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贾湖刻符龟甲为始,看汉字里的中国

摘要: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其演变历程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赓续。澎湃新闻获悉,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特展厅启幕。展览汇聚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个文博机构的文物珍品共220件,展品包括贾湖刻符龟甲、西周史墙盘 、春秋晋公盘,以及唐代虞世南、柳公 ...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其演变历程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赓续。

澎湃新闻获悉,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特展厅启幕。展览汇聚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个文博机构的文物珍品共220件,展品包括贾湖刻符龟甲、西周史墙盘 、春秋晋公盘,以及唐代虞世南、柳公权、褚遂良,宋代米芾、黄庭坚等堪称典范的法书和法帖。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览现场

 展览以“源”“远”“流”“长”四字构建讲述脉络。据主办方介绍,展览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在展览中徐徐展开。

刻符龟甲 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7000年)河南博物院藏

以贾湖刻符龟甲,追溯汉字起源

展览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

走进序厅,仿佛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了文明初萌的节点。序厅尽头的贾湖刻符龟甲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该龟甲上的刻符形似一只眼睛,如同文明在混沌之中睁开双眼。

据悉,河南贾湖遗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一处距今8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贾湖刻符龟甲上至少17个契刻的符号,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曰"字等。刻符龟甲的年代距今7762年(±128年),比仰韶文化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或图形要早一、二千年。其中个别符号形体与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字形相似,这些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史墙盘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共王时期 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史墙盘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内的文字

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晋公盘上载录史实的青铜铭文,带观众管窥一段春秋列国旧梦;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版,其上阴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翔实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此后天下分合、朝代兴替,而“书”必同“文”,统一的文字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

晋公盘 春秋(前770-前476年)山西博物院藏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 秦(前221-前207年) 镇原县博物馆藏

从书法中解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

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汉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盛世,篆书隶变,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让中原先进的技术、文化以文字为载体传播至边塞地区,真正从文化、思想上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魏晋南北朝的民族熔炉中,汉字是维系民族交流、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此时期行书发轫而草书盛行,风流之姿中展卓越风骨。

虞世南楷书大运帖页 宋(960-1279年) 上海博物馆藏.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 近现代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片 近现代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隋唐以降,书法名家辈出,虞世南楷书《大运帖》页结体开阖大度,用笔遒丽秀逸,无不圆融如意;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本》尤有坠石惊雷之势;米芾行书《方圆庵记册》为其早期“集古字”的佳作;黄庭坚楷书《狄梁公碑册》造“狄公事,范公文,黄公书”之三绝;赵孟钫虏菔椤都本驼虏帷犯?吖胖手?纾?嗫杉?溆霉χ?睢??⑿小⒉葜钐逍路缃コ桑?媸詹⑿睢⑿矍坎┐蟮木??谕虬罾闯?拇筇浦?嗜涨魍晟疲?晌?ㄐ兄两竦暮鹤终?濉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