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宁波“虎虎生福”生肖展:文物里的远古咆哮

摘要: 2022年是壬寅虎年。作为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曾经活跃在地球各个角落,也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赋予老虎威猛神武、百折不挠、驱邪纳福的内涵,并形成了独有的虎文化。澎湃新闻获悉,1月21日,宁波博物院将联合云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及宁波各县市区博物馆,推出“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看看那些 ...
2022年是壬寅虎年。作为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曾经活跃在地球各个角落,也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赋予老虎威猛神武、百折不挠、驱邪纳福的内涵,并形成了独有的虎文化。
澎湃新闻获悉,1月21日,宁波博物院将联合云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及宁波各县市区博物馆,推出“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看看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老虎形象有什么独到之处?

从巴楚之地,到西南古滇国,从中原大地,到吴越文化……百余件珍贵的虎文物,包括丰富的图版资料,汇聚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俗风貌、不同文化背景的虎文化。
远古咆哮 自带王霸之气玉虎头像 宁波博物馆展出

玉虎头像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件玉虎头像,来自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这一古老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众多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就存在了与原始狩猎生活密切相关的虎文化。
老虎,作为大型肉食动物,是兽中之王,它的绝对性力量,被古人赋予了权力的象征。 玉虎头像

 玉虎头像

玉虎头像拓片

玉虎头像拓片

这件玉虎头像,雕琢于薄薄的玉片上,仅仅3.7cm宽,2.5cm高。在小小的面积上,雕琢着一个老虎头。老虎有着旋涡形的耳朵,两个耳涡中间都钻了一个小孔。圆圆的眼睛瞎是鼓起的腮部。
它的额顶部是人字形冠,有学者认为,这其实是“皇冠”,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权力。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

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件铜虎尊是来自荆州博物馆的珍品,也是西周中期南方地区青铜重器的代表作品之一。
荆楚大地,滋养出了内涵丰富、绚丽多彩的楚文化。端看这件虎尊,和当时常见的青铜器形制不同,是一只龇牙咧嘴的小老虎。它双目圆睁,翘鼻粗颈,颇有百兽之王的风采。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铜虎尊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作为盛酒器,酒可以从老虎背部的开盖中注入,四肢下面可以放置柴火为酒加温,嘴部有开孔可以用作嘴儿来倒酒,设计十分巧妙。
这件虎尊没有长期使用的痕迹,它出土于河湖的淤泥层,可见它当时被沉在了水底。据研究,它应该是用来祭祀河湖、山川的礼器。虎座鸟架悬鼓 宁波博物馆展出

虎座鸟架悬鼓 宁波博物馆展出

虎座鸟架悬鼓,来自战国时期的楚地。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也是荆州博物馆藏的珍品。
这件悬鼓是一件漆器,以两只老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一只昂首的凤鸟,凤鸟的中间则是一面大鼓。这样的大鼓,往往用于国家正式场合的演奏。
不知道这面鼓敲击起来,是否让人想到高亢的虎啸和清越的凤鸣?
(注:本次展览展出的为虎座鸟架悬鼓复制品。)
西南之虎 身负神秘文明
古滇国——一个神秘的古王国。小说、电影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它的名字。
其实,古滇国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南边疆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武帝赐滇王金印。
由于远离中原文化,位于西南边陲的滇文化,发展出了有着独特民族烙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

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因出土时内均装有贝而得名。滇人将贝壳积攒存放在青铜器中。贝壳,在滇人的生活中,等同于财富,要么储存起来,要么本地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交换牲畜、金属、奴隶、宝石等。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虎鹿牛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这件贮贝器,顶端呈现着凶猛异常的战斗场面。中央是一只大牛,睁大眼睛,正在威吓着面前的老虎。在牛的周围,还有三只小鹿环绕。而老虎,则尾随着三只鹿,仿佛随时要扑上去。
这种环绕的设计,形成了重复的、持续的动感,有学者认为,这源自于古人的祭祀。虎牛搏斗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

