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杂志精选|| 宋代骷髅形象与佛教“白骨观”

摘要: 在以往的宋代城市遗址或墓葬考古发掘中常会出土一些小型陶瓷俑,其形象多为人物或动物,人物多为婴戏、贵妇、神佛等题材,动物多为狮、马、羊、狗等形象,这些小型陶瓷俑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和民间信仰。 在这众多的形象中有一种为骷髅,与其他题材迥然不同,关于其含义常令人费解。我曾见到两类实物,一类为骷髅头的形象,另一类为一人用双手撕破 ...



以往的宋代城市遗址或墓葬考古发掘中常会出土一些小型陶瓷俑,其形象多为人物或动物,人物多为婴戏、贵妇、神佛等题材,动物多为狮、马、羊、狗等形象,这些小型陶瓷俑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和民间信仰。

在这众多的形象中有一种为骷髅,与其他题材迥然不同,关于其含义常令人费解。我曾见到两类实物,一类为骷髅头的形象,另一类为一人用双手撕破面部皮肉,露出骷髅的形象。另外,河南汝瓷博物馆所藏的宋金时期的三彩枕上也画有骷髅头形象。还有一件著名的与骷髅形象相关的宋代文物,就是《骷髅幻戏图》。此图由南宋画家李嵩 (1166~1243) 绘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呈圆扇形。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操纵一个小骷髅,骷髅旁有一副演傀儡戏的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骷髅身后有一哺乳婴儿的妇人,骷髅前面有一婴孩,他趴在地上手指小骷髅,正聚精会神看骷髅傀儡戏,其后有一妇人伸出双手做要去抱婴孩状,应该为婴孩的母亲。关于这幅画历代学人多有记录考证,其画面含义也众说纷纭,争论至今。有的学者认为此画的核心主题是生死转化及因果轮回,或者与庄子的“齐生死”有关。李嵩画的骷髅图不止一幅,《孙氏书画钞》就收录有《题李嵩画〈钱眼中坐骷髅〉》,全文为 :“尘世冥途,鲜克有终 ;丹青其状,可以寤疑。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嗜物不衰。顾青草之委骨,知姓字之为谁?钱眼中坐,堪笑堪悲。笑则笑万般将不去,悲则悲惟有业相随。今观汝之遗丑,觉今是而昨非。”在李嵩之前也有人绘过骷髅图,如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1112~1170)和他的学生谭处端(1123~1185)就多次画过骷髅图,有诗作《自画骷髅》《画骷髅警马钰》《叹骷髅》《骷髅歌》等可证。他们全都在李嵩之前,可惜没有画作流传下来。可见骷髅图是当时一种流行的绘画题材。

宋代文物中屡屡出现的这种骷髅形象,其含义究竟为何?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太多,以往有学者指出其应与宗教有关。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这类宋代文物的制作应该是受佛教“白骨观”影响,其寓意为劝人觉醒,明白世事无常,死亡可能就在不远的明天,教人及时修行,息灭对色身的贪恋,破除身见和我执,从而早日脱离轮回苦海,达到佛教追求的涅槃境界。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的普及和隋唐的辉煌,到宋代已完全世俗化,融入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佛教思想对宋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宋代吸收禅宗等佛教思想而形成的理学和心学,王重阳吸收佛教修行理论创立的全真教。民间也接受了许多佛教思想,如“白骨观”,这些思想反映在宋代的文物上,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骷髅形象和《骷髅幻戏图》。

