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纪要丨基于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开放利用模式创新: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讲座纪要基于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开放利用模式创新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全国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与丝路旅游的蓬勃兴起,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迅猛攀升、屡创新高,文物保护、开放利用与游客管理工作均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将莫高窟的价值准确全面地呈现给观众,努力实现负责任的文化旅游是莫高窟开放利用工作的重要目标。多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在大型遗址的保护与开放、面向社会公众的智能化



讲座纪要

基于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开放利用模式创新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全国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与丝路旅游的蓬勃兴起,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迅猛攀升、屡创新高,文物保护、开放利用与游客管理工作均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将莫高窟的价值准确全面地呈现给观众,努力实现负责任的文化旅游是莫高窟开放利用工作的重要目标。多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在大型遗址的保护与开放、面向社会公众的智能化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思考和探索。

讲座现场

2018年11月22日(周四)下午,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115教室,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基于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开放利用模式创新: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精彩讲座。现场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主持。

主持人:杜晓帆教授

李萍主任从莫高窟旅游开放的概况和新模式、运营管理体系、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新模式的运行效果五个方面,分享了她在敦煌研究院37年间从事游客接待、讲解服务、遗产管理、开放运营工作以及参与游客中心建设的经验和感受。

主讲人:李萍研究员

PART 1

莫高窟旅游开发概况

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存735个洞窟,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面向公众开放,包括492个艺术洞窟,大多用于信徒僧众朝圣、巡礼或举行公共佛事活动,窟内均有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北区的243个洞窟则主要用于僧人坐禅修行或生活起居,上个世纪8、90年代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的精品目前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进行展陈。

莫高窟的洞窟因其用途不同而形制多样,大致分为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与僧房窟等。窟内现存彩塑2400多尊、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主要表现佛陀、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和高僧,大多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壁画根据内容可分为尊像、故事、经变、传统神灵、供养人、图案与佛教史迹画七大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描绘细腻、异彩纷呈、令人美不胜收。这些精美的塑像和丰富多彩的壁画构成了莫高窟石窟艺术的主体,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和美学价值,是中国美术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莫高窟更像一个巨大的不可移动文物库房,很多洞窟空间有限、文物近在咫尺,几乎触手可及,所以在旅游开放方面极具挑战性。因为我们不能将文物搬出来进行研究,更不能像可移动文物那样对它们进行重新组织与设计。每一个洞窟的位置、形制和内容都不一样,哪一些应该开放?依据标准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向游客展示?敦煌研究院对这些问题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思考。

莫高窟从1979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年游客还不到两万人。尽管当时游客数量较少,但是,敦煌研究院并没有忽视游客接待服务和文化弘扬工作,专门成立了接待部为游客免费提供讲解服务,并陆续招录了新的讲解员以充实加强文化弘扬团队,那些年间,旅游还是个新生事物,每天来莫高窟的游客也就数十人,至多数百人。但时至今日,到2018年底,游客接待量将趋近200万人次!数据显示,近年来的游客量年均增长幅度均达到或超过20%。

莫高窟1979-2018年游客接待量柱状图

从甘肃省创建“两个百万”景区开始,敦煌研究院已经认识到莫高窟将会面临游客大量超载的危机。考虑到遗产地的珍贵性与脆弱性,经过分析,一百万游客平均到全年十二个月不算多,但来敦煌的游客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而且游客一般会选择在天气相对凉爽的时段去参观月牙泉,日照强烈的时候则集中到莫高窟游览,因此,又有很强的时段性。旺季莫高窟的游客通常大量集中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的时段,因此,洞窟依然长期面临时段性瞬间游客严重超载的威胁。

2006年至2018年莫高窟游客接待量月份分布图

游客带来的威胁主要是因为打破了洞窟文物本体相对恒定的微环境平衡,经过长年的监测,开放洞窟与非开放洞窟相比,温、湿度很不稳定,而且,对文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用1908年法国学者伯希和拍摄的217窟北壁的照片与现状对比,会发现这块壁画损毁严重、变化显著。

开放与非开放洞窟的微环境温度、湿度对比图

(29窟开放,35窟非开放)

1908年与2008年的盛唐217窟北壁照片对比图

可见,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非常突出。从洞窟微环境看,游客的增多影响了洞窟文物本体恒定的小环境;从空间上看,洞窟狭小,壁画材质脆弱,与旅游开放产生矛盾;从人数上看,过量的游客参观造成了一些洞窟长期得不到休息与恢复。因此,游客的体验有待提升,参观方式也急需改进。

PART 2

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

面对遗产保护与开放管理的矛盾,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游客承载量的研究。经过系统研究,总结出一些限制条件,如洞窟内每平方米限容纳2人,须对游客以25人为一个单位进行编组,须由专职讲解员带领方可进入洞窟参观,窟内相对湿度在62%以下,二氧化碳不得高于1500ppm等等,最终确定莫高窟的最佳游客承载量为每日3000人次

甘肃是经济欠发达省份,丝绸之路又是国际上最具价值的旅游线路。各方面对遗产地的旅游开发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如何缓解参观人数超限和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一个对策就是建设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也就是现在的数字展示中心。

