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新发现 | 明楚王墓愍王茔园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摘要: 墓 群 概 况 明楚王墓坐落于长江南岸龙泉山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于武昌,国号楚,是为昭王。自昭王始至定王(1643年)终,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陵园皆建于此。“楚藩九寝”分布示意图 楚藩诸王陵沿盆地边缘建在两峰南坡或北坡,号称“楚藩九寝”,为研究明楚藩以及明 ...

墓 群 概 况

明楚王墓坐落于长江南岸龙泉山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于武昌,国号楚,是为昭王。自昭王始至定王(1643年)终,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陵园皆建于此。

“楚藩九寝”分布示意图

楚藩诸王陵沿盆地边缘建在两峰南坡或北坡,号称“楚藩九寝”,为研究明楚藩以及明代藩王葬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楚藩始封王(昭王)及其子孙嗣王八代毗邻而葬于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共享同一兆域,在陵区总体布局上始终遵循“合族而居,合朝而葬”的理念,与明十三陵较为相似。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组成明楚王墓考古队对第七代楚藩——愍王朱显榕的陵园(以下简称“愍园”)外城垣及其以外区域约2万平方米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以及清理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愍园航拍照

愍王朱显榕,端王庶长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初封长乐王,正德十六年改封为楚世子,嘉靖十四年(1535年)袭封,二十四年为世子英耀所弑。其陵园位于玉山峰北麓,位于第二代楚王陵园 (庄园) 的东南方,其中庄园外城垣南墙与愍园外城垣垣墙西北角仅间隔23米。

遗 迹 遗 物

这是首次对楚藩亲王陵园的科学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完整地揭露出愍园外城垣垣墙本体、外门外小广场 1 座、外神道 1 条、明塘1处、排水系统2处、附属建筑(F1)1座,另外勘探出碑亭1座、排水系统1处。收集各类建筑标本200余件。

外城垣 垣墙整体随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布局,平面呈前方后圆状,西端连接外门,东端呈圆弧形包围墓冢,南北对称。西北侧正面宽155米(含外门),东西长307米,在240米左右处变弧,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约67亩。

垣墙墙基的筑法是顺着地势,修整地面,在地面挖出浅槽,在浅槽中用土垫平,其上再用大石块垒砌包边,中间再填充小石块,用石灰、细土填缝垫平后,其上再砌砖,砖没有明显的丁顺砌法。墙基的宽度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以及陡峭平缓而不同,一般而言陡峭的位置墙基较窄,平缓的位置则较宽。值得注意的是垣墙位于西北拐角处的墙基则只有1.2米宽,而后半部分特别是坟冢后部的墙基一般宽1.3米,局部有1.4米宽,南部分的墙基一般宽1.5米左右。整座陵园垣墙最宽处是位于外门两侧的墙基有1.7米宽。

墙基两侧浅槽及中间填土

小广场 位于外门台基前端。平面呈长方形,广场边铺有路沿石,中间铺墁长条形小青砖横砌形成地面。对应三个台阶的中部位置则用方砖铺设形成一道轴线,两侧则用长条形小青砖竖砌卡边,分别对应三道门的中心。中间王道中轴线两侧则是用一行方砖一行横砌小青砖间隔铺设。小广场东北部保存较好,西南部保存较差。南北宽14.16米,东西残长9.08米。

外神道 位于外门前小广场至明塘之间,平面呈长条形,位于整个愍园的中轴线上,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西北端直达明塘东部,东南接外门前小广场。其保存现状长55米、宽约5.4米,厚约30~40厘米,仅残剩路面垫土,土色泛黄,夹杂有小细砂。路面略呈“虹面”(即路的断面呈弧形,中间稍拱起),以利散水。

