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池阳宫遗址

摘要: 池阳宫遗址(五帝坛遗址) : 池阳宫遗址(五帝坛遗址)位于嵯峨乡天井 岸村东500米处,北据嵯峨山,南接鲁桥镇,西 临泾阳县龙泉乡,东、南两面有清冶二水处北向 东南环绕而过,地势高亢辽阔,属清峪河西岸的 黄土台塬,当地人称此塬叫七里塬遗址,面积约 30万平方米。遗址内有五座呈覆斗形建筑台基, 东、西、南、北、中十字形正方向等距离排列, 间距550米左右。现存台 ...

池阳宫遗址 秦、汉 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 咸阳市 古遗址 省保 第三批

池阳宫遗址(五帝坛遗址) : 池阳宫遗址(五帝坛遗址)位于嵯峨乡天井 岸村东500米处,北据嵯峨山,南接鲁桥镇,西 临泾阳县龙泉乡,东、南两面有清冶二水处北向 东南环绕而过,地势高亢辽阔,属清峪河西岸的 黄土台塬,当地人称此塬叫七里塬遗址,面积约 30万平方米。遗址内有五座呈覆斗形建筑台基, 东、西、南、北、中十字形正方向等距离排列, 间距550米左右。现存台基底边长10~21米,残 高4~8米。位于正中央的一号台基最大,底边 东西长21米,南北长17米,残高7米。五个台 基均用黄土夯筑。夯层厚度均匀,清晰坚硬。夯 层厚9厘米,平夯,夯窝直径约8厘米。台基周 围暴露有石柱础、陶水管道、卵石散水并散布大 量铺地砖、空心砖、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 以及“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并 首次发现几何纹中套有“长乐未央”文字的空心 砖。该遗址初以汉池阳宫遗址命名,并被公布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又经省文 保中心复查、考证,确认为西汉“五帝坛”遗址。 其西侧有西汉“天齐祠”遗址。遗址主体是一巨 型盆状坑,坑平面呈规则圆形,口径260米、深 32米、底径170米。1989年由咸阳市文物普查 队发现。1993年配合文物复查对遗址进行了勘 测和局部钻探。经调查,巨坑四周坑壁均为红色 古土壤层的原始黄土堆积,堆积地层岩性结构正 常。坑南侧及西侧,发现大量人工堆积土层,其 间夹有一些坚硬踏面层,踏面层自人工堆积区通 往坑沿,证实此坑确有人工开挖痕迹。
经局部钻探,坑底存有厚达7~8米的淤土 层,淤层土质纯净,未见文化遗物。淤层底部分 布一层厚8~10厘米的坚硬人工踏面,土质驳 杂,踏面下即为生土。原坑最大深度可达42米, 整个工程土方约150万立方米。坑正北部有一长 方形缺口,宽30米、长约80米,中部有一平台。 台上发现少量汉代瓦砾。据当地村民介绍,原坑 形状很圆,且坑壁下缘存有一周台阶,近几十年 遭到破坏,台阶多已不存。经观察,仅坑底西北 部尚存一段台阶,宽约4米。
在调查中,除坑内及缺口台地上采集到少 量汉代绳纹瓦块及少量近代瓷片外,坑内未见其 他古代文化遗物。坑北侧80米处曾出土大量汉 代绳纹瓦,坑西北200余米冲沟边缘暴露有部分 绳纹瓦砾及人工堆积层,坑北1.5公里范围内,另 发现5处汉代绳纹瓦砾密集区,一些地段还见 盆、罐器物残片及散水石。坑东塬为汉代“五帝 祠”遗址。东距“五帝祠”最西一座夯土台基约 480米。
坑西嵯峨山最高峰顶,也发现有相当数量 的汉代绳纹筒瓦、板瓦残块。嵯峨山共有五峰, 又名五台山嶻孽山,依其地望及地形,顶峰遗址 当为汉代 “五床山祠”遗址。


