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观展│神秘伏藏,历劫重生——寻访纳格拉洞藏经的前世今生

摘要:   9月2日,“册府千华——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展”在云南省迪庆州图书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引领观众,探寻茶马古道沿途丰富多彩的文化盛景,一览人间净土香格里拉的佛经秘典,了解纳格拉洞藏经发现、修复和保护背后的动人故事~2010年,迪庆州图书馆(迪庆州古籍保护中心)在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纳格拉村村民协助下,从人迹罕至的山体岩洞中发现了一批长期封存的藏文佛典——这一发现成为中华古籍普查的重大成果...


  9月2日,“册府千华——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展”在云南省迪庆州图书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旨在引领观众,探寻茶马古道沿途丰富多彩的文化盛景,一览人间净土香格里拉的佛经秘典,了解纳格拉洞藏经发现、修复和保护背后的动人故事~

2010年,迪庆州图书馆(迪庆州古籍保护中心)在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纳格拉村村民协助下,从人迹罕至的山体岩洞中发现了一批长期封存的藏文佛典——这一发现成为中华古籍普查的重大成果......

  马行万里 茶香千年

千余年来,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在横断山脉险峻清幽的高山险谷之间,茶马古道盘桓其中,不仅为沿途区域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也将各民族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思想广泛传播。在茶马古道所经的滇、川、藏地区,佛教寺院沿线而建,星罗密布,形成了极具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人文盛景。位于滇、川、藏交汇处的香格里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和要冲。

茶马古道源于中国西南地区1300多年前的茶马互市。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在中国西南部的险峻山川中绵延盘桓,是古代中国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衢,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茶马古道以川藏道、滇藏道和青藏道三条大道为主,并辅以众多支线、辅线,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道路交通系统。其中滇藏道从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全长3800多公里,沿途风光壮丽、文明璀璨,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险、距离最长的千年古道,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

茶马古道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相连,使之不仅成为茶叶、牲畜、药材的商贸交通之道,也成为沿途纳西族、白族、藏族等民族的多元融合之道和佛教东传的人文精神之道。千余年来,茶马古道上各民族客商、僧侣往来如织,与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流互动区。由丝绸之路传入于阗的佛教护法神毗沙门天王,也通过茶马古道,经西藏传入云南,成为南诏大理国的护国神祗,受到西南地区的广泛信仰。

  古道茶香,悠悠千载;经幡荡荡,梵音禅响。尽管茶马互市早已终止,千年古道也不复盛况,但茶马古道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见证,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妙香东渐 藏经永传

藏传佛教是灿烂辉煌的雪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藏族文化遗产。藏传佛教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就是历代整理刊刻的藏文《大藏经》。《大藏经》是佛经的总称,由经(经藏)、律(律藏)和论(论藏)三部分组成,故也称“三藏经”或“经藏”。其中,“经”是指佛教修行的理论;“律”是指佛教徒遵守的规则;“论”则是对佛教理论的各家著述;“藏”即容纳收藏之意。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共有经典4570部,可谓浩如烟海、蔚为大观。《甘珠尔》(bkav-vgyur)意为佛语部,也称“正藏”,是释迦摩尼本人的语录译文,在佛祖圆寂后由他的弟子们六次结集、记诵而成。《丹珠尔》(bstan-vgyur)意为论疏部,也称“副藏”,是释迦摩尼弟子及后世高僧对佛教教义所作的论述和注疏的译文,其中还涵盖众多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天文、历算、医药、工艺、建筑等内容,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丽江版《大藏经》,又称理塘版《大藏经》,是藏地最早的《甘珠尔》刻本。1608年,第十九代云南丽江土司噶尔玛·弥旁索朗绕登,汉名木增,遵照噶举派第六世夏玛巴活佛之命,出资刊刻《甘珠尔》。丽江版《大藏经》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开始刊刻,完成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历时13年,连同目录共计109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固始汗之裔孙达尔杰博硕克图汗·堪卓·洛桑登迥率兵入侵丽江时,将此部《甘珠尔》印版运到理塘寺,故又称为理塘版《大藏经》。

