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会议纪要 | 2023年浙江大学“中华文明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全国研究生考古论坛(上)

摘要: 近日,“中华文明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全国研究生考古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承办,旨在通过征文形式,面向国内外选拔在学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

近日,“中华文明及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全国研究生考古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承办,旨在通过征文形式,面向国内外选拔在学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本次论坛历时两天,共有六场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英)利兹大学、(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浙江大学等28所高校的42名硕、博士研究生齐聚启真湖畔,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10月16日 第一场会议

第一场会议以“史前考古”为主题,涉及古代物质交换与文化交流、古代葬俗与社会结构、史前生业经济以及青铜器分析技术等内容,为深入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李欣桐以《绿松石产源视角下仰韶早期鄂豫陕地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以龙岗寺遗址绿松石研究为中心》为题,以陕西南郑龙岗寺遗址的绿松石矿源分析结果为线索,结合绿松石的形制、出土背景及工艺观察进行综合研究,反映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绿松石的工艺制作、佩戴使用及生产与流通,帮助人们了解仰韶文化时期鄂豫陕跨域间的交流与互动。

南开大学张春超以《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下游地区的生业经济》为题,通过对赵庄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C、N、O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晚期赵庄先民的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面貌。结果显示,稻和粟、黍等作物均在赵庄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下游地区可能形成了稻粟并重的农业种植体系。本研究对深入探讨中国南方地区史前人类的生计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山东大学申慢慢以《陶寺墓地墓葬量化和基尼系数分析》为题,运用墓葬量化和基尼系数的分析方法,对陶寺墓地反映的财富、社会身份和等级等方面进行阐释。文章依据墓地早晚期墓葬值和基尼系数的变化,观察陶寺社会金字塔型的财富分配格局,认为陶寺集团虽面对内忧外患,但社会组织未因动荡而彻底毁灭,社会也未随之崩溃,反而结构更加紧密。作者指出,致命的打击或许是经济衰弱,失去雄踞一方的实力之后,继续维持高度不平等可能是社会最终衰落的驱动力。

西北大学宋佳雯以《新疆洋海墓地殉牲习俗初探》为题,通过对洋海墓地出现的殉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利用遗存之间的各种共存关系,以“透物见人”为最终目标,结合出土情境,并有根据地使用民族志材料,对洋海墓地中以随葬动物头部为主的这一殉牲习俗,特别是其成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浙江大学王嘉堃以《太赫兹时域光谱和成像技术对青铜器锈蚀产物的非破坏性分析——以三星堆青铜器为例》为题,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TDS)测量建立了青铜器标准锈蚀产物的太赫兹光谱数据库,并应用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的锈蚀产物分析中,最后结合TDS结果以及成分分析结果解释了青铜器表面铅锡黄的成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范翔以《姜寨遗址二期土坑墓研究》为题,对姜寨遗址二期中心墓地的布局、葬式、墓主、随葬品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姜寨遗址二期中心墓地跨越半坡类型、史家类型两大阶段,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性别比偏重男性的合葬墓为主,南区以偏重女性的合葬墓为主;北区墓葬葬式较南区更为复杂,墓圹的营建和随葬品的选择明显较南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这很可能是南区的死者以嫁入本聚落的其他聚落人口为主,而继嗣群体更偏重对本聚落父系血亲的维护。


10月16日 第二场会议

第二场会议以“外国考古”为主题,涉及西亚、中亚等区域文明的兴衰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内容,为探索外国古代文明与文化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海外国语大学魏桢力以《乌尔王陵宴饮题材印章图像研究——世俗王权观与王室女性政治参与》为题,以乌尔王陵宴饮题材印章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其构图特点、图像内涵、持有人身份等问题。其中,宴饮图像的构图逻辑和应用语境体现了乌尔王室对两河流域宴饮传统的世俗化改造,是世俗王权观与王室女性政治参与的重要体现。

西北大学邓晨以《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学综合体(BMAC)人群的扩张与史前丝绸之路的形成》为题,介绍了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学综合体(BMAC)形成、扩张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文章总结道,BMAC向东部的扩散,联通了欧亚大陆南北区域之间的贸易路线,标志着史前时期贯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联通的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曹俊阳以《模拟考古视角下的古典玛雅文明崩溃》为题,在考古学家提供的多种关于崩溃解释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将定性理论转化为定量模型,从而产生大量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推动早期文明研究走向深入。文章指出,玛雅崩溃研究中所形成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模拟路径,可以为探索早期中国文明社会形成与变化机制提供新的方法论借鉴。

吉林大学徐婧以《国内外考古博物馆研究述略》为题,系统梳理前人观点,对考古博物馆的定义、源起与展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表示,加强考古博物馆的相关研究,对于明确考古博物馆定位,推进考古博物馆建设,促进考古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陈鹏以《也谈两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基于南北地区比较的视野》为题,对两河流域的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探究。作者介绍道,两河流域早期文明大体经历了如下进程:欧贝德文化晚期,两河社会出现阶级分化,国家强权军队形成;约3900B.C.—3400B.C.阶段,社会贫富差距增大,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引发城镇内部暴动;3400B.C.—3000B.C.阶段,国家管理模式更加复杂,君主制国家形成,战争因素以及集约和再分配的管理模式导致两河北部及周边地区世俗统治阶级最终取代了宗教权威。作者认为,由于南北文明进程的差异性,或可推测两河流域早期文明是在一种多元化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形成。