数字展示中心项目源于文物数字化采集与存储。为了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联合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数字档案的工作。得益于樊锦诗院长的灵感,数字洞窟得以在数字展示中心向公众开放,也可以缓解实体洞窟的保护压力。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数字展示中心的选址严格按照《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考虑到服务莫高窟本体与分流人群的需要,确定了离敦煌市9公里,距离莫高窟15公里的地方,真正成为了莫高窟的“防火墙”。

数字展示中心落成后,相应提出的“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洞窟”莫高窟参观新模式,将每日游客承载量提升到6000人。看似简单,但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构建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

2005年,敦煌研究院在专家的建议和推动下,专门组建了全国文博系统第一个做线上参观预约的团队。从一开始的不得其法、不被理解,到不断说服旅行社接受预约制度,通过与旅游局、旅行社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掌握了占总量75%的团队游客,终于逐步实现了分时段配置游客流量的良好效果。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游客并不了解莫高窟的网络预约参观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管理和服务旅行社,如何弥补不断出现的漏洞、如何持续优化完善网络预约售票系统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心之一。莫高窟通过自己的参观预约网为公众提供参观预约服务,尤其要求旅行社进行注册以确保其具有团队预约资质。同时,从2014年开始实行实名制预约,通过科技手段定位预约位置、定位异常票、高价票,将非法囤票、倒票的旅行社取消预约资质,与外挂软件和黑客斗智斗勇。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和丰富预约方法,相继引进人脸识别系统、微信购票小程序,并为不擅长使用电脑和手机的特殊群体预留一部分门票,以确保满足大多数游客参观莫高窟的美好愿望。

在旅游旺季,莫高窟适时推出了“预约参观+应急参观”的复合模式,通过莫高窟参观预约网,手机APP,微官网等多种预约形式,游客可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约,我们每天限额推出6000张门票,配置30个电影场次,间隔15分钟,每场次200人,这些信息全部如期公布,公开透明。预约参观内容包括数字电影和8个实体洞窟,参观时间约3.5个小时。应急参观则是在旅游旺季、暑假旅游高峰期和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适时启动,应急参观门票每天限额发售12000张,参观内容包括4个大型洞窟和免费的陈列馆、美术馆,这一部分门票实行半价优惠。

除了上述工作,如何让观众理解敦煌研究院推出的各项举措?如何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如何完善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游客调查工作。敦煌研究院把想让大家了解和即将要做的内容放入游客调查中,如“洞内是否安装照明设备”等问题相关的理念逐渐获得了游客的理解,也会发现游客想要改变的和莫高窟想要做的恰好一致的现象。另外,对于敦煌研究院所做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游客调查也是获取各类建议及意见的一个最佳方式。

新模式还有效整合了莫高窟的旅游资源,优化了参观线路,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参观内容,包括参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莫高窟美术馆,以减轻对实体洞窟的压力。另外,与其他大部分景区任由导游讲解不同,莫高窟有自己专业的讲解队伍,可以为观众提供六种语言的免费讲解。根据我们多年来基层工作的经验,讲解员的素质决定着遗产地价值的阐释

数字高清电影与实体洞窟相结合,使参观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通过高效配置旅游资源,进一步优化参观流程。莫高窟如今将6000人均衡分布于8小时的时间段之内,减少了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降低了参观游览活动对文物保护带来的压力。显著提升了遗产历史信息的传播质量、使游客获得了更丰富、更优质和更充分的体验。

PART 3

运营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从前端到后端,尤其是在游客高峰时期,都处于一级联动状态。前端通过一级指挥平台的监测大屏汇集信息,统一值班调度、信息汇报,同时后端的门票预订量和票务系统的情况也在监控当中。

为了使各部门有序运转、协调配合,开放管委会还编写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营手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服务用语手册》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员工工作手册》指导相关工作,还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另外,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如预约率、出票率、准点率、入座率、错场率、团散比等,还提出了“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其中对于开放管委会各成员单位的绩效评估,就是通过这些指标来进行。

PART 4

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除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莫高窟还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内容,提供行李寄存、宠物寄存、医疗救助、失物招领、无线讲解设备、轮椅、婴儿车等服务项目。旅游旺季客流量大、气候炎热干燥,莫高窟专门为游客搭建遮阳蓬、安装高压喷雾降温设备、提供饮用水,为残疾人开辟绿色通道等。

宠物寄存

旅游市场在蓬勃发展,但作为文化遗产地,我们必须为游客提供正确的旅游信息,是否能赚钱并不重要,保护和弘扬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石窟讲解服务和大量的网络资源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唯有如此才能让游客更好地参观并理解莫高窟。按照新流程到敦煌莫高窟参观体验,深入了解它杰出的普遍性价值,就一定会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对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莫高窟也在积极调动自己的力量,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除了文化遗产“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的宣传活动以外,还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和公益讲座。同时,还努力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文化资源带回中西部地区,反哺敦煌,以期逐渐实现“遗产保护,旅游发展,社区繁荣”。

