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鸡叫城遗址考古队系列讲座之二——郭伟民研究员讲座纪要

摘要: 2020年10月29日晚,鸡叫城遗址考古队系列讲座之二“田野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理论、方法与技术阐释”在澧县鸡叫城遗址考古队驻地举行。本次讲座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伟民所长主讲(图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孟洲老师主持(图二)。湖南省考古文博系统多位工作人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实习的全体师生均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图三)。图一 ...

2020年10月29日晚,鸡叫城遗址考古队系列讲座之二“田野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理论、方法与技术阐释”在澧县鸡叫城遗址考古队驻地举行。本次讲座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伟民所长主讲(图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孟洲老师主持(图二)。湖南省考古文博系统多位工作人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实习的全体师生均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图三)。



图一 郭伟民研究员讲演中

图二 四川大学于孟洲老师主持讲座

图三 讲座现场

于孟洲老师首先向考古队员们介绍了郭伟民所长,郭所长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或参与澧县城头山遗址、沅陵虎溪山一号墓等重要项目的发掘工作,有着丰富的田野工作经验,在先秦考古尤其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

讲座伊始,郭伟民所长简述了田野考古的一些基本术语与定义,包括堆积和界面、遗迹、探方、小件、文物标本、发掘记录表、遗迹单位总记录、系络图等。郭所长强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和多项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操作规范文件是田野考古工作的基本准则。

接下来进入讲座的主体部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主题:考古地层学、信息提取以及现场保护。

第一个主题是考古地层学。地层学原为地质学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其时间关系的确定,即地层系统的建立、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内容。十九世纪上半叶,地层的概念渐渐被古物收藏家应用起来,后在皮特·里弗斯、弗林斯德·皮特里、莫蒂墨·惠勒等人的探索与努力下,考古地层学逐渐形成。

随后,郭所长系统讲解了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内容。他强调,考古工作者只有按照由晚到早的次序逐一揭露遗址内不同层次的堆积,才能弄清与这些堆积相关联的诸遗迹、遗物的相对早晚关系,据之重建已消失的各时期的古代生活图景。此处,郭所长援引了《考古地层学原理》一书中关于叠压关系、原生水平关系、原生连续关系、地层关系连续序列等概念,详细介绍了地层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紧接着,郭所长将考古遗存的形成过程总结为获取、生产、使用、废弃四大阶段,指出所有考古遗存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四个行为阶段的循环过程。一次自然或人工活动后形成的堆积间存在叠压、打破、平列、依附、重合五种基本关系。其中,地层堆积是考古遗址中最常见的堆积类型。耕种土地、平整地面、铺垫道路、修建房屋、倾倒垃圾、道路行走等人工活动是导致地层堆积形成的主要方式。在田野发掘的具体操作中,郭所长强调,应尽可能划出最小的编年遗存单元,或寻找代表一个或一次行为的堆积,应将地层堆积看作一个普通的遗存单位,找清其堆积范围,理顺与周围遗存的关系,给予一个统一的堆积号码。

接下来,郭所长重点介绍了“界面”这一概念。“界面” 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地层表面,其二为破坏原有地层而新形成的地层表面。在考古遗址中,可分为地层界面、遗迹界面,其中包括三种情况:一个时期内稳定的地面、短期使用的地面、晚期活动彻底破坏了原生地面而形成的新的界面。此外,还分析了灰坑,遗存转化过程如何变成考古记录,以及其他多项需要关注的问题。

那么,对地层学原理的理解该如何贯彻于考古发掘的实践中呢?郭所长对照84版和09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强调了当今考古发掘的几大基本原则,系统梳理了发掘的基本流程、发掘的记录要点以及记录资料的汇总要求。

此外,郭所长强调,除了传统的发掘和记录,现代化的考古发掘还要求我们做好测绘工作。田野考古的测绘工作包括三部分——地图绘制、遗址规划、地层堆积和遗迹现象的测绘。包括电子全站仪、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3D激光扫描仪在内的测绘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田野考古中。在之后的绘图过程中,也要注意规范。

接着,郭所长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在田野考古工作中进行信息提取。郭所长先将1984和2009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对比,介绍了出土遗物处理与相关信息提取在基本要求与方法上的逐渐改进过程,并强调了多维信息提取的重要性。然后,郭所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干筛、湿筛、浮选、剖面采样等工作的具体方法和相关设备,并介绍了岩板垱、鸡叫城、宋家岗等遗址已经进行过的采样工作。

最后,郭所长讲解了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他强调,文物出土时会经历突发的环境变化,且很可能因此受损。所以,在考古现场进行及时的文物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在保留出土文物资料完整性和现场保护技术措施不影响实验室后续保护处理与考古研究的两大前提下,使得发掘出土的文物在发掘现场到实验室这一时间段内,得到妥善维护。在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中,存在遗迹保护难、遗物易损、现场不具备保存条件等问题;可以采取临时性现场加固、区域环境控制、器物科学起取等方法;需要符合可操作性、保持历史真实性、最小干预等技术要求。接着,郭所长结合山西省横水镇西周墓葬、唐献陵李邕墓等实例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并展示了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一些工作方法。

之后是互动提问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郭所长的讲授内容以及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积极提问,郭所长均做出了详细解答(图四、图五、图六)。这次讲座涵盖的信息量极大,给实习队师生以很大教益和启发,大家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后期的研究工作中。

图四 考古队员提问

图五 考古队员交流学习心得

图六 郭所长耐心解答

文:魏欣雨、杨潇 图:范宪军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