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略论巩县唐三彩窑址

摘要: 略论巩县唐三彩窑址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吴茂林关于唐三彩的产地,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世纪50年代,在河南省巩县发现唐三彩窑址。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该窑址进一步作了调查和试掘,初步揭示了巩县唐三彩窑址的面貌。1、巩县唐三彩窑址是唐东都洛阳一带的烧制中心。巩县唐三彩窑址位于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大、小黄冶村一带,距唐东都洛阳仅40余公 ...

略论巩县唐三彩窑址

发布时间:1989-06-16 作者:吴茂林

关于唐三彩的产地,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世纪50年代,在河南省巩县发现唐三彩窑址。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该窑址进一步作了调查和试掘,初步揭示了巩县唐三彩窑址的面貌。

1、巩县唐三彩窑址是唐东都洛阳一带的烧制中心。

巩县唐三彩窑址位于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大、小黄冶村一带,距唐东都洛阳仅40余公里。这里山岭起伏,黄冶河从中流过。黄冶河下流3公里即汇入伊洛河,于是便可上抵洛阳、长安,下通黄河,为水陆通衢之地。大、小黄冶村当地人有“小黄窑”之称,据传在古时候这里专门为皇帝烧制黄釉碗。经考古发现,此处窑址不仅烧造三彩器,也兼烧青瓷、白瓷(黄冶河上游的白河村、铁匠炉村遍布着白瓷、黑瓷窑址)。巩县唐墓中出土的一件蛋壳白瓷杯,即系白河窑址烧制,表现出颇高的工艺水平。《元和郡县志》中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三十八卷:“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为府土贡文绫,绘谷丝葛埏埴盎御苟杞黄精美果酸枣……”由此可见,这里烧制的三彩器,不但销运到唐东都洛阳,而且也借水陆交通之便,西运长安为宫廷之器。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等皇族的墓葬中,都出土过大量的三彩器,有的一次出土竟达千件之多,但在墓区周围并未发现烧制三彩器的窑址。

再者,隋唐时期巩县地处要冲腹地,占据了政治经济的重要位置。隋朝的三大仓城之——兴洛仓,便建在距大小黄冶仅十里远的七里铺上。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于巩县东南原上筑仓城。周迴20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隋末李密率领瓦岗军占领仓城,全国饥民纷纷来就食,迅速壮大了队伍。至唐时仍沿用此仓城。通过洛河、黄河把粮食运往洛阳及全国各地。当时这里的景象,史书记为“商贾云集,千舟竞渡”。所以,这里的三彩窑址不但烧制大量供人们观赏的工艺品,同时也为唐代宫廷及达官贵人烧制专用的三彩明器随葬,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2清楚了唐三彩的发展关系。

1976年省文物工作队对大、小黄冶村窑址进行了试掘,发现这里有三个文化堆积层叠压在一起。第一层厚为1·8米左右,出土物较少,有北宋时的“咸平元宝”铜钱一枚。第2层是唐三彩堆积层,厚0.5米,出土物十分丰富,有三足炉、碗、盆、壶、罐、盂、杯、奁、酒壶、酒盅、口哨、铃、瓷偶像、素烧人像等。釉色斑驳灿烂,光亮度强,晶莹耀目。单色釉有绿、蓝两种。第三层被压在三彩层之下。有白、黑、淡青、鳝黄等色,器形有盆、罐、盘等。瓷土纯净,瓷化程度高,经鉴定为隋代及唐初瓷窑烧制的瓷器。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巩县大、小黄冶是从隋代、唐早期烧制青瓷、白瓷、黑釉、鳝黄釉等而发展到烧制三彩的窑群。

3.初步揭示了唐三彩烧制的面貌。

从采集和发掘的情况来看,三彩品类繁多,体裁丰富,许多是我国唐墓出土物中尚未见到过的。

釉色的形成是先将胎骨素烧,再将铁、铜、钴加入铅釉中作催化剂,涂在器物的表面,放在窑里二次再烧。在再烧的过程中,各色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向四方扩散和流动,使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此此外,还有绿、蓝、黄、白、黑、淡青等单色釉。

三彩陶器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发挥低温铅釉的性能,运用黄、绿、蓝、褐等色釉,作成复杂、华美的装饰。如一件三彩罐,唇施鳝黄釉,上半部施绿、红、白釉底。由于釉色浓淡不一和红、绿釉色的混合,加上深绿釉部分,在阳光下映出美丽的孔雀蓝和鲜艳的玫瑰紫色。还有一件罐,先向唇下施数道黄釉、蓝釉和一道宽的绿釉,中间都空出白釉,在宽绿釉中空出较多的白块,上加黄釉勾点,象绿丛中的一朵朵白花。

大、小黄冶窑址曾出土有绞胎瓷片,足以证明这里已掌握了绞胎瓷器的烧制法。今年巩县城西十公里芝田唐墓中发掘出一件绞胎瓷盘,系巩县窑烧制无疑。

巩县窑的三彩器上运用了堆贴花,浮雕装饰工艺。如一件三彩三足奔炉,翻口沿、鼓腹、轮制成型后在腹上粘贴模制的奔马、金鱼等图案;一件三彩炉,饰梅花纹;一件宝相花盘,深腹平底,盘底正中浮雕一朵宝相花团,红花绿叶,鲜艳夺目。

三彩釉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唐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同时为由单色釉发展到彩瓷开了先河。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