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第四届汉唐考古研究生学术沙龙纪要

摘要: 2022年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第四届汉唐考古研究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本次沙龙是一个内部学术交流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博士生李斌主持,人大考古汉唐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20余人参与。硕士生柏秀颖,博士生赵小莹、曾天华、杨宁波、李斌,博士后刘喆先后就自己的研究作了汇报,李梅田老师、陈晓露老师、王子奇老师及师资 ...


2022年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第四届汉唐考古研究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本次沙龙是一个内部学术交流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博士生李斌主持,人大考古汉唐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20余人参与。硕士生柏秀颖,博士生赵小莹、曾天华、杨宁波、李斌,博士后刘喆先后就自己的研究作了汇报,李梅田老师、陈晓露老师、王子奇老师及师资博士后达吾力江老师受邀参加并点评。

沙龙现场


01 柏秀颖|徐松《西域水道记》与早期龟兹研究

清代徐松《西域水道记》作为清代末期经世致用风潮、乾嘉质实考史风气和西学东渐因缘际会的时代产物。柏秀颖从是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式两方面对徐松的龟兹研究作了学术史的回顾。在研究内容方面,徐松的考察范围涉及《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中天山南北路及安西南北路四个区域,对各流域内的政区建制、典章沿革、民族变迁、名胜古迹、屯田游牧、日晷经纬等内容进行详细记载。在研究范式方面,通过比对《水经注》《西域水道记》《大清一统志》等书中针对同一遗址的不同记载,可知徐松开创了文献史料、出土材料与碑铭刻文互证的“三重证据法”,即广征博引官修国史、私家著述、当地俗说等多种历史资料,并利用经纬定位、实地勘测、民族语言释义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研究。徐松《西域水道记》是一种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地理研究,早期龟兹学研究由此肇始。

达吾力江老师建议结合《水经注》《大唐西域记》《西域图志》等历史文献对部分河道及古城位置进行细节考证。王子奇老师点评说,学术史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体例、方法、思路等很多问题,须突出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重点论述不同学派与学者间互相影响的过程。李梅田老师点评说,学术史研究需扩大历史文献的交叉引用,理顺论述逻辑,也可对涉及的一些具体的史地问题做些讨论,如结合《大唐西域记》等文献和考古遗存,对苏巴什、夏合吐尔等遗址的属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龟兹周边水系图


02 赵小莹|性别视角下郑州北宋壁画墓中镜子图像

赵小莹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格里赛尔达·波洛克对女性画家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巫鸿的“女性空间”概念、邓菲对墓葬性别空间的讨论等。她对郑州地区宋代装饰墓中的13幅镜子图像进行介绍和分类,认为墓葬中的镜子图像与女性关系紧密,所有镜子图像都是伴随着女性人物或女性所有物(如熨斗、剪刀、衣架)而出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镜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功用,镜子具有爱情信物的功能,也在特定情境中被作为妇容的象征,因此在图像表达上常常与女性特质相连。装饰墓中的镜子图像反映了镜子在北宋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镜子图像与墓志、壁画一起在墓葬空间中表现了儒家视角中的“理想女性”的形象,进而建构了丧葬空间中的女性空间。

陈晓露老师点评说,利用跨媒介材料进行研究,需以材料为本,而非理论先行,否则会进入“先入为主”的误区。李梅田老师也认为美术史研究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材料整理中,应注重发挥考古学的时空观在视觉图像解读方面的优势,避免以个别证据附会既有观点的做法。魏镇博士指出,要考虑时空变化与观念的关系,最好可以集中于某个时间段和区域。此外,性别考古并非仅强调关注女性,而应从不同的性别立场出发来解读图像表达中的性别认同。


03 曾天华|关于五代李茂贞夫人刘氏墓的几点思考

刘氏墓作为唐五代墓葬发展演变中的重要案例,曾天华从形制特征、空间布局及装饰意味等三方面对刘氏墓进行综合考察。首先,刘氏墓的长斜坡墓道、双室的形制受唐代高级墓葬的影响,八角形墓室平面与多耳室结构则与晚唐五代河北地区的墓葬有关,其形制特征可作为五代高等级墓葬形制特征的一个标尺。其次,门在刘氏墓的空间布局中至关重要。墓中的3道门将墓内空间划分为由外而内、由开放至封闭的格局。在装饰上,刘氏墓的装饰与建筑空间相互配合,共同塑造有意味的空间属性,至少具备三重意味:一是为其营造地下“家园”以安魂,表达生人对逝者的美好愿望;二是为逝者的灵魂升天服务;三是为逝者破除地狱之苦,助其往生净土。后两点均表现出对逝者来世的护持,应与佛道二教思想在社会普及相关。

陈晓露老师点评说,研究的部分结论指向性不强,应该参考相关文献予以廓清针对儒、释、道等思想观念的释读不甚清晰,建议进一步条理化。李梅田老师指出考古学研究不仅要重视具体材料的个性分析,更要兼顾时空框架内的宏观比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以物论史、透物见人。