明塘东南壁及注水孔

明塘 又称“荷花池”,位于整座愍园的最西端。平面呈不规则半圆形,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明塘四壁用石块垒砌一圈,比较规整,石块宽约40厘米。在明塘四周形成一条宽约3米的道路,仅残剩路面垫土,跟外神道垫土一样土色泛黄,夹杂有小细砂、局部有碎砖。在其东南部发现一保存较好的注水孔,呈半圆形,用青石板砌成,内高 70、最大径 90 厘米,后端接沟渠(G3)。明塘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石埂,将其一分为二,使明塘呈北低南高之势,平面布局类似太极,当地称之为“八卦塘”。

F1正射影像图

附属建筑(F1) 位于外城垣外的东南角,距外城垣约27 米,朝向跟愍园一样,呈西北——东南向,平面呈方形,边长3.9米。四周用石头平铺一周散水,散水平面呈圆角方形。墙体用方形长条砖双层垒砌而成,其中北、 东、南三面墙体保存下来。地面用方砖错缝平铺,在靠近后墙的中央处有一砖砌供台。应是一处守陵祭祀建筑。

愍园排水系统分布示意图

排水系统 主要有三处,形制砌法一致,平面呈长条形,均由条石垒砌而成,顶部用石板平铺,形制比较规整,横截面呈“囗”状,宽1.1—1.5米。其中G1位于愍园的南部内、外城垣之间靠近陵园后段 (东南方),随着地势,穿过内城垣流入金水桥中,残长 80米;G位于愍园的北部,残长230米,主要是内城垣与外城垣之间的位置,穿外城垣随地势排水至陵园外部。从调查情况看,其并没有注入明塘中。外城垣以内的范围,保存较好,石材依然存在。穿过外城垣以外区域基本被毁。G3位于陵寝门南侧,残长80米,穿外城垣,向西北方向延伸经碑亭后端,通过注水孔流入明塘的东南角。

另外勘探出的碑亭位于外门外的西南角,外神道的南侧。遗迹现为一处平面略呈方形的台地上,高约2 米,其上杂乱分布有若干条状 石 质 构 件 。经 过 勘 探 调查,基本确定了整座碑亭的形状为边长约10 米左右的方形布局。

   遗物 此次采集及清理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大宗,主要有各种青砖、瓦件等,另有少许石质构件。瓦件有琉璃、素烧两种,器型有:筒瓦、板瓦、勾 头、滴水、当沟、压带条、平口条、正脊筒等,另有少许脊兽残件等。而石质构件主要是少许石兽以及汉白玉望柱等。

学 术 意 义

   结合历年来的工作,基本厘清了愍园的陵园结构布局。整座陵园前方后圆,分为三大区域:

   外陵区(外城垣以内和内城垣以外),该区域内主要为绿化区及部分附属建筑 (目前主要是发现金水桥、排水系统)。

   祭祀区(内城垣以内),该区域是整个愍园的核心位置,多数建筑集中分布于此 (中门、享殿、左右配殿、左右值守班房、神帛炉),当为整个陵区的主要活动场。

   地宫区(内红门以外),该区域主要是拜台、墓冢。

  

愍园功能分区示意图

  

一“中”定格局

   纵观三个功能分区,可以看出其突出了以享殿为中心的祭祀区,使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明显是受到明帝陵布局的直接影响,也是明代帝王陵建筑规制与前代帝陵建筑规制间差异的首要之处。整座陵园呈轴对称布局,重要的建筑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上,从西到东依次是:明塘(荷花池)—外神道—外门—内神道—中门—享殿—内红门—拜台—墓冢。其中,明塘、墓冢位于中轴线的两端。明塘位于中轴线上这是愍园不同于其他楚藩陵园的特点之一。

  

愍园结构布局示意图

   另外,此次新发现的外神道、碑亭、明塘及位于外城垣之外的祭祀建筑F1等遗迹现象丰富了愍园的结构布局,为其他楚藩各园今后工作提供了参考,也为研究明

  代其他陵园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刘永亮 杨娟)

  编辑:张小筑

  审核:李 政

考古新发现投稿邮箱

kaogufaxian@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考古专刊》投稿邮箱

wwbkaogu@163.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