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深化仰韶文化研究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首届仰韶论坛成功举办

摘要:   2022年11月27日,首届仰韶论坛在三门峡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渑池县人民政府承办。  本届论坛以“深化仰韶文化研究 探 ...

  2022年11月27日,首届仰韶论坛在三门峡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渑池县人民政府承办。

  本届论坛以“深化仰韶文化研究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直播方式,来自全国的21位考古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报告,交流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认识。

  上午,论坛开幕式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主持。

  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在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一周年之际,我们隆重举行首届仰韶论坛,要充分利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主办地、仰韶文化发祥地、文物考古资源富集地的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持续推动贺信重要精神落地、落实、落细,使以仰韶文化为标志的文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当中具有独特位置,它的彩陶向周围广阔区域施加影响,也是中原文化第一次向周围施加如此强烈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和古史传说当中的黄帝、炎帝集团的兴起在时间和区域空间上相吻合,应该说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仰韶遗址发掘已经走过百年,正在迈向考古学新的百年征程,中国考古学进入到“黄金时代”,首届仰韶论坛的举办,对深入研究仰韶时代文化面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及仰韶时代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中华文化仰韶先民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是未来一项重要考古任务。

  2021年10月1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纪念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之际,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在讲话中表示举办仰韶论坛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要以仰韶文化为纽带,共同讲好仰韶故事、黄河故事、中华文明故事,为推进文化自信自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表示,要充分认识仰韶考古和仰韶文化研究对中国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围绕仰韶文化的聚落形态、资源与生业模式、社会复杂化进程等重点问题,加大考古调查、发掘和资料整理、报告出版的力度,深化仰韶文化不同类型、仰韶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聚焦文明起源关键阶段,深化理论探索与建构,不断推动仰韶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他希望将仰韶论坛建设成为高水平开放性的考古科研平台、成果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讲好仰韶文化、中国考古、中华文明历史故事。

  主题报告一

  主持人:孙周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馆员李世伟: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新认识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于2020年8月启动,发现遗迹丰富,有房址、壕沟、窖穴、墓葬、灰坑葬等,出土一大批文化遗物,包括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和龙山早期、晚期。在遗址南部发现一座仰韶文化大型房屋建筑,在中部发现四条大型人工壕沟,同时围绕仰韶村遗址进行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等多学科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魏兴涛:河南灵宝北阳平遗址考古新发现

  灵宝铸鼎原联合考古队2022年继续在北阳平遗址北部及中南部发掘,取得发现仰韶文化房址7座、壕沟2条等较重要收获。该遗址已发掘的仰韶中期房址跨遗址北部和中南部,分深穴和半地穴式两种,有大、中、小不同规模。房址中F5为大型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是该遗址现已发现的最大房址。在大的聚落布局上,在遗址偏南部勘探发现3条东西向壕沟,其中已解剖的G1、G2年代基本一致,很可能仰韶中期聚落南部有二重或三重环壕,初步显示北阳平较之西坡聚落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但最南部壕沟尚未解剖,其年代以及所反映的聚落范围、防御措施等有待确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与对外交流室主任、研究员马俊才:河南南阳黄山遗址仰韶文化考古新发现、新收获

  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至2022年11月,在山顶、山东台地、山西岗地等地进行发掘,出土数以千计的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迹。仰韶中晚期,地面圆形粮仓群密集出现,其中面积50平方米粮仓同一层面就有5座。码头清理约三分之一,在岸上发现丰富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建筑遗迹。科技考古方面,植物考古发现大量粟和稻颗粒,整个遗址中杂草种子稀少,或许该遗址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其食物资源可能有供给或贸易而来。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教授杨益民:仰韶时代晚期的中外物种交流

  仰韶时代晚期是中国社会复杂化的关键时段,几乎同时欧亚草原上出现了青铜文化。北高加索地区颜那亚文化的一支人群东迁到阿尔泰山脉地区形成阿凡纳谢沃文化,在此过程中,西亚起源的黄牛、绵羊和小麦也随之传播而来;之后黄牛或绵羊零星传播到东北地区和甘青地区,但没在中国社会留下深刻的烙印。植物考古学研究表明,大约在距今4800年,小米传播到河西走廊中部;人骨同位素研究表明,同时代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先民食谱中出现一定数量的C4类食物(小米和/或以小米为食的动物)。因此,小米的西向传播可能沿黑河北迁到达阿尔泰山脉的南部余脉,然后北上到阿尔泰山脉地区的北部再辗转到中亚地区。除了驯化物种外,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于此时段开始在欧亚草原流行,是否也传入中国,尚需深入研究。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赵晓军:河南宜阳苏羊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

