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细数唐代那些西出阳关的边塞诗人
公元589年,隋文帝兵发六合、饮马江南,次年二月即逼降陈后主,神州大地再次南北统一,经过隋朝两代帝王的积累,中原对西域的统治体系已初具规模。随着隋朝因隋炀帝的穷兵黩武、滥用民力而灭亡,李家父子在隋末战乱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剪灭群雄,统一天下。统一的中原王朝开始大力经营西域,尤其是初唐、盛唐时期,大唐帝国在西域设立安西四镇,为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力展开了一些列军事行动。这一时期的阳关古道上,即有派往前线的健儿,也有身负重任的使节,更有一批批西出阳关的诗人。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之后的唐朝在隋朝版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尤其是在西域建立了一套稳固的统治体系)
一、衔凄渡玉关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一位神情黯然的老人穿过玉门关,在上路前,他勒住骏马,回首凝视着锦绣的中原大地,毅然离去。谁能想到这位老者便是曾经位极人臣的大唐宰相——来济。来济(610—662),出身将门世家,乃是东汉名将来歙(she)的十九世孙,父亲来护儿乃是隋朝名将,对隋文帝忠心耿耿,最终于江都兵变时为宇文化及所杀。来济长大后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于永徽四年(653)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拜相。后来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而被贬官庭州(今天新疆昌吉),在出玉门关的时候,他含泪写下了唐代的第一首出关诗《出玉门》:“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太史公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的那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可谓是道出了万千被贬忠臣的心生。来济此时恐怕也是怀着这种难以言表的幽怨情绪出关戍边的。
来济为今天河南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东汉中郎将来歙十九世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庭州,力战阵亡,时年五十三岁。
在唐高宗时期,庭州乃是大唐帝国实际控制区的最西线,再往西便是唐帝国的宿敌突厥了。也许是西域的风沙和边塞的烽火重新激发了来济体内传承的将门血脉,那一刻的来济仿佛在说:“我来家,满门的忠烈。”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进犯庭州,来济统兵防御。他故意不穿甲胄,率军出击,寻找那一支属于自己的箭,最终力战阵亡。虽然唐高宗念及君臣旧情,赐其灵柩回乡安葬,但来济终究没有“生还”玉门。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滩共同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北与北山相望,南与祁连山呼应,东南距敦煌市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约150公里。此区域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二、忽上天山路
送走了将军的灵柩西域又迎来的文人的驿马,下一位到达西域的大诗人就是骆宾王(约619—约687)。不同于在诗坛上没什么名气的来济,骆宾王是初唐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又与富嘉并称为“父骆”。七岁能赋诗的骆宾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神通,但大家知道但凡在某一方面有卓越才能的人大多有着各种各样的“特质”,骆宾王的“特质”就是“傲”,因为傲气骆宾王得罪了很多人,但也总有人因为他的才气而维护他,终于有一次让别人扎住了小辫子而被发往西域戍边。骆宾王在西域一呆就是几年,诗人都是多愁善感的,在此期间骆宾王应该写了不少的诗作,但因各种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官方的封杀),流传下来的只有寥寥几首,让人可惜。
(关于骆宾王的结局向来众说纷纭,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甚至有说在灵隐寺为僧的,颇为诡奇。)
在戍边的前期骆宾王的诗里只有“愁”或许还有一个“惨”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骆宾王似乎已经习惯了戎马倥偬的边塞生活,他的诗里竟然少了几分万里孤客的惆怅,多了些许建功立业的渴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并不是谁都能当得了班超、虞允文。凌烟大佬们建立的功勋实在太过耀眼,激励了太多的健儿投身疆场,赫赫的大唐帝国此时哪还需要一名文弱书生来领兵打仗。骆宾王最终“刑满”回到中原,后来因为帮徐敬业写了那份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而遭到“封杀”,本人最终也下落不明。
