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今古集:遗址保护与利用方向”社会教育活动共话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创新发展

摘要: 10月26日至27日,2023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会场举办了“今古集:遗址保护与利用方向”社会教育活动。“今古集”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发起的历史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围绕行业与社会热门话题,邀请人文、社科、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本届博览会期间,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朱光亚,福建省文物局 ...

10月26日至27日,2023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会场举办了“今古集:遗址保护与利用方向”社会教育活动。

“今古集”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发起的历史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围绕行业与社会热门话题,邀请人文、社科、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

本届博览会期间,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朱光亚,福建省文物局一级调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库专家何经平,承德市文物局总工程师、正高级园林工程师陈东,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明友、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统集成部总监付焕平,为公众带来了五场主旨讲座,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案例,为中国正在探索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式发展的保护和利用思路提供有益借鉴。


“今古集”为文化遗产活起来贡献力量


在26日的首场演讲开始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副秘书长杨广立发表致辞,他表示今古集系列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秉承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的理念,邀请人文、社科、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致力于提高参与者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对文化遗产的情感,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技能,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助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今古集”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场,吸引了数万文博爱好者,文博专业学子与专家关注,点赞量超20万次。线上线下的观众纷纷热情发言,共同探讨对文物保护的看法,充分展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期间,“今古集”与有关单位合作,邀请来自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管理单位、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向观众呈现我国在遗址保护与利用领域的最新成果,以文化遗产为引,传递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他对出席现场活动的嘉宾和观众表示欢迎,希望线上线下与会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观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探索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方向共同努力,为实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贡献力量。


借鉴中外大遗址保护创新经验


首场演讲由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朱光亚主讲,他以《且说国情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为题,从意大利昆蒂利、宁法花园和韩国的雁鸭池等遗址保护案例展开,探讨了中外遗址保护利用上的观念差异,提出了颇有实践价值的借鉴思路。

 朱光亚提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以及与历史文化相关联的审美习惯差异,造成了大家对于遗址保护方向上的不同。西方的自然观是二元的,人跟自然是对立的,而中国人则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欧洲文明的发展是跌宕起伏的,中华文明变化不大,假定欧洲是过山车,中国则相对平稳、连续。“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中西方的审美观就不同了。西方首先是讲可识别,然后再谈和谐;而中国人是先讲整体的和谐,再从中找差别。”

 他指出,中国的遗址保护运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以及审美主体的迭代更替在发生变化。“保护是前提,利用是手段,传承才是目的,并非所有的遗址都要利用,但保护传承却是必要的。”他认为,当下对大遗址的保护,应当先从可利用性比较强的着手,特别是既有可利用性也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有利于积累经验和资金,再逐渐向其他遗址项目拓展。 

另外,朱光亚也提到目前国内遗址保护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保护设施在设计阶段考虑不够成熟,降低了保护的有效性;二是保护建筑与整体环境的不协调,过于突出建筑本体;三是缺少可看性、可及性,展示和阐释手段不够丰富,忽略了对城市、交通、周边环境的整体性的规划和布局等。他表示,国内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任重而道远,从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到观念更新、手法多样,当中还有很多的专项课题需要研究。


探索泉州的城市文化之美


从武夷山,到土楼,再到鼓浪屿,直到去年的泉州,福建省文物局一级调研员何经平经历了福建四个遗产地所有申遗过程,前后历经24年,积累了世界遗产申报、管理、保护、利用等全方面的经验,此次他以泉州申遗为案例,分享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观察和思考。

泉州申遗经历了整整20年的时间,从2001年福建省政府决定泉州申报世界遗产,直到2021年申报成功,是目前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历经时间最长的一个项目。他首先介绍了泉州的历史地位,“泉州世界遗产名称叫‘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立足点就是宋元泉州。”在宋代的时候,泉州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上海;宋元泉州是世界商贸大港,作为中国区域的一个最中心的港口城市,当时泉州港的规模和影响可与亚历山大港并列;泉州文化高度繁荣,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所有宗教在泉州和平共处,形成了泉州开放包容、爱拼会赢的精神。

泉州遗产总共有22个遗产点,分成城市、港口、交通、生产等系统,每个系统看似独立,实则相互联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格局。何经平从三方面介绍了泉州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特殊经验:一是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把7月25日泉州列入世界遗产的那一天确定为泉州世界遗产日;二是对标国际理念,实施科学保护,精准施策;三是坚持合理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他提到,泉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也正在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保护思路,既要坚持科学阐释泉州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更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探索泉州的城市之美。


虚拟现实还原承德避暑山庄鼎盛美景


承德避暑山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融合了南北造园特色,堪称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承德市文物局总工程师、正高级园林工程师陈东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建造特点、历史演变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为观众还原了这座皇家园林的前世今生。

