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刘建国:“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多视角三维重建”讲座纪要

摘要:   2018年12月11日,本年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第18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老师给我们带来名为《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多视角三维重建》的学术讲座。讲座现场  刘建国老师首先对文物考古多视角三维重建的具体方法做了简要而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三维模型重建中单反相机的使用、物体的拍摄角度、所拍摄影像的后期处理等。然后通过一尊圆雕佛像的模型介绍了文物三维 ...

  2018年12月11日,本年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第18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老师给我们带来名为《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多视角三维重建》的学术讲座。

讲座现场

  刘建国老师首先对文物考古多视角三维重建的具体方法做了简要而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三维模型重建中单反相机的使用、物体的拍摄角度、所拍摄影像的后期处理等。然后通过一尊圆雕佛像的模型介绍了文物三维建模的一般步骤、处理方式和所得成果,并展示了通过三维模型获得文物多角度线图的简便方法。

  接下来刘老师介绍了对大型遗址的三维建模方式,即通过小型航拍无人机获得大范围遗址的三维模型,同时通过山西寿圣寺塔的航拍三维建模介绍了常规方式无法获得的超高遗迹的三维模型方法。

三维建模

  然后刘老师着重介绍了三维建模成果在考古研究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辽宁省盖州市青石岭山城的航拍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出古代城墙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特征,并可通过所建三维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空间分析来研究城墙的可视域、防御性能等。通过内蒙古扎鲁特旗誉州城遗址数字表面模型,展示出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在数字高程模型中的清晰反应,以及不同时代所修城墙、城门在地形上所留下的痕迹。刘老师通过对中国南方地区的许多早期城址三维高程模型的分析,提出南方部分古城址原先认定的城墙,其主要作用可能在于防洪。

  最后刘老师还以洪都拉斯陵墓祭坛石刻的虚拟现实(VR)为例,介绍了生成的三维模型在遗址展示中的具体应用。

  在场的同学们对刘老师的讲座表示收获颇丰,纷纷提问,和刘老师就三维模型在城墙功能分析、三维建模相机设备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图文转自:“首师大考古”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