“白骨观”为佛教五门禅法之一种,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原始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修行方法,在其重要经典《阿含经》中有详细叙述,是佛教核心修行方法“四念处”中“身念处”的主要内容。“白骨观”通常由不净观、白骨观、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步组成。主要目的是让修行者通过观想,息灭对色身的贪恋。鸠摩罗什所译《禅秘要法经》中有大段详解,有说观想尸体腐烂变白骨的,有说观想世界充满白骨的,主要通过这种观想来破除我执,如 :“当自观身作一白骨人,极使白净,令头倒下,入髋骨中。澄心一处,极使分明。此想成已,观身四面,周匝四方,皆有骨人……乃至见于无量无边诸白骨人,纷乱纵横,或大或小,或破或完……谛观是已,当自思惟,正有纵横,诸杂乱骨,何处有我,及与他身。尔时行者,思惟无我,身意泰然,安隐快乐。”据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十七载,佛祖在世时,便嘱咐信徒“画白骨髑髅”以配合“白骨观”的修习。南怀瑾在《不净观之白骨观想法》一文中称 :“白骨观的修法,是佛说十念法中念身法门最基本的一门修法。无论大小乘,显密各法门,都不可好高鹜远而轻忽躐等。即如密宗的各种修观法门,每一位佛菩萨本尊相状,大都手持白骨骷髅禅杖,或脚踏死尸,或手持天灵盖,都是表示以白骨观为修行初基的密意。”由此可见,“白骨观”作为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历来被显密各宗所重视和尊奉。“白骨观”作为佛教五门禅法之一种,被禅宗重视自不待言,如《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下有《咏骷髅》:“旷劫不能逃,轮回多出没。只为世间情,无缘生慧日。晨昏多不省,运用如胶漆。只这示诸人,非空亦非实。”《金刚经科仪宝卷》:“荒郊日落草风悲,试问骷髅你是谁。或是英雄豪杰汉,回头能有几人知。”这些诗句都是劝人不要沉迷眼前,应常念生死,及时修行,勘破身见,早证涅槃的意思。佛教密宗受“白骨观”影响,也多用骷髅作装饰和进行佛事活动。密宗经典记载的“髑髅成就法”,实际上是“用木作一髑髅”来进行。“尸陀林”作法时,“咒师取白芥子,咒之二十一遍……其诸髑髅并皆作歌舞。”有时还要给七枚骷髅洗净、着装,描画眼鼻孔齿,使其能行能坐,供养烧香咒二十一遍,骷髅便可“自行动转开门出去”,甚至可使“一切髑髅,自然相打,绕林作舞,唱歌而走”。

“白骨观”对当时社会的其他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并吸收佛教修行方法创立全真教的王重阳曾说 :“欲要心不乱,般般都打断。子午卯酉时,须作骼骼观”,并在《画骷髅警马钰》说 :“堪叹人人忧里愁,我今须画一骷髅。生前只会贪冤业,不到如斯不肯休。为人须悟尘劳汩,清净真心真宝物。夺得骊龙口内珠,便教走入昆仑窟。”《七骑子》说 :“见骷髅,卧卧卧沙堤……眼内生莎,口里更填泥。……雨洒风吹浑可可,大抵孩童任蹈跻。悔不生前善事稽。”谭处端《骷髅歌》:“骷髅骷髅颜貌丑,只为生前恋花酒。巧笑轻肥取意欢,血肉肌肤渐衰朽。渐衰朽,尚贪求,贪财漏罐不成收。爱欲无涯身有限,至令今日作骷髅。作骷髅,尔听取,七宝人身非易做。须明性命似悬丝,等闲莫逐人情去。故将模样画呈伊,看你今日悟不悟。”黄庭坚也作有一首《骷髅赞》:“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而今不忍看,当时恨不见。业风相鼓转,巧色美倩盼。无师无眼禅,看便成一片。”这些诗句可以看作是对三彩枕刻画的骷髅的最好解读,其本意是劝人行善修行,早日悟道,其思想本源佛教的“白骨观”。

由上可知,宋金时期佛教已完全世俗化,融入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时的人们受佛教“白骨观”思想影响很深,再加上全真教的提倡和传播,从而出现反映“白骨观”骷髅形象的文物,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的写作得到山东刘志坤先生的帮助,特此致谢。

本文刊载于《大众考古》2017年12月刊,作者郭强为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化夏为河南博物院馆员。

投稿邮箱:dzkaogu@163.com

欢迎订阅2021年《大众考古》 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