敦煌艺术进校园

PART 5

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参观预约制使得每日游客高峰得到了平抑,使以往长时间排队的拥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游客可以有序进行参观,缓解了洞窟保护的压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1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将敦煌研究院评价为“以非凡的远见展示了有效的遗产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护遗产地的价值,树立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典范形象”。莫高窟的旅游开放总体目标就是做“负责任的文化旅游”,既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也要注重游客的权益和体验。

近年来已有很多针对文化遗产管理与开放的研究,但是与工作实际仍然有所差别。期待大家结合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教训,同行之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交流探讨、互学互鉴,那样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世界文化遗产开放利用方面做出有效的创新。

杜晓帆教授为李萍研究员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现场提问

Qestion 1

Q:如果冬季去莫高窟,大概需要几天可以从容地看完所有想看的内容?如果多次前往,看到的洞窟是否都是同一批?现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多少数字洞窟?另外,希望以后可以针对有需要的游客特别开放一些较长的电影。

A:需要2、3天。如果不想看同样的洞窟,就需要特殊预约,声明自己已经看过的洞窟,我们就可以为您调整参观线路。但是,有几个经典洞窟如睡佛、大佛、藏经洞则是每条线路都有的。现在网上可以看到30个精美的数字洞窟,网址是https://www.e-dunhuang.com。我们现在也有提供更多数字电影的计划,但到了旅游高峰期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也希望大家尽量错峰出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感受敦煌的苍凉与空灵。

Qestion 2

Q:莫高窟如何说服千里迢迢而来的观众到这里看数字化的东西,而不是洞窟?数字化对藏品本身和环境的保护是否有所作为?

A:实际上游客并非不参观实体洞窟。现在的两部数字影片《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共用时40分钟,涉及7个经典洞窟,其中还包含了不对外开放的四个特级洞窟。淡季进入这些特窟还须额外交费,但这不是为了创收,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敦煌文化。所以,研究院以开放的态度将这些洞窟的数字化成果免费公开,让游客了解最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和敦煌文化。我们也一直在说服观众,按照现在的路径参观,就是对莫高窟最好的呵护。当然,游客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大多都能够主动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目前来看,我们采取的对策都在逐渐产生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未来有300万、400万甚至更多的游客,我们又该怎么办?毕竟,遗址的空间和载荷都是有限的,这可能是我们将来要面临的难题。

敦煌研究院刚开始的数字化工作并不是为开放服务的,而是以石窟文物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为目的,进而逐渐拓展到保护、研究和弘扬领域。胶片是有保存年限的,而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则能保存得更久。现在通过网络轻松实现数字化信息全球共享,可以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既能欣赏并感知敦煌,数字化信息也可以广泛用于各类文化创意。现在的数字化展览既能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敦煌、又不会给莫高窟增加额外的负担。未来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服务于“莫高世界”,创造沉浸式的体验,比真实的洞窟体验还要清晰。或许有一天,莫高窟也可以像法国的拉斯科岩画一样,遗址完全封闭保护起来,游客只能参观复制品,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现场观众提问

Qestion 3

Q:从2017年开始,敦煌研究院接管了甘肃六大石窟。在之后的工作中,敦煌研究院是如何定位这一部分的管理工作的?在相应的开放和管理方面有什么计划吗?

A:这是甘肃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多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已步入国内同行前列。所以,省政府也希望借助敦煌研究院的力量,带动甘肃石窟群一起走出去。这一方面是分享敦煌的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共享敦煌研究院这个优势平台。再者,这些石窟多年来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各自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目前,我们要在行政方面统合力量,最主要的是观念的引进,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具体的工作还是要充分依靠各石窟自己培养的力量,敦煌研究院一定会做好技术的支撑与服务。在开放管理方面,也计划在麦积山开展游客承载量的研究,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游客参观线路等等,现在的敦煌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已经可以代购麦积山的门票。今后,在学术活动、文化创意、会议展览等各方面,这六大石窟将会作为“甘肃石窟群”整体推出。

推荐阅读

[1]彭金章,沙武田.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J].文物,1998(10):4-21+97-98+2+1.

[2]基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与监测——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 樊锦诗.敦煌研究 . 2008 (06)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莫高窟项目中的应用——以《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和《莫高窟第85窟保护研究》为例[J]. 樊锦诗.敦煌研究 . 2007(05) 524

[4]《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的制定与收获[J]. 樊锦诗.敦煌研究 . 2002(04)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供稿

组织/祁姿妤

纪要/聂 然

摄影、排版/翟如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依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通过整合复旦大学校内相关学术机构与研究平台,与国内外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NGO,以及文化资源所属地进行深度合作,开展以文化资源与地理环境、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旨在提出具有亚洲特色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的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方法论。

2017年始,本中心与全国公益性社会组织“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合作,邀请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针对文化遗产相关议题,展开学术交流、讨论。我们期待不同学科背景与研究领域的学者、专业工作者以及老师、同学们加入我们,共同搭建一个开放的学术讨论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复旦文博FDCHM,

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利用模式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