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新发现 | 浙江嘉兴西曹墩遗址发现良渚文化石器加工遗存
西曹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东距曹墩遗址100米,西距黄姑庵遗址约200米。遗址上原有现代村庄,高出周边农田约1米。2020年6月,有群众举报该处村庄被拆迁进行土地平整,高地被推平并有石器出土。专业人员在现场发现了良渚文化陶片、红烧土块、草木灰等遗存,由此确认为良渚文化遗址。
发掘区全貌
2020年7月至8月,当地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试掘,意外发现100多件砺石和残石器,初步判断与石器加工制作有关。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嘉兴市文保所及嘉兴博物馆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灰坑11个,灰沟1条(G1),井窖1个(J6),另有马桥文化灰坑1个(H3)、宋代水井5口(J1—J5)。
出土各类编号器物共计435件,其中良渚文化石制品350件、陶器61件、骨器9件、残玉锥1件、木板2块;宋代执壶、四系罐、铜钱、石权等遗物12件。良渚文化陶器和陶片中,还发现70余件带有刻划符号,其中单符51件,也有多刻符标本。符号大多较为潦草,以抽象为主,个别似为形象。
发掘区的主体是一条良渚晚期的大型灰沟(G1),东西向开凿于人工熟土台上,残长55米,宽0.5~8米,深0.7~1米。沟内分4层,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制品,包括各种形状和体量的砺石,以及镞、刀、锛、镰、犁等扁平石器。此外也有一些罐、壶、盘、盆、豆、杯、鼎、器盖、纺轮等日用陶器。灰沟西侧局部倾倒着成片的红烧土块,有的含木骨印痕,似为建筑物废弃堆积。灰沟上覆盖的后期堆积内局部含大量碎陶片、碎石块和砺石残块,并采集到113件经过加工的残石片和1件石镞。
H1全貌
位于灰沟中段北侧并打破灰沟的J6为良渚晚期窖藏,大坑套小坑,结构十分特殊。大坑宽2,长2.6米,底部呈单边阶梯状,最深处2.55米。小坑位于大坑最深处,底部铺有2块木板,然后用模具留出大约0.7厘米直径的空腔形成井状竖坑,同时将大坑逐渐填平。小坑内由下往上放置了6层陶器和5层石块,出土器物共计49件,其中陶器30件,保存大多完好,分别为罐12件、鼎6件、宽把杯6件、贯耳壶2件、壶1件、鬶2件、釜1件;石块间和大坑填土内出土砺石、石料、残石器14件。井窖内还淘洗出一些兽骨、鱼骨和桃核等有机质遗存。
J6解剖
J6陶器出土状况
良渚文化灰坑大部分位于灰沟南侧,个别位于灰沟东端。灰坑大小不一,形状以圆角方形和长方形居多,少数为圆形和不规则形。其中H1呈东西向圆角长方形,长3.7米,宽1.6米,深0.3米。堆积分两层,第一层5~14厘米,黄褐色黏土,较致密,含零星陶片;第二层16~28厘米,填满疏松的黑色草木灰,有明显层理,夹杂较多陶片,另有少量动物骨骼、石片及骨锥等遗物。灰坑西壁及西侧底部有厚1—4厘米的青灰色硬面,似经高温烧烤。
砺石标本
西曹墩遗址是一处平整土地过程中新发现的遗址,上部已被推土破坏,面积不详。残存的部分出土了大量与石器加工制作有关的遗物,包括136件各式砺石,有的扁平、有的条状、有的呈多棱形,有的含多个磨面、有的有深磨槽;还有大量石料、半成品、边角料、残石器。虽未找到原生工作面,这些物证足以判定灰沟附近应该有过石器加工作坊。从石器种类来看,主要生产镞、刀、“耘田器”、锛、钺、镰等片状石器。灰沟及灰坑内还出土了上百块浅灰色和暗红色自然块石,可能也与石器制作有关。
石器标本
刻符标本
陶器窖藏位于灰沟北侧,结构特殊,遗物丰富而完好,皆为实用陶器,反映了石器匠人的日常生活状况,推测灰沟北边的台地应为匠人居住地。而陶器和陶片上的众多刻符,可能具有记号性质,跟不同的工匠有关。大部分灰坑分布于灰沟南侧,灰坑内也出土了一些砺石、石料和残石器,因此南边可能是主要的石器加工区。关于石料的来源,产品的结构和流向等问题,有待后续研究。总之,西曹墩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对研究良渚文化的石器生产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嘉兴市文物保护所 赵晔 时西奇)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
4月30日第8版
《中国文物报·考古专刊》投稿邮箱
wwbkaogu@163.com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商务合作 转载文章 请在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