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2016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综述

摘要: 稿件来源:中国文物报  11月6日,第四届“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论坛在杭州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来自中央文史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上海、西安、苏州、丽江、开封、洛阳、安阳、济南、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管理机构的 130 余位专家学者、管理单位负责人代表及杭州学各分支学科代表参加了会议。浙江大 ...
稿件来源:中国文物报 
  11月6日,第四届“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论坛在杭州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来自中央文史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上海、西安、苏州、丽江、开封、洛阳、安阳、济南、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管理机构的 130 余位专家学者、管理单位负责人代表及杭州学各分支学科代表参加了会议。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主持会议。现将会议主要发言和重要观点综述如下:

  刘 颖[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市园林文物局、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 党委书记、主任 (局长)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一座城市的差异性、独特性、唯一性只能来源于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兼顾,以活态方式保持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促进可持续发展。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导):杭州作为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12 世纪开始就成为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三世纪以来,杭州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杭州经由十三世纪 《马可波罗游记》 而知名,明清以来出现大量歌颂杭州的文章。G20 以后杭州更世界闻名了,怎样让游客感知杭州的魅力呢?第一,重视杭州风景片的制作和宣传,让全国游客知道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西溪、运河、良渚等很多地方。第二,杭州的周围景点很多,政府应协同地方提升基础设施,分散景点扩大旅游圈范围。

  贺云翱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教授、博导):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40 年前的“死保”观念。第二个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世界遗产保护的推动下讲活用。第三个阶段是 21 世纪之后,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活态保护中关键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活态保护是没有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否可持续,与整个国家的变迁、与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度有关。第二,物质文化遗产有没有活态保护,最根本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关系到我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如果只固定在文物具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传统认知上,活起来很难。如何将不同时代、类别、形态、规模、地点的文化遗产,融入不同的社区、区域发展指向、业态和生活需求方式之中,使之在确保主体及生存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活态保护的目的,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当前文化遗产事业中面临的重要使命。第三,文化遗产在建设中也受到破坏。目前所要做的是让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责任和道义使命,以及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所以我们要呼吁,千方百计地让文化遗产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就有奇迹的出现。

  曹兵武 (中国文物报社总编):我们已经进入文化遗产时代,这不仅是遗产的内涵在扩展,不仅包括古物和古迹,一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也纳入了文化遗产范围,这个时代更关键的是“遗产和人”关系的变化。通常说文物有三大价值,它可以研究历史、解释科学、培养审美。这就需要有人利用它,跟它有互动的关系,这个观念变化引发活态和综合性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其中生态博物馆的探索非常有启发价值,我想重点介绍一下。生态博物馆由法国博物馆人在 1971 年回应环境保护而提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博物馆的新动向,会议认为博物馆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强调互动,强调社区的参与,提出一个概念叫作“整合性博物馆”。1974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修改章程时,正式将服务社会及其发展写进了博物馆定义。生态博物馆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是一块地方——一个自然单元或者是一个社区文化单元,包括自然与人文遗产的可移动和不可以移动、有形与无形遗产,实际上它是泛化的遗产化和博物馆化。第二,它是将物与人关系进行综合考虑,扩大了博物馆人和观众的范畴和关系,政府、专家、当地人、游客,利益相关者都是生态博物馆要考虑的对象,强调经过综合规划以后,活态、生态性保护,在保护中展示、利用、发展,而不是把它冻结和凝固起来。第三,它本质上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是特定区域人和物关系的重构和新发展模式的实行。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新让不同层次群体反思自己,对他们有一个重新赋权的问题,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重点是群众参与的问题。第二,要唤醒地方的意识,反思地方及其人民在全球化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要维持可持续保护和生态保护,带动生态化这一套观念。考验生态博物馆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具有营利能力,而在于这种生活和发展模式是否能为周围群众接受,并能自觉内化它的保护和发展理念实践,是否可持续。

