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建筑

摘要: 建筑图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各大石窟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与石窟结合形成立体的宗教空间。石窟壁画中的建筑图像能够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群的可能样貌,石质仿木结构窟檐则以更加直接、写实的方式模拟了古代木构建筑的真实形态。它们还原的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宫殿或佛寺建筑,通过此方式表达佛像在殿宇之内的含义。图1:敦煌莫高窟217窟建筑图像现存大型石 ...



建筑图像广泛地存在于中国各大石窟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与石窟结合形成立体的宗教空间。石窟壁画中的建筑图像能够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群的可能样貌,石质仿木结构窟檐则以更加直接、写实的方式模拟了古代木构建筑的真实形态。它们还原的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宫殿或佛寺建筑,通过此方式表达佛像在殿宇之内的含义。

图1:敦煌莫高窟217窟建筑图像

现存大型石窟中有许多留存有石质仿木结构窟檐。诸如麦积山石窟第4、5、28、30、43、49等窟,南响堂山石窟第1、2、3、7等窟,天龙山石窟第1、8、10、16窟等。它们之中既有如麦积山第四窟那样的七开间庑殿顶大殿,也有如天龙山第一窟那样规模小巧的小型佛堂。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今天对唐以前建筑的认识。

图2:麦积山石窟第四窟窟檐

图3:天龙山石窟第一窟窟檐

龙门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在其石窟范围内保存有大量建筑图像。从建筑图像呈现方式上分可分为“仿木构窟檐”、“屋形龛”、崖壁浮雕佛塔等三种。前者位于窟外模拟佛殿,如唐字洞窟檐;后者位于窟内或崖壁,如莲花洞内的仿木构龛檐。佛塔大多位于窟外崖壁上。由于龙门石窟窟内无法拍摄,本文焦点主要放在外部仿木构窟檐及佛龛上。部分内部龛檐图片来自网络。


1.唐字洞

唐字洞为北魏末年完工的洞窟,位于奉先寺下方偏北位置,洞窟窟檐做仿木结构,推断为庑殿顶。殿顶中心有金翅鸟,正脊两端微微上翘,立有鸟羽状鸱尾。右侧已风化,仅留轮廓。左侧保存完好,能看出是双层分段式。屋面可有瓦垄,底部有椽子。


图4:唐字洞

图5:唐字洞窟檐

图6:唐字洞窟檐南鸱尾

图7:唐字洞窟檐北鸱尾

图8:金翅鸟

2.汴州洞

汴州洞推断为北魏末年完成的洞窟,窟檐做仿木结构,应为庑殿顶。正脊和唐字洞相比的话,较为平直。中心立金翅鸟,两端刻画鸟羽状鸱尾。鸱尾不分段,且刻画相对简单,不如唐字洞精致。屋檐上下刻画瓦垄与椽子,同唐字洞。

图9:汴州洞
图10:汴州洞窟檐
图11:汴州洞窟檐南鸱尾
图12:汴州洞窟檐北鸱尾

3.皇甫公洞

皇甫公洞开凿于北魏,窟檐做仿木结构,风化较为严重,应为庑殿顶。皇甫公洞为奉先寺南侧较大的北魏洞窟,可想象当年窟龛完整时的雄壮气势。窟檐正脊平直,中立金翅鸟,两端刻鸟羽状鸱尾,金翅鸟与两鸱尾间有脊饰。屋檐上部瓦垄已难以辨认,下部椽子保留数根,残破不堪。

图13:皇甫公洞
图14:皇甫公洞窟檐
图15:皇甫公洞窟檐南鸱尾
图16:皇甫公洞窟檐北鸱尾
图17:金翅鸟

上述诸窟窟檐基本不做枓栱,仅反应屋檐及以上的结构特征。能够发现它们基本以庑殿顶方式呈现,正脊两端均做鸟羽状鸱尾。推断在北魏晚期鸱尾的使用已经放宽,其严格的等级概念已经弱化。


1.崖面外部屋形龛

汴州洞以南至老龙洞以北的崖面上分布大小不一的屋形龛数座,皆为北魏时代作品。建筑形态各不相同,但均为庑殿顶建筑。部分龛檐出现了立柱和枓栱。瓦垄和椽子大多清晰,鸱尾也保留了下来,还出现了不刻画鸟羽形态的鸱尾。

图18:崖面外部屋形龛分布
图19:屋型龛A
图20:屋型龛B
图21:屋型龛C
图22:屋型龛D

2.古阳洞窟内屋形龛

2.1 屋形龛A

此龛位于古阳洞窟顶西北隅,开凿于北魏正始年间,表现出非常写实的庑殿顶建筑。该建筑面阔三间,有八角形柱四根,柱头置栌枓, 枓上托替木,替木上安置阑额。阑额上的枓栱均向外伸出一跳华栱,且出现了转角枓栱。这是龙门诸龛中罕见的。