虎牛搏斗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是又一件“虎牛斗”主题的贮贝器。两只牛和一只老虎激烈搏斗的场面被定格在了青铜器上。而更富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是,在中间的树枝上,还有两只猴子一边害怕一边围观,两只小鸟受了惊吓,展翅欲飞。虎牛搏斗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虎牛搏斗铜贮贝器 宁波博物馆展出(局部)

相伴千年  守护你的衣食住行
虎虎生威。老虎在政治生活体系中,往往是威严不可侵犯的,但是当它来到民间,来到日常生活中,就带上了亲切温暖的色彩。
人们想要让老虎的力量来保佑自己的生活,这种需求,也让老虎化身为了一种常见的吉祥物,出现在衣食住行的各方各面。银带钩 宁波博物馆展出

银带钩 宁波博物馆展出

银带钩 宁波博物馆展出

银带钩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件银带钩,是龙虎同体的造型。钩尾是一个浮雕的虎头,眼睛大大的,带着一对招风耳。钩首则是龙的形状,鼓鼓的眼睛,小小的耳朵。
带钩,是用来连接腰部束带的小物件,有点类似现在的皮带扣,将老虎的形象贴身穿戴,正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老虎的喜爱。龙首虎身佩 宁波博物馆展出

龙首虎身佩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件龙首虎身佩,也是一件日常贴身之物。它是战国时期的玉佩,用了新疆和田白玉。它的前半段是龙头,龙张着嘴巴,吐出长长的舌头,后半段则是老虎身体,脊椎弯曲,尾巴向上卷曲。龙首虎身佩 拓片

龙首虎身佩 拓片

漆木虎头枕 宁波博物馆展出

漆木虎头枕 宁波博物馆展出

这件黑漆剥落的木枕,来自汉文帝时期。它设计成了别致的伏虎形状。两端各有一个虎头,虎口咬着一块木头,前爪也抓着木头。老虎的前爪、额头和颈部都有朱漆绘花纹。漆木虎头枕(局部) 宁波博物馆展出

漆木虎头枕(局部) 宁波博物馆展出

用虎做枕,是因为人们相信,勇猛的老虎可以食鬼辟邪。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着,如果病人“魇寐不寤”,“以虎头枕为佳”,俨然是将虎枕作为压惊安眠的神器。 清珐琅彩龙纹包镶虎爪·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清珐琅彩龙纹包镶虎爪·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虎形象,经过几千年而不衰,始终以生命意识为主题,追求阖家平安、禳灾纳吉的表达,这种表达又物化为各种“虎”的工艺品。这件虎爪环套在金属珐琅器上,显示出它的等级和地位。为平淡的物质增加了乐趣,枯燥的装饰增加了灵感。 西汉铜虎子·宁波博物馆展出

西汉铜虎子·宁波博物馆展出

西晋越窑青釉水波纹瓷虎子·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西晋越窑青釉水波纹瓷虎子·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虎子,也就是夜壶。古代人们对虎既畏惧,又希望征服它,将溺器制作成老虎的形状,正反映了人们这种矛盾的心态。从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虎子,到汉晋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了。
辟邪祈福 萌萌哒小老虎现代红地花卉虎头鞋 宁波博物馆展出

现代红地花卉虎头鞋 宁波博物馆展出

我们小时候,对老虎最深的印象,应该是家里人亲手做的虎头鞋、虎头帽和布老虎了。中国各地都有做虎头鞋帽的习俗,颜色鲜艳、造型呆萌的老虎们,是孩子们的小小保护神。虎头帽

虎头帽

虎头鞋·宁波博物馆展出

虎头鞋·宁波博物馆展出

清彩绣丝质虎头帽·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清彩绣丝质虎头帽·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清彩绣丝质虎头鞋·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清彩绣丝质虎头鞋·宁波帮博物馆展出

古人认为老虎能驱邪纳福,不过在小孩子的帽子鞋子以及配饰上装点老虎,更有希望小孩子长得虎虎有生,健康活泼之意。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还会在孩子生日或者周岁的时候,准备虎头鞋或者虎头帽。
今年是虎年。作为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远的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曾经活跃在地球各个角落,在漫长的时光中,它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国人赋予老虎威猛神武、百折不挠、驱邪纳福的内涵,并形成了独有的虎文化。
(本文转载自宁波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