教育不平衡,发掘农村教育资源并进行跨学科乡土教育的努力。壹勺文化名为《小米游侠记》的原创乡土教育绘本,通过一系列故事融入文化、建筑及风土人情,从而实现一种生活化的乡土教育,对孩子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陈敏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陈敏分享了趣城课堂尝试通过课件和绘本,进行对青少年普及城市、规划知识的努力,并强调了大众读物、青少年科普读物需要重视信息的准确性。此外,还提及了两个促进大众参与的项目:“空间艺术季”将工业建筑转变为核心建筑,并且向百姓展示了城市的美和价值;“微更新”集中于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改造,在网上向大众征集城市规划的提议,然后进行对接,将居民需求的项目外包给设计师。

石玉

棒棒龙城市亲子研学

石玉分享了其公司基于所创作的一系列上海历史的城市绘本,展现其公司希望将遗产保护的理念上海的城市魅力和上海的历史内涵根植于青少年心中的愿景。

刘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项目专员

刘真提到,人居三大会上发布的《新城市议程》明确强调了文化和遗产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遗产是有地方性的,而地方性的呈现也仰赖于在地居民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教育,需要从关注“物”到关注“人”,尤其是人的参与。在激励公民践行社会责任和行使公民权上,需要打通和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并重视参与的“过程”。经由这些过程,人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这才是有效实现社会参与的基石。


撰文:刘真、卢子然(实习生)

编辑:关志和(实习生)

微信号:whitrap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