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在沪召开

摘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玉 查建国“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2月19日,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吴瑞君主持会议。汪荣明表示,希望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中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玉 查建国

“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2月19日,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吴瑞君主持会议。汪荣明表示,希望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中非关系史资料,深化中非关系史及非洲史的研究,并能够服务当今的中非关系,进一步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

  丰富史料亟待整理爬梳

  “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表示,中非物质交流有着3000年历史,人员交流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对中非关系史的文献整理,主要局限于保存在中国文献中的古代和近代资料。沐涛表示,对于保存在古代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文献,尤其是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中非关系的文献,以及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尚处于欠缺状态。中非关系历史文献散落在正史、档案、游记、地方志、回忆录等文献之中,需要加以全面整理,并且结合考古发掘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非关系史是非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目前蓬勃发展的中非关系,中非关系史研究却相对落后,近年来几乎完全集中在当代中非关系的现状研究。沐涛表示,中非交往史留下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文献内容已令后人难以理解,这就需借助历史地理学和语言学进行清理和爬梳,对中非古代关系史中的文献典籍涉及的一些地名、人种或民族名、国名等,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文化典籍做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

  尽管研究中非关系的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出版了一些论著。但是,沐涛认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很多属于浮光掠影的报道,有些研究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因此,有必要系统的整理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资料,这将极大地推动中非关系研究的深化,并使中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当代中非关系历史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但需要抓住重点进行整理和研究,如坦赞铁路、中国医疗队、援非农场、派往许多非洲国家的教师专家组等,都是很好的个案选题。

文献整理是非洲史研究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表示,“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虽然是历史研究,甚至可谓是基础研究之基础研究,但对现实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搞清楚中非关系的历史沿革和来龙去脉,方能解析中非关系的现实问题,进而预判中非关系的发展趋势。中非关系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断代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最好能确立统一的标准,这有助于理顺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学术脉络。既然是中非关系史研究,那么,无论在“大时期”还是“小阶段”分期的时间节点选择上,都应当以中国与非洲交往的重大事件为依据。

  中央外办原副主任杜起文表示,当前,前景喜人的中非关系日益受到世界瞩目,中非关系也进入转型升级时期。当今中非经贸关系的合作主体、合作方式、合作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表现在中非经贸合作由政府主导变为企业主导,同时由中国对非援助变为两国企业之间的着眼于长期发展的投资与合作,还体现在非洲国家从被援助变为希望建设经贸开发区和园区,吸引中国企业入驻。随着中国在非洲建设的一大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为非洲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一定程度上也引领非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表示,中非关系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是中国非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可视为学术的公共产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不仅需要全面系统,还需要做到内在条理逻辑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对文献资料进行详尽的考订编目,以便于后人使用和检索。中非关系是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最值得书写的维度之一,中非关系已经成为引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窗口和标杆。中非关系史需要体现出中国人对中非关系的观点与看法,特别是在官方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口述史料,需要研究者将遗落在民间、隐藏在当事人心底的那些历史细节抢救整理出来,作为历史遗产留给后代。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春表示,作为非洲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分支学科,中非关系史研究涵盖中国与非洲双方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及军事等领域交往的诸多内容,涉及时间长、范围广。中非关系学科建构是中国非洲学的支柱。中非关系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于学科建构和理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史料整理和研究背后的方法论假设是对当代中非关系实践的理论性总结,从某种程度上也为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与会的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毕健康、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舒运国和张忠祥等学者表示,中国学者习惯于从中国立场来观察和思考中非关系,中非关系历史研究如何与全球史视野衔接起来,如何平衡中国视角和世界视野这对矛盾,也是研究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吴瑞君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非关系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央外办原副主任杜起文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毕健康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春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舒云国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张忠祥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