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李政  10 月28 日至30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北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主办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古机构、20 余所高校的秦汉考古学者,以及德国、比利时、韩国、越南等国从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者共120 余人参会。研讨会主要议题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 ...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李政     
      10 月28 日至30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北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主办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古机构、20 余所高校的秦汉考古学者,以及德国、比利时、韩国、越南等国从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学者共120 余人参会。研讨会主要议题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合浦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历史与汉文化研究、汉王朝与周边关系研究等。
 
  北海合浦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21 世纪以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研讨会选址在北海市的主要原因在于北海合浦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弘扬海丝精神,促进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介绍了会议的背景。
 
  北海市辖内的合浦是汉代合浦郡郡治所在地,位于内河和海洋航运的结合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所在地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书面致辞中进一步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性、北海市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阐释。“两千多年前,一条以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推动了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并影响至今。”
 
  合浦汉代墓葬群的发现、出土文物及汉代港口遗址,使当地成为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王铮评价,自20 世纪50 年代合浦地区汉晋墓葬发现,特别是70 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成立以后,对本地区古代遗存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些年来,广西特别是合浦汉代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新进展。不仅对研究岭南地区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古代中外交往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和发展的重要见证。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为考古学研究热点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参会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103篇,大会采取主题演讲和三个时段九个场次分组讨论的形式,有92 位学者发言。主题突出、内容广泛,有材料、有观点、有新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研究员在大会主题演讲中首先提出了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他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对丝绸之路的认知已经在学术内涵上有所扩展,其学术本体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世界走进中国之路,是一条人类有意识的“政治之路”“经贸之路”及其派生的“文化交流”之路。而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各有其不同的功能界定。海上丝绸之路是官方政治、外交之路与大型商贸交流之路。中国古代政治家对海洋的认识,必然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国家行为,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可能早在汉代以前已经存在。合浦地区一般汉墓中发现大量的南亚、西亚舶来品,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深入民间。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徐闻、合浦船行五月,可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外史籍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这一海路与长安、洛阳出发的路上丝绸之路一道,构成了汉王朝一北一南的对外交往格局。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熊昭明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与海上丝绸之路。自2002 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合浦县多次开展大浪古城、草鞋村遗址等汉代城址和汉墓群的发掘,通过考古学与科技研究,在墓葬出土珍贵文物中,发现许多来自地中海、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器物,其中包括来自波斯的陶壶和来自罗马的钠钙玻璃等。这反映了海洋与大陆经济、文化的结合,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大量对外交往的物证,对了解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有特殊价值,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越南东南亚史前研究中心研究员阮文越分享的越南考古成果,更加说明了汉代海上国际贸易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南沿海曾分布有很多重要的汉代海港,并发现有汉文化遗存,如白腾江地区、孝河地区等。在这些港口遗址中,均发现有汉式风格的木椁墓或砖室墓。这些地区与中国番禺、合浦等地的交州商人,在当时的海上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广州南越王宮博物馆全洪馆长则对岭南地区穹窿顶墓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岭南穹隆顶墓出现于东汉前期,早于黄河上游、华北和两湖地区,其与以洛阳、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砖室墓结砌工艺的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岭南的砖室墓是在中原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但浑圆叠涩穹窿顶的形式可能受罗马建筑的影响,是一千五百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多学科研究的介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学者对合浦汉墓出土宝石珠饰的无损伤科学检测分析表明,这些珠宝大部分应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南亚经东南亚传入合浦的舶来品。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黄启善对合浦出土的134 个汉代玻璃样品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却发现这些玻璃既有中国产品又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的“舶来品”,甚至有可能随船出海的越人在西方学到烧制玻技术后在北部湾地区开炉烧造玻璃,以供市场需求。
 
  交流碰撞、观点的交织、成果的分享,研讨会充分展示了学者们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也反映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学者增加、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成果涌现的特点,表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汉代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还需扎实推进
 
  近年来丝绸之路的研究迎来了一个高潮。但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相较陆上丝绸之路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提高认识,更加关注汉代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既是深化汉代考古学研究的需要,也是深化整个丝绸之路研究的需要;既是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文化战略的需要,为申遗提供学术基础,也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学术支持和历史借鉴。
 
  白云翔在闭幕总结中对今后如何扎实科学推进汉代丝绸之路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与汉代丝绸之路有关的聚落、城址、墓地的田野发掘应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古代港口,码头的发掘;加强对已有的汉代丝绸之路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点面结合,更多关注节点、重点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广西合浦即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阶段最重要的地区和节点,通过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加强对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加强多学科研究,尤其是在汉代丝绸之路文物的科学分析。
 
  同时,要从整个丝绸之路的视野下理解和思考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要有国际视野,关注南海沿岸、印度洋周边与汉代有关的发掘成果,开展资料梳理工作。从整体上理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观看了北海市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参观了珠海路历史文化街区、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历史陈列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合浦汉墓群金鸡岭保护区等申遗点,感受了北海优越的海上贸易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汉代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