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武昌隋唐墓

摘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著定价:580 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2ISBN 978-7-5732-0211-6内容简介20世纪50年代,湖北武昌地区发掘了一批隋唐时期墓葬。这批墓葬迄今为止仍旧是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最集中、内涵最丰富的隋唐墓葬发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其中116座墓葬的考古报告。116座武昌隋唐墓分布在武昌旧城东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省博物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著

定价:580 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2

ISBN 978-7-5732-0211-6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湖北武昌地区发掘了一批隋唐时期墓葬。这批墓葬迄今为止仍旧是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最集中、内涵最丰富的隋唐墓葬发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其中116座墓葬的考古报告。

116座武昌隋唐墓分布在武昌旧城东郊岗地,今为武汉市区。本书主体部分根据出土地点将墓葬分为9组,以单个墓葬为基本单位,介绍了墓葬形制、随葬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本书将武昌隋唐墓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早、晚两期,每期又分为早晚两段。武昌隋唐墓的出现是当时南北墓葬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南朝隋唐之际长江中游地区的格局变动有较大关联。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墓葬综述

第三章 通湘门、莲溪寺诸墓

第四章 钵盂山诸墓

第五章 瓦屋垅、马房山、四眼井诸墓

第六章 桂子山、土公山、广埠屯诸墓

第七章 大东门诸墓

第八章 何家垅、小龟山、姚家岭诸墓

第九章 万家湾、水果湖、周家大湾诸墓

第十章 大何家湾、傅家湾诸墓

第十一章 水利学院、天子岗诸墓

第十二章 武昌隋唐墓的分期与断代

第十三章 结语

附表 武昌隋唐墓信息表

附录 武昌隋唐墓出土文字材料考释

ABSTRACT

后记

内文展示


武昌隋唐墓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迄今为止仍旧是整个南方地区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隋唐墓葬发现之一。这批材料对今人研究中古时期物质文化、理解隋唐南方社会变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武昌隋唐墓的发掘与整理可谓历经坎坷,从墓葬发掘到报告付梓,相隔近70年,凝聚了几代考古人的心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昌郊区开展了大规模基础建设,发现了数百座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墓葬,武昌隋唐墓即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湖北省、武汉市文管委的同志对这批墓葬进行了随工清理,纵使人员紧缺、时间仓促、技术条件有限,他们仍对墓葬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记录,为后人整理、利用这批材料创造了条件,可谓功不可没。1958年发掘结束后,由于人事变动与社会大背景的变化,武昌隋唐墓发掘报告的编撰工作未能及时开展,资料主体保存于湖北省博物馆。


武昌隋唐墓的系统整理与报告编撰工作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领导者是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1978年,在宿白先生带领下,部分75级北大考古本科生与若干青年教师以教学实习的形式对武昌隋唐墓葬材料作了初步整理。1980年,武昌隋唐墓发掘报告的编撰正式启动。在宿先生亲自指导下,主要由当时北大考古专业的青年教师权奎山和湖北省博物馆的全锦云负责具体工作,时为宿先生研究生的陈英英、安家瑶等也曾参与编撰工作。在工作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报告初稿得以完成,整理工作的参与者也以论文等形式发表了若干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由于参与者工作变动,加之骨干权奎山先生于2012年突然仙逝,整理成果的修改与出版事宜只能暂时搁置。


无论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还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都未忘记整理、出版武昌隋唐墓考古报告这一重大任务。2018年末,双方商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徐斐宏牵头,重启武昌隋唐墓报告的编撰、出版工作。自2019年起,为顺利完成任务,工作团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工作团队一则采用新兴技术,二则优化流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在2020年3月终于完成了发掘报告初稿的编撰,经专家审阅、修改后,于2021年6月将书稿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现在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即是此次工作的最终成果。由于墓葬发掘年代久远,即便是上一次整理,也是40年前的往事,资料的遗失、残缺在所难免,加之工作团队水平、力量有限,报告一定存在不足之处,祈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另一方面,读者将看到这部作品蕴含着工作团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对前辈工作的敬意,是青年考古工作者践行总书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一殷殷嘱托的奋斗结晶,相信它能够得到各界的认可。


我们衷心希望,《武昌隋唐墓》出版后,能为更多研究者所利用,推动学术的进步;也希望报告的问世,能鼓舞更多文物考古工作者投入到整理、出版早年出土的重要考古发现的工作中,让更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与光芒!


《武昌隋唐墓》凝聚着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先驱宿白先生的心血,明年即将迎来宿白先生百年诞辰,谨以此书向宿白先生致敬!


今年恰逢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谨以此书向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献礼!


是为记。


方勤 沈睿

后记

《武昌隋唐墓》的出版,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雷兴山两任院长对《武昌隋唐墓》的关心与全方位支持贯穿整项工作始终,为报告的问世提供了坚强后盾。


武昌隋唐墓发掘记录与早年实习报告的查对、扫描、录入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徐斐宏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田晴完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丽新研究员、凡国栋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信息中心方笑天、陈冲、刘易珈女士与本科生陈鑫、周昕语同学给予了热情帮助。


武昌隋唐墓遗物保存于湖北省博物馆,遗物的测量、记录是整理工作最主要的部分,由徐斐宏与保管部馆员贾贵平、方丁玉、胡艺具体执行。这项工作得到了保管部主任蔡路武研究员的鼎力支持与热心指导;保管部王晓钟、翁蓓研究员即使工作繁忙,也尽可能为整理团队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张丹妮同学也参与了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作出了贡献。


《武昌隋唐墓》涉及大量线图绘制工作。这方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音女士功不可没,她牺牲了大量业余时间,完成了报告中绝大部分器物线图。许鑫涛先生和马霄女士负责墓葬平剖面图的清绘,并绘制了M142:5的器物图。报告图版的摄制工作由徐斐宏完成。


报告主体部分由徐斐宏执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李鑫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魏正中教授、刘未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李梅田教授拨冗通览了报告初稿,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何月馨女士完成了报告中出土文字材料的录文。方勤所长、雷兴山教授百忙之中审阅了报告书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吴长青先生、宋佳女士、缪丹女士为本书付出了辛勤而专业的劳动,使本书能顺利出版。


囿于编写者的水平与能力,报告谬误、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武昌隋唐墓从发掘到报告出版,时隔近70年,历经波折与坎坷。就在2020年初报告书稿即将完成之际,武汉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同仁们克服种种困难,力保本报告尽快出版。这里,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与敬意。


谨将此书献给武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

编写组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作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更多信息...

作者:湖北省博物馆

更多信息...

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