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从“地层学”’到以“堆积物”’研究为中心》张弛老师授课纪要——2022年辽上京“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系列报道(九)

摘要:   2022年8月1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专家授课在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继续举行。本次课程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主讲,题目是《“从‘地层学’到以‘堆积物’研究为中心”》。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张弛老师简单回顾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阐释了研究遗址堆积物的两个途径,简明扼要地归纳 ...

  2022年8月1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专家授课在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继续举行。本次课程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主讲,题目是《“从‘地层学’到以‘堆积物’研究为中心”》。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张弛老师简单回顾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阐释了研究遗址堆积物的两个途径,简明扼要地归纳了遗址发掘“策略”,并且系统地讲述了田野考古记录的要点。

  张弛老师首先将中国田野考古理论放在世界的背景之下,回顾中国近代考古学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田野考古的理论来源有美国、法国、英国的考古学传统。中国本土的殷墟发掘也对中国田野方法产生了影响。张弛老师指出所谓“地层学”或“层位学”原理过于简单,写出一篇文章都困难,更不要说是一本书,并不能反映遗址堆积的实际情况。

  张弛老师认同前辈学者的认识,即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可以分解为生产过程和遗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堆积物都受到人类文化和自然营力的作用。人类文化堆积也可分解为界面,堆积物体、堆积顺序。考古地层学的原理在于人类在地面上按照顺序造成堆积物,考古工作者按照堆积物形成的相反顺序进行发掘。自然营力对堆积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显著的地震、洪水、滑坡事件,还是不易察觉的重力坍塌、淋溶、动物活动都会对堆积的形状、包含物产生影响。但仅仅了解这些原理还不足以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遗址堆积物的特点,遗址上所有的人工堆积都应当理解为“遗迹”,考察遗迹有民族考古学、文献证据、实验考古、空间考古、景观考古等方法,这些方法又必须以聚落考古来统御。对于自然堆积的认识,主要来自第四纪科学的一些方法,如环境考古、埋藏学、沉积物学等。

  张弛老师指出田野发掘的“策略”,是挖探方、探沟还是敞开式发掘,发掘区是否规划为正方向都不应有机械的规定,而要依据具体遗址堆积物的体量和走向来确定。

  张弛老师总结了中国田野考古记录方法的特点,并且比较了各国记录方法的优劣。他归纳了三种堆积物分类方式,及其衍生的堆积物编号体系。中式分类和美式分类都将堆积物分为地层和遗迹两类。但中式分类更强调细致地区分遗迹,将遗迹分为F(房址)、H(灰坑)、G(沟)、M(墓葬)等类别,在给号的同时也为堆积物定性。英式分类不区分地层和遗迹,而是使用“context”概念,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分类和给号方式。中式分类的便利在于编号直观体现对于堆积性状的认识,但这个认识是动态的,编号的变化往往跟不上认识的变化。中式分类方式比较灵活,便于容错,但也应当知道,中式分类的逻辑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道堆积性质的“遗迹”,另一类是被称为“文化层”,但实际上并不知道其性质的堆积物。英式分类的逻辑在于为一次行为给一个号,便于还原堆积的行为过程,局限在于过于繁琐,无法直观看出遗迹性质。中式绘图注重层线、开口和遗迹的外轮廓线,实际是堆积物的“区分线”,并不反映堆积物实际的形成情况。而英式绘图则用“图符”区分堆积物,只有明确的、可视的界面才绘实线,故而英式绘图显得更加准确。

  张弛老师强调无论是发掘的策略、堆积物的分类、还是堆积物的描述记录与画图,都需要考虑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平衡。针对性来自对堆积性质和性状的认识,有效性来自操作方法的把握,因此更要找到理论、方法和实践之间的平衡。

  在世界考古的视野下,张弛老师展示了不同国家的田野方法体系,激发了学员们的讨论热情。在问答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求教,得到张弛耐心回复。参加本次听课的人员除了“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员,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入职培训人员和辽上京考古队队员等。本次课程深化了大家对考古地层学和田野记录发法的理解。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