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考古发现我国南方面积最大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场

摘要:   近日,湖南桑植县官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8月26日,湖南官田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莫林恒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场址,清理出的各种铁器加工炉遗迹系在南方地区首次发现”。  莫林恒称,从目前国内的考古发现看,我国北方铁器生产加工的规模要比南方大,技 ...


  近日,湖南桑植县官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8月26日,湖南官田遗址项目负责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莫林恒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铁器生产加工场址,清理出的各种铁器加工炉遗迹系在南方地区首次发现”。

  莫林恒称,从目前国内的考古发现看,我国北方铁器生产加工的规模要比南方大,技术水平高,而在南方发现的冶金遗迹很少。此次新发现的各种铁器加工炉遗迹形态独特,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填补了南方古代铁器加工相关研究的多项空白,是汉晋时期冶铁手工业考古的重大发现。

  桑植县官田遗址发掘区域航拍图。受访者供图

  

  7年前考古人员在官田遗址发现“炒钢”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交通封闭,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而官田遗址正位于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村,坐落在郁水河西岸一处较为宽阔的台地,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约75000平方米。2015年8月至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张家界市文物局、桑植县文物局对桑植县光明路至张桑高速的引桥建设区域(即官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中,莫林恒等考古人员发现了灰沟、灰坑、房址等遗迹,以及陶瓷器、铁器、冶炼遗物等。其中,经过科技检测,发现大部分铁器为铸铁脱碳钢制品,其中1件可能与炒钢有关。

  炒钢是以生铁为原料入炉熔融并鼓风搅拌,促使生铁中的碳氧化物炼成熟铁或钢的一门技术,是汉代重要的铁器制作技术之一,根据已有资料,中原地区出现炒钢技术较早,并很快传播到汉帝国的边缘地带, 如中原地区的江苏徐州及关中地区都出土了西汉早期的炒钢制品。

  炒钢制品的出现,证明了古代中国的生铁及脱碳技术,对汉代湘西地区铁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

  据莫林恒介绍,在2015年的发掘过程中,遗址中出土的铜钱有 “半两”“五铢”“货泉”,其中“货泉”是王莽改制发行的货币,其一直流通到东汉前期。同时,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钱纹罐青瓷器,与在其他遗址发现的类似钱纹罐对比后,发现其年代均集中在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此外,遗址中也出土了岳州窑的青瓷器,且年代也集中在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

  考古人员认为,出土文物反映了此区域附近有生铁熔炼和浇铸的生产过程,该遗址可能具备了生铁铸铁作坊的功能与性质。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官田遗址的主体年代为东汉中晚期至三国时期,当时是一处铁器生产加工场。

  此次考古发掘出407件铁器和用于砌筑炼炉的石块

  “实际上,2015年的那次发掘,我们通过后期的科技检测,基本上已经判断出了这处遗址的性质。只是当时发掘面积不大,发现的冶炼炉也没有很多。”莫林恒告诉记者。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为了进一步揭示官田遗址的完整面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桑植县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在2015年度官田遗址发掘区域的北部勘探并发掘了约3000平方米。这一次发掘揭露出大面积的灰沟、灰坑、炉基等遗迹,以及陶器、青瓷器、模具、铁器、冶炼遗物等。尤其是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块、木炭颗粒等高温用火遗存,以及摆放规则的大量石块。

  此次发掘出土的冶金遗物(大型冶金炉的炉壁结构)。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遗址共发掘揭露面积约3300平方米;共计有编号灰坑251个,灰沟124条,房址17个,遗迹单位共计391个;清理了包括方形地穴炉、圆形石构炉在内的诸多冶金加工炉遗迹,作为核心遗迹,其结构设计体现出具有多种工艺类型,并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莫林恒说,这次新发现,进一步确定了遗址作为铁器生产加工场的性质。“出土的有陶、瓷、石、铜、铁及冶炼等五类遗物。其中的陶器除了日用器外,还包括陶范;瓷器多为日用品;石器包括多面石球和石范;铜器则多为小件及钱币,铁器数量较多、种类丰富。”

  在遗址最新出土的铁器中,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器以及加工材料类。生产工具包括锸、斧、有銎器等;生活用器有钩形器、环权、容器、铁球、带钩、环形扣、铲形器及钉;兵器有刀、镦、箭头;加工材料则以条形铁为主;此外还有大量的铁块,共计407件。

  此次发掘出土的兵器及条铁(锻造产品)。受访者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人员仍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石块。随后,考古人员通过相关机构对14件石块进行了石质鉴定,根据初步鉴定结果可知,遗址中未发现铁矿石,部分砂岩具有较强耐温性,可能用于砌筑炼炉。

  考古人员将分析不同冶金加工炉的用途

  官田遗址是以生铁为原料,集熔铁、铸造、锻打、退火等工艺技术为一体,并兼营铸铜的多金属生产作坊。

  莫林恒认为,其铁器产品类型具有明显中原特色,生铁铸造、铸铁脱碳钢等技术也属于中原技术传统。炉型结构、条沟的设计布局,为中原地区所少见;可能因其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此次发掘出土的冶金遗物(疑似坩埚底部积铁)。受访者供图

  

  在近日召开的“桑植官田遗址考古发掘验收暨专家现场会”上,与会考古专家表示,官田遗址作为汉晋时期南方地区少见的大规模铁器生产加工场,实证了中国特色的钢铁技术体系在南方地区的植根、发展历程,为中国南方地区社会文明进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紧密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研究我国冶铁技术发展、区域铁器化进程以及钢铁技术与社会发展等问题意义重大。

  但莫林恒也存在疑惑。“铁器生产加工的工艺有很多种,比如生铁铸造、退火脱碳、锻打加工等,不同的冶金加工炉对应什么样的加工方法,其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莫林恒透露,下一步,考古人员将通过炉体石块加工复原模拟实验,建炉、熔炼、烧炭模拟实验,锻铁实验,制范试验等来分析不同冶金加工炉的用途,并对该遗址开展有针对性的扩方挖掘工作。

  来源:新京报 记者;张建林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