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通讯 | “青藏高原的动物考古探索”讲座纪要

摘要: 青藏高原的动物考古探索2024年1月22日下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十一期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国藏学研究所第一会议室顺利举办。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张正为助理研究员主讲《青藏高原的动物考古探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副教授主持,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毛康珊教授评议。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巨 ...

青藏高原的动物考古探索

2024年1月22日下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十一期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国藏学研究所第一会议室顺利举办。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张正为助理研究员主讲《青藏高原的动物考古探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副教授主持,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毛康珊教授评议。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然而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人类至少在16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青藏高原,对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的拓殖活动也早在4万年前就已开始。那么古人是如何适应青藏高原的呢?讲者由此提出其探索的两个问题:动物如何帮助古人适应青藏高原?古人如何帮助动物适应青藏高原?

为探索这些问题,讲者的目光首先投向目前高原上动物考古数据丰富的东部地区。两个最为重要的史前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区,属澜沧江流域,其地理位置、年代和文化面貌比较接近。其中卡若遗址的材料发表较早,由于对动物遗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留存下来可依据的材料和信息有限,因此对卡若居民的动物资源的利用情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与卡若毗邻的小恩达遗址则为认识藏东史前生业方式提供了较好材料。动物考古研究表明该遗址主要依赖野生动物资源,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经鉴定,以野生麝和狍为大宗。研究未发现该遗址先民在狩猎后有选择性地将某些特定部位运回的迹象,故他们采用的是一种本地狩猎的生存策略,倾向于在居住点附近狩猎。古环境的研究表明当时小恩达遗址周边地貌垂直分异大,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使这种生存策略具有可持续性。青藏高原东部的其他遗址都不同程度地展现出狩猎生业模式,这可能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史前狩猎生业的普遍性。由于区内存在生态差异,生存策略势必呈现出多样性,定量分析也发现,不同遗址动物种属利用的数量、均衡性以及偏好种属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延续至今,至今仍可以在民族志材料中窥见。此外讲者还尝试探索遗址利用的季节性,通过观察分析样本中动物骨骼生长的季节性指标、季节性迁徙现象等,分析狩猎行为和遗址占据的季节性。

接着,为了全面观察高原先民的适应策略,主讲人将焦点转到稍晚的时段。考古学观察揭示,在距今4000年左右,青藏高原可能发生了一次生业形态的转变——人们主要利用的动物资源由野生动物转变为牧业动物,牧业经济及伴随的对肉、奶、皮、毛资源的利用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青藏高原。讲者在此从动物考古视角主要论述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牦牛的驯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养牦牛的考古遗存证据仅有在曲贡遗址发现的少数个体,而山南琼结邦嘎遗址2015—2018年发掘出土的材料为探索牦牛驯化提供了机会。

邦嘎遗址的动物遗存中有许多牛骨骼遗存,可鉴定出牦牛和黄牛两种,进一步的DNA鉴定则发现邦嘎牛群中存在黄牛和牦牛杂交的种属——犏牛。犏牛的驮运性优于牦牛和黄牛,这种杂交可能是人类有意识干预的结果。通过基因溯源,讲者团队发现邦嘎黄牛与中国北方的普通牛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和连续性,青藏高原的黄牛由中国北方传入的可能性很大,其背后隐含着牧业人群的迁徙等更加深入的考古学课题。讲者指出今后的相关探索可以将关注点落在青藏高原牦牛驯化的过程中牦牛体型变化、不同品种的产生等问题。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回归考古学和人类学视野,关注牦牛驯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役使牦牛的多元面向,并大力积累新数据进一步探索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各类牛的驯化和传播等宏观议题。

青藏高原高寒的环境不止给人类带来生存挑战,也给原栖于低海拔的动物带来挑战。考古发现表明邦嘎遗址的居民蓄养绵羊作为主要的牧业动物,讲者用邦嘎遗址的羊骨骼遗存研究结果来阐发“古人如何帮助动物适应青藏高原”这一问题。

通过整合青藏高原多个地区从历史时期至二十一世纪的畜牧生产数据,讲者建立了青藏高原绵羊死亡模式的新模型。邦嘎的绵羊死亡模式与自然环境差组的曲线最为吻合,分析发现邦嘎羊羔(<1岁)死亡率超过60%,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邦嘎绵羊的折损率过高。结合其他遗址的情况,初步推测羊羔死亡率高可能是青藏高原牧业普遍面临的一大挑战,可能导致羊群规模增长缓慢,严重影响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探究在这种恶劣自然条件下邦嘎人采取的羊群管理措施,讲者采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检测了羊牙釉质的碳和氧稳定同位素值的周期变化。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邦嘎古代家羊牙齿呈现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季节变化很小,表明邦嘎羊群可能全年被饲喂,羊骨骼也呈现出圈养的病理特征。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嘎古代居民可能用部分农作物饲养羊群,同时可能饲喂碳四植物。氧同位素曲线偏平直或许指示邦嘎遗址羊群的饮用水也受古代牧人的影响。可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邦嘎居民重视对羊群的管理,可能将羊群圈养起来,储存草料和饮用水,以此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本次论坛最后,张正为老师总结道,本次论坛的发言只是基于目前的材料和研究,对“动物如何帮助古人适应青藏高原”“古人如何帮助动物适应青藏高原”两个问题作出了现阶段的解释,许多问题的研究还有深入进行的余地。最后他还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下提出了更多值得探究的课题,呼吁多学科、多领域合作和多种科技手段、分析方法的运用,推进青藏高原动物考古研究下一阶段的探索。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毛康珊教授在评议中赞赏了考古科学中心营造的跨学科交流氛围,并与张正为老师充分讨论了青藏高原古代遗址的地理分布以及高原古人种植牧草的可能性等问题,毛康珊老师特别提出在探索高原古代人类行为时,要注重积累和融合高精度的高原古代生态变迁数据。最后,论坛主持人原海兵老师激励参加论坛的同学在学习中要树立问题意识,积极投身青藏高原考古,不断探索更深更广的学术问题。在讲演结束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就张正为老师述及的相关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纷纷提出问题同张正为老师交流。

撰文:张秋雨

推送:杜萌

审核:张桂英 吕红亮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