理塘寺,又名长青春科尔寺,是闻名康区的格鲁派寺庙

丽江版《甘珠尔》依各乘之顺序编排,首先为初转四谛法轮之经典、律经4部,其中《律部》13函,《般若经》部26函,《显经部》32函,《大方广经》6函,《宝积经》6函,《续部》24函,《释难·无垢光》部1函,加上目录共计109函。丽江版《大藏经》的刊刻开启了藏地刊印藏文《大藏经》的先河,在其之后的德格版、库热版《大藏经》均以丽江版《大藏经》为主要底本,对藏传佛教的传播推广意义重大。

  神秘伏藏 历劫重生

伏藏是从青藏高原地下或岩穴中发掘获得的藏文佛教典籍。藏传佛教历史上曾发生多起“劫难”,每逢“劫难”,佛教僧众常将经籍埋入地下、洞穴等处掩藏,待机缘成熟时重新挖掘出来,故称之为“伏藏”。

“伏藏”这一概念被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派无限延伸,并由此传承出宁玛派的不同体系。“宁玛”意为“古旧”,因其继承了藏传佛教“前弘期”流传下来的密咒及仪轨,故有此名,亦俗称“红教”或“红帽派”。11世纪初,宁玛派由西康德格地区传入云南,到16世纪中叶成为云南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派别。

著名的云南红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

发现“伏藏”的人被称为伏藏师(gter-ston)。从12世纪中叶起,宁玛派中陆续出现了不少伏藏师,最著名的有娘·尼玛俄色(1124-1192)和古如·却吉旺秋(1212-1273),前者所掘通称“上部伏藏”,后者所掘通称“下部伏藏”。15世纪僧人热特那林巴将其汇集刻印,通称“南部伏藏”。16世纪僧人仁增郭吉登曲坚发掘并刻印者,称“北部伏藏”。

据王海涛《云南佛教史》,民国时期在云南中甸东旺岩穴内曾出土一箱经籍;上世纪50年代还曾在丽江俄咪尼山洞穴中出土20枚密封经丸。这些发现与纳格拉洞藏经一样,或许均是“伏藏”的实物见证。

  洞天形胜 秘典重光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群山蕴宝、众水流金,是佛教传说中的人间净土。纳格拉洞就坐落于这片高山峡谷之间——在距迪庆州香格里拉西北约140公里的格咱乡境内,金沙江的支流岗曲河蜿蜒而下,在高出河水千米的绝壁之上,竹林密布,荆棘丛生,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洞穴隐藏其间,多年来不为世人所知。

岗曲河峡谷

纳格拉洞一带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地形险恶,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仅有一条崎岖的人马驿道与外界相联,每逢冬季,大雪封山;每逢雨季,道路阻隔。全年至少有三个月与外界交通、通讯联系断绝,是云南最为偏僻的区域之一。

纳格拉洞附近悬崖

2010年9月,上山采药的当地村民无意中发现了这一藏有大量经书的神秘洞穴。2285叶藏文佛典重现世间,立刻引起了迪庆州图书馆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纳格拉洞外景

2010年10月迪庆州图书馆组织考察队两次进入纳格拉洞考察发掘。10月13日傍晚,考察队一行七人在岗曲河南岸安营扎寨。次日凌晨,又沿岗曲河蜿蜒徒步近三个小时后,才开始向陡峭的山崖攀爬。

考察队在崖上攀行

纳格拉洞位于距纳格拉村25公里之外的千仞悬崖之上,暴露的崖石已被风化成近似锉刀,许多地方只有脚前掌大的空隙作为支撑点,一旦失足,万劫不复。临近洞口的缓坡也早被百年丛生的竹林和荆棘所掩盖。考察队耗费四个小时,数人轮换在竹林、荆棘中奋力劈砍,才最终爬行着抵达洞口。