刘氏墓3道门示意图

端门西厢上方的乘凤驾鹤砖雕图

墓道中部原开口地面发现的造像石刻


04 杨宁波|岳州窑与北方青瓷起源

通过对北方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的分布地域和年代的梳理,杨宁波认为北方早期青瓷窑址主要分布于洛阳、豫北冀南、鲁东南与苏北这三大区域,其中与青瓷起源相关窑址的起始年代多集中于北朝晚期,其窑业技术也大致相同。值得注意的是,邺城地区发现的曹村窑、倪辛庄窑址都大量烧制低温铅釉陶,尤其是倪辛庄窑址存在低温铅釉陶、高温铅釉瓷、高温钙釉瓷共烧的现象,钙釉青瓷所占的占比不高。杨宁波还探讨了岳州窑在北方地区的产品及技术输出问题,认为北朝墓葬中出土的绝大多数青瓷应来自长江中游洪州窑及岳州窑,且为岳州窑中以匣钵单件装烧的高端产品伴随着岳州窑产品在北方地区的流布,以筒形匣钵装烧技术为代表的窑业技术也随之传播到此,在南方青瓷产品和技术的持续传入的情况下,受到南方高温钙釉青瓷的影响,北方青瓷最终出现。

杨宁波对北方青瓷起源的技术因素进行初步总结,即北方青瓷起源是在北方低温铅釉陶与南方高温钙釉青瓷等不同陶瓷技术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产生。其中以岳州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窑业技术,对北方地区的影响由浅入深,最初仅为造型影响,后期随着南方青瓷的不断输入而逐渐过渡到施釉技术、装烧技术等更深层次。他认为,北方青瓷起源的时间涉及青瓷标准的界定,其标志究竟是高温铅釉瓷的产生还是高温钙釉青瓷的出现,仍需深入探讨。

李梅田老师点评说,北方青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关注热点,之前大家对北方青瓷的来源问题存在一些误区,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尤其北方墓葬出土青瓷器的增多、岳州窑窑址考古的开展,有些认识需要更新。建议进一步考虑窑业交流背后的南北文化交流,将来还应该多做点青瓷烧造技术的科技分析。王子奇老师认为,产品形态的相似可能代表器形的模仿,也可能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并不能说明两个窑场间一定存在技术交流,在两地交流过程中,究竟是技术流布还是产品先行?确实值得学界继续探讨。

曹村窑址出土的低温釉陶器

05 李斌|试论松滋楚墓出土瓦当及瓦当的明器化现象

李斌通过对墓葬出土瓦当材料的梳理,认为湖北松滋大岩嘴墓地M14出土的卷云纹瓦当是目前所见墓内出土瓦当中年代最早者,大约属战国晚期至秦统一时期,具有典型秦瓦当的特征。他通过对山东滕州东郑庄南区M156、山西孝义张家庄M15、河南孟津310国道M38、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岩村M7等汉墓中出土瓦当材料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明确了战国至汉代时期瓦当作为特殊明器随葬的现象,提出瓦当的“明器化”现象至迟在战国晚期便首发其端,西汉时期继续发展,东汉中晚期流行。作为建筑构件的瓦当进入墓葬后,其意义不再是保护易朽的椽头,而是转化成了一种视觉形象,象征着死者生前所居的建筑,体现了“大象其生以送死”的民间丧葬观念。

李梅田老师点评说,以墓内随葬瓦当作为理解“明器”概念的个案研究尝试值得肯定,但文章前后部分的连接性不强,可以考虑单独成文,前者结合云梦等地出土材料探讨秦灭楚之后江汉平原的社会变迁;后者相对复杂,涉及古代明器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对墓葬器物的研究一定要关注到背后的丧葬行为,《周礼》《仪礼》《礼记》记载的丧葬礼仪程序是解读墓葬遗存的关键材料,早期郭宝钧先生就对中原商周大墓做过这方面的尝试,这对于我们理解随葬品的不同来源和性质是很有用的。

洛阳出土的东周云纹瓦当


06 刘喆|杨吴、南唐时期的木屋葬具与道教的重生仪式

刘喆注意到目前发现的部分杨吴、南唐时期木棺“前和”处常放置木屋,且这些墓葬均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元素。刘喆对相关考古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后,认为此种设置应受到了道教的影响,通过木屋葬具表达“送魂度桥”观念属于道教重生仪式的组成部分。此外,木屋葬具的发现,也为学界思考道教“炼度仪”的起始时间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子奇老师点评,南唐墓葬中曾发现大量宗教类俑,但其能否作为墓主宗教信仰的直接反映,仍需综合考虑。李梅田老师认为,中古时期墓葬神煞观念的表现,需要借助俑像、画像砖、壁画、葬书、文书、石刻等多种媒材,不同形式的媒材在观念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对观念史研究可能产生何种影响?需要认真思考。

沙龙最后,李梅田老师总结道,本次沙龙是各位同学自发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虽然有些研究不一定很成熟,但大家准备充分,讨论也很热烈,相信各位汇报者和参与者都收获颇丰,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氛围,希望将来继续保持。并希望将来能扩大沙龙的规模,邀请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同学加入。

沙龙现场参会者合影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