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

摘要: 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作者:余欣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标题: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出版年:2015-6页数:415定价:88.00元装帧:精装丛书: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ISBN:9787532576234内容简介本书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写本为基础探讨中国中古时代的“学与术”和信仰、社会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切入点为构成中国文化本源的两个 ...
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


作者:余欣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
出版年:2015-6
页数:415
定价:8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
ISBN:9787532576234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写本为基础探讨中国中古时代的“学与术”和信仰、社会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切入点为构成中国文化本源的两个互摄的“异相”:方术与博物之学。上编“写本时代的学与术”,试图解明写本时代的知识与技艺如何被制造、传播和使用的问题。借由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文献,讨论了“汉书学”、易学以及各种方术:物怪易占、人形解除、风角鸟情、择吉推步等,将其重置于文本的成立与流通的历史语境之中加以考察,探究经典知识、方伎杂术、政教礼俗、宗教观念,如何进入士庶的生活场域和信仰实践,成为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并揭示不同文明间接触、渗透、交融与再创新的史迹。下编“中古博物的林中路”,是作者东亚博物学整体构筑的部分结晶。从药物、菜茹到寺院珍宝、沙州土贡、异域奇玩的这一组考证文字,不是仅仅关于物自身的研究,而是希望以此为线索,将它们在日常生活、宗教仪轨和东西文...(展开全部)本书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写本为基础探讨中国中古时代的“学与术”和信仰、社会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切入点为构成中国文化本源的两个互摄的“异相”:方术与博物之学。上编“写本时代的学与术”,试图解明写本时代的知识与技艺如何被制造、传播和使用的问题。借由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文献,讨论了“汉书学”、易学以及各种方术:物怪易占、人形解除、风角鸟情、择吉推步等,将其重置于文本的成立与流通的历史语境之中加以考察,探究经典知识、方伎杂术、政教礼俗、宗教观念,如何进入士庶的生活场域和信仰实践,成为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并揭示不同文明间接触、渗透、交融与再创新的史迹。下编“中古博物的林中路”,是作者东亚博物学整体构筑的部分结晶。从药物、菜茹到寺院珍宝、沙州土贡、异域奇玩的这一组考证文字,不是仅仅关于物自身的研究,而是希望以此为线索,将它们在日常生活、宗教仪轨和东西文化交涉中的瑰丽景致,用写实的手法重绘再现,致力于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重新思考博物学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在社会、思想和文明史上的意义。本书尤为注重出土文献与传统史志、域外典籍和考古文物的互相印证,并力图沟通文字材料、图像资料和相关学科工具,进行会通式的研究,建立起方术-博物-宗教-礼俗知识社会史-中外关系史相融合的研究范式。中古异相的创作者
余欣作者
作者简介
余欣,1974年生,浙江黄岩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高师、普林斯顿大学、京都大学访问教授。研究领域为敦煌学、博物学、中古宗教史、写本文化与知识社会史,尤致力于中古中国的知识建构、信仰实践、社会生活与政治运作的整合研究。著有《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敦煌的博物学世界》等。
目录
序(葛兆光)
导论:同相与异相
一解题
二总论
三要义
上编写本时代的学舆术
第一章史毕习染:从《汉謇》写本看典籍传承
一史籍流布: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汉书》残卷
二精英传习:史传与墓志所记《汉书》学业与教化
三历史知识如何渗入社会成为大众文化
四结语:经典传承的知识社会史意义
第二章物怪易占:板氏高昌王国的卜筮舆经毕
一吐鲁番新出《易杂占》文书概观
二写本录文及内容疏证
三章前符号、卦符和坤字的写法
四“义保制困专”日略考
五由《说卦》要抄本看高昌国的易学传统
六关于所谓“变卦象占”问题
七“六亲占”的理论与应用
八文本结构及文献整体性质
第三章厌劾妖祥:丝路遗物所见人形方术探赜
一引言:斯坦因的困惑
二从敦煌到京都:史料信息链
三空间、界限与辟邪:人形的功能性分析
四文明在互动中演进:从东西方术交流看丝绸之路
第四章观风望气:吐鲁番文书残存占候之术钩沉
一德藏吐鲁番“占书”研究史
二Ch3316文书录文与拟题
三中国古代占风术之滥觞
四八方之风:“风”的概念与占验
五巫与医:风角术的实践场域
六风占与占候的学术源流
第五章选择推步:黑水城文献孑余日者之术溯源
一俄藏TK190文书定名并校录
二从“戎磨日”到“六日”:秦汉至宋元间择日术的推衍
三“五谷良日”与农事杂占的技术传统
四黑水城方术文献在中古敷术史上的价值
五余论:敦煌学突围的再思考
下编中古博物的林中路
第六章附子考:药物的东西交通史
一“罗佛悬疑”之问题所在
二附子及其同源与形似药物
三原产地、实用价值与象征含义
四“薛爱华妙论”:舶来品的魅力源泉
第七章芜菁考:菜茹的风华博物志
一芜菁栽培史与食物史新证
二本草视野中的芜菁
三芜菁的宗教意味
四从东西文明交流看芜菁
五人与物的亲睦世界:中古博物图景的重绘
第八章七宝考:佛寺宝藏的功能诠释
一佛教的供养观念与“七宝”
二敦煌佛寺所藏珍宝的功用
三宝物与密教信仰
第九章土贡考:沙州贡品的历史情境
一贡献的经济与政治涵义
二唐宋时期土贡研究学术史
三敦煌文献中的土贡资料
四从碁子到犁牛尾:贡物杂考
五“物”与“心”:土贡书写的意识形态
第十章异物考:龟兹方物的文化想象
一屈支灌:佛教洁净观念的导人
二龟兹板:释迦圣树崇拜之一端
三金颇黎:来自龟兹白王的珍献
四银颇罗:袄教礼器的华丽变身
五游仙枕:异域胜境的奇幻津梁
六虚实相生的龟兹:异物和异域的文化想象
徵引文献
索引
后记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