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中俄学者共同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现场的应用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3月28日,“中俄考古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史前考古研究室、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3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现场的应用。会议由社科院考古所边疆考古中心丛德新研究员发起并主持开幕式,研讨会由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研究员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Lbova Liudmila教授主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3月28日,“中俄考古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和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史前考古研究室、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3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现场的应用。会议由社科院考古所边疆考古中心丛德新研究员发起并主持开幕式,研讨会由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研究员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Lbova Liudmila 教授主持。


主持人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研究员
 
  研讨会首先由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Kovalev Vasily 博士、Zhumadilov Kair博士与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张蕾副研究员分别介绍各自使用的的三维重建方法、应用软件情况以及摄影测量技术。Kovalev博士介绍了Meshlab、Netfabb、Geomagic Studio等多款三维编辑软件的应用情况,以及包括Zerene Stacker在内的用于数字摄影焦点堆迭的方法。张蕾副研究员主要介绍了目前以悬挂拍摄法、拼合拍摄法、转盘拍摄法为主的三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拍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阐释。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Kovalev Vasily博士


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张蕾副研究员
 
  随后,社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周振宇博士汇报了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在旧石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他表示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大量系统精确的数据记录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过去普遍使用的全站仪测量在信息获取上仍有局限性。周振宇博士以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核心区为例,介绍了遗址数字影像拍摄的规律和方法,并对其遗址区、发掘区、石制品的三维重建进行展示。近些年学者将三维重建技术应用到石制品分析中,取得了面积、体积、角度等精确描述,为研究提供了真实客观的数据与素材。值得一提的是,以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形式保存的遗址信息,可以反复提取,信息获取量增长,信息数据更加直观,这彻底改变了旧石器考古发掘的田野信息获取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社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周振宇博士


社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贾笑冰副研究员

  除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外,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边疆地区考古发掘与调查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社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贾笑冰副研究员介绍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博尔塔拉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考古队对该区域的查干萨伊、大呼斯塔、小呼斯塔、加木楚等十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并对呼斯塔遗址进行试掘与发掘。贾笑冰副研究员介绍了从建立测绘控制系统到制作三维模型、从生成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到使用ArcGIS软件对遗址进行视域、河流缓冲区、流域面积等综合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他认为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深加工所得到的诸多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同时相关数据综合分析也有助于学者对某一区域的空间关系、分布规律、人地关系等问题的宏观认识。
 
  如今,三维重建技术与虚拟展示在佛教考古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收获。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研究员分别从佛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佛寺考古出土文物、摩崖石刻和砖塔类文物的三维重建以及石窟寺的三维重建与虚拟展示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Lbova Liudmila教授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Cheremisin Dmitriy教授
 
  研讨会上,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Lbova Liudmila教授和Cheremisin Dmitriy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博物馆藏品的显微摄影与三维重建 》和《3D技术在墓葬考古与岩画研究中应用》的报告。俄罗斯学者展示了西伯利亚出土的旧石器雕像三维重建模型,以及新技术在阿尔泰山岩画上的应用。

 


与会学者合影
 
  此次研讨会让中俄双方考古人员对摄影测量和三维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取得良好效果。最后,刘建国研究员在总结中强调了中俄学者间技术交流的重要性。希望以此为契机,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术平台,增进彼此间的学术交流。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