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讲座纪要 | 刘建国: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摘要:  2021年4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主办的东方考古论坛学术讲座“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017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国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本次讲座刘建国研究员通过应用三维GIS技术对不同 ...

 2021年4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主办的东方考古论坛学术讲座“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017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国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本次讲座刘建国研究员通过应用三维GIS技术对不同地域史前聚落与环境之间的人地关系分析,结合史前聚落的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探讨史前先民对水资源的认识和治理模式,揭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史前聚落及其治水工程的特征。

  他首先强调了水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繁荣,乃至衰败等过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又以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形式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中国史前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基本上都处于东部季风区,各地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着很大的差别,自然环境中水资源的分配极不均匀。史前人类为了能够繁衍生息,必须积极地探索和认识水资源的多种特性,进行合理的改造、控制和利用,由此修建水利工程,尽可能地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所以对水利资源的认识、控制和调用,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一

  一、七星河等流域聚落分布与人地关系分析

  刘建国研究员通过三维GIS技术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陕西七星河-美阳河流域、河南伊洛河流域及山西汾河谷地的不同时期聚落分布和人地关系进行分析,均显示出聚落对河流、水资源的强烈依赖关系,水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着聚落发展的规模。由于这三个流域均位于黄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年降水量较少而且极不均匀,雨季河道里自然存留的水资源无法支持整个旱季史前人类生活、种植等方面的需要,史前人类很可能是在河道中修建简单而高效的拦河水坝,以便在雨季能够贮存足够的水源以应对漫长旱季的用水需求,史前人类通过对水资源进行驯化由此才能长久定居。

  七星河、美阳河流域位于陕西扶风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聚落分布进行调查和制图发现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七星河流域有很多聚落分布,而美阳河流域则聚落稀少。七星河流域的史前聚落基本上都是沿着七星河及其支流两岸分布,其附近的美阳河流域却鲜有聚落分布,仅下游有几个小型聚落。刘建国研究员认为原因应该是七星河处于一个低洼的河谷里,河道较为宽阔,是一条稳定的河流。而美阳河流经一个稍高的台地,河道较为狭窄,台地应该是美阳河经常改道形成的山前冲积扇,说明美阳河是一条不稳定的河流。由此可见史前先民选择居址的时候,需要考虑水源充足的稳定河流岸边,经常改道的不稳定河流两岸人们无法生存。

图二 七星河流域仰韶时期聚落分布图

图三 七星河流域龙山时期聚落分布图

  洛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田野考古调查发现洛阳盆地自裴李岗时期出现少量小型聚落,仰韶时期聚落数目增加很多,出现一些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集水盆地的范围之后,可以看出洛阳盆地北部、邙山南坡的集水盆地面积都非常小,各时期的小型聚落很难发展壮大,只有当河道进入比较平坦的区域之后,才出现中型和大型聚落。

  山西的汾河谷地与洛阳盆地的聚落分布原因大体相同,由于汾河与滏河的支流众多,每条支流的汇水面积都很小,聚落基本上都是沿小型的支流分布,而汾河沿岸与滏河下游分布的聚落则非常稀少,特别是大型和超大型的聚落,都是分布于小型河流密布的地带。不同聚落的人们逐水而居,在每条支流上可能会修筑多座堤坝。刘建国研究员认为其原因应该是汾河的河床宽阔,雨季中汾河与滏河下游的水量很大而无法控制,当时的建筑水平应该是不能在宽阔的河流上修建足够坚固的堤坝,所以人们也就无法沿汾河居住。河南洛阳盆地中靠近洛河与伊河沿线的聚落也非常稀少,应该是缘于同样的原因。

图四 洛阳盆地积水盆地与史前聚落分布图

图五 汾河谷地积水盆地与史前聚落分布图

  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析

  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北部最大的河流东苕溪岸边,田野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拥有庞大的水利工程,刘建国研究员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等技术,对良渚古城上游东苕溪水系范围内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处理,提取河网和流域范围、统计流域面积、计算单组坝体产生的库容等数据,探讨了良诸古城周边的水文特征、良诸古城选址、每组水坝的功能等诸多问题。

  刘建国研究员认为良渚人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观察,基本掌握了局部区域的水文特征。首先将古城选址在平原地区地势稍高的基岩残丘之上,再通过修建城墙以及城内大规模的堆筑,使得良渚古城基本上能够面对雨季中东苕溪水系所引发的水患。其次,良渚先民为了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在古城西、北方向的山口等地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坝等设施,与古城内外的水网连成一体,形成一套功能齐备的水利系统,发挥着防洪、运输、调水、灌溉等诸多功能,充分展示出良渚先民先进的治水理念与超强的水利工程设计、组织、建造能力,造就了璀璨的良渚文明。

图六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布

  三、江汉平原重要聚落人地关系分析

  近年来江汉平原的史前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围绕屈家岭、石家河、城河等重要遗址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解决了很多重要的史前考古问题,其中大洪山南麓是江汉平原史前文明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地域,分布有龙嘴、屈家岭、石家河、笑城、门板湾、陶家湖等重要史前聚落。这些史前聚落大部分都发现有环壕或城垣结构,环壕或城垣结构往往可以体现出社会复杂化程度,但是作为江汉平原的重要文明的屈家岭聚落却并未发现有环壕和城垣结构的存在。

  刘建国研究员通过对江汉平原史前聚落建立不同的数字表面模型的模拟分析解释了屈家岭聚落没有环壕结构的原因。他认为屈家岭遗址位于青木垱河和青木河交会处地势较高的台地之上,遗址北部东侧连通两条小河的沟槽应该是人工开挖而成,使遗址处于壕沟、河道环绕之中,所以屈家岭遗址及其周边地势较高的孤丘、岗地能够在雨季中避免洪水的侵扰,几乎都有史前人类居住、活动的遗迹。同时山间谷地中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便于拦截河道存储和使用水源,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是史前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此外刘建国研究员认为江汉平原的聚落不能与中原地区的聚落相比较,由于各聚落面临的水源环境互不相同,造就了各有千秋的聚落形态,城中地势低的地方用于住水稻,地势高的地方则用于居住,其城垣结构的首要功能应该用于防洪。

图七 大洪山南麓地势与聚落位置图

  最后,刘建国研究员认为治水是定居农业聚落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农业种植离不开水源,有用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治水需求非常迫切,治水模式却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史前人类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智慧。北方地区需要存储水资源以应对漫长旱季的人畜生存需求,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在梅雨季节积极预防洪涝灾害,同时又必须存储足够的水资源来确保伏旱、秋旱出现时能够对水稻等农作物实施灌溉。史前治水文明是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落安全与农业丰收的前提和保障。农业丰收能够提供稳定的粮食资源,是人口持续增长和聚落发展、阶层分化的强大动力,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讲座结束以后,刘建国研究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强调了科技考古应基于传统考古,并与传统考古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方辉院长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极力肯定了刘建国研究员将三维GIS技术应用于考古领域的方法及成果,认为考古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用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已是大势所趋,掌握这门方法可以在考古调查、发掘、分析、解释、宣传、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代表全体与会师生对刘建国研究员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图文转自:“山大考古”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