  从2021年3月至今,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聚落功能区划分情况。目前共计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现了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以仰韶时期为主。从出土遗物看,苏羊遗址存续时间从仰韶早期一直到龙山文化晚期,文化序列从早到晚发展连续稳定,文化谱系一脉相承,且含有大溪、屈家岭、红山、大汶口等诸多文化因素,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了新的材料。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李龙:河南早期考古活动的特点与影响浅析

  河南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主要起源地。1921年仰韶遗址发掘拉开了我国现代考古学序幕,解放前的殷墟发掘奠定了我国现代考古学发展的基础,两者都具有地标意义。河南早期的考古活动具有时间早、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本地学者多、成果出版及时等特点。在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学人才、考古学研究领域、考古学特色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河南早期考古活动对我国当下坚持文化自信、学术自信、考古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晓毅:文明火花——近年山西仰韶考古新发现

  山西近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山西仰韶文化在建筑、桑蚕、彩陶艺术等方面取得的灿烂成就,找到了中原最早夯筑技术之一,确认了晋南与豫西等地区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展示了华山玫瑰的绚丽诗篇,从仰韶文化独具特色花瓣纹彩陶和遍及山西南北五边形房址角度,诠释了山西在联系北方与中原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在夏县师村揭露了一处仰韶早期围垣聚落,翼城北撖发现了一组仰韶中期大型聚落环壕,离石德岗呈现了晋西高原山地聚落的基本形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馆员邵晶:陕西泾阳蒋刘遗址仰韶晚期环壕和墓地

  陕西泾阳蒋刘遗址发现了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环壕残留约半,壕内面积约20万平方米,西南部发现缺口,应为门址;成人墓地位于环壕西段外,发现有带二层台土坑、竖穴土坑、偏洞等墓葬形制,随葬品以笄形骨器为主。墓葬中数量丰富的笄形骨器是仰韶考古的首次发现,出士位置明确、埋藏背景清晰,其功能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张文瑞:邓槽沟梁遗址考古新发现

  2020-2022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龙山晚期石城东南瓮城区域进行了发掘,共发现早晚五个阶段的城门系统和一批城内堆积。瓮城功能区的年代持续时间较长,约300年(BC2300-BC2000)。通过发掘可知该区域从早到晚共发现五个阶段城门系统。其中第一期、第二期、第四期、第五期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城门系统基本都由瓮城、墙体通道(瓮城道路)、城门通道等结构构成,最晚期还发现有马面设施。从城墙结构来看,第一、二、四期瓮城修建时均使用石砌工艺,到第五期瓮城营建时,开始出现了版块夯筑工艺,整个瓮城的基础由版块夯筑而成。瓮城内连接城门的墙体通道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差异。

  主题报告二

  主持人:李新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考古新收获

  南佐遗址共发现了9座夯土台基及环壕围绕的3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数千平方米的中轴对称、布局严整的宫城,5000年前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夯土墙宫殿式建筑。还发现大量制作水平很高的白陶、黑陶等器物和大量的炭化水稻等。“九台”和大型宫殿式建筑的庞大体量、台外壕沟和夯护设施之巨大规模前所未见,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存在。“九台”对称分布且位于聚落中央,宫城位于九台北部中央,主殿F1位于宫城中央,“九台”北台、主殿火坛、中门、宫墙南门构成大致南北向的中轴线,东西侧殿对称分布,总体上构成一个封闭式的主次分明、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宫殿格局,在宫墙外侧还发现相当于护城河的大型壕沟。其等级之高、规模之大、布局之严整均前所未见,新发现的“宫城"更是开中国后世都城宫殿建筑布局之先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崔剑锋:屈家岭遗址史前黑釉蛋壳陶的研究

  屈家岭遗址发现了一类黑彩或黑衣蛋壳陶,制作非常精美。这类陶器器壁非常薄,说明使用了快轮拉坯的成型工艺,其黑彩也较为特别,光泽感非常强。使用显微观察、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能谱等分析了这些蛋壳陶,结果表明其黑彩工艺与普通黑彩陶的工艺完全不同。普通黑彩均为铁锰矿物致色,而蛋壳黑绘陶表面的黑彩已经完全烧成黑色玻璃,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高温黑釉陶瓷,将高温黑釉技术提早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通过比较分析,可知这类“黑釉”陶与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希腊黑绘陶 (Attic Pottery)烧成工艺基本类似,均采用“氧化-还原-氧化”三个阶段(ORO)的烧成工艺,在还原阶段使得高铁的精细黑色表面烧成玻璃化的黑釉,体现出屈家岭文化先民已经掌握相当高超的陶器烧成技术。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段天璟:夏县师村遗址—仰韶早期聚落、文化与生业的重要揭示