池阳宫建筑台基之一


《汉书·地理志》载: “谷口,九嵕山在西, 有天齐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此地 汉隶属谷口县,旁有汉“五帝祠”,又有“五床 山祠”,故这个巨坑应为汉书所称“天齐公祠”的 主体建筑。“天齐” 为秦汉时祭祀的八神之一。
《史记·封禅书》云:“始皇遂东游海上,行 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八神将 自古而有之,……八神: 一曰: 天主,祠天齐。 天齐渊水,居临菑城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 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下,小山之 上,命曰‘畸’。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 《集解》苏林曰“当天中央齐”;《索隐》顾氏案: 解道彪《齐记》云: “临菑城南有天齐泉,五泉 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故《史记》 所述天齐,当指天之中央,如脐。《汉书·郊祀 志》颜师古注为:“如天之腹齐也。”均解天齐为 天脐。今此坑形圆,合于脐义。
《史记·封禅书》云:“盖天好阴,祠之必于 高山之下,小山之上。”今巨坑位置,恰建于塬 丘之上,西邻高峻的嵯峨山,与“高山之下,小 山之上”地形相合。
宋敏求《长安志》卷二十: “天齐塬,在县 (三原县) 西北二十里(唐《元和郡县志》作二 十五里),连嶻孽山(即嵯峨山),上有天齐祠。” 清乾隆四十八年版《三原县志》称: “天齐塬一 名七里塬,计其里也。”今人依然称此塬为七里 塬,塬东西长约7华里。上述可证此地古名天齐 塬。现巨坑俗称“天井”,坑旁村名 “天井岸”, “天井” 也许为天齐之讹称。
综上所述,巨坑之时代、地望、形状以及地 名均与史志记载相合,所以应定名为汉初所修建 的“天齐”祠遗址,即《汉书·地理志》所称之 “天齐公”祠。为一处祭天的大型礼制建筑主体 部分,其北侧汉瓦密集分布区是今后很有探索价 值的地域。
“天齐”祠位于汉长安城北45公里处。其地理 坐标为东经108°52′29″,北纬34°42′32″。
中国自远古即有祭天地之礼,封禅便是一 种历史久远而且非常重要的祭天地大礼。由于春 秋战国出现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许多古老的礼制也受到了冲击。至秦汉之际,祭 天地的礼制出现了混乱,从《史记·封禅书》和 《汉书·郊祀志》 中便可以发现古人的茫然。
秦人在雍有四畤,以祭上帝,秦始皇曾于泰 山封禅,又祠礼八神。汉初,刘邦于关中立黑帝 祠,以合秦之四帝为五帝,长安则分布有天、地、 五帝、九天诸祠,颇显杂乱。文帝更立渭阳帝庙, 长门五帝坛;汉武帝在长安东南立太一坛,汾阴 立后土祠,又于甘泉立太一坛,以五帝坛环列其 下。同时,武帝又至泰山封禅,封泰山如祠太一 之礼,禅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又行海上礼祠八 神,这种混乱局面大约到成帝时,才正式衍化为 祭天于南郊,祀地于北郊之制。这种天南地北之 制,一直沿用至明清而无较大变化。
汉长安城北端天齐祠遗址,便是当时众多 祭天形式中的一种。体现了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法 天意识。法天的重要形式,便是仿效天象。《天 官书》云: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 居也。”认为北天极就是太一常居之处。可能以 北为天位的思想即源于此。北天极在天空中的璇 枢特征,则可能是天圆天脐的出处,由此,进一 步演化出以北为贵的礼制。天齐祠居于长安城 北,即表示上天高高在上之意。
天齐象征天极,清河大回转段便是象征天 空中北斗,北斗斗口两星名“天枢”、“天璇”,两 星联线直指天极,古称极星,而清河大回转南北 向河段也直对天井 (天齐)。如此,自泾阳县李 家庄以下曲折形状的河段便是象征北斗星座,实 际上二者也是非常相像的。《三辅黄图》称:“(汉 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 汉旧京为斗城。”这便是“斗城” 的千古谜底。
天齐祠东侧五帝坛是法象三垣二十八宿中 的“太微垣”,太微垣中最亮和居中的星为五帝 座星(狮子座)。与相对处还应有法象天市垣的 遗址。秦人曾以渭水象天汉(银河),汉人因之, 因此在长安城南还应有类似象征建筑遗址的发 现。
池阳宫(五帝坛)遗址1992年4月20日被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五座 建筑基址。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基 址四周外延1300米内。此后三原县政府给遗址 树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四有”档案,并指派 天井岸村刘振杰为文保员负责管护。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池阳宫遗址,五帝坛遗址,天齐祠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