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记者手记】阳关烽燧 西望楼兰
《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在阳关遗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曲《渭城曲》道尽了相知故旧的离别情深,也折射出古人对于阳关以外神秘西域的忧心畏惧以及无限遐想。古往今来,诗歌都是“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写照,只有身临其境、情境交融,方能心生澎湃、得意忘言。此次随《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来到甘肃敦煌,深刻地感受到了阳关的苍凉肃杀,伴随此景,这首耳熟能详的《渭城曲》中所蕴含的意境也在这烽烟滚滚、黄沙漫卷的大漠中愈加鲜活起来。
作为古代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阳关在中西交往的历史上有过极为重要的地位。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将这里作为重兵戍守的军事要塞;商旅、使节经由此地,往来东西;更有文人墨客临关兴叹,著就诗篇。边塞诗人岑参就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然而宋王朝以后,由于流沙侵袭,居民东撤,阳关为沙漠掩埋。如今,昔日雄踞西域要道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唯有一座烽燧傲然屹立。而阳关的旧貌,也只有在敦煌遗书中找寻,《阳关戍咏》一篇曾这样描述:“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诗人王维把酒临风送别友人的塑像
“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在阳关遗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曲《渭城曲》道尽了相知故旧的离别情深,也折射出古人对于阳关以外神秘西域的忧心畏惧以及无限遐想。古往今来,诗歌都是“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写照,只有身临其境、情境交融,方能心生澎湃、得意忘言。此次随《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来到甘肃敦煌,深刻地感受到了阳关的苍凉肃杀,伴随此景,这首耳熟能详的《渭城曲》中所蕴含的意境也在这烽烟滚滚、黄沙漫卷的大漠中愈加鲜活起来。
作为古代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阳关在中西交往的历史上有过极为重要的地位。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将这里作为重兵戍守的军事要塞;商旅、使节经由此地,往来东西;更有文人墨客临关兴叹,著就诗篇。边塞诗人岑参就曾写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的诗句。然而宋王朝以后,由于流沙侵袭,居民东撤,阳关为沙漠掩埋。如今,昔日雄踞西域要道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唯有一座烽燧傲然屹立。而阳关的旧貌,也只有在敦煌遗书中找寻,《阳关戍咏》一篇曾这样描述:“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诗人王维把酒临风送别友人的塑像
“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汉书·大宛列传》
在阳关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汉代以来阳关的历史资料,其中用了相当可观的篇幅和文物述说张骞的两度“凿空”之行。自张骞掀开中西之间最后的珠帘,横贯亚洲的交通要道空前繁荣和畅通,阳关也成为这条通道上的一个耀眼明星。
然而辉煌的历史并不能改变阳关极端的自然条件。“西出阳关无故人”,并非是诗人感性的夸张,而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在采访中,敦煌林业局副局长张玉玲就提到,像土壤的沙化、沙漠的前移、地下水位的下降,这些大的环境问题在甘肃敦煌地区都是长期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