  姜师立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所谓“活态”,主要是指该遗产不仅仅具有“遗产”的属性,而且仍然具有其原始的使用功能。大运河区别于其他遗产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仍在使用当中,这也是大运河遗产区别于长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或者西方一些运河的显著特质。现有的 《文物保护法》 和传统“静态”保护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大运河保护管理的实际需要。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运河著称的国家多数制定了运河法,而 2006 年施行的 《长城保护条例》 中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对运河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应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管理机制,在适当时机,可参照对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管理模式,设立一体化的运河专职管理机构,或者国家层面成立大运河保护利用委员会,承担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相关责任,做到职权责统一。

  郑育林 (西安市文物局局长):我在英国考察杜伦大教堂时,当地的遗产管理主任提出,古建筑风化很厉害,隔几年就考虑换材料,但是若干年后原材料总有换完的一天,世界遗产大教堂还能保留其原真性吗?西安钟鼓楼的修复也遇到这个问题。对于具有 600 年生命的钟鼓楼,古人是怎么修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查档案,看到原始档案我很汗颜。档案中不仅有问题分析、施工方案、材料配比,还详细列举材料配料来源及其比例、配方,在夏季、冬季怎么样做,施工人员姓名、年龄,工种级别,干过什么样的工程。考虑生物之外的生命意义,才能彻底回答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问题。生的意义是保持生命每一个种类的“基因”,文化载体的变化是不可逆的,我们要把最核心的历史信息保存好、传承好。我想现在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不同门类、性质、市场的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生存意义在哪里,我们应在真实性、完整性不变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措施来对待,以期保持生命力。

  余杰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洛阳地区大遗址非常集中,在大遗址活化和保护利用的尝试和探索中,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坚持规划建设新区,解决城乡发展空间问题。形成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发展的城市新格局。二是坚持城乡建设为大遗址保护让路。在城中村改造中注重保留文化遗产。比如洛阳城市核心区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当时要建地下商场,后来发现重要遗址,在开发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取消地下商场项目,将这个地方原地保护建设成为遗址博物馆。在大遗址开发保护的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景观性比较强的项目重点推进,“以点带面、以点带线”,通过成功案例带动整个片区大遗址的保护。

  和丽萍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丽江古城传统文化形态的构成要素遭遇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的危险,为科学处理“活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我们有计划地实施了留住古城居民项目,整理挖掘文化遗产,修复历史遗存,形成了一批展示民族文化的示范窗口。在丽江古城环境风貌整治保护方面,我们累计投资 20 多亿元从古城内迁出了丽江军分区、税务局、广电局、畜牧兽医站等十多家单位,重新恢复了建筑和园林的历史原貌;对古城内的不协调建筑,古城居民自住房,按《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进行改造和补助。我们还实施了涉及环卫、通讯、供电、供水、排污、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街区道路改造、三线两管入地、景观用水治理、城郊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程等一系列保护性修复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较好地履行了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做出的郑重承诺,也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位。

  杨波 (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济南泉水和城市相伴而生,在全市范围分布着 747 处天然甘泉,仅老城范围内就有 136处。泉水文化的世界遗产价值是“泉·城”文化景观,是“济南古城冷泉利用系统”,是济南古城历史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我们一直致力于活态保护发展泉水文化,开展“一泉一景”保护行动,对全市 100 余处名泉进行环境提升,打造泉水文化景观,营建十余处以泉水为主题的景区,建设泉水院落,维持泉水与市民生活融合的状态。

  丁惠敏 (杭州老字号研究院):老字号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载体。杭州老字号协会在其活态保护中形成一些全国首创的经典项目:提出全国第一个保护和发展老字号的立法提案和编制第一个保护老字号的城市规划;创办第一个全国性的老字号博览会(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和第一个老字号品牌论坛(中华老字号百年品牌高峰论坛)。杭州老字号协会的“老字号+”系列创新工作还包括:老字号+互联网,积极推动老字号的电商化进程,2012年,在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和杭州市贸易局的牵头下,淘宝平台开出特色中国杭州馆。老字号+文创。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首届紫禁城杯中华老字号文创大赛”,利用故宫平台推广和保护老字号,同时也让众多老字号产品,再次回到故宫。老字号+一带一路。借助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对外做文化贸易,探索将“历史经典产业”再次走向全球的工作。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