  师村遗址仰韶早期聚落遗存的发现,填补了运城盆地考古学文化发现的空白。在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上,为研究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早期遗存向西阴文化的演化及其与周边文化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聚落考古研究上,为研究陕晋豫地区以及黄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材料;在生业方式研究上,为进一步探索手工业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发掘收获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最新发掘发现,该地点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新的发掘确认了女神庙坐落在9号台基上,是第一地点台基建筑群上的建筑遗迹。女神庙北侧发现与5号、6号台基八字形挡水墙、排水沟和通道相对应的石构结构,为进一步认识女神庙的性质提供了线索。经过对7号台基的解剖发掘,该台基夯土下发现了复杂的石构结构,与其他台基结构完全不同,可能存在特殊功能。其性质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确定。台基上发现燎祭、瘗埋、裸礼等与天神、地示、人鬼三界神灵崇拜、祭祀相关的遗迹和遗物,为阐释牛河梁及红山文化提供了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庆:关中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新突破—西安太平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2021年3月启动的太平遗址考古工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为关中盆地龙山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目前,太平遗址已清理出房址、墓葬、水井等大量遗迹。太平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等,测年数据约为距今4150年至3700年前,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太平遗址已经出土的玉璜、玉璧、玉刀、玉圭等玉器和玉璧芯、玉料,显示太平遗址有具备完整的玉器生产操作链的玉器作坊。考古人员还在东环壕北部中央发现朱砂墓、夯土基址和大型地坑院建筑等,尤为罕见的是出土了一件关中地区少见的陶铃。玉器加工生产、卜骨、陶牌饰和陶铃的存在,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了高等级的中心聚落遗址的应有要素。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孙金松:内蒙古清水河县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发掘述要

  自2019年起,对其瓮城、城门区域持续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掘4000余平方米,揭露主城垣、主城门、马面、墩台、台基、壕沟、地下通道等重要遗迹20余处,出士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数十件,尤其是对由外瓮城城墙、城墙两侧马面、台基以及与外瓮城城垣平行布置且与两侧自然冲沟相接的壕沟构成的后城咀石城第一道防御体系;由瓮城城垣、瓮城城垣上布置的四座台基、两座墩台以及与瓮城城垣外侧毗邻的壕沟构成的后城咀石城第二重防御体系;由主城垣、主城门以及在主城门两侧设置的与主城垣相接的两座马面构成的后城咀石城第三重防御体系的完整揭露,基本复原了后城咀石城主城门和瓮城的结构布局,明确了后城咀石城直入式主城门结构及曲尺形入城方式,兼具中原城市和北方石城的双重文化因素。

  主题报告三

  主持人: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李有骞:2015年以来饶河小南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考古新收获

  2015年以来,总计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大体属于初期、早期和晚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此轮发掘的最主要收获。新石器时代初期遗存,年代为距今17000-13000年,并以15000-13500测年结果最为集中,以细石核、细石叶、两面尖状器、锛状器、钻器等为代表,包括以石片、断块为主的石制品总计30000余件,并在2020年发现两座属于该时期的半地穴房址,总体与乌苏里江对岸和黑龙江下游发现的奥西波夫卡文化面貌接近,基本属于该文化范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年代为距今9200-8600年,以三处墓地为代表,墓地以封土积石墓为主要特点,随葬大量石器、少量玉器和陶器,石器以石叶石镞数量最多。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年代为距今4600年左右,发现两座房址,陶器以罐类为主,表面饰以篦点纹为底再施划纹的纹饰,总体与黑龙江下游的沃兹涅诺谢诺夫卡文化基本相同,可以纳入到该文化的早期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彭小军:湖北沙洋城河遗址考古新进展

  通过对遗址进行持续发掘,先后确认城垣、壕沟、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墓葬区,乃至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这些工作表明,该遗址为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的重要城址。通过区城系统调查,对周边聚落形态也有了全面了解。近年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城河遗址联合考古队近年以城外北部区城为田野工作范围,以探索屈家岭文化葬仪、城址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为工作目标,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鸡叫城考古与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进程