图23:古阳洞
图24:古阳洞窟顶西北隅屋形龛(屋形龛A)
图片来源于网络

2.2 屋形龛B

杨大眼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完工于公元500年左右。该龛尖拱龛楣中央刻一庑殿顶屋形龛。正脊中央为金翅鸟,两端刻月牙形鸱尾,其形制在龙门不多见。屋面刻瓦垄,下有两根立柱,上下收分较大,形似多立克柱式。柱顶置枓栱,仔细观察可发现枓栱向前出一跳,但跳距不远。

图25:杨大眼造像龛龛楣中央屋形龛(屋形龛B)
图片来源于网络

龙门石窟窟内庑殿顶形龛数量众多,除上述两龛外还包括:大统洞北壁党屈蜀像龛、药方洞南壁上方像龛、慈香窑南邻像龛、莲花洞正壁主尊像背光中部两侧的像龛等。具体数量较难调查。

2.3 屋形龛C

北魏安定王元燮造像龛位于古阳洞窟顶西南隅,完工于公元507年。该龛楣仿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可见收刹明显的六棱柱四根。屋面略微弯曲,屋角上翘,翼角筒瓦起翘,阑额与补间人字栱位于柱间,以上特征均体现了较为成熟的木构建筑形态。

图26:北魏安定王元燮造像龛(屋形龛C)
图片来源于网络

2.4 屋形龛D

古阳洞南壁中层可见一屋形龛,完工于北魏,歇山顶风格。其屋檐部建筑特征与上述龛檐大体相同,但枓栱部分极为不同。细看之下可以发现,建筑的阑额上安置四组一枓三升枓栱,均为重栱。四朵枓栱之间设三组人字栱,中间增加蜀柱支撑。此做法在北魏时期建筑图像中并不常见,仅在北魏沙岭墓壁画及少量其它墓葬壁画残块中出现过。

图27:古阳洞南壁中层屋形龛(屋形龛D)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路洞内部屋形龛

路洞位于龙门石窟南部,洞内北壁及南壁均出现大量建筑图像。北壁的佛教图像自上而下分四层,二层为屋形龛。南壁与北壁布局一致,应为统一规划。路洞难以拍摄,选取网络图片。

图28:路洞南壁建筑图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29:路洞北壁建筑图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0:路洞北壁上层内侧屋形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1:路洞北侧上层屋形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2:路洞南壁上层内侧屋形龛
图片来源于网络

4.伊阙佛龛之碑上方碑檐

该碑檐和石碑过往被外部展板遮挡,不便观瞻。但近日展板拆除,可一窥其全貌。能看出其模仿的是建筑屋顶。之所以称“碑檐”,顾名思义,其功能正是为了保护伊阙碑。然而伊阙碑是在北魏碑上重刻,故此碑檐仍是北魏时期的,与唐代无关。碑檐虽小,但仍刻鸟羽状鸱尾。南侧鸱尾上部断裂,下部完好,北部鸱尾今已不存。碑檐上下椽子、瓦垄保存完好,清晰可见。较为特殊的是,碑檐下部还可见仿木构栱形结构(无枓)。

图33:伊阙碑碑檐-1
图34:伊阙碑碑檐-2

图35:伊阙碑碑檐-3


龙门石窟佛塔数量众多,作为考古爱好者完全无法统计。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龙门石窟历代佛塔总数为80座。这里包含了77座浮雕塔与3座圆雕塔。其中北朝佛塔17座,唐代62座,宋代1座。

图36:北魏楼阁塔

在北朝佛塔中,最有名的正是莲花洞外南侧北魏高浮雕楼阁式三重塔。古阳洞中也曾有座三重楼阁式塔,可惜被盗。故莲花洞外的这座可以说成了龙门石窟北朝佛塔中最美的一座。

图37:北魏楼阁式塔细节

该塔平面方形,通高 l84cm,塔身高度以及宽度逐层收分。塔身初重为三柱两间。柱上皆用枓栱。柱头枓栱较为特殊使用的并非一枓三升,而是短柱加一栌枓,下衬皿板。因风化原因,已不清晰,需用力观察。补间位置用人字栱,上置替木。两开间内有尖拱形像龛。塔身二重也是三柱两间,但柱头未刻画清晰的枓栱,补间为人字栱。两开间内有盝形像龛。塔身三重风化严重,很难看清细节,这里不做描述。塔刹刹座为须弥座式,上有覆钵及五重相轮。值得注意的是佛塔每层屋脊均置合角鸱尾,可与日本平安时代上庄田瓦窑遗址出土的合角鸱尾实物相互对照。


图38:塔身一重与二重人字栱对比

另外一值得注意的点是,塔身初重与二重所刻画人字栱风格不同,疑似为曲脚人字栱和直角人字栱两种。工匠可能有意为之,值得深思。

除此塔以外,龙门石窟的北魏佛塔还包括莲花洞内的两座覆钵式塔以及外部崖壁上的数座。

图39:莲花洞覆钵塔-A

图40:莲花洞覆钵塔-B

以上是对龙门石窟北魏时期建筑图像的简要罗列与阐述。它们仅占龙门石窟建筑图像的一小部分。龙门石窟窟内外与外部崖面还存留有大量唐代建筑图像,期待以后继续分享,谢谢。



此文转自“飞鸟寺文管所”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