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齐兰烽火台

摘要: 柯坪县齐兰烽燧奇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现残高约16米,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烽燧顶部西南角已塌毁,东西和北面保存完好。齐兰烽燧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南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 ...
柯坪县齐兰烽燧
奇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现残高约16米,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烽燧顶部西南角已塌毁,东西和北面保存完好。

齐兰烽燧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南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烽燧。现存遗址其高度、基座周长在全疆也属第一。烽燧的构筑方式采用分体二次构筑,先用黄泥土夯筑高约3米的夯土层作为烽燧的基础,夯层之间夹有平铺的柴枝层。夯土层与柴枝层之间间距15-20厘米。在夯土层上部用黄土坯砌筑烽燧的主体,土坯规格为35×24×28厘米,土坯层厚约60厘米,每层土之间又平铺一层柴枝层以加固烽燧。在烽燧主体完成后,在烽燧的外墙再用黄泥土夹柴枝层夯筑一圈,以保护烽燧主体土坯层经久坚固。奇兰烽燧的这种建筑方式是阿克苏地区唐代烽燧构建中的又一种方式。从目前烽燧保存调试和状态来看,这种建筑样式起了关键的作用,使烽燧主体在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依然完好地矗立于戈壁荒原上。它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西域边陲这块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杰出建筑智慧和建筑艺术。

齐兰烽燧 :地处东经79°33′9″,北纬40°30′57″之间,为唐代遗址。烽燧呈梯形状,底部东西边长15.8米,南北宽16.2米,顶部东西边长9.8米,南北宽8.2米。顶部及西南角已塌毁,现残高18米。烽燧基座为3米厚的夯土层,每层之间夹铺树枝,上部用0.35×0.24×0.08米的土坯砌筑,每隔两层夹铺树枝。顶部土坯间夹有“井”字形木骨。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麻鞋和陶片。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