  2018年至2022年连续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一是明晰了鸡叫城聚落群从距今8000一4000前的演变过程;二是发现屈家岭文化大型木构建筑;三是揭露出体量巨大的谷糠堆积。四是发现史前水稻田。鸡叫城考古发掘成果对于认识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F63作为此次发掘的大型木构建筑遗存,其体量超大、结构规整、基础保存完好,为中国考古百年首次发现。第二,海量稻谷糠壳和稻田、稻田片区的发现,为理解稻作农业视野下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途径与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考古揭示出多重环壕所组成的城壕聚落集群、水渠和稻田灌溉区,亦是距今5000年前后长江中游稻作农业社会所达到的史前文明化之最高层级。第三,鸡叫城由彭头山文化的普通居住点发展为环壕聚落,然后发展为城壕聚落及聚落集群,一直延续至肖家屋脊文化时期,显示其具有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强的内在凝聚力。完整演进了古文化一古城—古国的全过程,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及文明起源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珍贵样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方向明:中华文明探源—新近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收获

  浙江考古秉承"坚守田野、面向社会、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紧扣文明起源、农业起源、海洋文化、浙江大历史等重大课题,积极主导,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全力配合"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全省基本建设发展中的完善与落实,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尤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领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重要收获:上山文化成为中华一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内容;余姚施岙古稻田为稻作文明摇篮增添了新材料;余姚井头山贝丘遗址成为海洋文化的发端;良渚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以玉礼制为核心的良渚文明模式也是中国文明的本质,良渚成功申遗,创立了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五位一体的“良渚模式”,而以省考古所为主导的良渚考古工作和成果转化,则是新时代“考古良渚模式”。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锁强: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考古新进展

  2019—2022年,通过考古发掘目前揭露面积2200平方米,在石岭望北岩、岩背及石尾头等地点清理出墓葬、灰坑、灰沟、柱洞、灰沟等重要遗迹,出土陶器、磨制石器、玉器、青铜器、人骨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2000余件。岩山寨遗址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中心聚落遗址,对于深入研究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本地区该时期葬制葬俗、石峡文化的传播、岭南及周边地区的早期人群互动与文化交流、稻作农业的早期传播等课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顾万发:郑州及有关地区新发现独特彩陶图像的几点启示

  仰韶文化彩陶解读近年来取得诸多成果,体现了艺术考古学的地位和价值。顾万发在已有学术认识的基础上,从新发现、新识别、新公布的几件特殊而重要的彩陶图像,于仰韶文化及有关文化中一些彩陶和有关图像的确切意义,提出了初步看法。一、从青台遗址的彩陶壶总体图像论彩陶图像解读的功能基础;二、以双槐树、大河村近年来新发现彩陶图像论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内涵重要主题;三、从秦安县新发现的一件彩陶图像,论彩陶中一些未能识别的图像实际是有眼睛或者没有眼睛的鱼头。并对于西阴纹的复杂方面提出初步认识。四、从郑州及洛阳、禹州四件彩陶特殊图案为鱼的太阳形眼睛之认识,来论证良渚文化诸多玉璧的有关刻画符号实际都可能与太阳有联系。

  闭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研究员作论坛总结。本次论坛以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9·28”、“5·27”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根本遵循,致力于推进仰韶文化研究,推进中国史前文化研究,发掘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本次论坛共有全国30多家文物部门、考古科研机构、高校和媒体代表出席。共有21位专家围绕仰韶文化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讨论的课题涉及到黄河、长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岭南地区等我国广大地区。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从文献记载的夏商时期,向前推进了至少2000年,成为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化进程承上启下的重要支点。

  仰韶文化研究已经走过了百年,近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各地仰韶文化已经先后出现了文明因素,有的甚至在仰韶中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一起构成耀眼的仰韶文明内涵,仰韶文化中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对其文明化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仰韶文化发掘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关键。

  总书记在总结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文明起源的形成和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工作,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未来的仰韶文化研究,需要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把考古探索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途径、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展示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阮金泉在讲话中指出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展示了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开启了研究仰韶文化的新阶段,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政治担当,努力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以此论坛为契机,推进仰韶文化、黄河文化研究,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将三门峡打造成为仰韶文化考古圣地,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河南实践、贡献河南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编审在闭幕式讲话中强调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论坛围绕仰韶文化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成果、新思考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和交流,深化了我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认识。激励了我国考古工作者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此外,他谈到深化仰韶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拓展仰韶文化研究新境界,重点建设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仰韶文化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共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强调,一年来,在总书记贺信重要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三门峡仰韶文化研究高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我们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乘势而上、应势而谋、顺势而为,持续探索未知、揭示来源、发掘研究、凝练成果,进一步巩固仰韶文化作为华夏文明“核心基因”和中国文化“主根主脉”的重要地位,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强劲的三门峡力量。

  此次论坛的举办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仰韶论坛主会场将永久设在仰韶文化发现地三门峡市。仰韶论坛将致力于搭建中华文明探源的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中华文明研究,弘扬中华文明灿烂成就,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