浙江大学黄炎子以《英国邱园中式建筑的营造研究》为题,以英国邱园内的中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建筑在英国园林中重构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文章首先从赞助人和设计师两个角度论述了英国邱园中的中国设计风格的来源和准确性;然后通过图像分析和对比研究,对邱园中式建筑的表现特征和营造方法展开分析;最后通过解读邱园中国建筑背后的营造动机,以此来揭示中国风尚在英国园林中重构的真正动力。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潘雨希以《元青花的跨文化交流研究——以麒麟盘为例》为题,从元青花麒麟盘的纹饰、图案和构图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伊斯兰和中国文化传统。作者提出,元青花的“移动性”并非仅指它经过了长途运输,而是指其本身各元素就已体现出了“移动性”的特点,这要归因于蒙古帝国扩张的特定历史背景。而图像的“移动性”更揭示了14-16世纪中国与中东地区存在的双向的“跨文化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彭文以《从欧亚草原地带发现的鞋底葬具管窥中西文化交流》为题,对比了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银鞋底与阿富汗“黄金之丘”、俄罗斯巴泽雷克以及我国内蒙古、辽宁等地区草原游牧民族墓地中发现的各类鞋垫或鞋底的相似之处,认为这种高度近似的鞋底葬具形式,出现在不同族属、地理空间的墓葬之中,一方面体现了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中西文化之间的互相借鉴和传承。


10月16日 第三场会议

第三场会议的主题为“宗教考古”,研究者们分别从壁画、佛像、佛寺建筑等角度切入,展现了佛教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特征与发展。

南京大学邝墩煌《漫漫往生净土路:谈敦煌西方净土变的“中轴线”设计》为题,分析了敦煌石窟现存西方净土变的轴对称布局方式。作者提出,虹桥、平台、殿堂、阶道及半启门等建筑元素,共同构成此条隐含在画面中的“中轴线”。虹桥象征大乘佛教的“乘”,是承载信众驶向佛国世界的“船”;从殿堂第二层降至下层屋檐的阶道,亦具有“船”的象征含义;殿堂第二层微启的门扉,则具有引领信徒魂归极乐世界的作用。敦煌画师以隐喻的方式,将此条“中轴线”设计成一条引领信徒通向极乐佛国的“往生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盖佳择以《祖尔宛乘天鹅——摩尼教大明尊信仰图像释证》为题,充分阐释了自己对于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摩尼教窟”(第38窟)的推测。作者认为,柏38窟背屏下半圆内二似鹅而复似孔雀之水禽正为祖尔万神的象征,亦一定程度上参照了骑乘天鹅或孔雀的婆罗门教大梵天的形象。

浙江大学陈舒怡以《三大士、三怙主图像的形成与汉藏多民族观音信仰》为题,梳理汉藏历史文献及经典,通过搜集图像遗存资料,探讨汉地观音三大士图像衍变过程与其受到包括观音信仰在内的宗教意蕴,同时分析藏地三怙主从大日三尊到观音置换中尊文殊的形成路径,从观音位置的提升及其形貌呈现佛装的特征切入,认为三大士与三怙主图像反映了11世纪至14世纪观音信仰的共趋与汉藏多民族艺术交流。

浙江大学雷静以《杭州市余杭区南山摩崖造像研究》为题,基于对南山造像的实地考察和记录,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并结合历史背景,对造像进行分期断代,探寻各期形成的原因。研究认为,此前对南山造像的年代判定是不准确的,南山造像实际应分属于三期四段:第一期前段大约为元代泰定五年至至正元年(1328~1341年),后段大约为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6年);第二期大约为明代洪武三年至明末(1370~1644年);第三期大约为清代嘉庆十年至清末(1805~1912年)。南山造像的开凿历经元明清三代,并且与白云宗、普宁寺的历史发展以及各时期社会的佛教思想相关联。

浙江大学吴双以《新疆焰肩佛像试析——从罽宾焰肩佛像谈起》为题,通过研究新疆焰肩佛像的形制流变、图像表现与起源传播,反映了3~8世纪西域佛教的繁盛与交流互通,也反映出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吴昊天以《“塔殿并置”型佛寺的渊源问题辨正》为题,通过考察出土物和相关结构的细节,确认“塔殿并置”型佛寺的主要流行时代集中于6至8世纪。文章提出,这种特殊形制的佛寺可置于整个佛寺中国化的背景之中,是像殿取代佛塔成为佛寺中心,这一过渡环节的表现。有关其域外因素的作用也能够以此角度追踪,大犍陀罗地区的两处寺院遗址大致能被视作此形制佛塔的域外渊源。如此作推论,在与罽宾作为佛教入华重要起点的史实相照应的同时,也能大体做到源与流的前后相继。

文 | 刘厚雪 陈越

图 | 董晗筱 张淳茗 陈阳 汤梦夏 孙毅彬

版 | 刘厚雪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