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纪要丨崔剑锋: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简论

摘要:   2022年7月10-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老师来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参观交流,并对南佐遗址出土的典型陶片标本进行取样。在工作之余,他以“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简论”为题,为南佐遗址考古队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老师主持。图1 崔剑锋老师在遗址发掘现场参观  崔老师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定 ...

  2022年7月10-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老师来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参观交流,并对南佐遗址出土的典型陶片标本进行取样。在工作之余,他以“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简论”为题,为南佐遗址考古队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韩建业老师主持。

图1 崔剑锋老师在遗址发掘现场参观

  崔老师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定义、分类,区分了陶器(terra-cotta)、炻器(stoneware)、瓷器(china)等概念,并利用文献等材料介绍古人对陶瓷的理解。崔老师讲解了陶和瓷最主要的差别:胎体中是否有玻璃相的产生,而产生区别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原料不同,陶土的熔融温度(非烧结)很低,且高温强度不高,高温极易变形,因此需要烧制温度低于1100℃;烧瓷原料则在达到烧结温度时仍保有合适的强度,能够高温成型,烧制温度一般在1100℃~1400℃。

图2 讲座中的崔剑锋老师

  随后,崔老师通过制陶粘土原料、成型方式、烧成方式的发展演变以及釉的出现与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介绍陶瓷工艺发展史的几条发展脉络。如在制陶粘土原料发展演变这一部分,崔老师认为从陶器出现以来,对原料的选择及处理方式一直在发生变化,其中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地取土,一般不经过淘洗;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专门选择制陶陶土,进行淘洗,使用不同陶土制作不同种类器物;再到青铜时代,瓷器(原始瓷)出现,南方开始利用瓷石,北方利用高岭土,并对原料进行精细淘洗。

  成型方式主要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泥片捏塑、泥片贴塑,新时代时代晚期(仰韶文化时期)的泥条筑成、慢轮修整,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快轮拉坯、慢轮修整等技术阶段。东汉时期陶车的出现又极大地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效率。

  窑炉大致可以分为平焰窑、升焰窑、倒焰窑等基本形制。烧成方式(窑炉)的演变,主要经历新石器时代早期露天堆烧、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穴窑、商时期出现龙窑、南北朝时期出现馒头窑等阶段。

  中国传统瓷釉主要分为高温釉(钙釉、钙碱釉)、中温釉(高碱釉)、低温釉(铅釉)。其中,高温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石英和粘土。传统陶瓷碳酸盐原料的发展又经历了草木灰釉、石灰釉、釉灰这三个主要阶段。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崔剑锋老师以时间为序列归纳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八个关键节点:

  1.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2.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制陶技术的发展;3.商周秦汉时期北方陶器烧制技术的进步;4.商周秦汉时期南方陶瓷技术的最主要贡献——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出现;5.东汉晚期南方青釉瓷的诞生以及青瓷;6.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突破;7.宋代的诸名窑;8.明清官窑——景德镇。

  最后,崔老师对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史进行了总结,认为陶瓷发展史上最主要的技术变革事件包括:陶器的出现(第一种人工合成材料)、窑炉的出现(高温热工技术的突破)、快轮技术的出现、高温灰釉(原始瓷)的发明、铅釉陶的出现、北方细白瓷的出现、南方钙碱釉(碱钙釉)的引入等。

图3 师生们认真学习讲座内容

  讲座最后,崔剑锋老师与南佐考古队师生就南佐遗址出土白陶、出土陶器后续科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次专题讲座丰富了南佐遗址考古队师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扩展了陶瓷器研究的方法和视野,对南佐遗址后续发掘及陶器整理、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摄影:张嘉欣 撰稿:张镪)

(图文转自:“人大考古”公众号)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