陈东指出,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遗产规模宏大、遗存数量多、价值内涵丰富,充分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会风貌、文化艺术,以及清官式建造技艺等多方面内容,也是清代民族团结实现中华大统一的重要标志。

清代主要有三位皇帝对避暑山庄的景观风貌产生了重要影响:康熙皇帝规划设计了这座园林,并将自然野趣融入到了园林之中;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建扩建,使山庄景观的数量翻了一番;嘉庆皇帝也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到了避暑山庄之中。三位皇帝近百年的经营,最终造就了这座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并使之在古今中外的园林中标新领异、独树一帜。

自清朝末年起,政府财力无以为继,避暑山庄的大量景观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乾隆时期新修和扩建的建筑几乎无一保留,全部成为了遗址。近年来,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避暑山庄复原研究的课题组,对山庄的遗址进行勘察、复原。陈东透露,通过与老照片对比,虚拟的复原模型可以达到90%以上的还原度,误差控制在1厘米甚至几毫米。另外,他们找来中央美术学院的国画老师和学生创作清代的绘画、效果图,将复原成果进行展示。目前,课题组正在将复原模型生成动态视频,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传播,下一步他们还将融入裸眼3D、实景漫游等技术,让观众能真正体验到园林最鼎盛时期的壮阔美景。


读懂苏州园林背后的精神底蕴


不为众人所知的是,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移民之城,首当其冲便是苏州。两千多年来,有钱、有文化的移民一批批从全国各地前来苏州,造就了苏州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明友,以《苏州遗产园林的文化精神与价值选析》为题,带领众人漫步庭院,赏景怡情,从视觉、生态、情感、文化四个层面挖掘苏州园林背后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底蕴。

怎样才能读懂苏州园林?郭明友发明了一种“情境还原法”的游园方式,“想懂园林,第一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份还原成园林主人。园林无论大小都有若干个空间,每个空间都有具体的功能,所以你要在这个功能区里面还原功能,在功能实现的时候感知它的设计细节好不好,这才有理由。”

 当昔日的私人园林成为了今天的旅游圣地,古园林真实的一面也被世人逐渐遗忘,在当时,主人除了看风景寄托情致,还要考虑园居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他们要吃粮食,吃水果,吃蔬菜,所以园林还要有强大的生产功能,这是古园林重要的功能。”明代吴宽的园林《东庄》,在假山上种小麦,在山脚下种水稻,在竹林里开垦菜地,在水面上种菱角,在岸上种桑树果树……

 在郭明友看来,“情感美”“文化美”也是整个园林设计布局的精髓所在,从耦园里能体悟夫妻和睦相处之道,在江南许多名园里都有扇形元素设计,都让人能感受中国人的“善文化”。“园林是个综合性文化空间,从建筑、书法、绘画、戏曲、文学都在里面。园林中的草木花石大多是主人的人格伴侣、良师益友,精神导师,所以他们要花那么多钱造园林,要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文化空间,借此形成家族文化,以此教育自己,教育家人,这才是苏州人做园林最真实的目的。”

他说,大地上的园林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文化的根,我们从这里可以找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于古为今,与时俱进的一条继承之路。


科技在古遗址保护中的大有可为


由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文物云”系统,已在国内多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实现应用,公司系统集成部总监付焕平从古遗址的前期考古、价值挖掘、评估、保存、传播、互动等方面,分析和展望了科技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效能和应用前景。

他指出,目前古遗址保护中主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遗址价值发现、发掘领域的科技应用,这里面涉及到价值梳理、科技考古、遗址数字化等;二是围绕价值保存和保护领域的科技应用,一旦遗址遗存考古发掘完成以后,整个遗址本身的保存和保护涉及到新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三是涉及遗产价值传播、利用领域的交叉学科建设,包括遗址公园的规划、历史保护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遗址博物馆设计以及线上博物馆开发等。

付焕平展望了科技在古遗址保护、展示和传承中的一些新应用和新空间:一是促进中华文脉种子库的技术创新,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建立完整数据库而寻求技术创新;二是推进中华文明探源,通过考古遗址、考古发掘把中华文明的探源和人类活动遗迹、故事讲清楚;三是加强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利用互联网手段、科技手段和文旅产业融合,特别是遗址景区、智慧景区建设、遗址博物馆建设;四是实现大遗址活化与公众价值共生共创,把遗址的活化和功能价值进行联动,让更多公众能认识和走进遗址;五是加强遗址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其中涉及到考古学、生物学、地理学、建筑学、人类学、科学技术等。

 付焕平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科技将全面渗透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展示和传承等各环节,助力“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方针落实落地。


长按关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公众号


2023,我们在苏州等你来!

更多信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展会官网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