三、关山别旧情
唐朝历史上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让人神往的时代恐怕就是那“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的“开元盛世”了。而在这个时期,最为著名的边塞诗人莫过于王昌龄(690—756)了。与前面两位不同,从小家贫的王昌龄中了半辈子地,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再加上本人放浪不羁也就是今天的“飘”,当官之前曾经跑到西北感受大自然,也写过不少的边塞诗。也就是说王昌龄去边塞诗“自愿”的而不是“被自愿”的。在王昌龄所作的边塞诗中成就最高便是《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二首》,这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因为有几首是学生时期要求背诵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这首《出塞》,奠定了他的“圣手”之名)
王昌龄还有一个称号叫做“七绝圣手”,在七绝诗方面被认为可以与李白相比肩。所以傲的像“仙”一样的李白在王昌龄被贬时特意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予他解闷。而且种了半辈子第的王昌龄没有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诗人所特有的傲气,待人接物随和大度。故而虽然一辈子没当什么大官而且总是江南、北国、西域满地跑,但却结识一大批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诗人朋友。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之涣……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曾与他有过唱和。大家不要以为都是诗人认识、交好很正常,其实不然,一是古代严格的户籍制度和落后的交通技术使得跨省“溜门串巷看亲戚”变得很困难;二是这些诗人其实一个个都傲的很,看谁谁不顺眼,很少有王昌龄这样同时维持如此大的关系网的诗人。王昌龄这一辈子都在四处搬家,安史之乱爆发后来到亳州,亳州刺史闾丘晓竟然因为忌惮王昌龄的才华而将其杀害,一代圣手就此殒命,令人叹惋。
(闾丘晓者,公元756年,杀害诗人王昌龄,公元757年,睢阳张巡告急,河南节度使张镐传檄闾丘晓引兵出救,闾丘晓畏敌不进,导致睢阳被安禄山属下将领尹子奇攻陷,张镐震怒之际杖杀闾丘晓。上图乃是死守睢阳最终壮烈殉国的张巡。)
四、万里绝人烟
莫贺延碛(qi),也就是今天的噶顺戈壁,又被称为八百里瀚海,它就像一道鸿沟阻隔在玉门关与罗布泊之间,是前往都城长安的必经之路。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就曾记载“长八百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这也就是后来《西游记》中的八百里流沙河的原型。天宝八年(749)对于岑参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决心只身前往西域,仗剑出关斩楼兰,万里封侯青史传。但这片死亡之地却生生给了初次出塞的他一个下马威,他甚至一度绝望的“双袖龙钟泪不干”,经过千辛万苦吃了一年沙子的岑参终于到达了茫茫西域,投身于时任安西都护高仙芝的帐下。然而又在西域呆了两年的岑参并没有建立半分功勋,只得在当年失望的踏上了返乡的道路。虽然第一次出关除了吃了一年沙子外并没有什么收获,但一遇到能远征西域的机会岑参还是丝毫不放过。第二次,岑参则是跟随安西副都护封常清西行。与之前的高仙芝不同,封常清也是文人出身,所以对于岑参的才华并没有视而不见。所以此时期岑参的诗中虽然也有思乡之情,但体现的更多的则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但最终,岑参在封常清帐下也只有写写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莫贺延碛可以说是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端连接带上戈壁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复杂的地方。)
公元755年,震动整个大唐帝国的安史之乱爆发了,仅仅半年长安陷落。此时的大唐帝国在这样的危机情况下,已经顾不上西域的疆土了。大批原来戍守安西四镇、北庭诸州的军队被调回关中参加平叛。岑参辛辛苦苦的从关中跑到西域,本想在前线立功,谁曾想此时的关中变成了前线,西域反而成了后方。无奈的岑参只得再次启程返回中原,这一离开,便再也没有回来。
(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疆域迅速脱水,帝国斜阳,不复当年风采。)
唐德宗贞元九年(790),唐军在西域的最后一个据点西州(今天的新疆吐鲁番)也被吐蕃攻陷了,至此大唐帝国辛苦经营近一个半世纪的“西域”从此寿终正寝。西域不通了,诗人去不了,但描写西域的边塞诗却仍然有人在不断的写,但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能感觉到这些诗总还是却少了些东西,缺少了那些历经艰险才换的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