巨大的洞穴内有大小木房20余间,都有明显的人为破坏痕迹,古老的藏文经书零乱地散落在干燥的墙体缝隙和倒塌的石块泥土之中。火烧痕迹之处散落着被烧坏的经文。

考察队徒手翻刨,将发掘出的藏经装入大编织袋内。由于壁峭林深无法背行,队员们只能一手一袋,每人拖行两袋,在丛林中拖爬前行。

2010年10月20日,考察队从原路重返纳格拉洞,对洞里的藏经进行彻底清理,收集了所有残片,并发现了通往藏经洞的悬崖小道和防御掩体。掩体遗弃已久,石墙满布青苔,四周杂草树木丛生。石墙上人为凿穿的孔洞,或许就是茶马古道在战争岁月中所遗留的发射弩箭和枪弹的痕迹。

经过两次艰苦卓绝的探险式发掘,考察队共抢救出藏文佛经2285叶。纳格拉洞藏经在如此机缘巧合又艰险恶劣的环境下被发现、发掘与抢救出来,是中华古籍普查的又一重大成果。

  妙手丹心 传诸久远

自2014至2018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了共四期“藏文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借助培训开展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为全国培养了一批藏文古籍修复人才,也为云南省图书馆成为全国藏文古籍修复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过程中,在杨利群老师的带领下,修复团队和志愿者对这批藏文古籍进行了修复,并不断探索,成功创制出“人工纸浆补书法”,对今后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长杨利群老师为学员进行修复示范

2012年以来,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资源丰富但缺乏专业保护、亟待抢救修复的情况,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充分发挥古籍修复人才资源优势,在全省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巩固壮大了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古籍修复队伍。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多年来一直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培养修复人员,通过集中、远程、师带徒等以干代训的培训方式,共举办期修复培训班17期,受训人员达350多人次,已形成古籍修复人才梯队。同时,通过边学习、边修复的形式,抢救性修复了一批少数民族古籍,奠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修复在全国领先的地位。

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藏文古籍修复实践

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分期、分批组织古籍修复志愿者深入藏文古籍藏量丰富的迪庆州图书馆和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开展藏文古籍调研,了解藏文古籍的分布情况、纸张特点、装帧形式及破损状况,为开展藏文古籍修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修复专家、国家非遗传承人杜伟生,云南省图书馆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王水乔,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组长杨利群仔细查看研究纳格拉洞藏经的破损和修复情况

2014至2018年,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志愿者对这批藏经进行了精心修复。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四期“藏文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上,来自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四川、重庆以及云南大理州、西双版纳州、楚雄州、文山州、迪庆州、红河州等地古籍收藏单位的83名古籍修复骨干参加了培训。其中有多次参加过修复培训的藏族、白族、纳西族、彝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员,还有10余名云南省近年来培养的州市县的馆长、副馆长修复骨干。所有学员任劳任怨,怀着一颗对修复事业赤诚的心,抢救性修复纳格拉洞藏经共2285叶,至此,“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圆满完成。

参加培训的学员认真听课

“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的圆满成功,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大成果。它发展并丰富了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在全国的古籍修复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藏族史诗《格萨尔》说“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千余年来,茶马古道绵延盘踞在中国西南的嵯峨群山之间,连结着汉藏两地人民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真挚情感,也创造出了中华多元民族璀璨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宗教思想。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文古籍也是中华古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纳格拉洞藏经”在雕版印刷技术、造纸技艺、藏文书法艺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科研价值,是藏传佛教与汉藏文化在茶马古道上交流、融合、演变的有力见证。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修复与保护,也为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民族珍贵典籍开启了新的篇章,激励我们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使之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册府千华——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展”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文化厅、迪庆州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迪庆州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版权局、迪庆州图书馆(迪庆州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展期9月2日至11月2日。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