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第五期“发现长安”考古论坛纪要

摘要:   2023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主办了第五期“发现长安”考古论坛,由刘振东研究员主持,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王占奎做了题为《西周铜器分期断代的逻辑与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所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博物院的二十余位研究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座分上下半场进行。  上 ...

  2023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主办了第五期“发现长安”考古论坛,由刘振东研究员主持,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王占奎做了题为《西周铜器分期断代的逻辑与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所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博物院的二十余位研究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座分上下半场进行。

  上半场,王占奎以西周时期铜器分期断代的概念为切入点,指出断代是铜器的王世归属,不依赖于器物的形态特征,而是扎根于铜器铭文的“自报家门”。首先列举大量铜器铭文实例,论证谥号说与庙名说,指出谥号说与庙名说的断代意义:凡具有“文王”字样的铜器,必作于文王死后;凡具有“康宫”字样的铜器,必作于康王之后。其后根据懋尊、懋卣两件青铜器在类型学分期与铭文之间存在的“冲突”,证明懋尊、懋卣很可能是伪器,铭文可能是根据真器移植到伪器上的。最后讨论了夨令簋、觉公簋等铜器在断代中的作用,得出结论:“迄今为止的铜器断代仍当以‘康宫原则’为原则,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铜器断代是可靠的,并不存在不能解释的矛盾,也就是说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称是成功的。”

  下半场,王占奎首先介绍了西周月相记时术语,分析学术界关于“初吉”的不同释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类数九说(即阳历性的从“农祥晨正”相当于大寒前后开始,每九天一个初吉)。随后以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的铭文、释文来印证推测,指出静簋、畯簋等器物关于初吉释义的疏漏之处。最后通过《国语》记载推导出初吉是阳历性的,是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为根据的。

  讲座结束后,王占奎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王占奎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深奥的观点讲得明晰透彻,使听众得到启迪,受益匪浅。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